
摘 要:鄉村旅游、康養正成為一種新時尚和新業態,農家書屋作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開展涵蓋健康、文化、旅游的康養服務是大勢所趨。文章梳理農家書屋相關研究現狀,介紹攀枝花市農家書屋康養服務的探索與實踐,分析其面臨的困境,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健康規范發展;突出康養屬性,豐富服務內容;注重挖潛增效,提高服務效能;精心塑造品牌,形成深度影響力;多渠道宣傳,提升營銷效果的農家書屋康養服務策略,以期為農家書屋深入開展康養服務提供參考。
關鍵詞:康養服務;農家書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健康中國
中圖分類號:G258.2;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136(2025)01-0079-06
Research on Health Care Service Strategies of Rural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Case Study of Panzhihua Rural Libraries
WU Hongxing,LIN Xi
Abstract:Rural tourism and health care are becoming a new fashion and new format.As an important window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it is a general trend for rural libraries to carry out health care services covering health,culture and tourism.This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of rural libraries,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of Panzhihua rural libraries,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proposes health care service strategies of rural libraries,such as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and promoting healthy and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highlighting the attributes of" health care" and enriching the service contents,focusing on tapping the potential 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service efficiency,carefully shaping the brand to form deep influence,and carrying out multi-channel publicity to improve marketing effec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ural libraries to carry out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depth.
Keywords:health care service;rural library;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rural revitalization;Healthy China
0 引言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原文化部、原國家旅游局合并,組建成文化和旅游部[1],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開啟文旅融合的新格局。而后,國家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有機融合發展,提出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康養旅游、文旅康養。如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重點推進避暑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康養旅游、民俗旅游等[2]。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與其他領域融合互促[3]。2021年12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提出促進養老和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康養旅游基地[4]。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關于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的通知》提出,探索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5]。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文旅融合、文旅康養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營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同時,伴隨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公民旅游觀念、健康觀念的轉變,鄉村旅游、文旅康養迅速興起。據統計,2023年我國國內旅游總人次達48.91億[6],而其中大部分游客是有康養需求的。在康養地點的選擇上,除少數人選擇在城市的大型康養機構外,大多數人更愿意選擇在空氣清新、生活節奏慢、價格實惠的鄉村享受怡然自得的田園康養生活。在這種形勢下,農家書屋作為基層鄉村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部門,開展康養服務是大勢所趨。農家書屋康養服務旨在滿足公眾多元化健康養生需求,是將農家書屋資源、服務與康養理念相結合,以養老養生、旅游旅居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健康養生、文化娛樂、康養旅游等為主題,服務內容涵蓋康養文獻查詢與借閱服務、個性化旅游咨詢服務、康養知識講座以及各類提升文化素質和促進身心健康活動的綜合性公共服務。農家書屋康養服務融合了鄉村康養、文化、旅游等諸多元素,對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目標的深入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攀枝花市農家書屋康養服務的探索與實踐
攀枝花市位于中國西南川滇交界處的金沙江河谷地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了該市涼爽的避暑氣候、溫暖的避寒氣候和富氧的康養氣候。轄區內有41個少數民族,多民族共居形成了獨具特色而又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境內擁有紅格溫泉、二灘森林公園、三線建設博物館、普達國際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區等豐富的康養旅游資源。攀枝花市充分利用這些優越條件,大力發展康養事業,已經形成了“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的康養產業發展格局。攀枝花市常住人口約120余萬人,而每年到攀枝花的康養人群均超過20萬人次,并且這一數字還在快速遞增,2023年,攀枝花市實現康養產業增加值170億元,占全市GDP的12.5%,并連續5年入選全國康養20強市[7]。攀枝花市康養人群數量在不斷增加,隨之而來他們對康養服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為適應這一新形勢,攀枝花市農家書屋積極探索,開展了具有攀枝花特色的農家書屋康養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
攀枝花市先后在230個行政村建成農家書屋257個,實現了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出版物保有總量近51萬冊[8],形成從單一的圖書室到集閱覽、學習、養生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文化綜合體,為開展康養服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組織基礎。在此基礎上,攀枝花市構建了以縣(區)圖書館為總館,以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和社區書屋為分館,以延伸閱讀點為補充的,覆蓋縣、鄉、村以及文旅康養企業和服務機構的農家書屋康養服務體系(見圖1)。日常運行由總館負責統一編目、統一配送、業務指導等,分館及延伸閱讀點負責書屋日常管理,并直接面向讀者開展康養服務,并實行“一處辦證,通借通還”的流通服務模式。
1.1 建立延伸閱讀點
近年來,攀枝花市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新形式,將農家書屋資源和服務下沉到條件較好的文旅、康養企業和服務機構,如在鄉村旅游景區、星級農家樂、酒店、民宿等建立延伸閱讀點,由業主自助式管理運行,全天免費向康養游客開放[9],通過將文化元素注入鄉村康旅場所,全面提升康養、康旅品質,實現各方共建、共享、共贏。攀枝花市農家書屋延伸閱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溫泉酒店閱讀點
此類閱讀點設置在擁有優質康養資源、人流量大的療養機構內,致力于將溫泉療養與閱讀相結合,其主要服務對象是康養群體。如攀枝花市紅格鎮的紅格溫泉是全國少有的氡氣礦泉,鎮上紅格溫泉假日酒店的茶水吧,在顧客座位背后嵌入了書架,書架上擺滿以溫泉和養生類為主的圖書[10],讓游客在享受溫泉康養的同時,還能增長康養知識,使身體和精神都得到療愈。
(2)康養民宿閱讀點
此類閱讀點設置在可包月、包吃住的康養休閑農莊內,其主要服務對象是長住康養老人,人員相對固定,有較強的文化需求。如米易縣克朗村的二半山民宿農莊位于城郊半山,內設閱覽室[11],擺放有琴、棋、書、畫,文化氛圍濃厚,老人們從傳統文化中得到滋養。
(3)康養農家樂閱讀點
此類閱讀點設置在規模較大、條件較好的星級農家樂內,其主要服務對象是短暫停留的康養游客。如紅格村一米陽光農家樂內擺放了由鹽邊縣圖書館精選、配送的圖書300余冊[12],康養游客在游玩的同時可自由閱讀,不僅有助于滿足康旅游客的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滿意度,也提升了農家樂的品位和形象,帶來了經濟效益。
(4)鄉村民宿閱讀點
此類閱讀點設置在環境優美的鄉村民宿,其主要服務對象是以游玩、采風為主的短住康養游客。如隱山嵐位于迤沙拉村村口,是一個高端化、袖珍化的仿古民宿[13],民宿內配置有精致、愜意的獨立閱讀空間,康養游客可以遠離城市喧囂,使心靈得到靜養。
(5)景點閱讀點
此類閱讀點是在旅游景點內開辟一個獨立的小空間,空間結合景點主題配置圖書,其主要服務對象是康旅游客。如攀枝花市仁和區的中國苴卻硯博物館在茶室設有免費閱讀點,充分結合硯臺這一古代文化的象征物,擺放以硯臺文化和經典名著為主的圖書[14],康旅游客可品茗閱讀,既休閑,又能使心靈得到文化的滋養。
1.2 探索康養服務新內容
攀枝花市農家書屋為滿足讀者康養需求,積極探索新模式,創新服務內容。在文獻服務上,農家書屋不斷豐富圖書種類,不僅有文學、歷史等傳統社科類別,還特意補充了健康養生、農林園藝、醫藥衛生等康養類讀物。在咨詢服務上,農家書屋管理員充當當地的“萬事通”,向康養游客提供當地康養、旅游資源、住宿、出行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在文娛活動上,農家書屋管理員還組織開展了非遺展示、養生講座、文化沙龍等文化活動,豐富讀者的康旅生活。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村農家書屋管理員賀春艷,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傈僳族刺繡技藝”和“約德節”傳承人[15],她發動傈僳族群眾組建新山村演出隊伍,參加非遺刺繡技藝展,豐富了當地文化生活,促進了當地康旅發展。在信息服務上,攀枝花市委宣傳部還推出了集康養、旅游、文化、閱讀等于一體的“書香花城”App綜合服務平臺,總訪問量已達150萬人次,農家書屋積極在平臺上發布康養服務信息,從而將康養服務推介輻射至全市、全省,乃至全國。
1.3 積極參與康旅文化建設
近年來,攀枝花市聚焦康養主題,推進鄉村文化、地方康旅文化建設。攀枝花市文旅部門與農家書屋、公共圖書館等一起,圍繞攀枝花市鹽邊地區悠久的大笮文化,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意與文化內涵的活動,如“笮人舞臺”“笮人集市”“笮人講堂”[16]等,吸引康養人群參與,推動了地方特色文化和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同時,攀枝花市文旅系統還積極聯動農家書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對“三線文化”、鄉土方言、本地民族風俗文化,以及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蘊含豐富文化、旅游價值的資源進行整理與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數據庫,為文化傳承與康旅服務開展奠定了基礎。
2 攀枝花市農家書屋康養服務面臨的困境
盡管攀枝花市農家書屋在康養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制約著康養服務的均衡、高效和高品質的發展。
2.1 政策支持不足
國家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是我國公共文化領域兩部重要的法律,涉及農家書屋的條款僅有以下幾處: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在第十四條提到政府應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綜合服務設施設立圖書室,第三十一條提出村(社區)圖書室采用總分館制[17];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僅提到公共文化設施是包括農家(職工)書屋[18]。以上法律并未明確農家書屋的地位和職能,也沒有對經費、人員、場地等影響農家書屋發展的重要因素作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使農家書屋在標準化、均衡化、健康化發展上缺乏政策、法律依據。地方配套政策層面,各級地方政府在農家書屋發展上缺乏統籌規劃,也未將農家書屋建設納入康養產業發展體系,更沒有配置文化康養服務專項發展資金,農家書屋在康養服務方面難以打開局面,后勁乏力。
2.2 康養服務內容單一
當前,盡管已有少數條件優越的農家書屋嘗試開展康養服務,但在整體層面上,此類服務的數量與類型均顯不足,內容尚顯單一。多數農家書屋仍局限于傳統的圖書借閱與歸還服務,缺乏主動求變、勇于創新的精神,以及積極推廣康養服務的動力,亟須通過多元化、創新性的方式不斷豐富和深化康養服務內容。此外,鄉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薄弱,成為制約服務升級的另一瓶頸。由于部分區域網絡覆蓋不全或設備陳舊落后,導致部分農家書屋未能有效接入互聯網,無法開展基于網絡的信息服務和咨詢服務,極大地制約了服務內容的拓展與深化。
2.3 康養服務能力較弱
農家書屋管理員大多由本地鄉民或村干部擔任,他們普遍文化素質不高,難以開展難度較高的技能培訓、信息素養教育、心理輔導等服務。特別是在新媒體利用和信息服務方面,由于自身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康養讀者差異化、精準化和高品質的服務需求。此外,農家書屋缺少智能化設備和設施,如智能書架、無人借還書柜、智能數字閱讀終端等,主要還是依靠人工服務,導致服務效率低,服務覆蓋范圍小。
2.4 康養服務品牌建設乏力
盡管攀枝花市部分區縣農家書屋已初步涉足康養服務領域,且部分服務項目已吸引了一定數量的受眾群體,然而,這些書屋在品牌建設方面仍顯薄弱。具體表現為對本地獨具特色的康養與旅游資源挖掘不夠深入,缺乏對自有康養服務品牌的長期性規劃和系統培育策略。因此,至今尚未成功打造出具有高知名度的康養服務品牌,沒有凸顯出農家書屋對潛在康養人群的吸引力。
2.5 宣傳意識淡薄
農家書屋散布于鄉村的偏遠角落,規模普遍偏小,且由于管理者缺乏積極的宣傳意識,基本上沒有開展線下推廣和線上營銷活動,當地鄉民對農家書屋及其提供的康養服務知之甚少。而對于來自外地的康養人群而言,就更加不了解農家書屋及其服務。因此,無論是通過線下渠道還是線上平臺,康養人群想要獲取當地農家書屋康養服務信息的渠道都極為不暢。
3 農家書屋康養服務策略
鑒于攀枝花市農家書屋開展康養服務取得的成功經驗、面臨的困境,以及全面審視農家書屋康養服務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筆者建議可采取以下策略推動農家書屋康養服務的全面開展。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健康規范發展
政策扶持是農家書屋開展康養服務的堅強后盾。農家書屋是公益性機構,自身造血功能弱,政策的支持對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層面,國家應出臺更多有利于農家書屋及康養服務發展的政策,如強調農家書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增加專項扶持基金、制定康養服務標準和規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推動其健康規范發展。農家書屋也應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如實反映開展康養服務工作面臨的困難,積極尋求上級部門的支持,爭取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
此外,農家書屋并未納入公共圖書館評級考核體系,難以調動政府及公共文化機構的建設積極性。目前,國家僅開展了對縣(區)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評級,而對農家書屋并沒有評級,也沒有統一建設和評價標準,不利于農家書屋健康發展。因此,筆者建議對農家書屋也進行評級,即便不在國家范圍開展,縣(區)公共圖書館也可對區域內的農家書屋進行評級,以評促建,進一步改善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水平,或開展農家書屋康養服務項目的評比,并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基層管理員的創新活力,提升服務熱情。
3.2 突出康養屬性,豐富服務內容
康養人群和村民的需求是有差異的,不能一概而論,應將康養人群細分出來,密切關注他們的需求,在康養上做文章,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提升康養服務的內涵,從而贏得用戶的關注和認可。具體可開展以下服務:①康養文獻服務。農家書屋可為康養讀者提供有關康養的文獻資源,方便他們通過閱讀來康養,主要包括:健康文獻,即有關健康、養生、醫學等方面的書籍、期刊、報紙等資料,幫助他們了解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康復文獻,即有關康復理論、康復技術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幫助他們進行康復訓練;休閑文獻,即有關旅游、美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幫助他們放松身心。②康養旅游咨詢。康養游客大多來自外地,不了解本地文旅資源,作為本鄉本土的管理員,有義務為他們提供咨詢和推介服務,如介紹本地景區、療養院、康養農家樂、鄉村旅店等,并進行導引。③康養心理輔導。康養群體大多為老年人或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他們在陌生的地方旅居,難免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心理障礙。農家書屋管理員可積極主動與他們交流,通過心理咨詢服務、心理疏導服務等,讓他們放松心情,快速融入當地,快樂地享受康養生活。④康養主題培訓。農家書屋可邀請知名學者、專家有針對性地開展康養知識和技能培訓。主要包括:健康養生培訓,農家書屋可組織和開展康養講座,普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正確的養生知識;數字設備使用培訓,農家書屋可組織康養讀者與本地老年人、兒童一起參加數字終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培訓,讓他們也能享受數字化生活;農林園藝培訓,農家書屋可開展插花、培植等農林園藝培訓,讓康養讀者在享受田園生活中,感受農耕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3.3 注重挖潛增效,提高服務效能
提高服務效能是農家書屋優化康養服務環境與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農家書屋應通過內部挖潛與外部借力的結合,加速調整和升級,不斷提高服務效能。具體而言:①提升管理員能力。首先,精挑細選管理員。可優先選擇文化水平高且年富力強、有能力帶動農家書屋創新發展的村干部或鄉民作為管理員。其次,加強業務培訓和考核。可委托縣(區)公共圖書館定期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能力考核,以提高農家書屋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最后,要求一崗多能。管理員除了熟悉圖書館業務外,還需要了解康復理論以及常用的急救和保健知識,這樣才能滿足讀者多方面、多層次的康養服務需求。②完善保障體系。農家書屋普遍資源不足,可借助公共圖書館體系來提升保障能力。公共圖書館應將農家書屋納入由縣(區)公共圖書館保障,逐步擴展到市級、省級乃至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從而打通農家書屋與各級圖書館間的館際互借、遠程借閱、通借通還通道,實現全地域書隨人走、隨借隨還的目標。③引進智能化設備。農家書屋應努力爭取資金,積極引入智能書架、自助借還機、無人借還書柜等智能化設備,方便讀者使用,逐步實現服務智能化、高端化,從而提高運行效能。④加強數字文獻保障。《2023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7億,同比增長7.53%,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占網民規模的比例首次超過50%,數字文化消費漸成主流[19]。農家書屋應適應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加強對數字資源的統一采購和部署,方便康養用戶隨時隨地暢享數字閱讀,從而提升數字資源的利用率。此外,針對康養老年人群體,還可個性化地配置聽書資源、闖關小游戲等,提升他們的數字化體驗。
3.4 精心塑造品牌,形成深度影響力
打造康養服務品牌是農家書屋提升自身形象和用戶黏性的重要法寶。農家書屋應將自身優勢與當地特色康養、文旅資源相結合,與相關部門合作,精心打磨、塑造康養品牌,在用戶中持續提升關注度,從而擴大其在用戶中的影響力。就品牌的內容建設而言,可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健康養生類。農家書屋可組織康養講壇,邀請專家系統地講授養生知識,還可通過全媒體平臺向康養游客介紹本地康養資源和利用方法。以攀枝花市為例,可依托紅格鎮溫泉宣講溫泉療法、二灘森林公園推介森林浴、鹽邊國勝鄉的國勝茶展示茶藝文化等,讓康養游客既能了解康養理論知識,又能親自體驗具有當地特色的康養服務,從而提高攀枝花市康養、旅游知名度。②文化康養類。文化康養是高層次的康養,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還能凈化心靈、升華精神境界。農家書屋可塑造以下文化品牌:鄉村文化品牌。每個鄉村都有獨特的鄉村文化,包括民俗風情、民族技藝、特色飲食、手工藝等。農家書屋管理員可發揮領航員的作用,通過農家書屋等場所向康養游客介紹當地的鄉村文化,讓他們能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進而在融入當地文化環境的基礎上康養。紅色文化品牌。在我國廣大的鄉村中保留有大量的紅色遺址和革命文化遺產,包括革命舊址、革命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等。農家書屋通過建設紅色文化品牌,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引導和教育功能,不僅可以讓康養游客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培養康養游客的紅色情結,更能激發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而有利于戰勝身體上的疾病和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傳統文化活動品牌。農家書屋可組織和舉辦傳統文化活動,形成文化活動品牌,如民俗展示、非遺表演、傳統手工藝展覽等,為康養游客提供更多的現場文化體驗和交流機會,并促進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宣傳。③旅游資訊類。旅游有助于人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暫時解脫出來,開拓視野,愉悅心情,健康身心。農家書屋應結合本鄉本土的旅游資源,形成當地旅游指南品牌,內容包括大到文化旅游政策解讀,小到門票客房優惠、航班時刻查詢、康養機構介紹、景點推薦、特色小吃推薦等,總之吃、喝、玩、樂、行等各類資訊一應俱全,幫助游客快速掌握當地的旅游基本情況,方便他們進行旅游康養。
3.5 多渠道宣傳,提升營銷效果
開展營銷活動是推廣農家書屋康養服務項目的必要手段。農家書屋需要讓更多的公眾了解農家書屋及其康養服務項目,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服務。農家書屋可采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宣傳,將農家書屋及康養服務向全社會推介,打響知名度,拓展用戶群。具體而言:①新媒體營銷。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鄉村已經不再是信息孤島,農家書屋管理員也應緊跟時代潮流,利用融媒體開展網上營銷。同時,農家書屋管理員還應以當地康養資源為素材,生產出優質、特色的內容,吸引康養讀者。如開通農家書屋微信公眾號或利用公共圖書館微信平臺對農家書屋進行全面展示,還可自制短視頻對農家書屋、鄉村風景、康養服務等進行宣傳,提高其在社交平臺上的曝光度。②傳統媒體營銷。農家書屋管理員應積極向報紙、鄉村廣播站、電臺等供稿,介紹農家書屋的動態、康養服務等,擴大受眾范圍。③線下日常營銷。農家書屋可在游客和康養人群較多的景區、農家樂、度假村等發放資料,讓他們了解農家書屋的服務內容和特色項目,吸引用戶。④鄉村重大節慶營銷。農家書屋可在鄉村重大節慶活動期間開展宣傳推廣活動,如在火把節、潑水節、對歌節、姊妹節等節日現場設攤擺點,推介農家書屋及其服務,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4 結語
盡管農家書屋康養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扎根于厚重鄉土文化、擁有豐富鄉村康旅資源的農家書屋具有開展康養服務的天然優勢。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作為鄉村文化、旅游和康養重要融合點的農家書屋將迎來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農家書屋應抓住機遇,以康養服務為抓手,采取爭取政策扶持、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塑造服務品牌、加強營銷推廣等策略來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促進大眾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EB/OL].[2024-03-28].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3/21/content_5276191.htm#1.
[2]文化和旅游部,等.關于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24-03-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33069.htm.
[3]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EB/OL].[2024-03-28].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zcjd/202106/t20210604_925006.html.
[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EB/OL].[2024-03-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 44.htm.
[5]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等.關于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的通知[EB/OL].[2024-03-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1/12/content_5736525.htm.
[6]2023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EB/OL].[2024-03-28].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tjxx/202402/t20240208_951300.html.
[7]攀枝花再度入選全國康養20強市[EB/OL].[2024-03-28].https://baby.ifeng.com/c/8WO6yu3Azhr.
[8]農家“飄”書香 [EB/OL].[2024-03-28].http://www.panzhihua.gov.cn/zwgk/gzdt/bdyw/4198 185.shtml.
[9]鹽邊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EB/OL].[2024-03-28].http://ent.people.com.cn/n1/2022/0527/c1012-324323 91.html.
[10]紅格假日酒店:康養宜居打造向往生活 [EB/OL].[2024-03-28].https://www.sohu.com/a/440715046_199822.
[11]米易二半山民宿[EB/OL].[2024-03-28].https://www.meipian.cn/297xcv0a.
[12]2018年鹽邊縣文化館年報[EB/OL].[2024-03-28].http://www.ybxwhg.com/portal/category/read?id=763.
[13]告訴你不一樣的隱山嵐[EB/OL].[2024-03-28].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MjYxMTYwNA==amp;mid=2247515912amp;idx=3amp;sn=beba876bf926b88 c1b11994b89f89953amp;source=41#wechat_redirect.
[14]方便!仁和區建立7個圖書館館外借閱點[EB/OL].[2024-03-28].http://www.screnhe.gov.cn/zwgk/zfxwdt/rhdt/rhyw/1626848.shtml.
[15]鄉村最美 振興有“她”|攀枝花“鄉村女能人”風采展②[EB/OL].[2024-03-28].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645640.
[16]笮人舞臺,文化惠民放光彩: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鹽邊在行動[EB/OL].[2024-03-28].https://trave l.sohu.com/a/562150932_120120968.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4-03-28].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EB/OL].[2024-03-28].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612/edd80cb56b844ca3ab27b1e8185bc84a.shtml.
[19]《2023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發布:數字閱讀市場規模邁上新臺階[EB/OL].[2024-04-28].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92892 3695054723280amp;item_id=4928923695054723280.
作者簡介:
武洪興(1976—),男,大學本科,副研究館員,任職于攀枝花學院圖書館。研究方向:讀者服務。
林曦(1974—),男,大學本科,副研究館員,任職于攀枝花學院圖書館。研究方向:地方文獻、智慧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