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接受少腹逐瘀膠囊、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治療的效果,并觀察術后復發情況,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杏壇醫院收治的108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接受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孕激素類藥物治療)和觀察組(接受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少腹逐瘀膠囊治療),各54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臨床相關指標、性激素指標[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佳,總有效率更高(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除口干不欲飲外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月經量均減少,月經期天數均縮短,子宮內膜厚度均減小,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總復發率更低(Plt;0.05)。結論 少腹逐瘀膠囊聯合宮腔鏡刨削系統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僅能夠提升效果,改善患者癥狀、臨床相關指標水平,還可改善其性激素水平,降低復發率,且安全性理想。
【關鍵詞】少腹逐瘀膠囊;宮腔鏡刨削系統;子宮內膜息肉;性激素;復發
【中圖分類號】R7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3.0085.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28
宮腔鏡刨削系統的顯著特點在于使用冷刀器械進行操作,從而避免傳統電切術可能造成的熱損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可有效維護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子宮內膜的完整性,減少術后宮腔粘連風險,但部分患者術后仍存在復發風險[1]。相關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等在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過程中,患者易出現月經量減少等情況[2]。中醫認為,子宮內膜息肉歸屬“崩漏”等范疇,血瘀證為其常見證型,臨床應以調和氣血、化瘀通絡為治療原則。少腹逐瘀膠囊能夠溫暖和疏通經絡,驅散積聚在經絡、臟腑中的寒邪,恢復氣血的正常運行,從而達到散寒止痛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接受少腹逐瘀膠囊、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治療的效果及術后復發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杏壇醫院收治的108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4.05±4.31)歲;病程10~21個月,平均病程(13.98±3.42)個月;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1±0.45)次;息肉數量2~6個,平均息肉數量(3.83±0.52)個。觀察組患者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33.88±4.74)歲;病程9~19個月,平均病程(14.05±3.21)個月;孕次1~3次,平均孕次(2.23±0.26)次;息肉數量2~5個,平均息肉數量(3.76±0.68)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均無差異(均Pgt;0.05),可比。本研究經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杏壇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⑴西醫符合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4]。⑵中醫符合血瘀證的辨證標準[5](主證:經期不定、小腹疼痛;次證:口干不欲飲、性欲減退;舌脈象:舌質紫暗,脈弦澀。符合2項主證、2項次證,并結合舌脈象即可確診)。納入標準:⑴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⑵近1個月未接受中藥或激素類藥物治療者;⑶子宮內膜息肉較大,無法行保守治療者。排除標準:⑴因宮內節育器、外傷等其他原因所致子宮出血者;⑵近期有生育要求者;⑶嚴重感染者;⑷合并惡性腫瘤者;⑸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⑹存在臟器嚴重障礙者;⑺存在精神病史者;⑻存在其他婦科炎癥者;⑼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孕激素類藥物治療。于月經干凈后3~7 d使用宮腔電切鏡(卡爾史托斯公司,型號:26105FA),動力主機設置轉速為1 800~2 200 r/min;膨宮介質:0.9%氯化鈉溶液;膨宮壓力150 mmHg(1 mmHg=0.133 kPa);吸引泵壓力為100 mmHg;流量為450 mL/min。患者取截石位,術前常規消毒、鋪巾,椎管內麻醉,宮頸鉗夾持宮頸前唇,擴張宮頸,探查宮腔方向、深度,創建操作空間。先在宮腔電切鏡引導下定位子宮內膜息肉位置、大小及數量,將宮腔電切鏡刀頭通過宮腔電切鏡器械通道置入宮腔,重新確定息肉位置。隨后放旋切器切除息肉組織,并在宮腔電切鏡下徹底清除息肉組織。術后1 d開始口服地屈孕酮片(Abbott Biologicals B.V.,國藥準字HJ20170221,規格:10 mg/片),10 mg/次,2次/d,預防息肉復發,共治療3個月,經期停藥。觀察組患者接受宮腔鏡刨削系統(手術步驟同對照組)聯合少腹逐瘀膠囊(楊凌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0085,規格:0.45 g/粒),1.35 g/次,3次/d,在經期停藥并持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均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當月經量過多等癥狀不再出現,且中醫證候積分的下降幅度達到95%~100%時,可視為治愈;若上述癥狀得到顯著緩解,積分下降比例在70%~95%之間(不含95%),則判定為顯效;若癥狀有所改善,積分下降幅度達到或超過30%但不足70%,則視為有效;若癥狀、積分均未達到上述標準,則判定為無效[6]。總有效率=1-無效率。⑵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經期不定、小腹疼痛、口干不欲飲、性欲減退、舌質紫暗、脈弦澀等癥狀,每項分無(0分)、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積分與癥狀嚴重程度成正比[6]。⑶臨床相關指標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月經量(衛生巾稱重法)、月經期天數。使用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汕頭市超聲儀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Apogee 8U)檢測子宮內膜厚度。⑷性激素指標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使用離心機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轉速:3 000 r/mim),再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重慶科斯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渝械注準20192220174,型號:AUTOAE 2100)于治療前后測定。⑸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子宮不規則出血+頭痛+惡心嘔吐)例數/總例數]×100%。⑹復發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復發情況(出現經期延長、月經量過多等癥狀,經子宮附件彩超、宮腔電切鏡等檢查確認復發)。復發率=復發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除口干不欲飲外的中醫證候積分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2.6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復發率(0.00%)低于對照組[12.96%(7/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5.499,Plt;0.05)。
3 討論
宮腔鏡刨削系統能夠精準地切除子宮內膜息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但部分患者在手術后仍面臨復發風險。中醫認為,子宮內膜息肉是因受寒引起寒凝氣滯,還可能因手術操作而損傷胞脈,以致氣滯血瘀。少腹逐瘀膠囊作為一種中成藥,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該藥物能夠調節機體的氣血運行,促進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從而有利于消除炎癥、緩解疼痛,并促進子宮內膜的恢復。此外,少腹逐瘀膠囊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7]。因此,將少腹逐瘀膠囊與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本研究對此進行分析。
小腹疼痛是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可能呈陣發或持續性,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舌質紫暗、脈弦澀是氣血運行不暢的典型表現。氣血運行不暢可導致體內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堆積,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更優,除口干不欲飲外的中醫證候積分均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水平均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這提示子宮內膜息肉應用少腹逐瘀膠囊、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治療可提升療效,改善患者癥狀與臨床相關指標。分析原因為,少腹逐瘀膠囊中的蒲黃止血化瘀、通淋,當歸補血活血,赤芍散瘀止痛,五靈脂活血散瘀,延胡索活血利氣,川芎祛瘀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肉桂散寒止痛,上述諸藥共奏養血調經、通調胞脈、化瘀通絡之效[8]。
高水平的FSH可能刺激子宮內膜過度增生,這是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FSH的升高還可能影響女性的月經周期和經量,進一步加劇子宮內膜息肉的風險。LH在調控卵巢功能和性激素分泌中起著關鍵作用。高水平的E2會促進子宮內膜的過度增生,從而增加子宮內膜息肉的風險。當子宮內膜細胞過度增生時,可能會形成團塊或突起,進而增加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風險。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可能導致月經異常、不孕等問題,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了解雌激素水平與子宮內膜息肉之間的關系,對于評估療效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子宮內膜息肉應用少腹逐瘀膠囊、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分析原因為,少腹逐瘀膠囊中當歸、延胡索等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活血利氣、調經止痛、化瘀通絡,改善患者子宮內膜的血供,從而調節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此外,有研究顯示,少腹逐瘀膠囊中蒲黃等成分,可作用于患者下丘腦,發揮雌激素樣作用,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加速孕酮結合雄激素,起到保護卵巢、抗雌激素等作用,從而改善患者性激素指標水平[9]。
子宮內膜息肉的并發癥涉及多個方面,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威脅。子宮不規則出血可能導致患者長期失血,進而引發貧血。貧血患者常表現為面色蒼白、肢端發冷、身體虛弱,這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增加其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子宮不規則出血為細菌提供繁殖的溫床,患者若不注意個人衛生,容易并發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炎癥。這些炎癥會進一步加重出血癥狀,形成惡性循環,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如情緒低落、焦慮甚至抑郁。惡心嘔吐可能導致患者食欲不振,進而影響營養攝入,長期可能引發營養不良、體質量降低等問題。本研究發現,在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總體發生率時,未發現存在顯著差異,這進一步說明觀察組療法在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表現。分析原因為,少腹逐瘀膠囊中的蒲黃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與宮腔鏡刨削系統聯合使用,能夠有效清除子宮內膜息肉,減少對子宮內膜的刺激和損傷。此外,逐瘀止血湯作為一味中藥方劑,其藥性溫和,患者在服用過程中較少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總復發率低于對照組,這進一步提示子宮內膜息肉采用少腹逐瘀膠囊聯合宮腔鏡刨削系統治療可降低復發率。分析原因為,少腹逐瘀膠囊通過養血調經、通調胞脈的中藥改善患者癥狀,在宮腔鏡刨削系統切除息肉組織基礎上,調理其身體機能,達到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等功效,進而防止疾病復發[1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樣本量相對較小這一方面,會限制研究結果的廣泛適用性和統計可靠性,從而影響到對研究結論的全面理解和深入剖析。為了更準確地驗證和深化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未來有必要進一步擴大樣本規模,納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可以提高研究結果的穩定性和可信度,因此,擴大樣本量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將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綜上所述,少腹逐瘀膠囊聯合宮腔鏡刨削系統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僅能夠提升療效,改善患者癥狀、臨床相關指標水平,還可改善其性激素水平,降低復發率,且安全性理想。
參考文獻
周鳳,羅福梅,吳慶莉.宮腔鏡刨削系統在子宮內膜息肉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 2021, 32(19): 2519-2522.
王欣.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地屈孕酮片與短效避孕藥對其的預防作用研究[J].中國醫刊, 2023, 58(11): 1218-1223.
李君,郜智慧,李力. 屈螺酮炔雌醇片聯合少腹逐瘀膠囊預防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的效果[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 31(15): 43-45.
石一復.子宮息肉診療精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1: 22.
馬寶璋,齊聰.中醫婦科學[M]. 9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 83-86.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 95-98.
郭家勇,吳鶯,朱道靜,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少腹逐瘀膠囊治療子宮肌瘤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研究, 2022, 14(2): 106-108, 118.
陳秀蘭,郭壘,張維維,等. 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傳統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效果及復發率觀察[J]. 大醫生, 2024, 9(7): 17-20.
黃曉霞,趙唯君,吳相親,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蒲黃對血瘀證的作用靶點與代謝通路研究[J].廣西科學, 2021, 28(6): 634-645.
姜伶俐,王鷹,張蓉,等.優思明聯合少腹逐瘀膠囊預防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后復發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7(20): 2206-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