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分析富硒酵母對藍莓酒發酵過程中理化性質和風味的影響,采用外源供硒方式,測定AG1、AG2和LM等4種酵母的富集硒元素能力,篩選出富硒效果最佳的酵母進行藍莓酒發酵,并對發酵過程中的發酵液氨基酸態氮、總酸和pH等理化指標與主要風味物質進行測定。結果表明,AG2(15"mg/L)的富硒效果最佳;其在藍莓酒發酵過程中,藍莓酒液的氨基酸態氮和總酸含量呈上升趨勢,在發酵第20天的含量最高,分別為6.2和7.6"g/L;pH先緩慢下降,后趨于穩定;發酵初期(2~6"d)藍莓酒中的還原糖含量急速下降,后趨于穩定;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發酵液中酒精度呈先增加后不變的趨勢,在第10天酒精度值最大,為13.8 %vol。接種該酵母的藍莓酒與普通酵母發酵的主要風味物質種類和相對含量上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差異,二者均以異戊醇、苯乙醇、2-甲基-1-丁醇和2,3-丁二醇等物質發揮風味。本研究為藍莓酒富硒機理的深度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藍莓酒;發酵;富硒酵母;風味物質
中圖分類號" TS2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5)01-0108-05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1.021
Effects of selenium-rich yeast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lavor of blueberry wine during fermentation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lenium-rich yeas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lavor of blueberry wine during fermentation, an exogenous selenium suppl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lenium enrichment ability of 4 types of yeast, such as AG1, AG2, and LM. The yeast with the best selenium enrichment effect was selected for blueberry wine fermentation,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amino acid nitrogen, total acid, and pH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ere measured along with the main flavor compounds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2 (15 mg/L) had the best selenium enrichment effect,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blueberry wine, the contents of amino acid nitrogen and total acid in blueberry wine increased, and the highest contents were 6.2 and 7.6 g/L on the 20th day of fermentation, respectively; pH decreased slowly at first and then tended to be stabl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fermentation (2-6 d), the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 blueberry wine decreased rapidly, and then became stable. With the extension of fermentation time,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liquor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remained unchanged, and the highest alcohol content was 13.8 %vol on the 10th day. There we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main flavor substances in the fermentation of blueberry wine inoculated with the yeast. Both of them used isoamyl alcohol, phenyl ethanol, 2-methyl-1-butanol, and 2, 3-butanediol to exert flavor.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selenium enrichment in blueberry wine.
Keywords" blueberry wine; fermentation; selenium-rich yeast; flavor substances
藍莓果實營養豐富,富含花青素、糖類、氨基酸和礦物質等功能性成分,經發酵而成的果酒具有保健功能[1]。陽志銳等[2]研究表明,藍莓富含的多酚、單寧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經發酵后可轉移到藍莓果酒中,酒液中的黃酮、多酚等物質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其抗氧化功能。硒元素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體主要依靠食物攝入硒,缺硒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現各種疾病[3]。富硒酵母是在酵母的作用下,經轉化作用形成的有機硒,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以調節動植物生長及品質。趙小翠等[4]研究發現,適當添加富硒酵母明顯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和斷奶仔豬血清生化指標,以添加量0.2 mg/kg效果較優。焦亞寧[5]研究發現,富硒酵母處理后的平邑甜茶植株硒含量、葉片光合性能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較對照明顯提高,促進了根系發育,有利于植株生長。雷娟娟等[6]研究表明,在薏米酒醪中添加富硒酵母,不僅可使酒醪硒元素含量上升,還能提高其體外抗氧化活性,提升酒醪品質。
本試驗采用添加外源性無機硒方法篩選出富集硒元素較強的酵母,利用該富硒能力較強的酵母進行藍莓酒發酵,測定其發酵過程中的發酵液氨基酸態氮、總酸和pH等理化指標與主要風味物質,為藍莓酒富硒機理的深度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試劑
新鮮藍莓果,購自貴州凱里;酵母(食品級)AG1和AG2,購自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LM和DBL購自丹寶利酵母有限公司,經分離純化后保存于實驗室;半干型藍莓酒(LX),550"mL/瓶,市售;無機硒元素標準溶液(1 000"μg/mL),購自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批號:GSB 04-1751-2004);PDA培養基,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試驗儀器
PHS-3C型pH計,上海儀電;HHS-11-6型電熱恒溫水浴鍋、BPX-162型電熱恒溫培養箱和YXQ-100G型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博迅;NBL 254i電子天平,艾德姆衡器(武漢)有限公司;MASTER-40高通量微波消解儀,上海新儀;LNB16000G-L臺式高速離心機,上海皓莊;酒精計,河間振巖;GCMS-QP2020氣相色譜質譜儀,日本島津;LC-AFS-9600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北京海光。
1.3 試驗方法
1.3.1 藍莓酒釀造工藝 參考文獻[7],通過藍莓鮮果→破碎→果膠酶水浴→調漿(添加一定比例水、白砂糖和焦亞硫酸鉀)→接種→主發酵(28"℃,8"d)→后發酵(15"℃,12"d)→過濾→殺菌→灌裝→成品等工序進行藍莓酒釀造。
1.3.2 富硒酵母篩選 利用PDA液體培養基對酵母進行活化,將4種酵母分別接種于100"mL三角瓶中,于28"℃下培養48"h后得到第1代活化的菌液,按照3%(v/v)的接種量進行第2代擴繁,選擇第2代的活化酵母進行富硒酵母篩選。用無菌水配制硒溶液并添加到培養基中,使培養基中的總硒濃度分別為5、10、15、20、30和40"mg/L,培養時間48"h,觀察酵母生長情況。培養結束后將酵母菌液于6 000 r/min下離心8"min,收集菌體,用無菌水洗滌3次,再于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參考文獻[8]的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菌體中總硒的含量。
1.3.3 藍莓酒常規理化指標測定 發酵液中氨基酸態氮、總酸和pH采用pH計法測定[9];酒液中殘留的還原糖含量采用斐林試劑滴定法測定[10];酒液酒精度用蒸餾法測定[10]。
1.3.4 主要揮發性風味物質測定 選取富硒能力最好的酵母進行藍莓酒發酵,發酵液經過濾后和市售藍莓酒進行風味物質測定比對[11]。取20"mL樣品,用100"mL二氯甲烷分3次萃取,合并有機相,濃縮至5"mL后,用無水硫酸鈉脫水,過0.22 μm濾膜后,利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分析,用面積歸一法計算各成分的相對含量。
1.4 數據分析
采用Origin 8.5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酵母對硒元素的富集能力比較
由圖1可知,隨著培養基中硒濃度的升高,酵母細胞中硒含量呈先增加后緩慢下降的趨勢。在硒添加濃度為15"mg/L時,4種酵母的富硒能力均最大,其中AG2細胞中硒含量達1.24"mg/g;培養基中硒添加濃度超過最適量后,酵母細胞富集硒的能力逐漸下降,同時發現酵母發酵時產氣能力有所下降,可能是高濃度的金屬元素導致酵母細胞生長受到抑制[12]。表明酵母培養基中添加的硒濃度為15"mg/L時,酵母富硒能力最佳,后續試驗選取酵母AG2進行藍莓酒發酵,且硒添加濃度為15"mg/L。
2.2 藍莓酒發酵過程中理化性質的變化
2.2.1 氨基酸態氮、總酸和pH 由圖2可知,發酵過程中,藍莓酒液的氨基酸態氮和總酸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在發酵第20天時含量最高,分別為6.2和7.6"g/L。在發酵6 d后,氨基酸態氮含量持續增長,表明發酵后期酵母活性下降,可能存在胞裂并釋放出蛋白質類物質;總酸含量上升速度變緩。pH在發酵前期呈緩慢下降趨勢,后趨于穩定,發酵8 d后基本保持不變,說明低溫降低了酵母活性,影響其產二氧化氮的能力[13]。表明發酵20"d有利于藍莓酒中氨基酸態氮和總酸含量上升。
2.2.2 還原糖 由圖3可知,發酵初期(2~6"d)藍莓酒中的還原糖含量急速下降,酵母在此階段大量生長,消耗糖類。在發酵第6天,發酵液中殘留的還原糖含量下降趨勢減緩,10 d后基本趨于穩定。8 d后屬于后發酵階段,發酵溫度下降,導致酵母活性降低,這說明酵母在低溫后發酵階段幾乎不再消耗還原糖。
2.2.3 酒精度 由圖4可知,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發酵液中酒精度呈先增加后不變的趨勢,在發酵第10天酒精度達到最大,為13.8 %vol,這與還原糖檢測結果相呼應。酵母利用還原糖產生酒精,使得還原糖含量下降而酒精度升高,說明藍莓酒中的酒精主要是在溫度較高的發酵前期產生[14]。
2.3 藍莓酒發酵過程中主要風味物質的變化
將藍莓酒AG2發酵液和市售的藍莓酒LX中主要風味物質進行對比,通過GC-MS的NIST譜庫進行檢索,共鑒定出42種化合物,具體種類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兩者風味物質種類和相對含量存在一定差異,AG2檢測出的化合物有30種,LX有37種,共有的化合物有25種。兩種酵母釀造的藍莓酒主要風味物質在種類和相對含量上有相似之處,含量較高的均為異戊醇、苯乙醇、2-甲基-1-丁醇和2,3-丁二醇等高級醇類物質,總相對含量占風味物質總含量50%以上。高級醇主要通過酵母菌的氨基酸分解代謝途徑合成,賦予酒液特殊香氣,是發酵香氣物質中含量最高的組分[15]。香氣物質中異戊醇和苯乙醇含量較高,是藍莓酒中主要的特征香氣組分[11]。表明藍莓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大部分芳香化合物種類較為相似,但不同酵母之間也存在獨特的香氣物質,如丁三醇、丁內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苯甲醇等。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采用外源性硒添加的方式篩選富硒能力較強的釀酒酵母,將篩選出的酵母接種到藍莓發酵液中,檢測其氨基酸態氮、總酸和pH以及還原糖和酒精度等理化指標和主要風味物質,分析富硒酵母對藍莓酒發酵過程中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酵母AG2富集硒元素的能力較強,以硒添加量15"mg/L時富集硒元素的能力較好。
選擇AG2進行藍莓酒發酵,發酵過程中的氨基酸態氮、總酸含量整體呈上升趨勢,pH在發酵前期呈緩慢下降趨勢,后趨于穩定。雷娟娟等[6]研究發現,接種富硒釀酒酵母的薏米酒醪pH先快速下降,后趨于穩定,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發酵初期(2~6"d)藍莓酒中的還原糖含量急速下降,后趨于穩定。賀瑩等[16]研究表明,富硒酵母對草莓酒還原糖含量的影響為先增加后降低,之后趨于穩定。本試驗結果與此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選擇的酵母種類不同有關。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發酵液中酒精度呈先增加后不變趨勢,與雷娟娟等[6]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各項理化指標在發酵前后變化明顯,說明酵母會影響藍莓酒液中的微生物活性。用AG2釀造的藍莓酒和市售藍莓酒共鑒定出42種化合物,兩者在風味物質種類、相對含量以及特征風味物質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差異,均以異戊醇、苯乙醇、2-甲基-1-丁醇和2,3-丁二醇等物質發揮風味。
綜上,酵母AG2(15"mg/L)富集硒元素的能力較強,其在發酵過程中,藍莓酒液的氨基酸態氮、總酸含量呈上升趨勢;在發酵前期,pH呈緩慢下降趨勢,后期趨于穩定;藍莓酒液中的還原糖含量與pH變化趨勢相似;該酵母與市售藍莓酒的主要風味物質存在差異,均以異戊醇、苯乙醇、2-甲基-1-丁醇和2,3-丁二醇等物質發揮風味。本研究為藍莓酒工業化發酵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歡. “漿果之王” 藍莓的營養保健作用研究[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9):228.
[2] 陽志銳,李小莉,寧曉紅. 不同品種藍莓發酵酒的抗氧化活性評價[J]. 安徽農學通報,2024,30(11):97-101.
[3] 邵黎雄,陸建梅,姜雪峰. 硒,人類不可或缺的元素[J]. 自然雜志,2019,41(6):453-459.
[4] 趙小翠,陳銘. 富硒酵母對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和腸道形態的影響[J]. 中國飼料,2024(10):76-79.
[5] 焦亞寧. 富硒酵母對平邑甜茶幼苗生長及抗旱性的影響[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24.
[6] 雷娟娟,梁玲,黃欽耿. 富硒酵母對薏米酒醪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機械,2023,39(12):179-184.
[7] 李碩. 不同藍莓品種發酵酒的香氣成分GS-MS分析[J]. 食品與發酵科技,2020,56(4):105-112.
[8] 趙晨曦,高佳,付志斌,等. 食品中硒總量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5):1653-1661.
[9] 牟穰,毛健,孟祥勇,等. 黃酒釀造過程中真菌群落組成及揮發性風味分析[J].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6,35(3):303-309.
[10]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T 15038—2006[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11] 郭成宇,安百慧. 不同品種藍莓和菌種釀制藍莓酒的香氣成分分析[J]. 中國釀造,2017,36(4):174-179.
[12] 梁叢叢,孫宇杰,胡治銘,等. 富硒益生菌的篩選及其富硒條件的優化[J].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6,35(6):667-671.
[13] 王巖,朱會霞,孫金旭,等. 水蜜桃果酒發酵過程中主要理化成分動態變化研究[J]. 農業與技術,2023,43(19):34-37.
[14] 丁昱文,趙漫漫,吳顏欣,等. 藍莓酒釀造工藝研究進展[J]. 釀酒科技,2024(5):95-101.
[15] 祝霞,劉琦,趙丹丹,等. 釀造條件對釀酒酵母發酵香氣的影響[J]. 食品科學,2019,40(16):115-123.
[16] 賀瑩,馮彩平. 富硒酵母對草莓酒品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2019,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