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債務人自行管理中管理人的功能定位與制度完善

2025-01-25 00:00:00蔡嘉煒李曙光

摘要: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屬于新一輪《企業破產法》修改的重點。在我國債務人自行管理的實踐中,管理人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釋債權人對該模式濫用的顧慮,繼而提升其適用率。但現行法律規定對于管理人的功能定位存在單一化的缺陷,制約了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運行實效。我國應轉變對管理人作為監督者的原有思路,并在參酌域外制度演進趨勢的基礎上,重塑管理人的復合功能定位。管理人除作為重整程序日常監督者外,還應作為重整程序的推進者及信息傳遞者,以助力化解糾紛、緩釋控制權濫用顧慮并凝聚各方在困境企業拯救問題上的共識。在配套規則上應參酌主流經驗,圍繞職權設定、義務規則及履職保障等方面完善相關規定。

關鍵詞:企業破產法;債務人自行管理;管理人;企業重整;小微企業破產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314

收稿日期:2024-06-11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防范系統性風險與健全金融穩定長效法律機制研究”(23amp;ZD157)、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營商環境法治化與破產法現代化研究”(22FXA0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蔡嘉煒,男,廣東普寧人,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講師,E-mail: caijw@cupl.edu.cn;

李曙光,男,江西景德鎮人,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教授、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企業破產法》修改工作組成員。

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屬于新一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以下簡稱《企業破產法》)修改的重點。該制度肇始于美國,并在各國重整制度改革過程中呈現出趨同態勢。我國2006年《企業破產法》立法時移植了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該制度的引入被普遍認為會有益于我國的企業重整實踐李曙光《我國破產重整制度的多維解構及其改進》,《法學評論》2022年第4期,第105-106頁。。在制度移植之初,我國并未采取美國“純粹式”債務人自行管理立法模式,而是采納了“折中主義”方案,即強制引入管理人并由其承擔對自行管理人的日常監督職責有英國學者分析指出,“債務人自行管理以及管理人接管并非全有或者全無之關系,而是允許存在多種‘折中’形態”。參見:Gerard McCormack, “Business Restructuring Law in Europe: Making a Fresh Start,”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17, issue 1 (2017): 192.。誠然,該模式實非孤例,不僅見于加拿大、法國、德國及日本等國家的相關立法以及司法實踐之中Michelle M. Harner, “The Search for an Unbiased Fiduciary i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86, issue 2 (2011): 469, 475, 507.,亦為近年來美國等國家的小微企業重整制度改革實踐所廣為采納William L. Norton Ⅲ, James B. Bailey,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Small Business Reorganization Act of 2019,” "Emory Bankruptcy Developments Journal "36, issue 2 (2020): 388-89.。較之于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的情況,我國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下管理人的功能定位存在單一化的缺陷。事實上,透過對域外主流經驗及其法制變革趨勢的梳理可知,與之相似的監督人除作為自行管理人的日常監督機制外,亦可積極充當破產程序推進者及信息傳遞者的關鍵角色我國有學者倡導,管理人除應承擔監督職責以外,還需履行包括協調程序開展在內的其他多重職能。參見:李曙光、許美征《改革和完善我國破產重整中的關鍵制度》,吳敬璉主編《比較》,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第138-139頁。。其復合角色定位的確立實則根源于重整實踐的現實需求,初衷在于化解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困局,且緩解當事人對于重整控制權濫用的顧慮,繼而最終助益于凝聚各方在困境企業拯救方面的共識,提升利益相關方的回報Michelle M. Harner, “The Search for an Unbiased Fiduciary i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86, issue 2 (2011): 475. 。

我國學界既往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功能定位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于某一國家相關制度的引介,以及對我國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的一般性評價有研究注意到了管理人承擔復合職能定位的可能性,但并未就域外主流經驗及其變革趨勢進行全面梳理(參見:包丁裕睿《論重整程序中自行管理債務人的權限與監督》,《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1年第4期,第144-148頁),其他更多的研究則僅關注制度的宏觀考察(參見:張思明《破產重整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的適用性分析》,《商業研究》2019年第1期,第147-152頁)。。近年來,不乏學者關注小微企業重整中默示適用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的價值及機理有學者認為,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應作為中小微企業重整程序中的常態化或默認模式。參見:王佐發《中小微企業危機救助的制度邏輯與法律建構》,《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第127頁;金春《中小微企業重整中出資人權益保留的理論證成與路徑選擇》,《清華法學》2023年第6期,第52-53頁。。不過,相關研究對域外各主流立法模式的梳理多及于一斑而未見全貌,尤其是對管理人功能定位的演進過程以及管理人履職所需的配套規則體系的完善路徑缺乏考察。在《企業破產法》修改以及小微企業重整亟需引入法律制度的背景下,重塑管理人的復合性功能定位并對相關配套制度予以完善,無疑正當其時。鑒于此,本文基于比較法學的功能主義視角杰弗里·塞繆爾《比較法理論與方法概論》,蘇彥新譯,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80-85頁。,對域外法制度演進趨勢進行系統性剖析,以助力理解“折中主義”立法模式下管理人引入的實踐趨勢,以及各國相關立法改革的共識。

一 域外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中管理人的功能定位

盡管我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三條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的監督職能已作出明確規定除此之外,《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第111條,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的監督職能,同樣作了概括性的規定。,但是,由于立法早期對管理人監督功能定位的認識模糊,以及與履職相應的配套體系性規則的闕如,在實踐中致使管理人在履行監督職責及履職邊界上無所適從。其根源在于,在制度設計之初,我國對域外制度發展的趨勢在總體上缺乏全面性的比較法考察。事實上,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中同樣采取“折中主義”立法模式的其他國家或地區而言,其早期的法律移植經驗及近期的改革趨勢皆可資相互佐證的一點是:在各國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承擔類似職能的管理人的功能定位一直處于不斷演進之中。也就是說,管理人除承擔對自行管理人的日常監督職責外,通常還需有效勝任重整程序推動者及信息傳遞者等重要角色李曙光、許美征《改革和完善我國破產重整中的關鍵制度》,第145頁。。“重整程序往往存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角逐現象”Jonathan M. Seymour, “Against Bankruptcy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89, no. 8 (2022): 1930.,該程序的有序進行及成功開展離不開各方的友好協商。可見,由管理人承擔復合角色更多是為回應重整實踐的現實需求,以妥善化解信息不對稱的困局,凝聚各方在困境企業拯救問題上的共識,繼而提升重整程序的開展效率及成功率Michelle M. Harner, “The Search for an Unbiased Fiduciary i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86, issue 2 (2011): 475.。

首先,在依照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開展的加拿大企業重整程序(以下簡稱CCAA程序)中,盡管立法者起初寄希望于由監督人(monitor)與我國破產法在企業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所采用的“管理人”概念不同,加拿大及德國企業破產法對承擔類似角色的主體均采用的是“監督人(monitor / sachwalter)”的概念。為使表述更契合原義,下文在討論后者語境時將統一采用“監督人”的術語。承擔有限監督職能,但基于實踐的需求,監督人在部分大型、復雜的重整案件中的功能定位一直處于持續迭代之中,目的是避免基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糾紛,進而導致程序延誤的問題,或避免自行管理人濫用程序等問題Janis Sarra, "Creditor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Restructuring Insolvent Corporation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3), 144-146.。為此,監督人不僅要協助自行管理人制定重整計劃草案,還需要就商業決策、談判技巧及財務問題等事項,向自行管理人提出建議。在實踐中,監督人還承擔著重要的信息傳遞職能,以便滿足債權人對及時獲取相關信息的現實訴求。與此同時,監督人也在糾紛化解中開始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Janis Sarra, “Ethics and Conflicts, the Role of Insolvency Professionals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anadian Bankruptcy and Insolvency Syste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13, issue 3 (2004): 177.。對監督人所承擔的前述復合角色的定位,加拿大學界中的主流觀點多持肯定態度,并認為這是程序有效開展所不可缺少的部分Janis Sarra, “Ethics and Conflicts, the Role of Insolvency Professionals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anadian Bankruptcy and Insolvency Syste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13, issue 3 (2004): 177-178.。

其次,受到《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的啟發,法國于2005年立法引入了保護程序(safeguard procedure),其初衷在于拯救面臨資不抵債財務風險但尚未真正陷入破產境地的困境企業Alexandra Kastrinou,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ormal Pre-Insolvency Procedures of the UK and France,”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25, issue 2 (2016): 106-07.。在該類程序中,債務人需受到法院強制指派的司法管理人(administrateur judiciaire)的監督。從立法目的看,司法管理人的引入起初意在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協助自行管理人圍繞重整計劃草案制定事宜并展開談判Paul Omar, “A Reform in Search of a Purpose: French Insolvency Law Changes (Again),”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23, issue 3 (2014): 201.。與加拿大監督人制度的相似之處在于,司法管理人通常由法院在個案中予以強行指派,并在實踐中承擔著三方面的復合職能:一是監督并協助債務人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Emilie Ghio, “Transposing the Preventive Restructuring Directive 2019 into French Insolvency Law: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Judge and Eebalancing Creditors’ Rights,”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30, issue 2 (2021): 57.;二是協助重整計劃草案的制定以及相關的談判活動,為此,管理人往往需幫助債務人妥善處理和解決各方對于重整計劃草案內容的分歧,并促使各方圍繞計劃達成協議;三是司法管理人還承擔著重要的信息傳遞職能,并向法院報告有關案件進展等方面的信息Michelle M. Harner, “The Search for an Unbiased Fiduciary i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86, issue 2 (2011): 504-508.。

再次,同樣作為“折中主義”立法模式代表的德國,其現行破產法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亦強制引入了監督人(sachwalter)。按照德國立法者的預設,監督人除需對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進行日常監督,行使諸如破產撤銷權以及受理債權申報等權限以外,還肩負著及時向法院及各方主體傳遞信息等復合職能。事實證明,監督人的強制設立,在德國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移植初期,對于凝聚各方共識以及維系各方對重整程序開展的信心方面具有顯著作用依照《德國破產法》第284條第1款的規定,監督人可就特定事項為債務人提供咨詢意見,或結合案情需要提供其他形式的協作。參見:何旺翔《〈德國破產法〉中的債務人自行管理——兼評我國〈破產法〉第73條》,《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第123頁,。德國學界的主流觀點對此亦十分認可,認為對監督人的功能定位本身不宜過分狹隘。因為熟諳破產專門知識且中立性較強的破產管理人的積極介入,將有助于協調各方分歧并支持重整談判活動的開展,繼而更好地推動重整程序的規范有序進行Gottwald/Haas, Insolvenzrechts-Handbuch, 6. Auflage 2020, Verlag C.H.Beck, §88, Rn. 102-106. 。

最后,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各國在小型企業重整立法改革過程中,強調采納以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為主導,同時輔之以監督人強制引入的“折中主義”立法模式。美國在2019年出臺了《小型企業重整改革法案》,該法案對其本國小型企業(small business)重整法律制度進行了大幅度革新,明確要求在該類程序中須強制指派管理人(trustee)《美國破產法典》第1183條規定。。其中,管理人的介入并未取代現任管理層,而是由后者繼續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事務以及重整計劃草案的制定。由此可見,有別于一般的破產法典,《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美國小型企業特別重整程序采用的事實上是與德國、加拿大等國相似的“折中主義”立法模式。并且,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人亦承擔著一種復合性職能,除了要承擔日常監督職責以外,還須具體協助債務人制定重整計劃草案,并確保當事人得以嚴格遵循重整計劃的安排獲得公平分配Paul W. Bonapfel, “A Guide to the Small Business Reorganization Act of 2019,” "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 "93, issue 4 (2019): 571, 582-587.。此外,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開展方面,管理人還須積極協助自行管理人作出決策,并協助其與債權人之間展開談判活動,同時也為法院以及債權人提供或傳遞信息Edward J. Janger, “The U.S. Small Business Bankruptcy Amendments: A Global Model for Refor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29, issue 2 (2020): 257.。

綜上所述,從域外主流立法以及實踐經驗來看,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引入中立的第三方管理人或監督人,并由其承擔多重職能的共識已然漸趨清晰。這些國家的經驗可相互佐證的一點是,由管理人或監督人承擔重整程序的監督者、推動者以及信息傳遞者三個方面的復合角色本身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這有利于糾正重整程序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并促進程序糾紛的化解,繼而在提升重整成功率的同時強化對利害相關人的權益保護。尤其具有啟發意義的是,百余年來領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變革風氣之先的美國,其全國性破產法協會于2014年所發布的《美國破產重整制度改革調研報告》中,明確建議應改革現有關于監察人的法律制度,這在相當程度上代表著該國實務以及理論界中的主流見解。其中,該報告分析指出,當前在《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中所引入的監察人(examiner)所承擔的調查性工作過分單一,無益于抑制潛在的制度濫用風險以及緩釋程序中所固有的利益沖突等問題。鑒于此,美國破產法協會在肯定并主張維持現有的債務人自行管理法律框架的同時,認為應對相關監察人制度進行改革。相應地,該協會提出了“財團中立人(estate neutral)”制度設計,以期替代當前的監察人制度,而這一思路無疑也極大地影響了2019年小型企業重整立法的制定和出臺。其中,除承擔監督職能以外,財團中立人還須承擔調解僵局以及化解糾紛等方面的職責美國破產法協會《美國破產重整制度改革調研報告》,何歡、韓長印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40-42頁。。可見,由管理人承擔復合角色符合域外實踐趨勢以及立法改革思潮,值得我國借鑒。

二 本土視野下管理人的復合功能定位

承前所述,盡管各國因自身公司治理水平、債務文化以及重整法治發展階段的不同,故而在自行管理制度規則的設置上各具特色,但在監督人承擔復合角色定位方面存在共識。尤其是通過監督人或管理人的設置,防止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走向“失控”、繼而損及債權人利益的同時,使其發揮凝聚各方在企業拯救方面的共識作用,已構成這些國家在完善本國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時的重點。作為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實踐的“后發”國家,我國為實現重整談判順利進行以及重整程序高效開展的目的,著眼于域外相關立法以及實踐最新進展成果,轉變對管理人僅作為程序監督人的孤立定位思路,顯然十分必要。

(一)重整程序的推進者

目前,我國實踐中對于管理人所扮演的程序推進者角色的重要性,總體上還缺乏充分認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我國部分地區的破產審判指引性文件中,對于管理人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理應扮演的程序推進者角色開始有了初步認識,如《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破產重整案件審理指引(試行)》(穗中法〔2020〕89號)第五十二條規定,“管理人應承擔如下職能:……(六)為重整計劃草案的協商和制作提供有利條件”。。筆者認為,除協助制定重整計劃以外,中立的第三方破產管理人在我國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理應起到重要的協調談判或者化解相關糾紛的推進作用。管理人不僅要緩和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緊張或沖突關系,為重整計劃草案的制定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要切實維護各利益主體對自行管理債務人的信任和對重整程序公平性的信心Barry L. Zaretsky, “Trustees and Examiners in Chapter 11,”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44, issue 4 (1993): 937.。從域外的立法及實踐可知,由管理人承擔這一角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譬如,在基于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開展的加拿大CCAA程序中,監督人可基于法院的指令起到“聯絡樞紐”作用Janis Sarra, “Entre Loup et Chien: Restructuring under Canadian Insolvency Law and Proposals for Legislative Refor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12, issue 2 (2003): 91.,一旦程序各方當事人在估值問題上出現難以協商的爭議時,監督人應同時扮演化解和協調爭議的角色。不少學者觀察到,在加拿大自行管理程序中監督人實則愈發頻繁地起到驅動(navigate)債務人開展復雜重整程序的作用,如為自行管理債務人提供商業判斷、談判技巧及財務方面的建議,同時扮演調解人或重整程序開展的推進者角色,推動各方圍繞切實可行的重整計劃草案盡快達成一致意見Janis Sarra, “Entre Loup et Chien: Restructuring under Canadian Insolvency Law and Proposals for Legislative Refor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12, issue 2 (2003): 91-92.。

在我國,企業重整程序易于成為利益沖突各方展開激烈角逐的競技場,沖突一旦處理不當則極有可能減損企業財產價值,并致困境企業財務復蘇的目標無從實現Douglas G. Baird, “The Uneasy Case for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5, issue 1 (1986): 144.。當債權人等利益相關主體之間本身存在嚴重的分歧,甚或存在沖突關系的情況下,如何有效且快速地調和各方分歧以減少程序拖延,并促使當事人就重整計劃草案盡快達成一致,成為擺在我國困境企業、債權人以及法院等相關主體面前的一個棘手難題。在這個意義上,管理人對促進各方談判和有效溝通發揮著重要的協調作用:一方面,對于在債權人之間存在嚴重沖突的案件,破產管理人可及時介入,并協助各方就相關的爭議問題達成一致,以便推動重整程序的快速開展;另一方面,即便各方不存在嚴重的沖突或對抗關系,對享有困境企業經營管理權并負責制定重整計劃草案的自行管理人而言,倘若希望在有限時間內維持困境企業的正常運營,并促使重整計劃草案得以順利批準通過,其首要任務在于穩定供貨商等利害關系主體的情緒,并積極營造有利于開展談判以及協商合作的氛圍,因此,具備中立地位的管理人的及時介入以及協調,可為自行管理人與利害關系人(如債權人及股東等)開展協商和談判活動創造有利條件。總之,管理人通過積極采取糾紛調解手段,使各方圍繞債權債務清償問題以及維持企業持續運營等關鍵議題盡快達成一致意見,從而推動重整計劃草案獲得快速通過。否則,倘使債務人與各利害關系人之間的沖突導致談判拖延甚或僵局持續,則會給破產財團帶來額外耗損,進而降低債權人的清償水平。

(二)重整程序的監督者

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引入管理人或監督人問題上,域外主要存在強制引入以及任意引入兩種主要立法模式。前者指從立法層面規定在個案中強制引入監督人,以履行對自行管理人的日常監督職責,如德國、加拿大以及我國企業破產法的相關做法。后者指由法院結合個案需要作出任命監督人的裁定或者命令,如日本的監督人對于日本再生程序法上監督人制度的一般性分析,參見:山本和彥《日本倒產處理法入門》,金春等譯,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130頁。以及《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中的監察人制度對于美國破產法上監察人制度的一般性分析,參見:查爾斯·泰步《美國破產法新論》,韓長印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9-1160頁。。

對我國而言,在新一輪修法中堅持現行《企業破產法》第七十三條的立法思路,并遵循強制引入管理人作為重整程序監督者的做法,顯然屬于更契合本土實際的選項。誠如有些學者所言,在自行管理人制約機制的設計問題上必須清晰地認識到的一點是,“對重整程序應施何種程度的外部監督,取決于每一個國家的具體政治、文化和經濟環境”韋斯特布魯克等《商事破產:全球視野下的比較分析》,王之洲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23頁。。結合我國現階段公司治理的實踐情況、債務文化以及債權人對困境企業現任管理層普遍存在不信任問題等因素的考察,筆者認為,短期內不宜簡單地移植美國式純粹債務人自行管理的立法模式,必須堅持引入中立第三方管理人并由其履行日常監督職責的“折中主義”的立法模式。事實上,即便債務人不存在欺詐行為,引入作為常設監督機制的破產管理人,亦可緩和現任管理層和債權人之間的不信任甚或敵對緊張關系,繼而緩釋債權人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濫用的顧慮。從長遠看,此舉亦可提升各利益關系主體對作為“舶來品”的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的信心,以提升該制度的移植效率和本土適用成功率。

首先,我國當前以集中持股為主的股權結構及公司治理水平尚待提升的實際情況,決定了不適合采用“純粹式”債務人自行管理立法模式。對此問題,美國學者哈恩(Hahn)曾深刻地指出:“之于股權結構更為集中(concentrated ownership)的國家而言,移植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時宜采‘共決模式’(co-determination),而非(美國式)‘純粹式’自行管理立法模式,道理在于,在集中持股結構的公司治理環境下將極易加劇債權人利益受損風險。” David Hahn, “Concentrated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Corporate Reorganisa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4, issue 1" (2004): 147-14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發源地的美國,其債務人導向的重整制度實則脫胎于所有權和控制權“兩權分離”的股權架構基礎對于“兩權分離”問題的一般性分析,可進一步參見:周游《公司法上的兩權分離之反思》,《中國法學》2017年第4期。。因此,無論管理層更換與否,自行管理人作為破產企業的代表并不會明顯偏向股東利益。事實上,立法者對此也往往假定申請進入重整程序的公司管理層,能夠作出有利于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商業決策David Hahn,“Concentrated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Corporate Reorganisa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4, issue1 (2004): 147-49.。

我國公司普遍存在集中持股的股權結構,而兩權分離形態的公司并非主流,由此帶來了公司治理的不少難題。譬如,對于我國當前普遍存在的集中持股的家族企業而言,其管理層通常主要由家族成員出任,或由該家族所挑選并產生。這通常意味著,被選中的管理層成員一旦作為自行管理人,則更有可能將家族的利益置于公司經營目標的第一優先順位,即便為此需選擇犧牲部分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代價李曙光、鄭志斌主編《公司重整法律評論:上市公司重整專輯(第5卷)》,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70-72頁。。在此背景下,盡管建立在“純粹式”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基礎上的《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確實在美國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功Elizabeth Warren, Jay Westbrook, “The Success of Chapter 11: A Challenge to the Critics”, "Michigan Law Review "107, issue 4 (2009): 603-642.,然慮及我國股權結構以及治理水平與美國所存在的顯著差異,直接“照搬”甚或復制美國的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顯然并不合適。更好的做法應是充分結合我國公司治理的實際,堅持引入美國純粹式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的“改良版本”,即在個案中強制引入管理人的“折中主義”的立法模式。

其次,管理人的強制引入亦有助于在制度移植的初期,緩釋債權人等利益關系主體對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濫用的顧慮,繼而提升對該制度的接納度以及程序的適用成功率。對此,德國破產法經驗即可資說明:該國起初在移植美國自行管理制度的路徑上并不“純粹”,同時強制引入了監督人制度。從立法目的上觀察,監督人的引入除意在強化對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外,本身亦帶有一定的政治考量因素。此舉也折射出德國立法者對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可能在移植后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存在深切顧慮。相較而言,其立法者認為,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強制引入監督人,將有效制約自行管理人控制權的行使。而這一點,恰是本身爭議頗大的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最終得以于1994年破產制度改革時引入到《德國破產法》中的關鍵前提Reinhard Bork, “Debt Restructuring in Germany,” "European Company and Financial Law Review "15, issue 3(2018): 504-505.。

綜上,從某種程度上看,陷入財務困境的企業的管理層對公司陷入困境可謂“難辭其咎”,因此,債權人對原管理層繼續負責重整企業運營的能力難免心存疑慮。此時,作為程序監督者的管理人的強制引入,恰有助于使各方當事人確信案件相關信息將得到充分的調查和披露,自行管理人的行為也將獲得有效約束。尤其是對公司治理狀況尚待提升、企業內控機制薄弱以及債權人普遍抱有對困境企業管理層不信任姿態的我國而言,在個案中強制引入類似于德國法上監督人的立法安排,對有效約束自行管理人的不當行為,并抑制其中潛藏的利益沖突以及降低代理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三)重整信息傳遞者

在當前實踐中,我國對管理人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所具備的信息傳遞作用以及緩釋信息不對稱方面的重要性,總體上仍缺乏深入認識。實際上,管理人之所以需要肩負信息傳遞者的使命,原因也在于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固有的信息披露難題。首先,結合事前角度觀測,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有著充分的選擇隱瞞一些于其不利的公司內部信息的傾向,因為此類信息中通常涵蓋了證明管理層存在自利行為或利益沖突行為的證據韋斯特布魯克等《商事破產:全球視野下的比較分析》,第122頁。。其次,從事中角度觀測,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通常還控制著企業重整程序開展過程中的信息傳遞事項,因此,也易于導致其他主體難以及時獲取信息。再次,法院及相關利害關系人也面臨類似信息獲取的難題:一方面,作為重整程序“把關人”的法院,其在信息獲取上亦存在相當的局限性,甚至在有些情況下,法院也可能因缺少必要的實時監督信息,致使其難以及時采取有效行動約束自行管理人的行為、追究其從事不當行為(如轉移資產或怠于行使破產撤銷權)的責任,或者在債務人重整業已喪失可行性的情形下,不能及時裁定終止自行管理或將重整程序轉為清算等;另一方面,包括債權人在內的利害關系人固然可借由債權人會議召集或從債務人所出具的信息披露聲明中獲取關于案件進展的有效信息,然而,此類信息的獲取難免存在局限性及滯后性,這可能導致部分權益受侵害的當事人因無法擁有充足的背景信息,而對自行管理人是否從事了欺詐轉讓或者偏頗清償行為作出判斷,繼而難以及時有效地采取維權行動Stefan Korch, “Chapter 11,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Examiners,” "Emory Bankruptcy Developments Journal "34, issue 2 (2018): 433.。在此情況下,管理人的強制引入將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作為法院及債權人的“眼線(eyes and ears)”,扮演重要的信息傳遞者的角色,并緩釋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首先,管理人可通過向法院提交書面報告的方式幫助其作出知情決策,并借此確保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得到妥善保護,管理人還可透過主動搜集信息,協助法院發現和約束自行管理人的潛在不當行為。其次,管理人的強制引入不僅可為參與重整程序中各方當事人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來源渠道,還可提供重要的程序透明度以及相應的公平感,在很大程度上緩釋對債權人保護不足的顧慮Barry L. Zaretsky, “Trustees and Examiners in Chapter 11,”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44, issue 4 (1993): 946-955.。不僅如此,管理人亦可為相關利益主體提供參與談判和作出決策所需的必要信息。相關信息的充分流動,將幫助利害關系人作出知情決策,并在充分審視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幫助其選擇最優決策Michelle M. Harner, “The Search for an Unbiased Fiduciary i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86, issue 2 (2011): 512-517.。

事實上,從域外的立法以及重整實踐的主流經驗可知,管理人確有能力勝任此類角色。一方面,亦如前述,在實踐中加拿大監督人除肩負著協助法院對債務人進行監督的職責外,還須評估和審查債務人公司所開展的活動,并將具體情況向法院報告。尤其在部分復雜的案件中,監督人在信息傳遞上所肩負的重要使命是監控債務人公司的現金流,并確保相關的信息得以按照充分、及時和準確的方式向法院和債權人進行傳遞。而一旦監督人發現債務人已喪失重整價值,則負有及時向法院和債權人委員會進行報告的義務,目的是避免重整程序出現無序拖延的問題,或避免已經喪失持續經營價值的困境企業繼續存續,繼而導致本就所剩不多的破產財產出現進一步耗竭的情況Edward S. Adams, “Governance in Chapter 11 Reorganizations: Reducing Costs, Improving Results,”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73, issue 4 (1993): 598.。另一方面,《德國破產法》規定,假使在重整程序開展過程中,監督人發現債務人出現資產明顯不足以維系重整程序開展的情況下,則須立即向法院匯報,并同時向債權人提供相關基礎財務信息。而為了實現這一點,監督人則須經常性地對債務人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并從商業角度對債務人的債務情況進行評估,同時,監督人在程序開展期間還需要持續性地向法院以及利害關系人提供信息或報告,并使后者及時獲知重整程序的最新進展情況。尤其是當監督人發現繼續準許自行管理將致使債權人陷于不利境地或出現利益嚴重受損的局面時,則應立即通知債權人委員會或擔保債權人等利益相關主體《德國破產法》第272條第3款以及第274條之規定。。

透過對域外主流經驗的剖析可見,除強化監督力度以外,強制引入管理人以強化自行管理的信息獲取和信息流動,并推動重整程序的高效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包括加拿大以及德國等國家在債務人自行管理實踐以及改革完善層面上的共識。

三 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重構管理人的履職配套規則

由于我國《企業破產法》對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職權的設定以及履職配套規則的設置略為“粗疏”,因此,相關實踐的開展總體上有賴于各地區法院出臺在職權配置上作出細化規定的指引性文件當前有關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的職權設定問題,大體仍由各地區人民法院借由指引性司法文件方式加以明確,典型例子如由重慶破產法庭和重慶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出臺的《破產案件管理人工作指引(試行)》的第九十九條規定。。但此類“碎片化”式的地方性指引文件,不可避免地存在可預期性欠缺的不足。基于強化破產立法的權威性和破產法適用的可預期性以及管理人肩負的復合功能,重構與之相配套的體系性規則需要在新一輪《企業破產法》修訂的過程中實現。

(一)管理人的職權設定

在立法闕如的背景下,我國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的職權設定,在實踐中通常主要依據各地區人民法院出臺指引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確,而具體的職權設定亦可因個案需要而有所不同在當前實踐中,管理人的職權通常可依照《分工方案》進行設定并報經法院批準,參見《北京破產法庭破產案件管理人工作指引(試行)》第九十八條規定。。從總體上看,各地區人民法院所采取的思路在于,將財產管理以及其他經營性事權交由自行管理人行使,同時,允許受案法院基于個案需要授予管理人其他特定職權如《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實務操作指引(試行)》(黔高法〔2021〕99號)第111條規定。,此類思路值得贊同。本文認為,基于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引入初衷、管理人和債務人的各自優勢以及對管理人復合功能的定位,宜通過立法明確設定應由管理人行使的法定職權,其中,在管理人職權設定上所需要遵循的原則應包括:一方面,關于困境企業經營管理的事權,宜交由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掌控;另一方面,針對重整程序開展以及可能牽涉重大利益或牽涉嚴重利益沖突的事務性權限,宜由管理人行使。

1.破產撤銷權

不同于美國“純粹式”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中的做法,德國及加拿大規定由監督人來行使破產撤銷權。此類做法背后的理據在于,偏頗清償以及欺詐轉讓交易等行為本身與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而這類關系的存在,往往導致債務人缺乏提起行使此類權利或提起相關訴訟的積極性Stefan Korch, “Chapter 11,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Examiners,” "Emory Bankruptcy Developments Journal "34, issue 2 (2018): 416-425.。《德國破產法》規定監督人負責行使針對欺詐轉讓或偏頗清償等行為的破產撤銷權《德國破產法》第280條規定。,因為這類撤銷權行使或撤銷權訴訟的開展,對于提升破產財團的價值具有關鍵作用,但往往牽涉一定的利益問題,故撤銷權轉由第三方管理人來行使更合適。考慮到部分案件中特定債權人有可能成為撤銷權訴訟的起訴對象或目標,將撤銷權轉交中立的第三方監督人來行使,則管理層仍得以繼續與涉訴的債權人(如供貨商債權人)保持貿易往來等關系Barry L. Zaretsky, “Trustees and Examiners in Chapter 11,”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44, issue 4 (1993): 907.。早在立法之初,實際上依循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開展的日本再生程序中,破產撤銷權的權利配置問題一度成為棘手的難點問題。當時有觀點認為宜參照《美國破產法》的規定,即賦予再生債務人(即自行管理人)撤銷權的權限,不過,這一觀點遭到了該國實務以及理論界人士的激烈反對,因為由債務人在再生程序中行使撤銷權并推翻過去由自身所作行為的立法規定,尤其難以獲得民眾的理解和認同。鑒于此,最終日本《債務人更生法》規定由身為中立的第三方監督人來具體行使撤銷權山本和彥《日本倒產法入門》,第127、146-147頁。。在我國,考慮到“推翻自己所作行為”同樣有悖于常理,且有鑒于破產撤銷權行使過程中固有的利益沖突問題,更合適的做法應是由中立的管理人來具體行使撤銷權,以便更好地維護制度的正當性,并確保破產撤銷權引入的制度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類似的規定實則也可見于我國當前部分地區的指引性文件。典型例子如由重慶破產法庭所出臺的《破產案件管理人工作指引(試行)》第九十九條之規定。。

2.信息調查權

重整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設置和運轉,是確保程序公平性以及債權人利益獲得妥善保護的關鍵蔡嘉煒《破產中假馬競標模式的理論構造與制度構建》,《中國法律評論》2023年第3期,第221頁。。比較法上的調查權通常屬于自行管理模式下監督人所享有的核心職權。首先,即便采取不強制引入監督人立法路徑的《美國破產法典》第11章重整程序,信息調查職權也并未徑直授予負責自行管理的債務人《美國破產法典》第1106(a)中(2)、(3)、(4)項規定。。此外,在美國新近引入的小型企業重整程序中,管理人通常行使調查權,其目的不僅在于負責核實債務人的資產負債的真實情況和可持續經營價值,還在于發現自行管理過程中潛在的欺詐、不勝任經營管理或其他不當行為Paul W. Bonapfel, “A Guide to the Small Business Reorganication Act of 2019,” 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 "93, issue 4 (2019): 571, 584.。其次,為切實履行報告和監督職責,加拿大監督人亦享有寬泛的調查權限《加拿大企業債權人安排法》第35(1)中(c)項規定。。相較而言,德國對監督人的信息獲取權和調查權作出了最為翔實的規定,為實現對自行管理債務人有效制約的目的,德國監督人同樣享有寬泛的信息調查權《德國破產法》第274條第2款規定。。在實踐中,為便于信息調查活動的開展,《德國破產法》準許監督人通過查閱債務人的會計賬冊、資產情況及會計憑證等手段及時獲取有關債務人的重要財務信息,以期準確地審查和評估后者的商業運營及財務實際狀況。此外,監督人還可指派由其委托的稅務顧問或審計師,來代為入駐債務人的營業現場,并對相關的事務進行調查或者核實,而債務人則需積極加以配合,如為監督人提供密鑰或者訪問的權限密碼。不僅如此,監督人還可檢查債務人的會計賬簿以及其他商業文件,其中包括債務人對外簽訂的合同、通信記錄以及對內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等《德國破產法》第274條第2、3款規定。。與此同時,監督人還須具體負責調查債務人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如自行管理債務人是否存在違反業務的行為。而在對信息進行搜集和匯報以后,監督人還須按期或定時更新報告,以便法院和其他債權人從中及時掌握債務人重整程序進展的具體情況《德國破產法》第274條第2款以及第22條規定。。對我國而言,有必要參酌域外的有益經驗,賦予管理人充分的調查權或信息獲取權,包括對債務人的財務信息的調查權以及與經營信息等有關的材料搜集權。

3.重大交易審批權

從域外法角度觀測,規定重大交易審批權幾乎成為采納“折中主義”立法模式國家的主流實踐做法。首先,日本民事再生程序啟動后,負責自行管理的再生債務人在財產管理處分和業務執行權方面通常不受影響,即再生債務人能夠以程序開始前的相同條件繼續運營企業。但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特定行為需經法院批準或許可后方可為之日本《民事再生法》第41條第1款規定。。其次,澳大利亞小型企業重整專家(SBRP)的職權,既包括非日常經營事項范圍內的重大交易的同意權或批準權,還享有債務人重大交易開展的否決權。具體而言,盡管在小型企業重整程序中,公司董事繼續掌控企業經營管理權,但是,倘若其希望開展日常事務范圍外的重大交易,則須首先獲得小型企業重整專家的同意Roger Dobson, Katie Higgins et al., “Legislative Update: New Australian Insolvency Law Reforms Enacted for Small Businesses,” "Jones Day Business Restructuring Review "20, issue 2 (2021):7-9.。再次,《德國破產法》第275條第1款規定,對于正常經營業務范圍之外的舉債行為,債務人唯有在征得管理人事前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開展。倘若監督人對此明確表示反對,則自行管理人將不得開展前述行為。最后,盡管監督人在加拿大并無直接的批準權,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歷經2009年立法改革以后,該國立法亦明確規定,監督人需對重大交易的合適性等問題向法院提出書面陳述意見,而法院則需審慎考慮監督人所提交的有關重大交易是否具備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書面陳述,并據此決定是否批準重大交易事項。事實上,加拿大法院也在一些判決中明確強調,監督人的建議是法院最終批準重整企業重大交易的核心依據Alfonso Nocilla, “Asset Sales under the Companies’ Creditors Arrangement Act and the Failure of Section 36,” "Canadian Business Law Journal "52, issue 3 (2012): 230-236.。我國有學者認為,在自行管理程序的開展過程中,若涉及到重大交易情形,交易應具體交由破產管理人報請法院批準王欣新、李江鴻《論破產重整中的債務人自行管理制度》,《政治與法律》2009年第11期,第83-88頁。。依本文見解,出于提升監督效率以及節約司法資源的考量,我國不妨參酌德國的立法經驗,明確允許由管理人負責審批部分重大交易事項。

4.債權申報受理權

考慮到在實踐中債權申報易于潛藏的問題,尤其是當控股股東或者其他內部人與關聯企業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借款時,更是容易出現債權清償認定不當的問題,進而導致出現其他債權人利益受損的情況。包括加拿大、德國以及美國的小型企業重整法案,均明確規定由管理人或監督人來負責受理債權申報。譬如,加拿大破產法規定,監督人需負責審查債權申報。另外,《德國破產法》第270條亦規定,由監督人來承擔債權申報的受理職責,所有債權人都應當向監督人申報其所持有的債權。而依照《德國破產法》第283條的具體規定,監督人有權就已經登記的債權提出異議。未來我國不妨借鑒德國以及加拿大的相關立法規則,規定由管理人來行使債權申報的職權。

5.其他相關職權

除明確列舉的職權以外,各國立法通常允許由法院結合推進程序開展或出于緩釋個案中可能潛藏的利益沖突問題,由法院裁量監督人所需要承擔的職權,我國不妨對其中的有益經驗予以借鑒。譬如,在《美國破產法》上,起初監察人按照立法預設主要承擔的是調查的角色,但美國法院也會結合個案的開展需要,要求其承擔程序促進的角色,可見,美國監察人的具體職能設定在個案中具有相當的靈活度Barry L. Zaretsky, “Trustees and Examiners in Chapter 11”,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44, issue 4 (1993): 959.。類似地,基于個案需要,加拿大法院同樣要求監督人承擔任何適當的職能Janis Sarra, "Creditor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Restructuring Insolvent Corporation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3), 144.。

(二)管理人的義務規則

1.義務內容

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的開展過程中,除一般性的忠實義務以及勤勉義務外,管理人還應當承擔如下的一些具體義務。

其一,監督義務。包括管理人對債務人進行日常監督,并從中發現可能損及債權人利益的不當行為,以及對重整可行性的持續審查和監督。依照《德國破產法》第274條第2款規定,監督人負有檢查債務人經營狀況與資產概況以及監督債務人費用支出的職責。從立法目的來看,該義務的設定旨在確保債權人利益能夠得到充分保護,尤其要避免出現債權人利益不當受損的情況Haas, in: Gottwald/Haas, Insolvenzrechts-Handbuch, 6. Auflage 2020, Verlag C.H.Beck, §88, Rn. 102-106.。類似地,加拿大監督人的具體職責規定在《企業與債權人債務和解法(CCAA)》的11.7(3)款中,該款規定監督人需監督公司的財務及商業運營事務,并向法院提交有關公司商業事務和財務事務的報告,包括公司的現金流預期是否存在任何重大的不利變化等Janis Sarra, “Ethics and Conflicts, the Role of Insolvency Professionals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anadian Bankruptcy and Insolvency System,”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 "13, issue 3 (2004): 167, 177-178.。在我國,監督義務同樣理應作為管理人義務規則設定時所應涵蓋的核心內容。為此,管理人須對自行管理人的管理權和處分權行使進行日常監督,包括抑制自行管理人可能從事的資產非法轉移行為,或其他可能嚴重損及債權人利益的不當行為。此外,管理人還須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和財務賬戶予以監管,確保債務人不能從事任何可能導致債權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利益受損的行為。

其二,報告義務。這一義務設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域外法上的主流經驗中已得到充分驗證。一方面,《加拿大破產法》規定,監督人須確保債務人能夠嚴格依照法院的裁定來開展相關的重整程序活動Lynn M. LoPucki, George G. Triantis, “A Systems Approach to Comparing U.S. and Canadian Reorganization of Financially Distressed Companies,”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35, issue 2 (1994), 307-308.,監督人尤須在債務人可能出現重大不利變化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特別報告,以遏制自行管理人從事的一些可能導致破產財產陷入枯竭境地的行為。此外,針對是否批準新融資的問題,亦需由監督人進行調查和核實債務人的資產及商業運營狀況,并由其向法院提交相應的書面報告,供法院后續決定是否予以批準。通常而言,監督人的肯定性意見是法院批準新融資的重要依據Janis Sarra, “Debtor in Possession Financing: The Jurisdiction of Canadian Courts to Grant Super-Priority Financing in CCAA Applications,” "Dalhousie Law Journal "23, issue 2 (2000), 343-361. 。另一方面,《德國破產法》第272條亦對監督人的報告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個案實踐中,監督人有義務對債務人的經營以及管理事務做到充分知悉,并向債權人報告自行管理債務人的最新情況,此舉的初衷是為避免重大損失出現,并幫助債權人更好地作出知情決策Kern, in: Münchener Kommentar zur Insolvenzordnung, 4. Auflage 2020, Verlag C.H.Beck, §262 Rn. 6-10.。當前我國各級法院所出臺的破產審判相關指引性文件,總體上也強調監督人在特定情形下負有申請終止自行管理的義務譬如《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第111條規定,《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實務操作指引(試行)》(黔高法〔2021〕99號)第112條規定,以及《重慶破產法院企業破產案件審理指南(試行)》(2020年4月2日經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第一百零五條規定。,其有益思路值得借鑒。依本文見解,我國宜從立法層面,針對管理人的通知義務和申請終止自行管理的義務作出明確規定。首先,應明確管理人通知義務履行的觸發條件。具體而言,當自行管理人無法執行重整計劃、重整計劃不具有可行性,或自行管理程序繼續開展將給債權人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等情況時,管理人須毫不遲疑地將相關信息及時報告法院。其次,應明確管理人通知義務履行的對象。除通知法院以外,管理人應向債權人委員會及時發出通知。倘若有跡象表明繼續依照自行管理方式開展相關的重整活動將給債權人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時,管理人須及時將此情況告知債權人委員會及法院。再次,通知義務的履行原則上以書面方式,且管理人還須詳細闡述具體事項,譬如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等內容。唯有如此,方可緩釋管理人在通知義務履行上的風險,且能幫助債權人及法院及時作出針對性舉措(如終止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等)。最后,在管理人違反通知義務的法律后果上,不妨參酌《德國破產法》的規定,即當管理人未能盡到及時履行通知的義務,則須就債權人所受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為避免因失職而承擔賠償責任,監督人須定期就債務人重整計劃的履行情況加以審視《德國破產法》第60條規定。。如此,才可最終實現督促管理人勤勉盡責的目的。

2.責任承擔

如前所述,我國《企業破產法》缺乏管理人責任認定以及損害賠償相關配套規則,是導致管理人履行監督職責無所適從的癥結所在。對此問題,在比較法上存在兩類責任認定標準。其一,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標準。譬如,加拿大在監督人履職行為的責任認定問題上,采取的是故意或嚴重過失標準。循此標準,倘若監督人本著善意方式行事,且在準備信息報告的過程中確實盡到了合理的謹慎注意義務,則對依照監督人所提交報告而采取行動并導致自身權利受損的債權人而言,監督人通常并不對其負有賠償責任《加拿大企業債權人債務和解法(CCAA)》第23條第(2)款規定。。與之類似的是,《法國破產法》對此亦有明確規定,監督人唯有存在嚴重過失的情形下方需承擔相應責任。其二,一般過失標準。譬如《德國破產法》第274條第1款規定,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的監督人須依照第60條第1款的規定,對其因違反義務行為所引致的不利后果承擔責任。而結合第274條第1款的規定可知,德國法院對監督人義務履行情況的司法審查,一般參照破產管理人的責任認定標準執行。因此,監督人僅在存有過失的情況下才需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外,依據第274條第2款的規定,監督人的監督對象是自行管理的公司經營管理層而非債務人。與之相應,針對前述違反監督義務行為所產生的過失責任,德國法院可視情況作出警告或罰款的裁定,而這類過失責任與一般破產案件中對破產管理人的問責方式相似萊茵哈德·博克《德國破產法導論》,王艷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頁。。

對我國而言,在依照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開展的重整程序中,圍繞管理人的責任認定問題,原則上宜采取故意或重大過失標準。在該類程序中,管理人所享有的職權相較于非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所擁有的職權而言更為有限,且其通常并不實際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這也意味著其對重整程序的掌控力有所削弱。但倘若未來我國立法明確規定管理人須就自行管理人所從事的重大交易行為,或其他非日常經營范圍內的行為作出批準,則不妨規定由管理人承擔一般過失責任。因為,此時交易的開展原則上須經管理人同意,這也意味著,管理人也能夠對可能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重大交易行為施加更強的約束力。從債權相適應以及強化其履職實效的角度上看,有必要施加更為嚴苛的責任認定標準。

(三)管理人的履職保障

目前而言,無論是《企業破產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抑或是地方破產審判指引,均未就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的費用補償范圍及薪酬激勵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筆者認為,基于強化管理人履職實效的考慮,未來有必要在充分借鑒域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完善相關規定。

1.管理人的費用補償

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管理人同樣有權聘請專業人員來協助其開展相關的工作,其費用開支亦應作為破產管理費用獲得優先清償。究其根本,管理人是以維護債權人的利益為目的在行事,故而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履職費用,譬如聘請法律和其他專業人員的費用,皆應落入共益債務的范疇。循此邏輯,則監督人的費用理應優先于其他債權人獲得清償。對此問題,加拿大即采取了類似的立場,即監督人的費用及其他支出,通常經法院批準后從債務人的破產財團處獲得清償《加拿大企業債權人安排法》第11章第52條(1)中(a)項規定。。

對我國而言,一方面,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下,管理人同樣有權聘請專業顧問以協助其履行職責,并就實際支出的費用獲得補償。但另一方面,需注意的是,為實現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在控制成本方面的立法初衷,具體就聘請的人員數量及費用補償總額,須由法院基于案件的復雜程度及企業財產與負債規模等因素加以綜合判斷,以便妥善控制個案程序開展的總成本。

2.管理人的薪酬激勵

依筆者所見,在自行管理程序中管理人的具體薪酬設定上,應遵循如下兩方面原則。一方面,管理人的薪酬一般不應高于非自行管理模式或管理人接管模式下所能夠實際獲得的薪酬水平。如前所述,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的一項核心優勢,即在于其可顯著節約重整程序開展的成本,其中無疑包括管理人在薪酬開支上的減少。循此邏輯,在債務人自行管理程序中,管理人的薪酬應低于非自行管理模式下破產管理人所能夠獲得的薪酬水平,以便節省總體成本,這種做法實則也符合美國以及德國等國家的通例Paul W. Bonapfel, “A Guide to the Small Business Reorganization Act of 2019,” "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 "93, issue 4 (2019): 571-588.。對我國而言,在管理人薪酬設定上同樣有助于發揮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在降低重整程序開展費用方面的優勢,同時,管理人并不需要深入參與企業日常經營和重整計劃草案的制定,故而工作量一般也較少。相應地,適當比照管理人接管模式按比例降低其薪酬即具有合理性及必要性何旺翔《破產重整制度改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33頁。。具體而言,我國不妨參酌《德國破產法》的規定,即原則上監督人的報酬應為破產管理人報酬的60%,且薪酬的授予需經由法院審查和批準《德國破產法》第63-65條規定。。另一方面,管理人薪酬應與破產財團的規模相掛鉤,尤其是需結合履職(如工作量)情況而定,如此亦可激勵管理人積極履職以提升重整成功率。若個案涉及重大疑難的訴訟,或者存在需由管理人來進行處理的復雜糾紛等因素,則法院也可考慮準許其獲得超過標準費率的報酬《企業破產法》第28條規定。。一般認為,德國法所確立的管理人薪酬架構,有助于監督人與債權人的利益直接“掛鉤”,繼而強化其切實履行法定職責的激勵Stefan Korch, “The Mandate and Authority of Examiners,”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26, issue 2 (2018): 281. 。

[責任編輯:蘇雪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 欧美a在线看|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国产黄色|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久草网视频在线| 一级福利视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狠狠v日韩v欧美v|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 亚洲国产清纯|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a级毛片免费看|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第七页|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99在线视频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911亚洲精品|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99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三级a| 91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欧美色综合久久|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18禁|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网| 日韩专区欧美|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制服丝袜一区| 久久中文电影| 久久精品66|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