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課堂,對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形成正確三觀及良好行為習慣都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滲透到孩子生活中各個角落。因此,想要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很重要。那么,如何讓優質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呢?
一、讓優質家庭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電子閱覽橫空出世,但書房不能消失。一個舒適的書房不但是一個家氣質的體現,更是孩子高效閱讀的地方,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在書房打造及收納整理的過程中,能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書房布置、書籍分類與收納整理等都需要孩子調動思維去思考,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形成有條不紊的做事風格,提高學習效率,也預防和矯正做事拖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滿足孩子生活和學習所需,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以上硬件環境建設雖然很重要,但是軟件環境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沃土,他們在不同家庭環境中成長,成長軌跡也截然不同。我曾經看過紀錄片《孿生陌生人》,一位媽媽生了三胞胎男孩David和Bobby、Eddy,因為無力撫養送入了領養機構,機構做了一場實驗,分別把他們送入了富裕、中產、藍領三個家庭領養,結果他們的性格和最后命運卻大不相同國,所以說軟件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軟件生活環境,否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
二、讓優質家庭教育活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開展優質家庭教育活動,能提升孩子核心素養,改善孩子人際關系,樹立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及生存能力等。例如,每周定期召開一次家庭會議,讓會議開得有聲有色:有主持、有議程、有記錄、有規則等內容。全體家庭成員輪流上陣當主持人,這樣讓孩子對家多一份責任、多一份擔當,從而提升家庭幸福指數。在家庭會議內容方面:可以大家一起討論家務事宜,列出家務清單,根據家人的年齡大小,大的采用抽簽或輪值辦法決定要做的家務,小的采用分配方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做到全員參與家務活動,這樣更好地培養了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也可以一家人討論家庭收支情況,給孩子一次當家作主的機會,讓全家人明白哪些是家庭必要的開支,哪些是可以省略的開支,真實地了解“家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賺錢的不易,這樣才會懂得珍惜金錢、懂得感恩,懂得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從而也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還可以讓每個家庭成員說說一周來所取得成績及不足,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明確今后做法,從父母講起,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對犯錯有個正確而深刻的認識,知道哪些事可做或不可做,從而明辨是非;還可以討論家庭中存在問題,把問題一個一個記錄下來,再按照順序一個個討論,制定解決方案;還可討論家庭旅游計劃、修改制定家規等等,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學會傾聽家人心聲,學會表達,學會與他人溝通同,從而提高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讓優質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會教育的優秀父母。教育孩子既要有清晰的教育理念,也要有實用的教育方法。我個人認為采用“三善”教育法,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何謂“三善”教育法,就是指家長教育孩子時,做到善研、善言、善行。
善研是指平時多研究孩子,了解孩子個性特點、成長規律及應對策略,因材施教,這樣孩子才會不斷進步。例如,2001年,寧波女孩小成從北大畢業后,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順利攻讀碩博,成為哈佛建校370年以來第一位中國人當選研究生理事會主席。但是小成小時候成績并不理想,她的父母究竟是如何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記者采訪時,小成母親回答是“只追前一名”,意思就是說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沒有秘訣,但是細細琢磨,那簡直是在創造奇跡,醞釀神話。可是平時又有多少家長能做到這一點呢?極少啊!因此,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只追前一名”,這個目標雖小但很具體,只要孩子稍加努力一點點,就會輕而易舉地達到目標,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得到了認可和賞識,孩子的自信心和斗志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激發出來,從而走向成功的大門。
善言是指在孩子面前,家長多講正能量的人和事,多鼓勵、多肯定、多點贊;少講消極話,少埋怨、少批評、少惡語。可是生活中有太多家長做不到。例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成績退步了,開口就嘮叨、就比較、就否定、就施壓、就打罵:“我辛辛苦苦賺錢養你供你讀書,你每次就考這么一點分,看看鄰居某某同學又考了滿分,你真是笨到極點了!如果下次還考這么一點分,我們不敢認你了!”這些隨口而出的惡語,猶如利劍狠狠刺向孩子的心,導致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心理情緒。相反,家長善言,孩子就會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進,在良言妙語下學會樂觀生活,擁有自信。
善行是指家長通過自己的行動實施身教,做孩子的榜樣,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我曾經在看電視時聽鐘南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只要你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要么不答應,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影響多么深遠。所以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的,一定要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才能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四、讓人家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共同體,兩者猶如兩支船槳,用力方向一致,才能形成最強大的教育合力,才能收獲最美的教育碩果。學校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有特殊技能,有的有專業知識,這是一筆最珍貴的教育財富。每年學校都會充分挖掘家長優秀教育資源,創設育兒經驗交流平臺,組織各類家庭教育講座,作為家長的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積極參與活動,吸取別人的教子經驗,然后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轉化為自己的育兒經驗,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還有學校讓有特長的家長參與學科教學活動中來,不但可以豐富學校課程資源儲備,推進學科課程建設,還更好地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的創建,對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成長,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