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傳播,從大的時代背景和理論格局看,有過兩次重要經歷,分別是蘇聯式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系統傳入。
第一次經歷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學習蘇聯式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成為主要任務,這對于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奠定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指導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受當時學習蘇聯的政策形勢影響1,理論往往直接脫胎于經典作家和蘇聯理論家的文字語錄2,偏重文藝外部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這個階段的發展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中國文藝實踐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軌道,不夠重視從文藝內部進行創作、審美的理論生長。
第二次經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西方馬克思主義(下文簡稱“西馬”)在國內廣泛傳播。3“西馬”著作的翻譯,對豐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學術資源和開闊理論視野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西馬”是歐美發達資本主義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一個重要分支,植根西方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立足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實際,對西方現代化進行批判性反思,呈現出鮮明的“學院化”特征,在中國的傳播導致觀念直接移用和理想主義的盛行,以及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其理論解釋力和現實說服力越來越受到質疑。4
從兩次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歷程可以看到,理論的旅行與在地化必須要做好與中國實際的結合。結合得越好,文藝理論對文藝實踐的指導性、解釋力、有效性就越強,理論就越有活力、越受歡迎;結合得不好,文藝理論與文藝實踐就相脫離、相隔膜,陷于觀念層面的自我衍生,結果是自說自話、乏人問津。
因此,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建構,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歷史形態的生發和成長,更是社會主義運動中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在文藝觀念上的反映、歸納和提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現實基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全面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文藝理論工作者認識世界、分析現象、研究問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為發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提供了基本的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必然成為發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必由之路。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指導新時代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論述,特別是2023年正式提出的習近平文化思想,舉起了新時代黨的文化旗幟。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和時代要求,圍繞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主題,闡明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的立場價值、使命任務、地位作用、方針原則等重大問題,既破解了一段時間以來困擾文藝理論和實踐的普遍性問題,也回答了當代中國文藝遇到的特殊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既不盲從各種教條,也不照搬外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5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6這些論述,為我們發展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提供了直接思想指引。可以說,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國理論,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中國理論。
文藝理論工作者應該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把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把工作要求轉化為理論自覺,聚焦新的概念術語和新的論斷命題開展重點攻關,不斷開拓新視角、新范式、新路徑,推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開辟新境界、取得新發展。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路徑推進。
第一,話語轉化與適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構建起一個立場鮮明、觀點系統、判斷科學、邏輯嚴密、學理深厚的科學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范疇、術語、命題、論斷。比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7“深入生活、扎根人民”8“堅定文化自信”9“守正創新”10“中華美學精神”11“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12“大歷史觀、大時代觀”13,等等,為構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提供了直接的學術話語和理論資源。應該繼續集中力量深化對這些核心話語的學術化表達、學理性闡釋、體系化研究,分層次有步驟地推進政治話語的學術轉化,實現政策的學術對接,促進文藝理論與文化文藝政策的深度融合與良性互動。
第二,內部理論的生長。從大的時間范圍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的建設在整體上偏重于“外部研究”,對于“內部研究”著力不夠。如果說外部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框架,強調了文藝與經濟基礎、社會領域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文藝在社會發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內部規律則注重對文藝創作、接受、鑒賞、文本層次、藝術風格等藝術的、美學的規律的研究。當代學者通過研習經典著作,結合中國文藝的發展實際,在總結提煉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經典文藝論述的基礎上生發出了諸如“藝術反映論”“藝術實踐論”“藝術典型論”“現實主義論”等成果,這些成果聚焦文藝內部規律,注重打通“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理論區隔,對于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當前,文藝理論工作者可以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在做好經典馬克思主義原典、原著、原意的學習、研究、闡釋的同時,在“內部研究”上加大投入,推出更多新成果。
第三,文藝實踐中的理論生成。特別是對現實問題的理論回答。當前,現實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比如虛擬現實、虛擬生活,讓我們思考,這是現實嗎?這是生活嗎?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這個原理還有效嗎?我們該怎么理解這些新問題、新現象?這就需要對現實主義理論進行再研究,對一些基礎概念、范疇重新思考、重新審視。這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知識生產和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再就是對關聯理論的新研究,比如美學所關注的審美情感就是我們理論創作的基礎。審美情感來源于日常生活,隨著日常生活的變化,審美情感也發生重大變化。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頻率越來越高,時空高度壓縮,而且萬物互聯、即時互通,這會使人類的情感生活發生很大變化。比如,思念與離愁,這種人類情感發生了時代嬗變,未來的作品把它們作為表現題材的可能性降低。還應該對應用理論進行新掘進,例如現在風靡的短視頻藝術、直播藝術、人工智能藝術,它們跟實踐貼合得最緊密,需要新鮮的理論對其進行觀照,進而推動理論創新。
第四,與其他理論資源的對接。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文藝實踐的指導地位,并不是否認和取消其他理論的存在價值和現實作用。發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絕不是包辦代替所有文藝理論形態,而是在整個文藝理論體系中堅持其核心位置和指導地位,對接各種有益的理論資源和話語資源,形成良好對話和協同關系,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屬于中華民族獨有的文藝話語系統,是中國自主的文藝評論話語的根脈,其中的很多觀念、范疇都達到對文藝普遍規律的深刻揭示,在經過重新審視、篩選和現代轉化之后,是完全可以對接到現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之中的。應創新繼承這些優秀文化遺產,保持對中華文化價值和美學精神的高度信心,深入挖掘古代文藝理論背后的美學思想與文化內涵,發展具有民族文化底色的文藝理論話語,推動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顯示出日益鮮明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
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必須積極應對20世紀以來西方文藝理論的影響,不僅重視與知識譜系相近的“西馬”理論,還要關注以表現主義文論、直覺主義文論、存在主義文論等為代表的非理性轉向,以及以形式主義文論、新批評文論、結構主義文論等為代表的語言論轉向,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批判其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實質,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內核”,使之成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有用材料。
總之,發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既不是蘇聯模式的文藝理論和文藝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對象和研究方式的翻版,而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密切結合新時代文藝實踐經驗,繼承創新中華傳統文藝理論精華,批判借鑒西方文藝理論有益成分,直面當代文藝發展現實問題,在成功回答新時代藝術之問、審美之問中進行的理論創新。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藝術理論發展研究”(編號:22ZD04)的階段性成果]
1 對俄蘇文藝政策的追隨集中體現在第一次文代會、《人民文學》雜志,以及當時作為文藝工作領導者的周揚的工作指示上。周揚以自身的權威地位肯定了蘇聯文藝工作的先進性,并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以蘇聯文藝作為“最正確的、最重要的指南”,根據蘇聯文藝的經驗和方針開展文藝工作。
2 體現在新中國成立后引入蘇聯作品的數量大規模增長和翻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上,通過大量引入蘇聯文藝理論教材、著作,塑造中國文藝理論形態。
3 參見曾軍、汪一辰:《“西方馬克思主義”在新中國初期的理論旅行及其引發的理論問題》,《文藝爭鳴》2020年第5期。
4 參見王雨辰:《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解釋史與接受史》,《學術交流》2021年第1期。
5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
6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王滬寧陪同考察》,《人民日報》2022年4月26日。
7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5日。
8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版,第34頁。
9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10 同上。
11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
12 同上。
13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國文藝評論》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