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時間2024年12月3日晚,皇家威爾士音樂與戲劇學院(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Drama,以下簡稱皇威學院)多拉·斯圖茨克音樂廳(Dora Stoutzker Hall)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著名指揮家、鋼琴家、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作為皇家威爾士音樂與戲劇學院首位中國籍國際歌劇主席,應邀執棒威爾士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攜學院歌劇專業最優秀的青年才俊,與來自上海歌劇院的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同臺高歌,為學院成立75周年慶典唱響了跨越東西方的祝福。學院院長海倫娜·高特教授表示:“非常高興迎來許忠大師再度到訪,這場激動人心的‘歌劇精粹之夜’,洋溢著青春的色彩與音樂的光芒,讓兩國獨特而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力量同臺生輝。”
推動中外歌劇領域共融互通,探索深入合作的多元方式,助力全球化歌劇藝術的發展,一直是許忠多年來的藝術堅持。在確定本場演出計劃后的九個月間,數十封的郵件往返,多回合的國際連線,許忠期待呈現的不僅是匯聚歌劇精粹選段的藝術盛典,更希望打造一場融入東西方元素、跨文化的音樂對話。
整臺音樂會長達兩小時,開場的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會開場曲之一,擁有明亮、輕快又洋溢著優雅的氣質,短短幾分鐘卻有著極為豐富的變化和層次,從熱烈到平靜,再到滿足與期待,瞬間將觀眾帶入歌劇世界的情境中。下半場的演出由精致動人的歌劇《卡門》間奏曲引出,恬靜、優雅的長笛的與溫婉豎琴的對話,如裊裊炊煙在內心升騰,讓人沉浸于溫暖舒適的音樂之中。這兩曲引人入勝的經典皆是為了烘托出上下半場充滿戲劇氛圍的歌劇精粹之夜。
本場“歌劇精粹之夜”的曲目可謂“引經據典”,涉及的作曲家及作品年代橫跨200年,不僅有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天才莫扎特的歌劇名作《費加羅的婚禮》《女人心》《魔笛》、貝多芬的唯一一部歌劇《費黛里奧》,也有浪漫主義時期歌劇大師威爾第的力作《弄臣》、普契尼的代表作《托斯卡》《波西米亞人》、美聲三杰多尼采蒂的《唐·帕斯夸萊》《愛之甘醇》、貝里尼的《清教徒》;不僅有德國歌劇巨匠瓦格納的《湯豪舍》《女武神》,也有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卡門》,還有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葉甫蓋尼·奧涅金》。而這些著名歌劇選段所涵蓋的語言,更包括了意大利語、德語、法語及俄語,整套歌劇選段曲目不僅體現出皇威學院歌劇教學的全面與系統,也展現出學員扎實的音樂功底與語言能力。學院特邀了導演杰克·弗內斯將全場音樂會中的16段歌劇選段逐一進行了戲劇化的編排,充分運用音樂廳的各個通道與空間進行舞臺調度,啟發演員尋找更多的表演支點。青年歌唱家們用音樂塑造角色、講述故事,探索歡樂、悲傷和沉默,將人類的想象力和聲音連接在一起,讓在場觀眾不僅聽到了音樂之美,還為歌劇呈現的戲劇張力所吸引和感染。
節選自《波希米亞人》第一幕的選段由五位青年歌唱家演繹。催租的房東從下場門外不期而至,俏皮靈動的音樂中抖落出的笑料把四個年輕藝術家身陷貧困卻心存善良、境遇坎坷卻不失夢想的個性特征表達得活靈活現,營造出超脫于物質之外苦中作樂、悲喜交加的戲劇氛圍。選自萊哈爾《風流寡婦》中的“維利亞之歌”,講述了森林女神維利亞用驚世美貌誘騙獵人的神話故事,從開始的婉轉旋律到高潮的激昂高音,整首曲子需要高超的音樂技能和氣息控制的能力來把握每一個音符的起伏和情感的表達。在前期排練中,指揮家根據歌者的專業能力和演唱習慣協同樂隊共同把握好換氣點,以科學、合理的呼吸技巧,確保了全曲抒情性與歌唱性的自然流動。《魔笛》中帕帕基諾與帕帕基娜的二重唱,以其歡快雀躍的曲調和充滿活力的歌詞,總能給人帶來輕松愉悅。兩位年輕的歌者用聲音、眼神、表情和肢體傳遞著音樂的精神,仿佛是一組組有聲的照片穿越無限的時空,流動的旋律升華成人類與愛的交響。
作為本場音樂會的中方演唱嘉賓,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精心挑選了中國藝術歌曲《長江之歌》和歌劇《托斯卡》中的詠嘆調“奇妙的和諧”一中一外兩首非常有代表性的曲目。作為普契尼代表作《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的經典詠嘆調,“奇妙的和諧”一直是音樂會上最受歌唱家青睞,也深受觀眾喜愛的歌劇選段。有著金屬般音質的男高音于浩磊不僅情緒飽滿、收放自如,更將語言與音樂的關系處理得細膩精致。由胡宏偉作詞、王世光作曲的《長江之歌》氣勢磅礴、意蘊深遠,展現了中國母親河蜿蜒奔騰、一瀉千里的非凡氣概。演出現場,于浩磊以充滿磁性的嗓音、極具表現力的深情演唱,贏得觀眾的喝彩和掌聲。
上海歌劇院長期重視藝術人才的培養,更注重以戲帶人,讓優秀藝術家在舞臺實踐中迅速成長。于浩磊作為上海歌劇院歌劇團團長和優秀歌唱家,正是在多部中外歌劇的排演中積累了扎實的歌唱能力與舞臺經驗,成為歌劇團的中流砥柱。這次與皇威學院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學子以音樂對話,讓中文與各國語言一同融入美妙歌聲,不僅是一次難忘的音樂和鳴,也是一次中外文化的藝術交流。皇威學院音樂總監蒂姆·瑞斯·埃文斯在演出開始前專門向全場觀眾介紹了于浩磊,通過幾天的排練,他和皇威學院的師生都感受到,這位富有實力與聲音控制力且一絲不茍的中國青年歌唱家的登臺,為正在就讀的歌劇學院學子們樹立了未來職業歌劇歌唱家的奮斗榜樣。
擔任整場音樂會演奏的威爾士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在當地久負盛名,也是卡迪夫國際聲樂大賽決賽的指定合作樂團之一。指揮家許忠扎實的歌劇功底與豐富的歌劇指揮經驗,以及可以隨劇目隨時切換的多種語言能力,在緊湊高效的排練中得以充分施展。面對如此大的時間跨度以及風格各異的曲目,許忠以充沛的激情和極有控制的放松,精準地指出不同歌劇作品各聲部需要協同的關鍵點,游刃有余地駕馭著聲音的平衡。正如歌劇學院音樂總監詹姆斯·索緒爾所說,這次的排演對于學院師生而言也是一次非常生動全面的歌劇藝術大師課。威爾士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大衛·亞當表示,除了大量的歌劇選段外,這是他第一次和樂團一起演奏中國藝術歌曲,指揮家許忠的處理細膩委婉,音樂中多次運用的大跳音程讓他感受到江河奔流的跌宕起伏,他期待能有機會與中國藝術家有更多的合作。
作為英國皇家高等學府之一,皇家威爾士音樂與戲劇學院不僅是英國九大音樂學院之一,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著名的藝術專業學院之一。在過去幾年中,學院曾四次被評為全英排名首位的戲劇學院。安東尼·霍普金斯、凱瑟琳·澤塔·瓊斯等眾多叱咤世界影壇的傳奇人物,以及活躍于國際樂壇的優秀音樂家們,皆從這所學府走出。75年來,學院持續為全球影視、戲劇、音樂領域不斷輸送人才。學院的多拉·斯圖茨克音樂廳也是備受贊譽的頂級國際聲樂比賽——BBC卡迪夫世界聲樂大賽的指定場地之一,藝術歌曲比賽及大師班、公益活動等都在這里舉辦。自2021年應邀出任學院國際歌劇主席以來,許忠憑借其多年與國際優秀藝術機構深度合作的經歷、在歌劇領域的深耕以及在藝術院團管理方面的經驗積累,一方面支持學院擴大國際招生,鼓勵學院進一步多元化拓展歌劇教育,將舞臺設計、舞臺管理及藝術管理等專業,與歌劇表演者一起納入歌劇人才培養;另一方面,則積極推動學院探索國際合作的機會,為專業學子們創造更多通過藝術橋梁與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交流合作的機會。
在威爾士排演期間,許忠和上海歌劇院團隊一起參觀了學院的教學研場所、觀摩了學院合唱團的教學與排練,與皇威學院院長海倫娜·高特教授、學院音樂總監蒂姆·瑞斯·埃文斯、學院大衛·塞利格曼歌劇學院音樂總監詹姆斯·索緒爾以及學院聲樂、器樂、藝術管理等學科帶頭人開展了多次現場交流。在交流活動中,許忠介紹并展示了上海歌劇院近年來在世界經典歌劇制作和中國原創歌劇領域的創作成果和與一流劇院合作世界經典歌劇的實踐與探索。與英國皇家歌劇院合作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與德國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合作的瓦格納歌劇《羅恩格林》,與德國埃爾福特劇院合作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以及與意大利、法國、匈牙利等國的主創團隊合作打造的《軍中女郎》《圖蘭朵》《阿依達》《微笑王國》《法爾斯塔夫》等經典劇目都以高品質的演出和精良的制作贏得了觀眾與市場的高度認可。而在2025年的全新演出季中,上海歌劇院還將再度攜手上海大劇院,與世界名團、著名歌劇節等合作半舞臺版古諾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拜羅伊特音樂節原版的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名劇。
通過不斷的積累,上海歌劇院不僅在劇目創排中培養了一大批中堅力量,在聲樂、器樂以及歌劇制作的專業隊伍里還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全球各大藝術院校的青年人才。上海歌劇院副院長黃景譽向英國嘉賓分享了上海歌劇院積極努力推進更多元、更深化、更高品質的藝術合作,在中外歌劇制作中吸納專業人才、培育歌劇制作團隊的實踐,并特別介紹了扎實開展的歌劇美育項目。在上級部門和各類文化發展基金的支持下,院內藝術家們身體力行深入運用各個平臺,以導賞、情景音樂會版公益演出、歌劇分享會等豐富多樣的形式積極推動藝術教育和歌劇藝術在廣大市民和師生群體中的普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上海歌劇院和上海大劇院合作推出的“歌劇星空間”主題演出季聚焦于情景音樂會版歌劇,為本院青年歌唱家在舞臺上的成長提供了實踐的平臺,為歌劇培育了大批年輕的觀眾。海倫娜·高特院長表示,上海歌劇院豐富的劇目創排和在藝術教育中的專業實踐讓她印象深刻,“2025年,皇威學院將與上海歌劇院共同開展歌劇人才的交流培養和歌劇普及項目,積極拓展藝術教育合作,互相輸送優質資源,為中外優秀青年歌劇人才創造更多展示自我及交流互鑒的機會。”
“讓更多中國藝術家走上國際舞臺,也讓更多中國優秀作品被世界聆聽,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貢獻更多的力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許忠表示,“音樂給了我強大的內心,也讓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藝術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所背靠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在世界舞臺上最堅強的后盾。以堅定自信的姿態,張開懷抱擁抱世界,打造共創增量的歌劇藝術平臺,加強歌劇普及的藝術教育,用音樂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今日中國的獨特魅力,我們將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