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提高室內環境監測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設計了一款基于ZigBee技術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該系統選用CC2530為核心控制器,由終端節點和協調器節點組成。終端節點與各傳感器相連接,能夠測量室內的溫度、濕度、有毒氣體和空氣質量等,并且可以通過ZigBee通信技術實現與協調器節點間的通信。系統可以通過TFT液晶顯示器對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數據進行直觀顯示。當系統檢測到有毒氣體時,會立即觸發蜂鳴器報警。協調器通過串口通信的方式,將采集到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數據傳輸到PC端。在PC端,采用Visual Basic 6.0開發監控界面,不僅可以實時顯示采集到的數據,還具備歷史數據查詢功能。完成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后,對系統進行運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系統能夠高效實現對室內環境的實時監測,并且具備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擴展性強等優點,能夠為提升室內環境質量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ZigBee;CC2530控制器;空氣質量監測;溫濕度監測;有毒氣體監測;Visual Basic 6.0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25)03-000-05
0 引 言
辦公室、教室及住宅等室內場所,是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1]。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室內場所,特別是住宅環境的關注度日益上升,安全、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2-4]。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營造室內舒適環境的關鍵因素。空氣污染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PM2.5等微小顆粒物可以通過呼吸道直接進入人體肺部[5]。此外,煤氣、天然氣等可燃性氣體已廣泛應用在家庭烹飪、熱水制備過程中,這些有毒氣體一旦泄漏,不僅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設計一個高效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ZigBee技術是一種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無線通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農業、智能家居、樓宇自動化、煤礦等領域[6-7]。本文基于ZigBee技術設計了一款室內環境監測系統,可采集室內的溫度、濕度、有毒氣體和空氣質量指數等數據,并且能夠通過TFT液晶顯示器進行直觀顯示。系統具備報警機制,一旦檢測到有毒氣體,會立即觸發蜂鳴器報警。此外,系統還可以通過上位機進行監測和管理。該系統不僅實現了對室內環境的實時監測,為調控室內環境提供了數據支持,而且通過采用無線通信的方式,還可以有效避免有線布置所產生的繁瑣和不美觀等問題,極大地方便了對室內多點環境數據的測量。此外,該系統還具備組網方便、擴展性強的優點。
1 系統總體設計
室內環境智能監測系統采用ZigBee技術,以CC2530為控制器,主要由電源模塊、溫濕度測量模塊、空氣質量測量模塊、有毒氣體測量模塊、顯示模塊、報警模塊、上位機監測界面組成。系統總體設計框架如圖1所示。
電源模塊:系統采用兩種供電方案,一種是通過降壓電路,將5 V電源轉換為穩定的3.3 V,再進行供電;另一種是通過2節5號電池進行供電。
溫濕度測量模塊:采用數字式溫濕度傳感器DHT11測量室內空氣溫濕度。
空氣質量測量模塊:采用GP2Y1010AU0F傳感器測量室內粉塵濃度。
有毒氣體測量模塊:采用MQ-2氣體傳感器測量室內有毒氣體。
顯示模塊:采用TFT液晶顯示屏實時顯示室內環境參數值以及空氣質量等級。
報警模塊:當檢測到有毒氣體時,觸發蜂鳴器報警。
上位機監測界面:上位機與協調器采用串口通信,采用Visual Basic 6.0設計監測界面,能夠實時顯示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數據,并提供歷史數據查詢功能。
2 硬件電路設計
2.1 電源電路設計
系統采用兩種供電方案,一種是采用5 V電源,并通過AMS1117-3.3穩壓器將其轉換為3.3 V的輸出電壓[8-9],如圖2(a)所示;另一種是通過2節5號電池進行供電,并通過TPS60210芯片將電池電壓轉換成3.3 V的輸出電壓,如圖2(b)所示[10-11]。
2.2 溫濕度測量電路設計
采用單總線、數字式溫濕度傳感器DHT11測量室內溫度和濕度,并以數字信號的形式輸出,溫度測量范圍為0~50 ℃,濕度測量范圍[12]為20%~90%RH。DHT11具有VCC(電源正)、DATA(數據傳輸)、NC(空腳)、GND(接地)等4個引腳,溫濕度測量電路如圖3所示,DATA引腳與CC2530的引腳相連接。
2.3 空氣質量測量電路設計
采用夏普公司開發的GP2Y1010AU0F灰塵傳感器測量室內PM2.5指數。GP2Y1010AU0F傳感器是一款光學灰塵濃度檢測傳感器,內部成對角分布的紅外發光管和光電晶體管利用光敏原理來工作。其具有6個引腳,引腳功能見表1,空氣質量測量電路[13-14]如圖4所示。
2.4 有毒氣體測量電路設計
采用煙霧傳感器MQ-2測量室內煤氣、天然氣等有毒氣體,具體測量電路如圖5所示[15-16]。該傳感器有數字量輸出(DO)和模擬量輸出(AO)輸出兩種形式。鑒于本文的應用場景中僅需在檢測到有害氣體時觸發蜂鳴器報警,而無需精確讀取具體數值,因此僅采用數字量的輸出方式。MQ-2傳感器的DO輸出端與CC2530的P0_4引腳相連。
2.5 顯示與報警電路設計
采用TFT液晶彩屏顯示室內環境參數,該顯示屏由多個LED單體組成,尺寸為1.44英寸,分辨率為128 × 128,128個LED單體排成一行,共128行。采用SPI串口與CC2530通信,共有6個引腳,電路連接如圖6所示。當檢測到室內有有毒氣體時,觸發蜂鳴器報警,報警電路如圖7所示。
3 軟件設計
在硬件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室內環境監測系統的軟件設計。軟件設計包括終端節點程序設計、協調器節點程序設計和上位機程序設計。其中,終端節點、協調器節點的程序設計基于ZigBee 2007(Z-Stack)協議棧和IAR開發環境實現;上位機的程序設計則通過Visual Basic 6.0開發軟件來完成。
3.1 室內環境測量程序設計
溫濕度傳感器DHT11采用單總線與CC2530通信,每次發送5個字節(40位)數據,按照高位在前、低位在后的順序傳輸,數據格式為:1個字節濕度整數+1個字節濕度小數+1個字節溫度整數+1個字節溫度小數+1個字節校驗和;由于DHT11的分辨率只能到個位,所以濕度和溫度的小數部分為0;校驗和是前4個字節的和,用于校驗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采用MQ-2煙霧傳感器進行有毒氣體測量,并選擇數字量輸出模式。MQ-2傳感器配備有靈敏度調節旋鈕,可根據需求設定閾值。CC2530的P0_4引腳被指定為檢測引腳,當測量到有毒氣體體積分數高于所設定的閾值時,P0_4引腳輸出低電平。此時,CC2530通過P0_4引腳輸出的低電平來驅動蜂鳴器發出聲音進行報警。
采用GP2Y1010AU0F灰塵傳感器測量室內PM2.5指數,其輸出為電壓值,需要進行A/D轉換。通過CC2530的ADC模塊將電壓值轉換為數字量,用于數據的顯示和傳輸。采用多次讀取A/D轉換值并求平均值的方法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文中取10次轉換值求平均值,程序流程如圖8所示。
3.2 顯示程序設計
采用1.44英寸的TFT液晶顯示屏顯示環境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指數以及空氣質量等級,顯示程序流程如圖9所示。
3.3 終端節點程序設計
終端節點承擔著室內環境數據的全面測量任務,其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與顯示、將采集到的環境數據傳輸到協調器節點、在采集到有毒氣體時觸發蜂鳴器報警。終端節點上電后,首先進行系統初始化;隨后搜索周圍是否存在ZigBee網絡;如果成功搜索到網絡,終端節點會立即向協調器發出加入網絡的請求;加入成功后,每隔5 s向協調器發送采集到的環境數據。終端節點程序設計流程如圖10所示。
3.4 協調器節點程序設計
協調器節點是網絡的管理者。協調器節點上電后,首先進行系統初始化;隨后建立ZigBee網絡,等待終端節點的入網請求;入網成功后,給新入網的設備分配網絡地址;接收終端節點發送的室內環境數據并顯示[17-18]。協調器節點與上位機通過串行口進行通信,并向上位機發送環境數據。協調器節點程序設計流程如圖11所示。
3.5 上位機程序設計
采用可視化編程軟件Visual Basic 6.0編寫上位機監控界面。利用MSCOMM控件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與協調器的串口通信。上位機監控界面由串口設置、報警值設置、溫度顯示、濕度顯示、空氣質量顯示、歷史數據查詢等部分組成。
串口設置:在組合框中添加了串口號,用于選擇串口;“打開串口”按鈕在串口打開成功后,名稱變為“關閉串口”,指示燈變成綠色,再次點擊該按鈕,串口關閉,按鈕名稱變為“打開串口”,指示燈顏色變為紅色。
報警值設置:設置溫度、濕度的上限和下限。
溫度顯示:顯示當前室內溫度,并通過指示燈的顏色表示當前溫度是否處于設定范圍內,綠色表示在設定范圍內,紅色表示不在設定范圍內。
濕度顯示:顯示當前室內濕度,并通過指示燈的顏色表示當前濕度是否處于設定范圍內,綠色表示在設定范圍內,紅色表示不在設定范圍內。
空氣質量顯示:顯示空氣質量指數,不同空氣質量等級的字體顏色不同,“一級優秀”字體顏色為綠色,“二級良好”字體顏色為黃色,“輕度污染”字體顏色為橙色,“中度污染”字體顏色為紅色,“重度污染”字體顏色為紫色,“嚴重污染”字體顏色為褐紅色。
歷史數據查詢:查詢室內環境歷史數據。
4 系統測試
完成硬件電路設計、軟件程序編寫和上位機界面設計后,對系統進行聯合調試。給終端節點和協調器節點上電,在Visual Basic 6.0中點擊運行,在串口設置中根據電腦硬件串口號在列表中選擇相應的串口號,點擊“打開串口”按鈕,串口指示燈變為綠色,表示串口被打開,按鈕名稱變為“關閉串口”。在報警值設置中,設置溫度、濕度的上限和下限。在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的顯示欄中可以看到室內環境數據。空氣質量等級不同,其字體的顏色也不同。終端節點、協調器節點和上位機的運行情況如圖12所示。
點擊“歷史數據查詢”按鈕可以查看室內環境歷史數據,如圖13所示。
5 結 語
本文基于ZigBee技術,以CC2530為控制器設計了一款室內環境智能監測系統。該系統由終端節點、協調器節點、上位機監測界面組成,具有室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實時測量和顯示以及有害氣體的檢測、報警等功能。本文詳細闡述了系統硬件、軟件和上位機監測界面的設計思路,并對系統進行了運行測試。運行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能夠高效地對室內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且具備結構簡單、界面清晰、操作便捷等優點,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注:本文通訊作者為祖一康。
參考文獻
[1] 夏冰清. ZigBee和Android技術下的室內環境監控系統[D].淮南:安徽理工大學,2020.
[2] 沈顯慶,崔保峰,張欣欣,等.基于ZigBee技術的家居環境監測系統的設計[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6(5):92-95.
[3] 李洪璠,劉柏峰,薛志興.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環境舒適度控制系統[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5):33-34.
[4] 付政偉,楊水旺,蘇一鳴,等. 基于WiFi通信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電視技術,2023,47(7):39-43.
[5] 歐敏,王聰琳,許文祝,等. PM2.5致心肺損傷的研究[J]. 醫學綜述, 2017,23(19):3817-3821.
[6] 趙小靜.基于ZigBee技術的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6(2):52-59.
[7] 王明超,王明芳.基于ZigBee和GPRS的遠程環境監測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18,26(19):138-141.
[8] 齊超,張冰蔚,戚永康,等.基于STM32的經濟型交流伺服電機控制器設計[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20(5):118-122.
[9] 劉宏偉,蔡春曉,王一鳴,等.基于STM32和ZigBee的智能校園路燈控制系統[J].科技與創新,2021(23):95-96.
[10] 廖馗任.基于CC2530的倉庫環境無線監控系統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1,34(7):114-116.
[11] 秦銳華,郭旭東,翟剛,等.膠囊內窺鏡磁跟蹤系統體內裝置的能量管理[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7,39(2):137-142.
[12] 李志偉,東偉,黃雙成.基于DHT11的農業大棚溫濕度監控系統設計[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21(1):39-43.
[13] 何宏,彭飛祥,張志宏.基于ARM的顆粒物濃度的采集及遠傳系統設計[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7,33(3):35-39.
[14] 杜曉嵐,張磊.基于AT89S52的室內空氣指標監測系統設計[J].信息技術,2019,43(5):36-40.
[15] 朱恒軍,張玉龍,靳展.基于ZigBee的室內空氣環境監控系統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5,41(2):86-88.
[16] 費正龍.基于ZigBee的室內火災監測報警系統[J].物聯網技術,2023,13(11):35-36.
[17] 蔣志偉,王偉,劉姍,等 .基于ARM的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23,46(4):177-181.
[18] 蔡俊豪,曹廣忠,彭業萍,等.基于CC2530與CC3200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9,42(1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