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據企業公開信息,收集并整理了100家物聯網相關企業,并以其中的小米、華為所提供的物聯網產品或服務為例,讓大家更直觀地認識當前物聯網技術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及產業進步帶來的改變。
萬物智聯
物聯網(IoT)作為一項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技術,正逐漸滲透社會的各個角落,重塑人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
政策方面,2024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通知表示到2027年,基于4G(含LTE-Cat1,即速率類別1的4G網絡)和5G(含NB-IoT,窄帶物聯網;RedCap,輕量化)高低搭配、泛在智聯、安全可靠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5G NB-IoT網絡實現重點場景深度覆蓋。5G RedCap實現全國縣級以上城市規模覆蓋,并向重點鄉鎮、農村延伸覆蓋。移動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力爭突破36億,其中4G/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占比達到95%。支持全國建設5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打造10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億級連接的應用領域,打造一批千萬級連接的應用領域。
市場方面,我國有巨大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市場,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截至2024年7月末,全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193萬個;截至2024年7月末,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5.47億戶,占移動終端連接數比重達到59%。
數以百億計的廣泛物聯網連接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融合,并為各行業注入創新活力,進而推動物聯網產業進一步發展,尤其5G網絡部署日益擴大,進一步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
小米:其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涵蓋了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以及各類傳感器等眾多設備。消費者能夠借助手機應用,輕松實現對家中電器設備的遠程操控,如遠程開關空調、調節燈光亮度等,極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度,同時也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盈利增長點,使其在智能家居市場占據了重要份額。
華為:華為物聯網解決方案正在助力眾多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在工廠設備上部署傳感器并連接至網絡,企業可以實時獲取設備的運行參數、磨損情況等關鍵數據,從而提前安排維護計劃,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停滯,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運營成本。
生生不息
技術方面,5G與人工智能技術將與物聯網深度融合。5G高速率、低延遲的特性,使物聯網設備間的數據傳輸更高效,能支撐更多復雜應用場景,如高清視頻監控、智能駕駛等。人工智能則賦予物聯網設備智能決策能力。
應用方面,物聯網將在智慧城市、醫療健康、農業等領域持續拓展。智慧城市中,物聯網連接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實現智能交通管理、能源優化配置、環境監測與治理等功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與居民生活質量。醫療健康領域,可穿戴設備實時監測人體健康指標并傳輸數據至醫療平臺,為遠程醫療、疾病預防與個性化醫療提供支持。農業生產中,通過物聯網實現精準灌溉、智能施肥與病蟲害監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
此外,還有衛星物聯網市場。隨著技術、標準、產業等方面的逐步成熟,全球衛星物聯網市場進入“爆炸式”增長階段。隨著3GPP在5G標準R17階段啟動了非地面通信(NTN)的研究,涵蓋了無線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終端等方面的標準制定,衛星通信產業鏈的主流廠商開始在3GPP標準上投入更多資源。
引領智能未來
物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物聯網企業要不斷創新與進取,在萬物物聯時代創造更大價值,助力我國在全球物聯網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智能時代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