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橋
半彎月亮,照亮了
誰的前半生。在中橋,蛙聲連成一片
夜色起伏,像她陌生的異鄉
六月的中橋,長不出
她喜愛的莊稼。一件件衣裳
被她晾曬在中橋的天空
那些被耗盡的時光,就像衣裳
裸露出殘舊的線頭
她走過六月的中橋,望見半彎月亮
我看著她手里拿著的衣裳
多想抱她一下,我的母親
立秋
三角梅還在吐露
妖艷之色。你手握蒲扇
就像手握七月
豐盈的蟬翼
你搜尋應景詞藻
為故鄉的親人
描繪莊稼的收成——
青山仍舊嫵媚
起風時,父親低頭
忙于收割
而我守望的花圃,荒草滿園
終究長不出秫米
紙上故鄉
每一條河流都與鄉愁有關
它們從遙遠的山脊而來
順勢而走,歷經坎坷
從高原到溝壑,從童真到中年
我急迫想回到家鄉
回到即將靜態的家園
那里有裸露的路途
炊煙的痕跡
呼喚半山的回音
我生怕驚嚇了食草的牛羊
踩踏了路旁的野草
小心翼翼,從夢囈般的文字中望見
寫在紙上的故鄉
駱科森 1987年生,貴州仁懷人。詩歌散見于《當代·詩歌》《星星》《江南詩》《延河》《特區文學》等刊,魯迅文學院貴州班學員,貴州省作協會員,出版詩集《年輕的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