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爾·丹多是英國廣播公司的著名電視主持人,以其親和力和專業精神深受觀眾喜愛。人們評價吉爾·丹多,認為“如果戴安娜王妃是玫瑰,那么吉爾·丹多就是向日葵”。然而,這朵向日葵在1999年4月26日于倫敦家門口被槍殺,震驚了整個社會。紀錄片《英國新聞之花槍殺案》采用線性敘事的方式,從吉爾的生平開始,為我們講述了這起懸而未決的槍殺案。
吉爾·丹多1961年出生于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的韋斯頓超級馬雷。她的職業生涯始于與父親和哥哥一起在當地報紙《韋斯頓水星》工作。在那里做了五年的印刷記者后,1985年,吉爾加入了BBC,一直負責主持BBC電視新聞。后來,因為在《犯罪觀察》節目中的優秀表現,吉爾備受矚目,被評為1997年BBC年度人物。陽光開朗、善良又正直的吉爾就像一縷陽光照在英國人的心上,所以有了“向日葵”的比喻。也正因此,她的意外遇害成了震驚全國的悲劇。
1999年4月26日上午,吉爾在家門口被槍殺。紀錄片還原了當時的情況:大約11點30分,吉爾到家。她在家門口停好車,準備開門進去。就在這時,她遭到了襲擊。根據事后調查,她是因太陽穴中槍而死。因槍上裝了消音器,所以沒人聽到槍聲,只有鄰居理查德聽到了一聲尖叫。15分鐘后,鄰居海倫發現了倒在血泊中的吉爾,報警后,警察將吉爾送到了醫院。下午1點03分,吉爾因搶救無效被宣布死亡。事件發生后,成千上萬的人涌向她的房屋,想向她表示敬意。
據報道,兇手近距離射中了她的頭部,隨后逃離了現場。案件發生后,警方開展了廣泛的調查。他們仔細審查了吉爾的個人生活,包括她的通話記錄、社交圈和日記等,還對她的朋友和熟人進行了采訪。然而,盡管有較多關于她私生活的謠言,但最終與她有過浪漫關系的男性都被排除在外。一時間,調查陷入僵局。
就在這時,一個名叫巴里·喬治的男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并成為主要嫌疑人。巴里的住處離吉爾家只有半英里,他曾經有跟蹤女性、性犯罪和其他反社會行為,身上有槍傷。警方隨即對他進行監控,并在案發一年后將他逮捕。在他的公寓中,警方發現了部分槍套、一份槍支清單和一些關于吉爾的新聞報道。盡管如此,巴里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不認識吉爾。最后,警方在他的外套口袋里發現了槍擊殘留物,于是將其定罪,并判處8年監禁。然而,在2008年的一次重審中,槍擊殘留物證據被駁回,他的定罪也因此被推翻。同年8月,因證據不足,他被無罪釋放。
唯一的嫌疑人被宣告無罪,吉爾的案件又成了一宗懸案。令人意外的是,在吉爾被殺害22年后,這起案件出現了新的轉折。據報道,新的線索與法國時尚巨頭杰拉爾德·瑪麗有關。他曾是精銳模特管理公司的總裁,是法國乃至歐洲時尚界最有權勢的人之一。這份關鍵線索來自巴黎,是一名叫莉薩·布林克沃思的女性通過自己的律師提交給巴黎檢察官的,而這個莉薩,就是當年杰拉爾德要殺的人。莉薩和吉爾一樣在BBC工作。她的出現,使這起案件指向了錯殺的可能,以及與時尚界性犯罪有關的深層次的陰謀。
原來,莉薩在為BBC籌備一部秘密紀錄片時,揭露了時尚界的性犯罪,包括杰拉爾德的行為——他被指控性侵和強奸多名女性。這份新披露的法庭文件顯示,杰拉爾德原本想要殺害的是莉薩,但由于吉爾和莉薩在外貌、職業、居住地點和人脈網絡上的相似性,殺手可能認錯了人。隨著更多細節浮出水面,這個結論得到了進一步的支持,這也使案件的調查方向發生了轉變——從單一的謀殺案轉向可能涉及更深層陰謀的復雜案件。
當年,莉薩和另一名記者唐納德·麥金太爾準備為BBC拍攝一部紀錄片,揭露時尚界的性犯罪。莉薩假扮成模特去時尚界“臥底”,去到的就是杰拉爾德的模特公司。在一次晚餐過后,杰拉爾德把莉薩按在椅子上試圖性侵。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影響紀錄片的拍攝,莉薩沒有過于反抗,假冒她同事的麥金太爾目睹并拍下了這一切。這部紀錄片播出之后,杰拉爾德發現自己被騙,便告BBC誹謗,最終雙方達成庭外和解,BBC同意不再播出這檔紀錄片。
從律師提交的資料來看,1999年,也就是吉爾被殺那年,杰拉爾德曾經和公司高管商量,要找一個外國黑手黨成員幫忙“處理事情”。這次談話后不久,吉爾就在家門口遇害。
吉爾遇害后,媒體持續跟蹤,廣泛報道,不僅讓公眾了解了案件的最新進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案件的調查。其中,曾由吉爾主持的《犯罪觀察》節目帶動了較大規模的公眾參與。
雖然莉薩在律師的幫助下向巴黎檢察官提交了文件,但這一案件的偵破仍然面臨重重困難。在法國,性侵案件的時效性只有20年,而莉薩是在1998年臥底模特公司時遭到了杰拉爾德的性侵,時間早已超過20年。不過,好消息是,“20年時效”這一規定并不適用于莉薩的案件,目前這樁案件仍在審理之中。如果莉薩提交的證據被警方認可,杰拉爾德可能很快就會被帶進警局。但是,性侵官司的突出特點就是難取證、難調查,加上事情已經過去了這么多年,即便莉薩提交了新的證據,若想完全理清這些線索,難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對于吉爾的家人、朋友以及關注此案的公眾來說,真正的兇手仍未被找到,這雖然帶來了額外的壓力和難以排解的悲痛,但同時也意味著案件的調查還將繼續。這要求法律專業人士、調查人員和媒體繼續努力,同時也需要公眾的支持和參與。追求正義不僅是為了給吉爾一個交代,也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道德底線。當然,這部《英國新聞之花槍殺案》也是努力之一:通過精心的敘事手法和結構,將這一錯綜復雜的案件呈現給觀眾。
紀錄片中的采訪和證詞是其最有力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對吉爾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案件調查人員的真實訪談,紀錄片捕捉到了他們對事件的感受和看法。這些第一手的證詞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案件的直接信息,還揭示了案件對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這些采訪確保了信息的準確性和情感的真摯性,使觀眾能夠與講述者產生共鳴。
值得肯定的是,《英國新聞之花槍殺案》不僅是一部紀錄片,也是對公眾意識的一次提升。通過詳細探討吉爾·丹多槍殺案,紀錄片引發了公眾對未解決犯罪和媒體責任的討論,還提高了公眾對法律程序和調查工作的認識,使人們更加理解司法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通過這種方式,紀錄片記錄了歷史,也參與了社會對話,促進了公眾對重要社會問題的關注和理解。
至今,吉爾·丹多案仍然懸而未決。不過,隨著紀錄片《英國新聞之花槍殺案》的播出,我們不僅回顧了吉爾的生平和她對英國社會的貢獻,也見證了她悲劇性死亡后所帶來的影響。吉爾的隕落,如同一朵向日葵,曾經燦爛卻突遭黑暗籠罩,留給世人深刻的思考和無盡的追問。紀錄片的結尾,對吉爾·丹多案件做了總結,也對所有追求真相和正義的人們致以敬意。它提醒我們,盡管時間不斷流逝,但對吉爾的記憶和這一案件的追問不應被遺忘。我們期待有一天,真相能夠大白于天下,為她的生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她的家人和所有關注此案的人們帶去安慰。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