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細表格精簡“破題”。將18大類主責事項細化為37項具體工作清單,將3大類協助事項細化為80項具體工作清單,將12大類負面事項直接列為負面工作清單。在權責清晰的基礎上,先后組織鎮(辦、區)、村(社區)、市直部門召開多輪研判會,當面鑼、對面鼓討論,講事實、擺依據,倒逼部門自我革命,把工作做在平時、把數據掌握于日常。通過“源頭減、整合減、共享減”等方式,實現臨時事項不再報,同類事項合并報,交叉事項一次報,將鎮村年度報表數量從341項減至41項,其中村級減至19項。
做實平臺支撐“固效”。按照“一標到底、一圖支撐、一庫歸集、一次申請、一網通辦”思路,搭建“棗事早辦”綜合服務平臺,建立市、鎮、村三級數據使用體系。為66個市直部門、17個鎮(辦、區)、558個村(社區)分發不同權限賬戶,同步導入歷史數據4.8萬條,讓報表在平臺上運轉、數據在平臺上流通?;鶎痈刹吭谔顖蟊砀駮r,只需輸入行政村名稱或群眾身份證信息,平臺就能智能填充,直接關聯最新的歷史數據,不需要像以往一樣從頭填起,既快捷又高效。基礎數據庫對市鎮村三級開放,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能通辦、一鍵查所有”。
健全管控機制“治根”。強化剛性約束,固化減負成果,形成長效良性運轉體系,實現“一套表外無表格”。建立準入機制守源頭,按照“職能部門申請—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審定”程序,核準職能部門需上報表格事項,經核準同意,方可讓基層填報。在全市17個鎮(辦、區)選取31個村(社區)作為監測點,實時掌握了解平臺運行情況,實行“瘦身—運行—反饋—優化”閉環管控體系,不斷完善優化平臺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