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出發,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襄陽市襄州區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深謀實干、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襄州實踐,加快打造襄陽都市圈重要增長極。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向縱深發展。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要堅持黨建引領,健全抓黨建帶全局工作體系,進一步強化黨建工作中心指向,圍繞全區重點工作,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同步發展。要樹牢大抓基層的導向,深入實施“強基賦能”工程,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引導黨員立足崗位建功立業。要鍛造引領發展的熱血干將,堅持在改革創新實踐、急難險重任務中考察識別干部,掌握關鍵事、關鍵時的擔當表現,激勵更多干部在改革發展的戰場上擔當作為。要深化黨紀學習教育,繃緊紀律之弦、織密監督之網、糾治不正之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聚焦產業科技創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以產業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要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汽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智能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揮好華中農業大學、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洪山實驗室等科研院校作用,大力引育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要圍繞制度性交易成本、生產經營成本、企業隱性成本,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好降成本“組合拳”,持續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要加快推動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智慧城市水平。以強縣工程為抓手,統籌縣城、鄉鎮、村莊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因地制宜發展功能小鎮。要扛牢糧食大區責任,加強農產品穩產保供,一體推進國家農高區創建和全國性農產品交易儲備加工中心建設,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促進三產融合,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發展富民產業。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實緊密型教聯體、醫共體、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等民生項目,推動民生實事“硬賬硬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必須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要加強文化保護傳承,加深荊楚文化、漢水文化、孟浩然詩詞文化等研究展示,加快鳳凰咀歷史遺址公園建設,保護傳承好程河柳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鹿門山4A級景區創建,全力推進漢江植物園項目建設,精心規劃紅色旅游精品路線、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培育發展文化旅游業。要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基層文化陣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惠民活動,把更多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作者系襄陽市襄州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