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傍晚,文體廣場就會成為襄城區檀溪街道濱湖社區東方小區人氣最旺的地方,唱歌、跳舞、遛娃、打籃球……老人孩子齊聚于此,一派其樂融融的和諧景象。與文體廣場一步之遙的是“社區兒女服務站”,這里圖書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也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長期以來,受困于社區資源有限、群眾訴求多元、自治動力不足等老舊小區常見難題,東方小區連續三年登上“創文黑榜”。
襄城區委組織部以東方小區被納入襄陽市“紅色物業”提質增效示范小區試點為契機,會同濱湖社區黨委探索發展物業、網格、商企等三支“社區合伙人”隊伍,引導資源服務平臺下沉,激活小區治理“神經末梢”,小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收錢辦事”到“投錢干事”
2024年11月,東方小區的居民們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家園又“上新”了——冬天日照最足的地方,多了2間休閑涼亭和20多把便民座椅。“出門就能在這里聊天曬太陽,累了也可以隨時休息。”他們紛紛點贊。
“新建涼亭座椅總共花費4萬多元,物業公司出了‘大頭’。”濱湖社區黨委書記卓婭瓊透露。
物業公司出錢改善人居環境,這件在很多小區看來稀松平常的小事,對東方小區來說卻顯得格外有意義。
一直以來,由于東方小區物業收費標準較低,物業公司勉強維持日常運轉。作為小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物業公司參與治理動力不足、服務水平不高,居民和物業之間矛盾突出,物業費收繳率一度低至40%?!拔飿I公司入不敷出,也沒有資金投入到公共服務中來?!弊繈I瓊介紹。
小物業,大民生。物業服務的好壞,直接關乎居民的幸福感。探索發展“社區合伙人”,襄城區委組織部首先將物業公司作為重要一環納入其中。
“我們加強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黨建聯建,全面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并建立聯席會議、交叉任職、協同聯動解決實際問題、公示通報和報告、評議監督考評等‘三方聯動’五項機制。通過制度性安排,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治理共同體?!毕宄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另一方面,選取轄區優秀物業企業與東方小區的物業公司結成幫扶對子,以優秀物業企業為主體對小區進行調改,提升物業服務水平;挑選各方黨員代表組成“紅色評議團”,按月對物業服務進行評價,并將測評結果作為獎懲依據,充分調動物業公司的積極性。
“以前,居民交多少錢,我們辦多少事?!闭劶俺蔀椤拔飿I合伙人”的變化,物業公司經理陳清華說,“現在除基礎服務外,我們開始更多地履行公益職能。”
出資增設休閑涼亭、便民座椅;解決門崗值班弱、秩序維護亂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屋頂漏水問題進行摸排修繕;改造廣場坡道,為老年居民增設“便民坡”;引進3名客服小秘書,專人專崗回應居民訴求……隨著一樁樁便民惠民實事落地,居民對物業公司的認可度迅速攀升。2024年,東方小區物業費繳費比例達到87%。
“全科網格”精準鏈接供需
“我家自來水出問題了,能不能派人過來看一下?”2024年11月中旬,看到23號樓一位老奶奶的求助后,東方小區第四網格員胡瓊立刻在網格群里@物業公司。
物業反饋:水壓問題。胡瓊旋即@水務公司網格員,對方迅速上門修理。很快,供水恢復正常。
東方小區大部分業主是國企退休職工。長期以來,習慣于“單位制”小區管理模式,很多老人遇到困難不知求助于誰。
前幾年,濱湖社區黨委將東方小區劃分為4個網格,并對應成立網格黨支部,襄城區委組織部以網格黨支部為支撐,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著力打造“全科網格”。
“‘全科網格’,即將與居民息息相關的物業、水電氣網、醫療等方方面面的負責人都納入‘網格合伙人’隊伍,以社區網格統領功能性網格,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日常生活事項?!碧聪值傈h工委組織委員張天樹解釋道。
為充實“網格合伙人”力量,襄城區委組織部建立黨員中心戶“紅社號角”工作機制,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收集社情民意、接單解決群眾需求;充分發動部門下沉力量、網格內黨員、樓棟長、治安員、物管員、快遞小哥、志愿者、民兵、群眾團隊帶頭人等,讓他們成為網格的流動“傳感器”,努力做到“收集—響應—處置—反饋”工作閉環,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
盤活資源使多方共贏
“一級棒!”在體驗樂居·康養養老服務公司的相關服務后,90多歲的李婆婆贊不絕口。
東方小區60歲以上老人有876名,養老服務需求強烈。前期,濱湖社區黨委成立了“銀齡互助”服務隊,組織低齡健康老人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安全照護等互助志愿服務,但這遠不能滿足日常需求。
為回應小區居民訴求、提升為老服務精細化水平,濱湖社區黨委發放“社區合伙人”合作函,引進專業養老服務機構。
經審查資質、背景,擇優引入樂居·康養公司作為“商企合伙人”入駐,將其打造成智慧養老社區一站式服務平臺和休閑中心,在提供圖書閱覽、棋牌休閑等娛樂設施的同時,還面向老人提供智能養老設施、適老廚房、衛生間適老化改造等定制化服務。
“這些服務都低于市場價格,有些還是免費的?!弊繈I瓊介紹,作為配套,社區將小區閑置房屋低價出租給公司,并通過社區出場地、公司配設施、職能部門給扶持,為居民提供助潔、助醫、助餐等100多項服務,東方小區的養老服務市場也在向公司逐漸打開。
空間、機制、市場換服務。濱湖社區黨委聯合轄區內愛心企業、商家組建“濱湖優選”商家聯盟,優選12家企業作為“商企合伙人”進入東方小區,提供健康體檢、文化宣傳、記憶攝影等服務。通過社區和企業的聯合共建、成本共擔、利益共享,讓“商企合伙人”參與到小區治理各個環節。
同時,利用“濱湖優選”公益集市平臺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居民提供物質和精神獎勵,先后兌付打折券折合資金3萬余元,帶動部分商家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分子。
“發展‘社區合伙人’,必須從居民的需求出發。我們充分發動小區黨組織和黨員,收集居民需求并匯總建立供需清單,為社區黨委邀請‘商企合伙人’提供依據?!睎|方小區黨總支書記喻海玲說,“居民對‘合伙人’的工作滿不滿意、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也會定期組織黨員進行評價收集?!?/p>
每個月,濱湖社區黨委都會開展“濱湖有約家事共議”小區板凳會,邀請“雙報到”黨員、離退休老黨員、業主代表、物業企業等共同參與,常態化查找“社區合伙人”服務漏洞,進行追蹤問效,進而提升服務質量。
截至目前,檀溪街道已實現“社區合伙人”全覆蓋,13家物業公司、4家專業社工組織、6類網格力量、356家商戶加入9個社區的“合伙人”隊伍,進一步做大了社區治理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