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誣告”亮劍
檢舉控告既延伸干部監督管理的觸角,也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但“誣告”的方式不可取,觸碰了紀法底線、扭曲了社會價值取向。檢舉控告只是手段,不是最終目的,不能“聽風就是雨”,組織部門要以機制和措施形成剛性約束,既保障監督者的合法權益,更要護航干事創業者,聯動監管部門甄別舉報信息真偽,為被誣告者正名、消除負面影響,對誣告者依法追責、通報曝光,形成良好政治生態。要以嚴管與厚愛形成柔性管理,明確容錯免責的具體情形,消除基層干部顧慮。
(隨州曾都" 陳勝)
從“源頭”抓起
遏制惡意誣告,要從檢舉控告這一源頭入手:一是精準識別,將日常工作舉報和干部選拔任用時期的舉報區分開來,正值干部選拔收到的檢舉控告要慎之又慎,及時辨別,快查快處;二是嚴格分類,將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區分開來,將有實質內容的舉報和無實質內容的誣告區分開來,對于明顯惡意誣告的匿名舉報,不作為影響干部選拔的情形;三是及時正名,對于已查實的惡意誣告要在一定范圍內為被檢舉的干部正名,消除不良影響,真正形成“為干事者鼓勁、為擔當者撐腰”的良好氛圍。
(荊州 熊欣)
實行“一告雙查”
讓惡意誣告不再上演,須為被告人正名,須給誣告者懲處。一是為被告人正名。經過查證,被告人確屬被誣告的,組織應該及時同被告人談話,告知調查結果,幫其甩掉思想包袱,助其敢于擔當作為。同時,通過召開干部大會等方式,及時公布調查結果,積極澄清謠言,主動給予保護,照常培養重用。二是給予誣告者懲處。發現控告人是誣告的,不應“息事寧人”“草草收場”,應當采用偵查手段查明。對提供誤證的,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對故意誣告的,應當從重從嚴處理,讓誣告者付出代價。
(武漢 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