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賽到決賽,一路比、一路看、一路學,我的視野更開闊了,工作思路更清晰了,綜合能力也得到了鍛煉。”2024年12月12日,咸寧市“頭雁競飛·我學我做我講”大比武總決賽落下帷幕,參賽選手、通山縣大路鄉迎賓社區黨總支書記周艷君激動不已。
2024年5月至12月,咸寧市在全市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競賽活動。1074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人上講臺,在“我學我做我講”過程中互學互鑒,增長才干。
廣發“英雄帖”網羅有志人才,舉辦“大擂臺”促進比學趕超,各立“軍令狀”辦好“十件實事”……咸寧市謀實舉、出硬招、見真章,抓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用”,桂鄉大地呈現“頭雁競飛、群雁齊飛”生動畫面。
更多有為青年“入列”
十年前告別父老鄉親,走入軍營;十年后飛回家鄉,勇當“頭雁”。咸安區大幕鄉雙垅村黨總支書記邱明踐行了自己“一定會回來”的承諾。
2021年換屆之際,雙垅村急需一名有想法、有素質、有能力的黨組織帶頭人,當過兵、上過軍校的“90后”青年邱明是老黨員和村民心中最合適的人選。當年10月,邱明響應號召回村,高票當選為雙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雙垅村原來是咸安區深度貧困村之一,組織力量薄弱、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后勁不足。任職以后,邱明逐漸摸索出一套“關鍵”法:找到關鍵人、明確關鍵字、做好關鍵事。
他重點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充分發動黨員組長、退休干部,建立起架構清晰、聯戶包保的治理體系;著力解決民生難題,成功引進大幕鄉水廠自來水,為村民用水提供保障;圍繞當地楠竹特色產業,爭取項目資金,完善楠竹產業園配套設施,促進企業和當地村民務工增收。
2023年,雙垅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60萬元。看著村子越來越好,邱明也越來越有信心:“在部隊有一句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農村工作很難,但我相信,只要走進群眾心里,通過不同的方法,一定能解決好群眾的問題,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
為了讓更多有為青年加入頭雁行列,咸寧市持續實施“紅色頭雁”培育計劃,從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本村致富能手等多渠道挖掘、培養和選拔人才。目前,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學歷高中及以上占比達到91.9%,大專以上占比52.1%。
同時,各縣(市、區)嚴格落實縣級黨委組織部備案管理機制,探索推進村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全任期周期管理。自2021年以來,一批思想政治素質好、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肯干事、會干事的帶頭人扎根桂鄉大地,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大擂臺賽出“真功夫”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運用五共理念,引導居民參與自治,共筑幸福生活的‘同心圓’。”“我們將繼續圍繞‘一個洞、一汪泉、一條港、一根竹’做文章,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通過村集體經濟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頭雁競飛·我學我做我講”大比武總決賽現場,從鄉鎮(街道)初賽、縣(市、區)復賽中脫穎而出的13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輪番上臺,上演了“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山更比那山高”的火熱場景。
擂臺比武,比的是實績。嘉魚縣魚岳鎮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澤琳信心十足。北街社區探索“六步工作法”創新社區治理,助推老舊小區改造,通過社區鏈接資源、群眾共同參與,共完成19個小區的改造,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也營造了幸福和諧的社區氛圍。
一組組工作數據、一張張實景照片、一項項切實舉措,讓思路辦法、成效變化、亮點經驗變得生動起來,不僅展現了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奮勇爭先的良好風貌,還為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貢獻了基層智慧。
“首屆‘頭雁競飛’大比武,是一次檢驗能力、尋找差距、推動發展的有益嘗試,我們希望通過一屆接一屆的大比武活動,發現、鍛煉出更多飛得更快、更高的‘頭雁’。”咸寧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比賽不是目的,提能才是關鍵。咸寧市始終把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培養擺在突出位置,以賽代訓、以干代練,引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交流中找差距、在實踐中補短板。
除“頭雁競飛”大比武外,咸寧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方面,統籌市縣兩級黨校資源,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重點,組織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全覆蓋培訓,讓人才隊伍不斷開闊視野、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辦好惠民“十件實事”
2024年6月,一座容積達180立方米的現代化冷庫,在赤壁市趙李橋鎮柳林村落成啟用,村民們心心念念的大事終于有了著落。
黃桃種植,是柳林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但黃桃易腐爛,一到成熟期只能大量集中上市,價格被嚴重壓低,村民們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長此以往,產業規模難以擴大,果農還隨時面臨虧本風險。
黃桃儲存,成為村民心中最急切、最揪心的事。2024年,柳林村黨總支書記賀建國將建設冷庫列入村黨組織領辦的“十件實事”。
在建設過程中,賀建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援助,把關從項目選址、規劃到設備采購、安裝的每一個環節,并發動村民代表參與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冷庫的建成,給柳林村的黃桃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不僅有效降低了黃桃腐爛風險,還延長了銷售周期,提高了黃桃的附加值。2024年,柳林村成功助力全村銷售黃桃3000公斤,果農們的收入大幅增加。
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度咸寧市縣兩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公開承諾書》中,推行村(社區)黨組織領辦“十件實事”被反復提及。咸寧各級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主動謀劃黨建工作,指導各村(社區)黨組織分別領辦十件當年能落地、見成效的實事。
崇陽縣白霓鎮大塘村利用閑置房屋建設灣組黨群服務站,共享優質資源;赤壁市黃蓋湖鎮鐵山村干群合力修復破損溝渠,暢通水系,保障引水灌溉……各村黨組織書記在項目統籌中鍛煉全局思維,在問題解決中積累實戰經驗,在帶頭帶領帶動中發揮作用、服務群眾。
辦好十件實事,但不止于十件。2024年,咸寧市883名村書記、191名社區書記就地變身“桂鄉管家”“黨員中心戶”,示范帶動1.3萬余名村(社區)干部、2021名駐村干部主動下沉村灣開展服務,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鄉村振興活力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