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安排的戲劇篇目不多,但承載的教學目標與育人目標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以大單元視域對戲劇單元教學開展深入探究,找到適合戲劇文體特征的教學路徑,引導學生有效建構戲劇知識體系,助力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大單元視域;戲劇教學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必修下冊第二單元是戲劇單元,安排了三篇戲劇課文:代表中國傳統戲劇的《竇娥冤(節選)》,代表中國現代話劇的《雷雨(節選)》,還有代表莎士比亞悲劇的《哈姆萊特(節選)》。盡管篇目不多,但其教學價值與育人價值不容低估。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習任務群要求出發,整合單元內容創設語言運用情境,通過系列化、層級化的學習任務與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戲劇單元對應的學習任務群是“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師需要結合戲劇文本的特點,深入研讀單元教材,充分把握編者意圖,以確定戲劇單元教學的核心問題。
在單元導語中,編者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戲劇的基本特征,包括綜合性、直觀性和高度集中性,欣賞劇本呈現的矛盾沖突、情節推進、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藝術特色,深入體會戲劇文本語言所具有的動作化、個性化,真切感受劇作家蘊含在劇本中的情感。戲劇藝術融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等眾多藝術元素,集創作、編導、表演等的創造性表達于一體,呈現了直擊人物靈魂的矛盾沖突。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綜合性學習能力,不僅能夠自主獲取多方面的知識,而且也能夠根據劇本開展創編、策劃、演繹等活動,并通過編、導、演等多種實踐活動建構戲劇知識體系。當學生進入戲劇學習情境中,經歷多種角色的變換,必然引發對劇中人物角色的深度思考,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形成獨特的理解,從而充分認識戲劇所蘊含的價值。
綜合上述研讀與分析,本單元戲劇主題的核心內容可以定位為:把握戲劇的基本特征,感悟戲劇沖突對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命運發展的影響,感知悲劇人物的價值意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戲劇片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課本劇編演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戲劇實踐深刻感受戲劇的魅力。
本單元的三篇選文都是戲劇名作,且代表了不同的戲劇種類,可以承載戲劇學習方面的細化目標:《竇娥冤(節選)》中“本色”語言特征;《雷雨(節選)》中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意味深長的潛臺詞;《哈姆萊特(節選)》中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以及人物內心的沖突等[1]。學習這些單篇選文達成的目標構成戲劇認知鏈條,完整串聯起來就能使學生形成對中西戲劇的整體認知。而這種整體性經驗建構不是憑空得來的,需要建立在扎實的單篇文本學習積累與建構之上。也就是說單篇文本教學對于大單元教學而言是基礎和保證。學生只有通過細致閱讀單篇文本,開展持續深入的探究與思考,才能尋找到解決單元核心問題的有效路徑與方法,從而使核心問題的統攝作用在大單元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
例如,在《竇娥冤(節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中國傳統戲曲特點設置多個學習任務。任務一是品讀《竇娥冤(節選)》中竇娥的唱詞,感受其通俗自然、樸實生動的“本色”特征;任務二是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借助課外資料對竇娥悲劇的成因進行多元分析;任務三是觀看影視劇《竇娥冤(節選)》中的精彩片段,思考相關情節排演的落實路徑。
學習《雷雨(節選)》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系列學習任務:任務一是通讀《雷雨(節選)》全劇,重點關注作者如何通過潛臺詞來表達人物(周樸園、魯侍萍等)之間感情微妙變化的表達技巧;任務二是重點研讀劇中主要人物(魯侍萍、周樸園)別后重逢這一段內容,以關鍵語言、典型動作為切入點揣摩人物的心理,理性分析復雜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任務三是借助曹禺為劇本所撰寫的序言,了解戲劇中悲劇意識與悲劇人物的情感,深刻認識舊社會的腐朽、黑暗和罪惡。
學習《哈姆萊特(節選)》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系列學習任務:任務一是在戲劇文本閱讀中聚焦主人公的多處深有感慨的獨白,體會人物內心復雜的矛盾沖突;任務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哈姆萊特所說的“生存還是毀滅”的內涵。這是在單元目標內容分析、提煉主題的基礎上,將單元教學目標分解,并在圍繞單元核心問題設置的單篇選文學習任務中來完成,有助于學生建構戲劇知識體系,提升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
大單元視域下的戲劇單元教學,要在整體統攝下以單篇選文落實戲劇學習、鑒賞經驗的建構,這一過程是通過教讀、導讀、自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在學習任務群的諸多任務中,不同的閱讀課型所完成的學習任務承載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從單元核心學習內容看,《雷雨(節選)》適宜定為教讀課,《竇娥冤(節選)》宜作為導讀課,《哈姆萊特(節選)》宜作為自讀課。
《雷雨(節選)》教讀課上,教師要圍繞戲劇學習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研究、分析、探索戲劇的悲劇意識、悲劇人物,尤其是要指導學生解讀人物的關鍵語言、典型動作,幫助他們完成對戲劇核心概念與規則意義的建立。《竇娥冤(節選)》導讀課上,教師要以單篇選文學習任務為理解支架,引導學生從不同維度解讀文本,通過探討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表達方式的異同,使學生對戲劇概念形成全面認識。在《哈姆萊特(節選)》自讀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單元核心內容總結前面兩種閱讀課型的學習收獲,通過比較了解《哈姆萊特(節選)》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與《雷雨(節選)》《竇娥冤(節選)》的不同,帶領學生領略高雅深奧的戲劇藝術,體驗戲劇藝術的魅力,激發他們對戲劇藝術的喜愛。
總之,在高中戲劇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大單元視域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通過單篇選文與單元整體的互補融通,讓學生在戲劇學習中真正獲得多方面的體驗與收獲,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玉杰.大單元視域下的高中戲劇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21(12):16-19.
作者簡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奎屯市第一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