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單元內容為教學對象的大單元教學,可以成為學習任務群教學價值體現的重要抓手。學習任務群引導下的大單元教學,相應的教學方式可以概括為:研究教材中單元內容、單元主題、學習任務群的匹配主題;對學生的大單元教學體驗進行預設,判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表現;引導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中進行主動建構,形成對學習任務群相關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大單元教學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了通過學習任務群落實課程目標的思路,并且明確了18個學習任務群。全國使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在體現學習任務群方面有著顯著的編排特征: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應當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以單元內容為教學對象的大單元教學,可以成為學習任務群體現教學價值的重要抓手。
要將新課標中學習任務群所規定的學習任務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有相應的教學方式與之匹配。對于當前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形成對學習任務群的豐富理解,并以此優化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是重要的研究著力點[1]。
有研究表明,學習任務群與大單元教學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這種關系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學習任務群的具體體現通常在于文本,體現在教材上則是諸多課文在學習任務群的主題引領之下有機編排在一起,因此大單元教學能夠很好地體現學習任務群的脈絡;二是大單元教學強調通過優化教學方式,來體現知識之間的關聯,這恰恰能夠體現學習任務群的對應目標。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以學習任務群來引導大單元教學落地是有內在依據的。學習任務群引導下的大單元教學,需要教師在研究單元課文的基礎上凝練出相應的主題,然后基于教學參考書等課程資源分析,來判斷其如何體現相應學習任務群的理念與思想。其后的教學關鍵則在于用清晰的教學脈絡引導學生分析這一單元的文本,進而對文本解讀結果進行綜合。當學生有了相應的學習收獲之后,則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沉浸到大單元教學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生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收獲。這就使大單元教學與學習任務群目標實現之間形成更好的互相促進關系。
在學習任務群的引導之下,大單元教學具體實施需要有相應的方式。為了充分發揮學習任務群的優勢,提高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效果,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時候,可從這樣的幾個方面著手:精準提煉單元主題,確立大單元學習目標;構建沉浸式學習情境,系統規劃大單元任務;科學設計學習路徑,引導學生建構知識;加強教學條理性,挖掘單元間的深層關系;全面整合學習資源,實現讀、聽、說的深度融合;倡導自主學習模式,營造探究式學習環境[2]。在綜合這些要素的基礎上,相應的教學方式也就可以概括為:研究教材中某一單元的內容、單元主題、學習任務群的匹配主題;對學生的大單元教學體驗進行預設,判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表現;引導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中進行主動建構,形成與學習任務群相關的認識。
以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中涉及詩歌有《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等。在具體實施大單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分類。如可以將《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歸為一類,原因在于這些詩歌都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民族情感;而《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則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這兩者結合起來,就能夠引導學生理解時代與個人的關系,感悟作品中蘊含的青春價值。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是非常精彩的。比如學生能夠在前一類詩歌的解讀中發現一個人的個體價值總是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中實現的,也只有將個人的追求放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之下,才能體現出“青春的價值”。這樣的認識就是學生在閱讀、分析、比較不同文本的過程中獲得的,而這些認識與本單元學習任務群的主題又一脈相承。因此可以看出,上述教學方式是有實用價值的。
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大單元教學的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學生而言,他們能夠在大單元學習的體驗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認知結構的完善與關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評價。顯然,這一評價也需要在學習任務群的視角下進行。
筆者以為,在學習任務群的視角下評價大單元教學,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反應與學習任務群的主題相一致。譬如上面的例子中,學生的認識與“青春的價值”是否一致,就是教師評價學生參與大單元教學體驗的抓手。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看自己的文本解讀思路與思維邏輯,是否能夠表現出自己期待中的‘青春的價值’”。事實證明,這樣的提示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文本解讀的大單元學習目標,還可以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學習任務群和大單元教學相互依存,共同推動學生的深度學習[3]。當學生在學習任務群的引導之下于大單元教學中獲得深度學習體驗的時候,往往也就是文本解讀思路被打開、核心素養得以發展的時候。這樣的教學樣態對于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而言,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其不僅能夠促進教師更好地解讀新課標,從而獲得理論上的滋養,也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使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或許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相長的最好形態了。
參考文獻:
[1]周榮碩.豐富學習任務群理解,優化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J].語文世界(中旬刊),2024(12):82-83.
[2]陳強強.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24(23):65-68.
[3]林奇霞.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4(31):45-47.
[注:本文系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和實施研究”(課題編號:B/2023/03/338)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江蘇省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