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4月遭火災嚴重損壞后,巴黎圣母院歷經五年修復,目前主體重建工作已完成,從2024年12月8日起重新對公眾開放。
五年間修復了什么
法國總統府表示,共有約250家企業、2000多人參與了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包括來自法國各地的大量手工匠人,重建工作體現了“法國人的(建筑)藝術”。
據巴黎圣母院官方介紹,重建分為兩個階段。2019年至2021年9月是第一階段,工作人員對巴黎圣母院進行搶修和安全加固,并完成廢墟清理和損失評估工作。2021年9月之后進入第二階段,教堂修復正式開始,包括重建塔尖、拱頂和屋架,清潔和修復大教堂的墻壁、彩繪裝飾、拱頂和彩色玻璃窗,對壁畫和雕塑進行修復,重新安裝金色的公雞風向標等。
據法國媒體報道,過去5年里,巴黎圣母院共收到來自約150個國家和地區的8.46億歐元捐款,全部用于重建工作。目前重建已花去約7億歐元,剩余資金將用于后續重建工作。
修復工作有何借鑒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修復巴黎圣母院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法國積累的經驗對世界其他歷史遺跡重建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首先,在歷史古跡的復原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原則確定為在保持原貌的同時,賦予建筑“新的生命”。例如,將教堂南側的6扇玻璃花窗換上21世紀題材的當代創作。此外,巴黎圣母院附近還將修建一座展示其歷史的博物館。
其次,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法國文化部介紹,火災發生后,文化部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聯合啟動了一項匯集多個研究團隊的修復與科研項目,從石料和灰漿、木材和框架、建筑結構、金屬、玻璃、聲學、數字數據采集和人類學等方面,對巴黎圣母院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研究,為修復重建提供翔實的數據和資料支持。此外,修復團隊采用三維掃描、無人機拍攝和虛擬現實等技術,確保修復方案的精準性,大大加快了重建進程。
修復后必看亮點
崛起的尖塔與振翅的公雞 高約96米的尖塔,在大火中倒塌后得以重建。新尖塔幾乎復刻了19 世紀的設計,金色公雞風向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尖塔頂部新的鍍金公雞像,擁有一雙火焰形狀的翅膀,宛如一只涅槃的鳳凰。它的內部還藏有一份寫有2000名參與修繕人員名字的羊皮卷軸,以紀念他們的貢獻。
“森林”從火海中復蘇 巴黎圣母院的木質屋頂被譽為“森林”,由約 1300根古橡木梁交織而成。大火后,修復者遍尋法國數千棵橡樹,手工打磨,織就了新的“森林”。新屋頂不僅復刻了歷史原貌,還增添了噴水裝置與隔離層,提升了防火性能。
雕塑藝術品煥然一新 五年前,在熊熊烈焰中,巴黎圣母院主殿一度陷入昏暗。如今,污垢和煙塵被徹底清除。在燈光的加持下,石灰巖露出數百年前的本來面貌。五年前的大火燒毀了中世紀的屋頂桁架,大管風琴被有毒灰塵覆蓋。經過多次拆卸、清理與調試,8000根音管被再次奏響,調音師靠人耳校準,讓其渾厚音色再次悠揚。
(據“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