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村超”2024年再度火爆全國,新聞媒體也紛紛報道其文化出圈的價值,引起熱議。這一文化出圈現象是否能夠持續下去,是否能夠被復制,具有怎樣的參鑒作用,現擬用社會心態視角解析這一現象,并嘗試總結“村超”文化出圈的傳播心理規律和社會條件,為文旅創新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展現積極向上的地域形象和精神文化氣質提出建議。
【關鍵詞】貴州“村超”;文化出圈;社會心態
文化出圈一般針對的是某一地域或城市或項目或活動,代表其獨特性與發展潛力的符號被挖掘出來,比如玉林的舞獅、淄博的燒烤、哈爾濱的冰雪、開封的媒婆等,展現這一符號的基本目標是吸引受眾。吸引的范圍可大可小,小至本地區及鄰近區域,大至全國范圍乃至走出國門,面向世界,進而刺激當地的旅游經濟及相關產業發展,傳承精神文化。
2024年7月20日晚,本年度的貴州“村超”總決賽落下帷幕,這場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盛大民間足球技藝切磋所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再次震撼全國,《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焦點訪談》《新聞1+1》都聚焦過村超和文化千島貴州,討論這一文化出圈的價值和意義。
如何理解和解釋貴州“村超”的文化出圈現象,新聞媒體和貴州地方自媒體從“村超”作為文旅品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報道。對文化出圈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研究的基本內容也是分析某類文化出圈的基本情況、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以及創新路徑等,集中從實踐層面進行探討,本文擬從傳播心理學視角,尤其是社會心態角度解讀貴州“村超”的文化出圈現象,以加深對此現象的學理分析。
一、“村超”出圈所反映的社會心態
社會心態(socialmentality)一般指在一段時間內彌散在整個社會或社會群體/社會類別中的社會共識、社會情緒和感受以及社會價值取向。作為社會變革中無法忽視的社會心理資源與條件[1],社會心態對于新的傳播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解釋具有指導意義,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這一現象的社會心理原因及社會影響,可以成為預測其未來發展的有效心理依據。筆者通過對典型網絡評論數據的抓取與分析,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層面看村超文化出圈所帶來的社會心理影響,進而探尋其反映的社會心理需求、基本生活信念和社會價值觀等,以社會心態范式考察“村超”出圈。
(一)“村超”的社會心理影響
親臨現場的、隔著屏幕的都被眼前的場面深深吸引,漂亮的煙花、熱情的民族歌舞、激蕩心靈的比賽、舒心的美食品嘗、安心的周邊秩序……貴州村超讓“我難以忘記,總決賽真的被震撼到了。有時間我還想去,不去后悔一輩子”。
1.認知層面——美好記憶,深刻印象
認知是指在對認知對象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評價。這里的觀點主要圍繞“村超”和“貴州”展開。
(1)火遍全國的村超。
首先,“村超”本超——很純粹、群眾性。貴州村超“純凈簡單”(雙引號內的引文來自典型網絡評論,下同),“強身健體”,是“純粹的足球”“不商業化”,它給“愛好者一個踢球的機會”“大家都可以融入一起玩”,很接地氣,是“全國百姓的體育賽事”“認真踢球”“單純地運動流汗,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和體育精神”“這才是體育該有的樣”。其次,“村超”會讓更多人喜歡上足球。村超的比賽現場很壯觀,這種氛圍“可以在小朋友心里埋下一顆足球的種子”,使孩子對足球有興趣,“這種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足球也是一種好事”“這樣的足球氛圍太好了”“從來沒看球的人看了村超全部比賽從此愛上足球”“看了村超又燃起了以前對足球的興趣”。最后,“村超”的符號象征性——不僅是比賽,更是文化。
村超的舉辦地是貴州黔東南的榕江縣,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是貴州美譽“文化千島”的寫照。村超“不僅僅只是一場比賽,很能代表貴州本地少數民族文化”。“村超”作為文化符號,“文化引擎”,充分向外展示了本地區乃至貴州省的多民族文化、非遺傳承,它是“很好的賽事”,傳播了多樣文化,又展現了民族團結、和諧共進的精神風貌,“往大一點說,也能促進世界團結”。
(2)贊不絕口的貴州。
一個“村超”,連接著廣闊的地域,榕江—黔東南—貴州—云貴川,來訪者贊美這里的自然生態環境,“基本上每條山路都是風景,都有在森林里穿梭的感覺,相當享受”;有人贊美天氣,“夏天是去貴州最好的季節,涼爽是貴州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有人贊美貴州人,非常好、真實在、很熱情、太好客、很樸實、很淳樸,好相處、善良、和善、耿直、地道、沒那么多彎彎繞繞等詞是形容當地人、貴州人的高頻詞;“貴州少數民族是有民族感情的”,這里是“民風淳樸,熱情開朗的地區”“人品真的很好”。貴州,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貴州口味已在成都和重慶大受歡迎。
總體來看,“貴州人辦村超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讓世界了解貴州人都熱情,貴州人樸實好客,貴州永遠都是樸實做良心生意,做有良心的貴州人,永遠歡迎世界各國的游客到貴州旅游,了解貴州”。
2.情感層面——看的是球賽,喜歡的是氛圍
有這種說法,“榕江有一種幸福——看村超”。來這里,“體會一下那個氛圍”,“感受到了足球的熱情氛圍”“只感受到氛圍”“球賽好看不好看在其次,圖的就是這氣氛”“足球,對很多人來說真的沒有一點興趣,喜歡的是民間那種快樂的氛圍而已”。人們紛紛用震撼、喜歡、感動、歡樂、享受、熱愛、淚奔、流淚、落淚、心服口服、看著都爽、有幸在場、很給力、加油等詞匯表達自己看村超的情感體驗。“昨晚在現場,我一個不懂球的硬是跟著大家嗷嗷叫了一晚上”“我竟然看得熱淚盈眶……”。
(二)“村超”傳遞著社會信任
“信任是一種態度,相信某人的行為或周圍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現為三種期待:對自然與社會的秩序性、對合作伙伴承擔的義務、對某角色的技術能力。信任是交換與交流的媒介,其本質是信任感。”[2]而在社會心態視角下理解社會信任,它被稱為“社會信任感”。這種社會信任感是一種共享態度,它是民眾對各種社會實體是否可以信任的集體表征。[3]村超火爆的背后是社會信任的建立與強化,是政府管理者、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融洽社會關系的呈現,更是顯現社會凝聚力的窗口。
貴州近幾年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做得不錯,“榕江縣以賽為媒,強化同周邊景區聯動,穿珠成鏈,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將文旅流量轉化為發展增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貴州確實把足球做火了”“村超就是辦得好,希望以后越辦越好”“這村超搞得越來越牛了哦”“榕江縣政府很不容易,壓力不小呀,車水馬龍排隊下高速,住宿、接待、安全、醫療保障、管理、縣城交通疏導等等,做到零意外,真了不起”!
(三)貴州人的群體歸屬感
歸屬感是個體與某一特定的社會群體建立聯系,獲得群體資格并得到某種情感和價值,滿足個體愛和歸屬的需要。
“真為我的家鄉驕傲自豪”“我是貴州人我自豪”“看得我莫名想哭,從小生活在貴州我就覺得貴州是一個很好很安全讓人感到很安心的地方,貴州永遠是我最愛的地方和我最溫暖的家。總的來說貴州現在進步真的很大”。地域自豪感油然而生。
“說的也是實話,村超辦得這么火,也只能是我們貴州了,其他城市真的辦不了,因為我沒有看到哪個城市的人有我們貴州人那么熱情好客,善良樸素”“我們黔東南熱情好客,只要路過遇到飯點無論哪一家都可以進去吃飯的”“宣揚貴州,是我們每個貴州人應該做的事情。”“我今年七十四歲了,當天還在醫院住院,不枉來一趟村超!貴州,能不能多有幾個榕江啊?多學學榕江吧,我能為榕江的繁榮昌盛做出什么啊?”
(四)提升外群體形象,破除貴州地域刻板印象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個體形成“內群體”與“外群體”意識,會產生內群體偏愛效應以及外群體貶低傾向。“村超”帶來的是良性的群際互動,打破了本地與外地的區隔,形成了和睦、共贏的狀態。
1.放大貴州優點,促發群際友好往來
“本人是重慶人,貴州人的好客大局觀是別的地方比不了的。”“我是云南的,貴州村超去年我們去看了,當地人是真的太好了。”“講句實話,貴州是我見過最好的一個省份,我是從北京過來看村超的,無論是人名還是其他的,都非常接地氣,營造出來很好的一種村超氛圍。總之,來一趟貴州感觸很深,感謝中國能有這么好的省份。”“她們沒有把我們外地人當游客,是把我們遠道而來的游客當作朋友,是真心希望我們來貴州玩得愉快,喜歡他們貴州,我也因此愛上了貴州。”“我作為一位廣東人很喜歡貴州,2018年去過一次,風景很美、環境舒適,民族風情多彩多樣,民風淳樸,希望有機會自駕到那邊玩,當然也希望貴州的朋友到我們廣東游玩,廣東人民歡迎你的到來。”“永遠還是那句話——不是我們貴州感動了你們,而是你們遠道而來感動了我們。歡迎大家!”
2.改變對貴州的刻板印象
貴州人住在山洞里,貴州又窮又落后,交通不便利,“都是山咔咔、還不通電”,貴州人“愛惹事”。“歡迎別省的同胞多來貴州走走看看,改變一下對貴州的看法,多了解我們貴州!”現在,這里交通四通八達,“也慢慢好了起來,村超的舉辦,代表了我們的家鄉不再封閉,我們有自己的特色,貴州人民歡迎大家!”因為村超,有很多人重新認識了貴州。
二、村超:出圈文化的符號選擇
村超,作為文化出圈的符號,其出現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村超能不能繼續火下去,村超是否能夠被復制等疑問不斷出現。從村超的典型分析可順推其普遍規律。
(一)榕江足球運動有豐厚的歷史積淀
村超,“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縮寫,由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所舉辦,2023年火爆全網,進入國人視野,熱度持續至今。但據當地縣志記載,自20世紀40年代始,足球運動傳入榕江,逐漸被當地人接受,一直在民間開展足球運動,舉辦足球比賽。2021年,榕江縣被評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縣。
足球運動本身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就有參與人數多的特點,對貴州“村超”而言,它是一項受歡迎的基層群眾性體育活動,有人踢球,有場地供人踢球,形成足球運動發展的良好氛圍。
貴州每個村寨都有球場,一個村能組一個足球隊。“我們榕江每個鎮都有足球場。每個學校都有足球場。”“國內有70萬個村子,如果每個村都有這種足球氛圍,不就有了國家足球的土壤和源泉?”
(二)村超的價值觀
村超的價值觀是它的精神內核,也是保持其自身活力的關鍵所在。“村超”符號所蘊含的是當地各族人民對足球發自內心的喜愛、熱愛。簡單地踢球,單純地享受并慷慨地與人分享足球帶來的快樂,秉承最純粹的初心,以此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村超”文化出圈的持久動力
通過上面的分析,此處探尋村超文化出圈是否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以達到文旅活動提振當地經濟發展,激發活力,造福人民。
(一)條件
村超文化出圈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個是內在的條件即村超本身,另一個是外在條件,是促使村超出圈的其他因素。筆者認為,這兩個條件是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二)功用
村超出圈后,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這種轟動情況能否被復制,對其他地區有沒有參照價值,也就是這個典型的推廣性。筆者認為,在回應這個問題時還需要對前面的條件再加一個維度——穩定的和暫時的。就主要的外在條件來看,必須具備穩定性才能保證村超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多樣、自然環境好和當地人好是相對穩定的因素,而地方政府管理、安全性保障、好領導以及商家誠信等方面則具有暫時性、變動性,朝令夕改、念歪經、新官不理舊政都是存在的,這樣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村超文化出圈可以借鑒的幾個方面:
1.硬性吸引力
好政策的有效執行和有力監督,好領導的指揮和推動是所謂的政通,這是村超出圈的硬性吸引力,是安全秩序的保障,是基礎。
2.軟性吸引力
人的精神氣質和多樣的民族文化是這里的軟性吸引力。
“村超”價值觀蘊含著可貴的體育精神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民族的生活方式、交融與共的生活常態形成充滿魅力的地域文化,貴州人淳樸好客的群體形象深入人心,這些作為村超出圈的軟性吸引力,是關鍵。
“村超”文化出圈不是偶然,它的復制和推廣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村超”出圈的主要條件具有穩定性的話,那它會持久發展下去;如果其他地區也想發展自身,獲得關注和效益,可以對標“村超”典型,找準出圈符號,打造硬性和軟性吸引力。
參考文獻:
[1]楊宜音.個體與宏觀社會的心理關系:社會心態概念的界定[J].社會學研究,2006(4):117-131+244.
[2]井世潔,楊宜音.轉型期社會信任感的階層與區域特征[J].社會科學,2013(6):77-85.
[3]全國13所高等院校《社會心理學》編寫組.社會心理學[M].5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1-358.
作者簡介:張曉輝,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 100024)。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