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批90后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但查處曝光的違紀違法案件顯示,有的90后干部剛剛成為單位骨干或才走上領導崗位就理想信念崩塌、價值觀錯位扭曲,開始腐化墮落。
作為90后,他們進入社會的時間并不長,卻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刻倏然滑向腐敗深淵。是什么讓他們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應當如何幫助年輕干部“系好第一顆扣子”,在正確道路上行穩致遠?
2024年5月26日,據微信公眾號“廉潔民權”消息,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民法院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肖遙涉嫌嚴重違法,接受民權縣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通報信息顯示,肖遙出生于1994年8月,商丘市睢縣蓼堤鎮人, 2013年6月參加工作。自工作以來,他先后擔任民權縣人民法院辦公室工作人員、行政科工作人員以及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
此前,兩名90后干部接連被查。他們分別是1992年12月出生的劉芳秀和1991年11月出生的田博文。二人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劉芳秀是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住房城鄉建設和城鎮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原副股長;田博文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棚改辦原鹿源社區認定組組長。
據官方通報,劉芳秀是長寧人,大學本科學歷。工作近9年,一直在家鄉長寧縣。
田博文同樣是在家鄉工作,在職大專學歷,歷任七臺河市茄子河區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區沉陷辦工作人員、區棚改辦鹿源社區認定組組長等職。
2024年以來,查處的90后干部不在少數。2024年11月,又有三名90后干部被查。

據微信公眾號“廉潔撫州”2024年11月28日消息,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南源鄉黨委書記黃祖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目前正接受宜黃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990年出生的黃祖駿,大學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曾在宜黃縣鳳岡鎮、圳口鄉、南源鄉等單位任職。
據微信公眾號“廉潔南昌”2024年11月20日消息,江西省贛江新區新祺周管理處綜合便民服務中心黨委委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倪仁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贛江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紀律審查和南昌市青山湖區監委監察調查。倪仁杰出生于1990年,曾在江西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辦、贛江新區新祺周管理處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工作。
2024年11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紀委監委披露,得榮縣奔都鄉人民政府副鄉長馬小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得榮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990年出生的馬小輝,曾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公安局擔任協警,后任得榮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得榮縣奔都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刊發報道《早節不保難行遠》,剖析年輕干部被查的現象。報道中,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楊春建接受采訪時說,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呈現幾個明顯特點:身處關鍵崗位,貪腐目的“單純”,具有較強隱蔽性。
從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看,年輕干部違紀違法目的相對“直接”,大多表現為赤裸裸地拿金錢滿足私欲,與其年齡層級、心理狀態有直接聯系。有的是因為熱衷攀比,入不敷出;有的是沾染不良嗜好,拆東墻補西墻,從而走上受賄或挪用公款的不歸路。
2018年,貴州90后女干部張藝涉嫌貪污被提起公訴的新聞曾引起輿論熱議。張藝于2016年9月參加工作,是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的會計兼出納,2017年7月即著手開始實施貪腐行為,案發時僅25歲。
張藝利用職務之便,虛構他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虛假事實,又以這些人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為由,申請城鄉退保,騙取社保資金,同時還侵吞他人退回的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金(含死亡超領),涉案金額共計40余萬元。
有紀委監委辦案人員曾透露,一些年輕公職人員貪腐的背后,往往涉及沉迷網絡賭博、網絡游戲等問題,“他們涉世未深、超前消費、愛慕虛榮的特點比較鮮明”。
在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進行的一場司法拍賣中,一張起拍價僅80元的游戲卡牌被炒至8700余萬元天價,拍賣隨即被法院叫停。該卡牌的原主人是一個叫張雨杰的95后。
張雨杰供職于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交易管理科時,貪污近7000萬元。2019年4月,張雨杰辭職。2020年2月27日,張雨杰被抓獲歸案。同年11月16日,張雨杰被滁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教授彭新林表示,年輕公職人員大多是“三門干部”,即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大門”,處在人生事業的起步期,其黨性錘煉、實踐鍛煉、基層歷練相對不足,對群眾感情還不深,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腐蝕,一旦“三觀”錯位、對手中權力缺乏敬畏,未能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就容易走上腐敗道路。
要高度重視年輕領導干部紀律教育。對年輕干部要重視培養,更要加強教育、強化約束,在嚴管厚愛中激勵年輕干部擔當作為。
“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年輕干部重使用、輕監管,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監督管理存在寬松軟現象,對他們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未能及時咬耳扯袖,使其偏航之舉無法及時得到糾正,最后跌入腐敗深淵。”彭新林表示,雖然腐敗與年齡沒有必然聯系和直接關系,但對腐敗低齡化現象需要保持高度關注和足夠警惕。他認為,遏制這種低齡化現象,關鍵還是要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完善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體制機制,增強年輕干部拒腐防變的定力。
具體來說:要把嚴的要求貫穿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全過程,做細做實日常監督,強化經常性紀律教育,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防止小問題變成大錯誤。
加強對年輕干部權力運用的監督和制約。要堅持厚愛和嚴管相結合,對于年輕干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制度漏洞,特別是年輕干部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重點環節和關鍵崗位,要常態化排查廉政風險點,制定落實防控措施,不斷規范年輕干部秉公用權。
要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注重用身邊人、身邊事警示教育年輕干部,促使年輕干部筑牢拒腐防變防線。
(摘編自《中國新聞周刊》《南方日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