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對國有企業而言,需深刻領會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實際行動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進程中落地、落實。某國有企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實企業發展“二十四字”戰略方針,圍繞“精細管理 穩健發展”的工作主線,深入開展“合規管理深化年”行動;圍繞強化黨建引領,深入開展“盟紅四方 匠心市政”黨建聯盟品牌,構建立體式黨建融合體系,以黨建“軟實力”助推生產經營“硬發展”。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化黨建聯盟的重要意義
1.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嚴格遵守黨章黨規,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根本要求。黨章第三十三條規定:“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該企業黨委堅持把服務生產經營中心任務作為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堅持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生產經營當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發揮好黨建引領的作用。
2.實施“黨建聯盟”是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過程中探索出來的創新產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根”和“魂”;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更是實現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根基和優勢。但在以生產經營為重點的施工企業中,不少企業出現了黨建與生產經營脫節、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不足、結合不夠,甚至成為“兩張皮”的情況。為進一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解決“兩張皮”的現狀,該國有企業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機制,打造“盟紅四方" 匠心市政”黨建聯盟品牌。以黨建工作為載體,密切各級黨組織與屬地單位的交流合作,搭建互利互補、合作共贏的黨建平臺,形成共強黨建、同謀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工程項目解決管理難題提供了新的措施,探索出黨建融入生產經營中心的新思路。
3.實施“黨建聯盟”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作為施工企業,該國有企業所屬的各工程項目都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征地拆遷、管線遷改、屬地管理等外部關系處理和業務手續辦理等問題。該類問題涉及權屬范圍廣、辦理程序多,工作推進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客觀上就需要搭建聯盟共建平臺,站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高度,以黨的旗幟為引領,有效整合相關單位資源、管理和訴求,積極創建“黨建聯盟”融合體系。依托黨建聯盟平臺,工程項目能夠有效理順外部關系,打破“單打獨斗”的黨建工作困境,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融入中心、解決問題,切實達到“以黨建為業務鑄魂,以業務使黨建生根”的深度融合效果。
二、發揮組織優勢,以“融”為本構建黨建聯盟格局
1.以思想融合做到聯盟“合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戰略部署,全國各級黨組織均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來抓,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為共建各方主體的思想融合點,成為聯盟合心的重要基礎。在此基礎上,黨建聯盟各方主體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維護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聚焦于運用黨的創新理論、企業改革發展等方面深入開展研討,推動黨的先進理論進基層、進一線,不斷厚植聯盟各方黨建業務融合的思想動力。
2.以目標融合助力聯盟“合力”。近年來,全黨范圍內先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提出“擔使命”“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實干擔當促進發展”等要求。全國各級黨組織積極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找準切入點、發力點,把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工作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有效實現破難題、促發展為目標融合點,共建各方主體逐步形成聯盟合力。在黨建聯盟的基礎上,各共建主體胸懷“國之大者”,以解難題為目標,合力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聚焦問題、知難而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3.以載體融合助力聯盟“合為”。在改革發展新征程中,該國有企業不僅按照全面覆蓋、有效覆蓋的要求,做到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同步開展,更在此基礎上適時開展黨建聯盟工作。該企業本部及各工程項目積極與屬地政府、街道、業主單位、監理單位、權屬管理單位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以載體相融助力聯盟合為。在此基礎上,各工程項目黨支部積極結合企業管理、征地拆遷、施工生產實際制定黨建聯盟工作計劃,找準重難點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圍繞生產經營有針對性地策劃黨建聯盟活動。在日常溝通聯系以外建立月度或季度聯席會議制度,不斷總結階段工作內容并對下階段工作進行部署安排,以發展的眼光解決不同階段的不同矛盾。同時,各工程項目黨支部跳出國有企業系統的固有模式,通過交流互釋突破固有思維,吸收不同的黨建工作精華和特點,促進支部工作更具活力。
截至2023年,該企業7個工程項目分別與業主單位、監理單位、屬地管轄單位等21個單位建立聯盟共建關系;有3個項目與屬地單位揭牌成立黨建聯盟“鐵三角”。除此之外,各工程項目均與政府單位、交警、派出所等建立聯盟關系,通過不同層級的黨建共建,有效整合資源,構建黨建聯盟載體鏈,為服務生產核心提供了源頭供給。
三、完善機制運行,以“創”為核服務生產經營
1.黨建聯學,創新學習形式。結合學習黨的二十大、建黨100周年和系列主題教育,該國有企業和所屬各工程項目先后與屬地多個黨支部開展送黨課進企、黨的二十大精神聯學、黨建工作交流等,以多元方式促進能量互釋,激發基層黨支部工作活力,形成黨建知識聯學的良好氛圍。其中一個項目黨支部接待了“全國軌道交通黨建標桿學習行”等調研交流,策劃了“青少年書屋揭牌”“青春有為,時代有我”演講比賽、紅色陣地研學、黨建共建主題黨日活動,制作的涵蓋“黨的二十大知識”“廉潔文化”和“地鐵知識”的手抄報在無錫市五大區域漂流展出等活動。另一個項目黨支部聯合業主開展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應知應會知識競賽”“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攜手社區開展“老黨員講黨課”等活動,強化了聯盟單位黨支部合作意識,讓基層黨建工作有人氣、接地氣。
2.企檢聯建,創新監督形式。在黨建聯盟平臺的支持下,該企業所屬項目黨支部與市級、區委檢察院簽訂了企檢共建協議書,自覺融入屬地紀委管理,接受教育和監督。多個工程項目黨支部組織職工參觀了市廉政教育基地、策劃廉潔趣味運動會、征集廉潔書法作品、制作廉潔竹鈴、開展“清廉工地我來談”演講比賽活動,加強對項目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的廉潔從業警示教育,架好反腐倡廉高壓線。
3.工作聯動,創新服務中心。①施工生產聯管。在黨建聯盟平臺的作用下,該企業所屬無錫項目與業主單位第一黨支部成立了“服務工程現場聯絡點”,與交警隊伍、派出所、電力局、市政工程等單位開展了“服務你來談”活動,進一步在交通疏解、道路翻交、管線遷改等方面通力合作,解決項目施工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助推生產經營有序推進。在業主單位的推薦下,該工程項目先后迎接了蘇州、南昌、南通、太原、合肥、福州、常州、南京等10余家軌道交通建設單位蒞臨項目現場交流地鐵施工技術,推動項目進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優化施工工藝,為建設安全、品質地鐵奠定重要基礎。該公司所屬徐州工程項目黨支部主動出擊破解征拆難題。在項目盾構施工期間,項目黨員征拆小組積極聯系共建單位召開征拆座談會,現場走訪、討論征拆方案,利用各方資源做到全天候盯控現場、慰問困難群眾、安撫居民情緒,逐步推進征拆工作,保證盾構掘進施工,受到業主發函表揚。該公司所屬無錫項目主動聯系共建單位和權屬管理單位,完成盾構施工箱變土地租賃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為盾構通電始發提供了前提條件。該公司所屬無錫各項目積極聯系施工場地周邊社區簽訂“安全監督協議書”,聘請社區熱心居民作為安全監督員,監督項目安全文明施工生產;積極開展“防塵降噪”專項管控,通過對內采取“三禁三加”強化噪音管控,最大程度降低夜間施工對居民造成的不便。多個工程項目積極策劃地鐵宣介進社區活動,對外公示聯系方式、在社區網絡平臺發布公告、在社區居民中發放宣傳冊、建立微信交流群、夜間在小區進行噪音測試等,切實將“三說清兩必須”工作落實到位,并在社區的配合下回訪居民投訴、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有效護航施工生產有序推進。
②重大事件聯保。通過黨建聯盟,該公司無錫片區項目黨支部與屬地街道、業主單位簽訂了《防汛應急搶險互助協議》;在項目承辦的市級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中將社區街道納入聯合防控系統中,積極發揮項目部的人員、設備優勢,為區域防汛應急工作添加一道“保障”。面對暴雪、暴雨等極端天氣,該公司所屬各工程項目迅速聯盟各方組成聯合突擊隊,開展掃冰除雪、防汛救災專項行動,為周邊居民的安全出行、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一個工程項目還接受了某市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授牌,在志愿服務、公益助學、豐富青少年課外實踐生活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彰顯央企擔當。
③生產生活聯建。為進一步構建覆蓋面廣、開放性好、創新度高、資源整合功能強的黨建聯盟格局,該公司及各工程項目積極探索多元聯盟,激發基層黨支部活力,讓黨建工作有人氣、接地氣。近年來,該公司所屬無錫片區各項目先后開展“秋季騎行”“千人夜徒”“益動太湖”“助力錫馬”“公益環保行”“高考志愿服務隊”“植樹節DIY環保袋”“金秋助學”“匠心菜園”“成立青少年課外實踐基地”等一系列公益志愿者活動,積極倡導文明、傳遞正能量,也在活動中進一步增進與聯盟各方的交流互動、增進友誼,凝聚出助推地鐵施工建設、關愛地鐵建設者的“同心圓”。各聯盟單位先后到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開展了“夏送清涼”“小紅車進工地”“小記者送溫暖”“關愛春節留守人員”等活動;中國電信為一線工人制定專屬優惠資費套餐、中國銀行走進工地現場為工人辦理工資卡、周邊醫院為一線工人義務體檢等一系列工作得到了一線施工管理者和建設者的一致贊譽。
四、黨建聯盟工作的經驗啟示
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就是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挖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加強項目管理和成效評估,大力評選、推廣“黨建聯盟”示范項目,進一步實現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相融并進、共同發展。
1.加強系統考核,持續提升黨建聯盟引領力。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體現在推進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的各領域、全過程,實施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步考核評價,通過制定考核指標、明確考核范圍、同步實施考核、同步兌現獎懲的方式,大力營造“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選人用人導向和價值創造導向,達到以黨建促經營,以經營強黨建的目標。
2.堅持精準施策,持續提升黨建聯盟執行力。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就是要把經營重點、管理難點、員工焦點等關鍵因素作為黨建聯盟工作的切入點。要建立健全工程項目主體與聯盟共建單位的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問題;要突出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結合黨建聯系點等制度落實,抓好分管領域黨建聯盟工作;樹立“抓業務必須抓黨建”思維,發揮專業部門優勢,推動黨建與經營中心工作不斷融合、取得實效。
3.打造特色品牌,持續提升黨建聯盟影響力。注重選好載體,針對工程項目特點、生產經營重點的不同,尊重實踐規律、注重過程控制,選取形式多樣的載體,激發黨員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注重聯盟特色培育,以“一支部一特色、一項目一品牌”為指導原則,加強督促指導和分類總結,促進“盟紅四方" 匠心市政”黨建聯盟品牌因地制宜、各有特色。注重鞏固延伸,結合各工程項目管理實際,分類確定黨建聯盟重點,逐漸形成具有國有企業特色的黨建聯盟品牌。
(作者單位:中鐵十七局集團市政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