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重要位置,在許多重要會議和場合上多次提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在繼承和發揚前人關于群眾觀的思想上,形成了系統而完備的習近平群眾觀。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深入學習習近平群眾觀對其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價值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這些話語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與初心,也深刻地體現中國共產黨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同時也顯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關心與愛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保障社會民生問題上出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在“脫貧攻堅”上,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始終做到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調動全國力量共同抗疫,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這一系列舉措,就是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最好體現,就是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好體現,就是我們黨在帶領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上堅守“人民至上”的最好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同時,他也明確地提到,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關、不可分離,只有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才能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當中,需要匯聚每一個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在制定路線、政策和方針上,要深刻地汲取人民群眾的意見,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夢就是中國14億人民的夢,沒有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無法實現的。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地位,也決定著我們黨的價值追求就是把實現人民利益作為黨的不懈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其根本要求和政治品質就是堅持人民立場,無論在任何時代都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都不能脫離人民。黨從成立取得的偉大成就,歸根到底就是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在新時代背景下,群眾路線依然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前人群眾觀的基礎上,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堅守人民立場的理念提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他強調,在全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拼搏的今天,我們要“拜人民為師”,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方針時,要多調查、多研究、多傾聽老百姓的呼聲,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至上”,不斷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需要,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推向更美好的明天。
黨的理論是經過實踐與歷史檢驗的,是經過人民群眾檢驗的,是正確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員,想要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有新作為,取得新成就,就必須牢記黨的歷史,學習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在思想上保持與黨中央的高度一致。同時還要掌握習近平群眾觀的實質與核心,清醒地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群眾觀。要明確地認識到我們都來自學生,同學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民群眾。在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時,不僅要加強黨史、國情等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始終認識到自己是人民群眾的一分子,時刻將為人民服務作為行動和決策的首要準則,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而真正做到從學生群體中來,到學生群體中去,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先進模范作用。
在革命年代,黨員同志在遇到困難時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充分體現了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新時代的今天,在有困難發生時,對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要求依然沒有變。作為大學生黨員的我們要學會完善自我,在苦難與困境中挺身而出,積極幫助他人,爭做學生群體中的楷模。以習近平群眾觀的要求作為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刻苦鉆研,努力提高學習成績;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與同學團結、友愛、互助,營造良好融洽的同學關系,以此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同時作為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和國家事業建設的接班人,還要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與“黨實現長期執政就必須獲得人民的支持”的道理,全面認清自己,矯正自身缺點,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想問題、辦事情時堅持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扎根于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實踐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但是強硬的服務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在社會的各種磨煉中才能養成。以習近平群眾觀為指導,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心系同學,做事多從同學的角度出發,樂于助人,服務人民,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大學生黨員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石。大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但在當前,大學生黨員隊伍里還存在著諸如“組織入黨,思想未入黨”“做事脫離學生”“不積極踐行黨的宗旨”等問題,遠遠拉低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習近平群眾觀的教育和引領作用,引導廣大學生黨員在想問題、做事情的時候,要做到密切聯系學生群體,心為同學所系,思為同學所想,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在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堅持知識指導實踐,在學習與為同學服務的過程中,練就強硬的服務本領,以實際行動來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日后走向社會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黨員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認真領會習近平群眾觀的精神和實質,在行動和思想上做到進入黨門、即為黨人,做到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做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做到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基金項目:2023年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新時代背景下廣西高校研究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工作路徑創新研究”(編號:XJCY202300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