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養(yǎng)導向下的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效能。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原點,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關鍵,教學活動是教學的核心。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解決了傳統(tǒng)信息科技教學目標虛化、教學評價矮化的弊病。闡述了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指出了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的路徑。
關鍵詞:信息科技;素養(yǎng)導向;“教學評一體化”
作者簡介:陳燁暉(1992—),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北學校。
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養(yǎng),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以評促教”和“以評促學”是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原則。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定教學目標,研究教學評量,并將教學評量貫穿始終。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實踐的原點和歸宿,而教學評量則是教學實施、實踐的驅動。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學實踐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養(yǎng)。
一、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教學評一體化”是指教師教、學生學以及相關的評價任務與教學目標是一致的,教學評價圍繞著教學目標,又指引著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等。“教學評一體化”不僅是指理論上的一體化,更是實踐上的一體化。“教學評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學順應了時代的潮流、要求,推動了教學行為、方式等的深刻變革。
(一)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原點和歸宿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總的要求,是教學的原點和歸宿,對教學過程起統(tǒng)攝作用。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從“三維”視角展開,不僅要著眼于學生的信息科技認知、技能,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目標應當是可視化的、可操作的,而不能籠統(tǒng)、模糊。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應當發(fā)揮導向、調節(jié)、促進等作用,指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只有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才能推動信息科技教學順利進行。
(二)教學評量是教學的依據和保障
教學評價的落實依托于教學評量。教學評量的設計應當依據教學目標進行,并始終圍繞目標、為了目標。教學評量應當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相一致。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學要“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可見,評價是信息科技教學的驅動,信息科技教學的有效性、信息科技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都應當依據教學評量來檢驗[1]。在教學中要展開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等,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主評價、同伴互相評價等結合起來。只有這樣,評價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反饋、矯正等功能和價值。
(三)教學實踐是“教學評一體化”的檢驗和指向
任何的教學理論最終都指向教學實踐。教學實踐是“教學評一體化”的檢驗和指向。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教學評價關注學生的學,關注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在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應當注重評價功能的有效發(fā)揮、注重目標的有效達成。教師要將教學目標滲透、融入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教學評價跟進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教學實踐,“教學評一體化”的成效才能得到有效檢驗。
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是信息科技教學的三大要素。其中,目標是基本要素,評價是關鍵要素,活動是核心要素。只有讓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課堂的評同步協調,才能確保學生信息科技學習的精準、有效[2]。
二、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存在的問題
“教學評一體化”是教學最為基本的特征,但在實踐中卻出現了各種問題,導致“教學評一體化”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基于此,教師要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努力促進信息科技走向“教學評一體化”。
(一)目標形同虛設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的基礎性工作。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很多教師制定的信息科技教學目標形同虛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與教學目標、評價等嚴重脫節(jié)。教學目標由教師制定,而學生對于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學等一無所知。教師的教學,就是按部就班地將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做筆記、背誦。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缺乏目標導向,學習效率較低。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學要讓學生知道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探究學習。
(二)評價應用不足
當下,部分教師的信息科技評價應用嚴重不足。部分教師的評價局限于口頭評價,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手段單調,因而不能通過評價有效調動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積極性。并且,通常情況下,部分教師往往注重對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忽視了診斷性評價。在部分教師的信息科技課堂上,出現了隨意化評價的現象。部分教師只關注教學進度,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困惑、信息科技認知水平等,導致教學評價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效能,無法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
(三)忽視了教學評的一致性
在部分信息科技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評價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jié)現象,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部分信息科技課堂上,學生習慣按照教師的指令展開操作,教師也往往忽視評價的滲透、融入,導致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沒有持續(xù)的動力。教學評的嚴重脫節(jié),不利于促進學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想實現促進學生信息科技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長期進行自主思考、探究、合作和交流,無法依靠教師簡單的結果性評價來達成[3]。
綜上,教師要調查、了解當下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存在的問題。只有找到問題以及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展開學習。
三、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的路徑
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是對傳統(tǒng)信息科技教學范式的一種革新。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就是要讓教學評價、教學目標同步,尤其是要發(fā)揮評價的作用,因為評價是勾連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的媒介。發(fā)揮評價的功能,就能讓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有動力、有方向、有計劃、有組織[4]。
(一)用教學目標定航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學,就是要讓教學目標精準定位教學指向。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對于教學目標的表述,要盡量簡潔,要從學生的視角,考量學生在信息科技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障礙、困惑。清晰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前提。要讓教學目標精準定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在信息科技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疑點、盲點等。只有這樣,教學目標才具有導向性,才能真正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科技學習。
例如,在教學蘇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級上冊中的“信息的搜索與遴選”時,筆者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了解獲取信息的途徑,能借助互聯網積極主動獲取信息,能借助搜索引擎查詢需要的信息;2.計算思維——能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了解互聯網中的算法;3.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會使用多種搜索引擎、搜索策略精準搜索,提升獲取信息的能力;4.信息社會責任——了解互聯網信息使用規(guī)范,增強互聯網信息安全意識等。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確定教學重點,即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精準高效的搜索策略等。同時,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情,確定教學難點為“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確定教學目標之后,教師要向學生說明,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二)用教學評量導航
教學評量是依據教學目標設定的。如果說教學目標起“定航”作用的話,那么,教學評量就起“導航”作用。在“信息的搜索與遴選”這一課的教學中,從教學目標出發(fā),筆者設定了這樣的教學評量指標:1.知識與技能——是否理解搜索的原理、路徑,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獲取信息;2.過程與方法——是否能借助搜索引擎積極主動獲取信息,是否能根據相關的條件精準搜索相關信息;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否具有信息安全、信息倫理、道德與法治意識。在總體性的教學評量指標下,教師還可以將其具體化,從而設計出具體、可量化的教學評量標準。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評價的過程性、成果性量表,對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過程進行形成性、診斷性的評價。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學評量的藍本就是教學目標,其指向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活動。用教學評量導航,就是要讓信息科技教學活動始終在教學目標的導引下展開,并圍繞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對照教學評量,對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評價的平臺,開發(fā)評價的工具,讓評價多元化,讓評價能積累學生“學的數據”,從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評價不僅要著眼于學生“學會”,還要著眼于學生的“會學”“慧學”。教師要通過評價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讓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活動走向優(yōu)質、優(yōu)態(tài)。
(三)用教學活動巡航
“教學評一體化”倡導教師在信息科技教學中引導學生“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活動的開展就像是巡航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信息科技活動搭建支架,設計相關的導學問題、探究任務,并引導學生開發(fā)活動資源、素材等。信息科技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運用信息科技的優(yōu)勢,優(yōu)化演示、研討、搶答等方式方法。如在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搜索引擎的組成,即搜索器、索引器、檢索器等相關概念時,筆者沒有抽象地說教,而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引導學生認知,即搜索器就相當于一個采購員,索引器就相當于一個理貨員,而檢索器就相當于一個售貨員。通過形象的比喻,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在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層次性、結構化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活動1: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相同的信息,并比較搜索結果。
活動2:使用“高級搜索”,根據相關的條件、要求精確搜索。
活動3:搜索不同類型的信息,如文字信息、圖片信息、音頻和視頻信息等。
活動4:嘗試進行圖片搜索、語音搜索等。
教師要借助教學目標、教學評價來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在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科技素養(yǎng)。在“教學評一體化”活動中,教學目標應當是明線,應當可視化;而教學評價應當是暗線,應當發(fā)揮“看不見的手”的功能、作用。教學評價應當貫穿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始終。
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效能。它消除了過去信息科技教學活動脫離目標、評價的弊病,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評”分割的問題,讓“教學評”緊密結合,從而實現了信息科技教學的閉環(huán)管理。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開發(fā)教學評價工具,并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教學始終,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讓教學評價圍繞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緊貼教學目標,從而讓教師的信息科技教學有黏性、有節(jié)奏。信息科技“教學評一體化”能讓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實現減負增效,同時促進信息科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俞曉.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教學策略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20):59-60.
張菊榮.“教-學-評一致性”給課堂帶來了什么?[J].中小學管理,2013(1):7-9.
田薇臻,崔允漷.單元設計的三大模式:從學科到超學科[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3(5):62-72.
崔允漷,夏雪梅.“教-學-評一致性”:意義與含義[J].中小學管理,20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