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發酵、揉面、造型、上籠、出鍋……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2月5日,在運城市夏縣水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第六屆夏都饅頭文化藝術節暨面點技能大賽順利舉辦。這一延續多年的活動不僅展示了夏縣面點師們的高超技藝,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讓群眾的生活如饅頭般蒸蒸日上。
此次活動以“涑水奮楫浪潮涌,夏都饃香氣昂霄”為主題,內容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現場設置了展銷區、書法區、剪紙區、小吃區等多個區域,既有“有‘饃’有樣、蒸蒸日上”的饅頭大賽,又有花樣繁多、琳瑯滿目的展示展銷;既有筆尖流韻、翰“饃”飄香的書法筆會,又有傳統民間藝術的剪紙;既有夏縣特色小吃的舌尖美味,又有熱鬧過節的猜燈謎等活動,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與味覺雙重盛宴。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吸引群眾積極參與,感受傳統手工藝的無限魅力。
活動現場,來自瑤峰鎮、裴介鎮、胡張鄉以及水頭鎮各村的23支參賽隊伍齊聚一堂,同場競技,暗自比拼,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將普通面團轉化為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靈蛇期許新年美好,龍鳳象征吉祥如意,石榴寓意子孫滿堂……各樣造型琳瑯滿目,既保留傳統花饃的吉祥寓意,又融入現代審美元素。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評委按照造型創意、發酵工藝、色澤口感等標準嚴格打分,最終評選出特等獎及一、二等獎,與會領導為獲獎代表頒發獎牌及獎品。
“這個是一對龍鳳喜餅,訂婚、結婚都可以用的。這個是一個大的聚寶盆,有元寶,代表財源滾滾,錦鯉代表錦繡前程。中間這個是一個大的聚寶盆,代表招財納福,下面是一圈福袋,代表代代有福。”參賽選手常琪將她的作品一一展示給現場觀眾并表示,“大賽平臺不僅提升了我的蒸饃技術,同時也宣傳了我的花饃。我相信饅頭文化節的舉辦能大幅提升我們水頭饅頭的知名度。”
近年來,水頭鎮依據縣委“一園三區兩福地”的發展定位,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科學規劃,建立了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及四大產業示范園。同時,水頭鎮聚焦蒸饃產業,通過連續六屆饅頭文化藝術節暨面點技藝大賽,著力打造“夏縣蒸饃”省級勞務品牌。為此,成立了夏縣夏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冊了“夏水饅頭”商標,并建設了面花工坊。此外,還組織了70余次饅頭產業培訓,惠及萬余人,并成立了蒸饃協會,鼓勵面點藝人傳承創新。這一系列舉措使蒸饃產業逐步成為水頭鎮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下一步,水頭鎮將持續強化“小饅頭帶火大產業”戰略,以匠心傳承文化,以創新驅動產業,探索出一條文化賦能、產業興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水頭蒸饃”品牌走出山西,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