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正在進行巡檢的合肥熱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熱電”)智能供熱平臺值班人員發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紫荊花園的站房出現壓力1級報警,結合歷史數據曲線圖,確認報警原因為循環泵停運故障。合肥熱電立即派維修人員到達現場,不到15分鐘,該站房便恢復了正常供暖。
短時間內解決故障,離不開智能熱網的幫助。它是一種將先進信息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與傳統供熱網絡相結合的新型供熱系統,可以極大提升供熱效率、優化能源利用并改善用戶體驗。
“這張‘網’可以讓供熱管理從被動變主動,滿足不同用戶的供暖需求?!焙戏薀犭娫O計研究院院長汪育超對筆者說。如今,這樣的“網”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鋪開,為千家萬戶送去更貼心的溫暖。
合肥熱電在合肥市鋪設了長度為620多公里的地下蒸汽管網,管道大部分被埋在地下,這給運營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過去,技術人員開展運維工作主要依賴個人經驗,或在問題出現后再解決。如今,智慧熱網的智能感知技術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該技術利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震動傳感器等感知設備,可以實時監測蒸汽管道的流量、溫度、壓力、震動等數據,并將這些運行參數清晰呈現,使運維人員一目了然。
智能熱網還具備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及時判斷參數是否異常、設備運行是否平穩,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迅速進行針對性調整,極大提升了供暖安全性。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居民供暖系統一旦出現故障,用戶只能撥打公司熱線反饋。隨后,我們安排技術人員前往排查,維修工作基本依賴檢修人員的經驗。這樣耗時不說,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用戶體驗很不好。自從引入智慧熱網,情況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能提前發現并解決故障隱患,真正做到讓用戶無后顧之憂。這張‘網’每分鐘都能夠采集到成千上萬條實時數據,用戶端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焙戏薀犭娍傉{度室主任李磊介紹。
一旦蒸汽壓力出現些許異常,智能熱網都會立即自動報警。基于此,工作人員就能在問題發生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轉變。
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供熱服務的及時性和可靠性,也顯著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
當寒潮即將到來,智慧熱網的多源數據采集技術,會從氣象部門獲取歷史氣象數據和實時氣象預報數據,涵蓋氣溫、濕度、風速、降水等多個氣象要素。同時,它能夠通過分布在供熱區域的物聯網設備,采集室外溫度變化、熱網運行實時數據,并從用戶端收集用戶用熱習慣數據等。
之后,智慧熱網會利用數據融合技術,將來自不同數據源、不同格式、不同時間尺度的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和集成,形成統一的數據集,以便后續分析處理,消除數據中的噪聲和不一致性,為深度分析提供高質量的基礎數據。智慧熱網還會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海量的供熱相關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和分析,例如分析不同氣象條件下熱負荷的變化規律,以及用戶用熱習慣與室外溫度的相關性等。
最后,智慧熱網的智能算法優化技術會利用遺傳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優化算法,根據預測的熱負荷需求和實際供熱能力,對蒸汽供應量、壓力值等供熱參數進行優化計算,制定出最優的供熱調度方案,確保在滿足用戶用熱需求的同時,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控制。
調度員會依據上述供熱調度方案調整蒸汽供應量和壓力值等,確保在極端寒冷的天氣下,用戶家中也能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