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懷揣滿滿愛心。
女兒快1歲時,葛振洲創辦了沭陽俏媽媽月嫂培訓中心。如今,女兒10歲了,葛振洲也在家政培訓的道路上堅持了十年。她說:“當年,月嫂還是個新興職業,沒有得到廣大寶媽的認可和信賴;現在,我們每年培訓出來的月嫂逐年增多,還涌現了許多明星月嫂、‘錦旗專業戶’,她們懷揣滿滿愛心,不僅為新手爸媽帶來了專業的育兒知識,也讓新生兒家庭更加和諧幸福。”
從被動選擇到主動就業
2014年,葛振洲的女兒出生了,在市場上看了許多家月嫂公司,卻始終找不到理想的月嫂。她發現身邊有許多寶媽需要專業的育兒知識,而市場上的月嫂、育兒嫂素質參差不齊,便萌生了自己從事月嫂行業的想法,希望能從培訓做起,提高月嫂、育兒嫂的能力,為寶媽們提供優質的服務。
創業初期,葛振洲決定先“輸入”再“輸出”:她專門系統學習了月嫂知識和管理培訓知識,并在全縣38個鄉鎮都設立了報名點。漸漸地,報名學習的人越來越多,她們入戶后細致周到的服務讓俏媽媽月嫂品牌在沭陽獲得了良好口碑。
在俏媽媽月嫂培訓中心,學員必須經過月嫂和催乳兩項培訓,有的還會接受育嬰、產后恢復、小兒推拿等技能培訓,提升自身競爭力。葛振洲認為,優秀的月嫂必須是個多面手,既要性格溫和,有耐心、有愛心,還要是母嬰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和保健按摩師。“所以,俏媽媽的很多優秀月嫂都是十項全能。在日常培訓中,我們也在不斷研究打磨課程,運用理論、實操以及案例分享結合的方法,讓她們盡可能多掌握所需知識和技能。”
創業多年后回望,葛振洲十分感慨:“當年,來參加月嫂培訓的大多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四五十歲的阿姨,她們普遍年紀較大、學歷不高,在就業市場不占優勢,做月嫂是被動的選擇。近幾年,月嫂的高薪讓很多年輕人改變了就業觀念,從業人員不但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學歷、年輕化。”十年來,葛振洲見證了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見證了許多女性通過學習和努力改變了命運,用自己的雙手,不單撐起了自己的一片天,還撐起了很多需要服務的家庭的一片天。葛振洲直言:“我很佩服她們。”
培訓出“錦旗專業戶”
目前,俏媽媽月嫂培訓中心走出了五千多名月嫂,每年都會涌現許多明星月嫂,有客戶認可的錦旗專業戶,也有政府認可的宿遷市家政服務明星。說起和學員的故事,葛振洲眼里閃著光。她尤記得在公司創辦的第二年,和張柏大姐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張大姐皮膚黝黑,常年的辛苦勞作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老十歲,說話時非常不自信,甚至不敢抬眼看人。盡管經濟狀況不好,張大姐卻迫切地想要學習月嫂課程。學習過程中,葛振洲發現張大姐既好學又刻苦,常常別人都走了,她還在一個人練習。課程結束后,張大姐有了信心,和葛振洲商量先學催乳課程,學費等上單后再付清,葛振洲一口答應了。由于踏實可靠、技術過硬,張大姐上單后一直好評不斷,年收入能達到20萬元。
一次公司開年會時,葛振洲再次遇見了張大姐,她不僅變得年輕了,狀態也更輕松、自信了。看著和之前判若兩人的張大姐,葛振洲深深觸動了。聊天中,才知道做月嫂的這些年,張大姐的家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買了房,還供兒子結了婚。“現在我們聊天時,她還常向我表達謝意,謝我引領她入行,更改變了她的人生。”
俏媽媽月嫂有個微信群,她們常在群里交流學習,遇到業務問題也在群里提問。作為學員們都認可和欽佩的業務能手,張靜常幫助群里的“學妹”們答疑解惑,用親身經驗幫助其他學員提升技能。張靜進入家政行業是因為姐姐張海燕的推薦。張靜找葛振洲報名時,看起來有些不修邊幅,葛振洲脫口而出:“你是張海燕的姐姐吧。”張靜愣了,尷尬地解釋自己是妹妹。
第二天上課時,葛振洲發現張靜換了個發型,還化了淡妝,整個人收拾得干凈利索。葛振洲心想:“張靜有顆不服輸的心。”果然,張靜學習十分勤奮,中午休息時間還在記筆記,同批學員都被她的上進心感染了,爭先恐后地學,張靜所在的班級也成為當年的優秀班集體。上單后,不管多難的單子,張靜都能啃下來,她常和姐妹們分享心得:“作為服務行業,我們要把好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和寶媽,不管多苦多難,也要保持微笑,語氣溫和。”從業六年來,張靜收獲的錦旗和獎杯不計其數,幾乎單單好評。2022年,宿遷市組織評選第一屆家政服務明星,張靜一舉奪魁。
幫助一個人,幸福兩家人
在家政事業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葛振洲也目睹了許多姐妹想要加入月嫂行列,卻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或家人勸阻等原因,不能參加學習。當她得知政府有為失業女性、下崗再就業人群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政策時,她下定決心,不管申請資質多么難,也要為她們爭取到免費學習的機會。2019年,葛振洲創辦了沭陽悅升職業培訓學校,初期,學校只有一門育嬰課程,考慮到家政技能的多樣化,又陸續增加了保育、西點烘焙、美容、創業、網絡創業等課程,“我不但要幫助她們就業,更希望能帶動創業,幫助更多女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第一年,學校培訓了近千名學員,第二年達到近三千名。
2021年,悅升職業培訓學校、俏媽媽月嫂培訓中心成為沭陽縣巾幗家政聯盟成員,每年開展百余場公益課堂宣講活動。同年,葛振洲承接了寧姐月嫂家政服務社區工作站,僅2024年就開展公益家政培訓活動近百場。她說:“我一直堅持把公益融入培訓中,爭取讓更多人受益,用技能為更好的生活賦能。”
近年來,葛振洲帶著團隊參加了家政行業多項比賽,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她說:“要想學員學到更多知識,就要不斷提升自己,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輸出倒逼輸入。”在2024年全省家政技能服務大賽以及多屆宿遷市家政技能大賽中,學員斬獲了多個獎項。
在許多人眼中,家政是一個平凡的行業,葛振洲卻覺得并非如此,“一直以來,被認同感支撐著我前行。我的幸福感來自滿墻的錦旗,學員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收獲。”看到一個個學員通過培訓獲得高薪,得到客戶和家庭的認可,改變了自己和生活;看到一個個寶媽神采飛揚、家庭幸福,葛振洲由衷地覺得,自己在從事一份美好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