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社區服務的品質直接影響著百姓的幸福感與滿足感,能否實現居民在社區內就能便捷獲取高質量、普及性的公共服務,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事,更是關乎民眾福祉的重大議題。
記者 向煜
年輕職場父母如何平衡工作與育兒?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誰來輔助?怎樣提升“一老一小”群體的幸福指數?又如何更加貼切地回應群眾在“一老一小”民生領域的迫切需求?
在蘇州這座古典與現代交織的城市里,民生福祉始終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這些問題,“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實現蘇州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議案,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吹遍了蘇州的每一個角落,為市民編織起一張幸福的民生網。
2024年以來,為了將議案落到實處,蘇州市政府迅速行動,構建起由18個市級部門和10個板塊組成的聯動機制。該機制如同一臺精密的儀器,各部門協同作戰,上下聯動,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高效運轉。
姑蘇新夢
社區服務的蘇州織錦
相較于傳統的社區服務,“社區嵌入式服務”的核心在于“嵌入”,它著重于優先發展和強化當前居民急需但供給不足的服務項目,并確保其近在社區之內,讓群眾在家門口、樓底下享受優質服務。以“一老一小”服務為例,多數老年人傾向于居家養老,而嬰幼兒托育則因家庭需求差異而呈現出全日、半日、計時及臨時等多種托管形式。
那么,如何更好地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以社區(小區)為單位,通過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在社區(小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游憩等一種或多種服務。這表示,建設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不僅要關注物理空間(即“硬件”)的打造,還要重視服務內容(即“軟件”)的配套,力求在設施與服務的雙重維度上均實現優化升級。
對此,蘇州市編制、印發了《蘇州市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從全面部署到合力推進,從深入調研以精準把握需求到強化督察以確保實施效果,多個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共同繪制并努力實現著民生幸福藍圖。578個社區的摸底調查,讓底數短板一目了然;溫州市的調研學習,則讓蘇州汲取了兄弟城市的寶貴經驗。此外,聯動機制牽頭部門與市政府督查室組成調研組,分兩批先后赴姑蘇區、高新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吳中區等地實地調研督查社區嵌入式設施建設推進情況。
經過統籌推進,截至2024年12月,蘇州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首批87個試點項目已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億元。養老、助餐、托育等七個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類民生實事項目進展順利,全市新增100個標準化老年助餐服務設施,新增普惠托位11434個,新建成投用既有多層住宅電梯173部。
幸福繡錦
“嵌入式”服務的細膩蝶變
在議案的推動下,蘇州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蘇州市養老、助餐、托育等七大類民生實事項目遍地開花,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與關懷。
雖然“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還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社區居民對周遭“一老一小”服務的需求一直存在。在議案的推動下,蘇州市養老、托育等民生實事項目遍地開花,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與關懷。截至2024年12月,全市新增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37家,累計建成2388家;新增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40家,累計建成72家;“15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的服務。
不斷完善“15分鐘托育服務圈”。2024年,蘇州市計劃推進100個社區普惠托育點建設,打造“蘇心托”社區普惠托育服務品牌,目前41個點位試運營。此外,全市累計建成市級示范性兒童友好社區83個,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環境。
蘇州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不止于“一老一小”,而是兼顧了全齡人群的需求。目前,全市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網點覆蓋率分別達90%和75%。2024年新增“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22個,累計建成329個,共計幫扶五類困難群體實現就業3204人,重點群體服務覆蓋率達99.74%。
此外,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和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為居民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持續打造,更是讓居民們得到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
繡花功夫
城市福祉的漸進之美
在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蘇州不僅注重數量的增加,更注重質量的提升。通過優化提升社區服務能力、統籌建設資金渠道、多渠道拓展設施建設場地空間等舉措,蘇州的社區服務設施不僅實現了量的擴張,更實現了質的飛躍。
最大程度撬動積極性,避免“建設轟轟烈烈,服務冷冷清清”,離不開政策的精準“澆灌”。在議案實施過程中,蘇州市積極培育社區綜合服務和專項服務運營主體,通過市場化擇優、委托經營等方式,讓蘇州的社區養老服務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目前,蘇州康養集團已運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1個,累計服務超60萬人次。全市93.3%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95%的助餐服務設施、100%的虛擬養老院均由社會力量舉辦或運營,福康通、樂惠居等企業已實現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連鎖化運營。
此外,蘇州市還在全省率先實施“社區+物業+養老”。市住建局、市衛健委合作打造“物業+急救”服務新模式,累計組織100場專題培訓,培訓合格急救志愿者6800人次。
社區嵌入式服務的“嵌入”二字,還意味著相應的服務設施建設是漸進的,而不是大拆大建,做好繡花文章。為此,蘇州市出臺《關于開展蘇州市區詳細規劃深化實施(技術修正)的通知》,明確了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性質修正規則;出臺《蘇州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市場主體盤活閑置和低效利用的房屋土地用于建設養老托育等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的,明確涉及改造開發、辦理用地手續等相關支持政策。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蘇州并未停下腳步。未來,蘇州將繼續深化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的建設,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因地制宜推進試點社區開展建設。同時,蘇州市還將以落實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任務為目標,持續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加快形成“蘇州經驗”。在此基礎上,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擴大覆蓋范圍,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優質的社區服務。
“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實現蘇州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議案的持續推進,不僅是一場關乎民生福祉的深刻變革,更是一次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蘇州的社區服務將更加完善、更加貼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