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結構的多樣化,社區嵌入式服務成為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增強社區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吳中區國泰社區和昆山市錦和社區作為兩個典型的城鄉涉農社區,很多老年居民更偏向于傳統的鄉土生活方式,部分老年居民缺乏健康意識,對現代醫療和保健服務了解不足。他們更習慣于傳統的娛樂活動,如打牌下棋等,對于現代文化休閑方式興趣不大,參與度不高,為社區嵌入式服務的實施增設了一定的難題。社區通過因地制宜、問需于民、智慧服務等策略,在養老托幼、文化、便民、醫療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質的公共服務。
因地制宜
增強居民歸屬感和參與感
如果要以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國泰社區和錦和社區在社區嵌入式服務實踐中的共性,“因地制宜”再合適不過了。在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的過程中,兩個社區都從社區實際情況和居民需求出發,提供符合社區特色的服務,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參與感。
從實際情況來看,兩個社區的人口密集且構成多元,涵蓋了不同年齡層、職業背景和文化習俗的居民,為社區嵌入式服務帶來了許多難題。國泰社區老年居民占比較大,且傳統農村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為了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參與感,社區成立了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并打造了“‘泰’幸福之家”品牌。中心集日間照料、康復、培訓、文化體育等各項服務為一體,提供了康復訓練區、輔助器具租借室、輔助就業區、心理咨詢室、個案室、食堂、閱覽室等功能室,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例如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義診等活動;每逢各大節日舉辦主題活動,每月開展“紅色電影展映”戲曲評彈演出;增設“運動康養區”和“慢病篩查和干預區”……
錦和社區則依托“1+3”黨群陣地,提供室內外全方位式嵌入服務。包括社區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家庭健康教育中心、喜宴中心等功能區域,以及小區內10處微小營造幸福實景,涵蓋了幼有所育、青有所為、婦有所美、弱有所依、新有所暖、老有所樂六大類服務。例如,依托親子活動館、圖書館,開設小小入園體驗班、芽芽樂驛站等,滿足不同年齡層次兒童的學習需求;依托“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提供更加優質實在的就業服務;依托家庭健康教育中心,為轄區婦女提供健康保健、權益維護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還注重培育社區帶頭能人和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和美至誠”黨工室等平臺,孵育社區帶頭的能人工匠,壯大青年志愿團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
問需于民
打造好兼容的陣地空間
“有了陣地后,我們以需求導向項目化匹配服務組織,引入專業社工團隊,通過社區引導、社會參與的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居民自治作用,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實現居民在‘家門口’就近享有高品質社區公共服務?!卞\和社區書記王倩表示,社區通過設立黨工服務站、家門口就業平臺等,確保服務與居民需求緊密對接,滿足多元需求。同時,社區還注重實現陣地前置,便捷高效。通過建設黨群服務點、工作站以及打造家門口十全十美幸福場景,將服務陣地延伸至居民身邊,提升服務可及性和便捷性。
為了滿足不同居民群體的需求,社區將各類服務功能進行整合,形成集黨建引領、就業服務、文化活動、社區治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例如,“錦和戲苑”就是社區為了滿足老年人的戲曲愛好而打造的平臺。通過社區搭臺、共建單位聯唱、百姓群眾享有的方式,“錦和戲苑”全年可形成12至14場自發自主式戲曲表演,形成了居民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惠年文化氛圍。
同時,社區還注重打造共享空間,如慈善空間“錦善坊”品牌,開展愛心互助和休憩服務,滿足新就業人群的需求。通過這些措施,社區成功打造了可拓展、能轉化、好兼容的陣地空間。
鏡頭轉向國泰社區?!拔覀冊陂_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發現居民毀綠種菜現象屢禁不止,出于不少社區老年居民來自農村,對于土地仍存在深厚感情的考慮,我們依托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黨群議事廳組織居民代表召開議事會,提出建設‘國泰園子’,共同商討了園子的建設地點、建設面積及管理制度,挖掘資源,利用社區內閑置的田地資源,整合規劃,最終開墾了三期‘國泰園子’,園子正式運營后,由積極性、組織性比較高的社區老人擔任園長,組織有興趣的老人‘包產到人’,選擇自己喜歡的茄子、豆角、辣椒、蕓豆、西紅柿等時令蔬菜或者農作物,閑暇時就來拔草、捉蟲、施肥、澆水。待到收獲時,以主題黨日活動的方式定期開展田間勞作、送菜入戶,走訪慰問社區內的困難群眾,贏得了這些老年居民的認可?!眹┥鐓^副書記姚君燕告訴記者,“國泰園子”只是社區針對“問需于民”創新探索的其中一個亮點,還有“國泰鋪子”“國泰學堂”等,讓互助養老從生活照料層面貫徹到精神互助、學習互助。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居民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居民的具體需求,保證服務內容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中心升級改造后突出了區域性特色和服務亮點,共有五大功能區域、13個獨立空間,除了基礎的助餐、文化娛樂活動以外,還突出了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專業化服務。”姚君燕如是說。
智慧服務
精準化專業化賦能社區建設
記者了解到,在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的過程中,國泰社區和錦和社區都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實現精準化、專業化服務,賦能社區建設。
國泰社區致力于實現智慧康養,依托大數據模型對收集來的老年人需求問卷進行分析,從而調整服務內容,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滿足老年人的各項需求。例如,使用送餐管理系統,通過送餐時掃描老年人家中的二維碼,保證杜絕漏送、少送現象。同時,依托“國泰學堂”互助學習小組,開設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課程,融入防詐騙、健康防治等知識,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還加強與周邊醫療機構的合作,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義診等活動,提高老年居民對健康服務的認知與接受度。通過這些措施,社區成功打造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智慧康養服務體系。
錦和社區建立了“333馬上辦”反饋機制,確保問題迅速解決;推行協商議事辦法,促進居民共同參與決策;精心策劃并發布了“遇見海棠·和美活動清單”與“幸福樹下·錦治服務清單”,讓居民能“沉浸式”享受豐富多樣的文娛活動。
同時,社區還注重向數字化發展。通過建設智慧社區平臺,實現社區信息的數字化管理和服務。例如,通過智慧社區平臺,居民可以方便地了解社區動態、參與社區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等。此外,社區還利用智慧社區平臺開展線上就業招聘和職業培訓等活動。
不難發現,通過智慧化、精準化、專業化措施,兩個社區在“樞紐式社區綜合體”的建設道路上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相信未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結構的進一步多樣化,社區嵌入式服務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