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中國天津舉辦。大會專題展現場,三名埃及學生的氣缸體平面度檢測操作演示令觀展來賓紛紛駐足,葉每亞(Yehia)是其中一位,也是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的首批埃及留學生之一。同年9月,他由埃及開羅高級維修技術學校魯班工坊萬里迢迢來到中國。他說:“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很快,中埃經貿文化交流越來越多,這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我有幸加入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比亞迪)訂單班,跟著老師參加各種實踐項目和技能比賽,邊做邊學,專業技能提升很快。未來,我希望可以留在中國,到比亞迪這樣的汽車公司工作。”
自開始籌備建立第一個魯班工坊—泰國魯班工坊至今,魯班工坊的建設已走過10年的歷程。2024年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已與亞歐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個魯班工坊,累計培養學生近萬人,實施職業培訓超過3.1萬人次。其體系化的教育合作模式、優良的辦學質量和顯著的國際合作成果贏得了合作方所在地政府和民眾的廣泛稱道。
培養技能人才,緩解供需困境
培養新型技能人才對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是現代職業教育必須要承擔的重要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同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為職業教育走出去提供了支撐。而在全球范圍內,推動職業教育的互學共建,培養面向數字時代的高技能人才也是各國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
共建“一帶一路”進入第二個十年,國家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對技能人才提出更大規模、更高質量需求的同時,也面臨著人力資本的供需困局。《2022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公報》顯示,至 2022 年末,我國境外設立企業數量前 20 位的國家(地區)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據一半。這些“走出去”企業普遍面臨沿線國家本土技能人才不足的難題。企業對破解人力資本困境的迫切性,甚至超過了資金和技術需求。
魯班工坊根據各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將中國的培養方案與當地的教育體系有機融合,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培養模式,不僅為當地青年提供了教育機會,同時為技能人才的供需困境提供了解決方案。
魯班工坊開展教學的首要任務是開發新的教學標準和雙語教材。如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與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已合作開發專業標準4個,課程標準67個。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吉布提魯班工坊編制了雙語教學標準34個,教材27本。為方便兩國師生溝通交流,魯班工坊還不斷研制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埃及魯班工坊,天津交通職業學院開發線上課程8310分鐘,搭建了省部級中高本貫通的魯班工坊交通運輸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其中9門雙語課程已上線智慧職教國際頻道;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還在MOOC平臺搭建在線開放課程,使更多埃及當地學生受益。
各國教育模式千差萬別,教學標準的建立困難重重,需要我國教師團隊不斷調研,個性化定制教學方案。據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鄭勇峰介紹,泰國的教學節奏比較慢,教學內容有所不同,他們到泰國后發現原先準備的教學計劃完全不能與當地匹配,因此,每位教師都重新制定教學內容。目前,泰國魯班工坊全部專業均通過泰國職業教育委員會認證,納入泰國國民教育體系。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和開羅高級維修技術學校分別合作建設了兩個魯班工坊,首開了“一國兩坊”的先河。據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云梅介紹,埃及的高等職業教育目前發展水平較低,在埃及建設兩個魯班工坊的目的是幫助埃及建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中等技術教育,目前已實現埃及境內中高職人才培養貫通。據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副院長閆福剛分享,埃及魯班工坊已累計培養1000人以上,輻射周邊多所院校并面向社會提供技術技能培訓。目前,埃及魯班工坊被列入埃及教育與技術教育部發布的《TE2.0改革》中的“卓越基地”試點,中高職貫通學歷教育納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實現魯班工坊的可持續發展,中方還致力于鍛造本土化的師資隊伍,使其掌握中國的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具備中國專業技術的操作和教學能力。目前,魯班工坊至少對外方教師進行兩輪系統培訓,第一輪培訓邀請外方教師來中國合作院校,幫助他們掌握先進的專業理論知識;第二輪則由中國教師赴外方院校對當地教師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已培訓吉布提工坊教師82人次,培養泰國皇家理工、東北大學等高校教師240余人。據學院副院長李靜介紹,培訓外籍教師最大的困難是語言和他們對鐵道技術認知的不足,因此需向他們整體介紹行業發展,使外籍教師首先形成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培訓技術操作,最終使魯班工坊能夠獨立運行及開展教學,中方院校只需定期指導和監管。
創新教學模式,強調知行合一
2012年,魯班工坊的發起與建設者之一呂景泉教授啟動了“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建設計劃,意在探索一種產教互動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培養新途徑。EPIP四個字母分別取自工程(Engineering)、實踐(Practice)、創新(Innovation)、項目(Project)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其理論框架和教學模式也圍繞這四個維度展開。2016 年,泰國“魯班工坊”成立,EPIP教學模式進行國際化共享,為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專業化的教學支撐。
為實踐這一教學模式,魯班工坊建設和配備了一流的教學環境與設備資源。魯班工坊的設計在場地面積和空間的獨立性方面都有明確規定,并選取了我國在工業技術領域中通用性強、應用效果好的技術,以及能展現我國目前最先進技術水平的競賽裝備。據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靜介紹,吉布提魯班工坊建成了坊內多功能實訓中心和亞吉鐵路那噶德車站坊外實訓基地,構建了港鐵聯運復合型人才課程體系。“相較于之前的學習環境,魯班工坊的設備更加齊全和先進,改變了我們以前上課時需要排隊輪流操作的情況”,從泰國魯班工坊到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留學、學習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學生萬新春說。這為學生創造了多元化的教育環境,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實踐是EPIP教學模式的核心內涵。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蔡杰以“物聯網工程實施”課程中的“安防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模塊的教學為例,介紹了在EPIP中教學何以從認知過渡到實踐,實現知行合一。教師按照“認知學習、仿真訓練、實戰操作、創新提升”四個步驟開展教學。首先讓學生體驗項目最終效果,介紹有關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虛擬仿真實訓平臺進行訓練,學生在計算機模擬安裝、調試各種設備,掌握設備接線規則和操作方法;繼而使用真實設備進行裝調演練,最終建構了“實體裝備+模擬仿真+虛擬現實”的系統化教學體系。
吉布提魯班工坊利用高度模擬吉布提車站的沙盤教學區進行實踐教學。據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赴外教師沙耀宗分享,在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中,教師讓學生轉變角色,擔任車站值班員和駕駛員,先進的設備給了學生巨大的震撼,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此基礎上,EPIP教學模式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導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在真實的生產場景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蔡杰副院長指出,物聯網設備的安裝調試是物聯網裝調工程師的必備技能之一,主要工作內容是找出并解決設備故障和隱患。設備的故障及隱患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學內容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學生不斷積累實戰經驗。為此,我們教師引入智慧城市建設真實工程項目,通過仿真、實戰交替,進行反復訓練。同時,請企業工程師面對面提問、手把手指導,遞進式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嘗試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讓學生最終“學而知其用,用而知其所,所而知其在”。
企業賦能,共促產教融合
政校企協同已經成為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與保障;職業院校投入人力,是發展建設的主力軍;企業投入物力,提供先進的制造業裝備和技術成果。同時,項目的成功又能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隨著魯班工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在世界各地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當地企業與魯班工坊展開合作。據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魏炳舉介紹,泰國魯班工坊目前與駐泰企業深南電路、玲瓏輪胎、蘇州旭創、洽洽瓜子等共建留學生校外實訓基地、實習就業基地,還帶動圣納科技等天津本土企業走出國門。天津圣納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能源汽車成為魯班工坊輸出設備的標準配置,該企業成為泰國大城的新能源汽車改造指定商。
2021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鼓勵在非中國企業為當地提供不少于80萬個就業崗位”。自2019年在吉布提建立非洲首家魯班工坊以來,迄今已有17個魯班工坊相繼在15個非洲國家落地。
吉布提魯班工坊在建設過程中就與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緊緊捆在了一起,可以說是校企同行的典范。吉布提魯班工坊服務于中土集團建設的亞吉鐵路,根據工坊建設院校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提供的數據,吉布提魯班工坊與中土集團共同錄制了554課時的雙語課程,培訓了亞吉鐵路本土技術技能人才2967人。2024年,亞吉鐵路運營期已經滿6年,為了鐵路的順利交接和后續運營,學院與中土集團一起為亞吉鐵路培養了包括總裁在內的35名高級管理干部,為亞吉鐵路在“一帶一路”10周年之際順利移交提供了人才支撐。
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國企業對埃及投資較為集中的區域,目前已有170家企業入駐,并為埃及魯班工坊精準提供埃及的產業發展及用人需求信息,這是保證工坊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匹配的關鍵前提。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還在經貿合作區建設了埃及魯班工坊培訓就業基地,“合作區內的企業非常愿意招聘既掌握高級技術又會中文的學生,工作一兩年后他們大多數會晉升為管理者。”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云梅如是說。
埃及汽車產業技術急需升級變革,推動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并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維修人才。據此,天津交通職業學院攜手與比亞迪埃及合作方(埃及Alamal有限公司)共建汽車實習就業校外基地,將魯班工坊作為埃及汽車市場的人才儲備庫,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副院長閆福剛介紹到。
如今,魯班工坊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品牌,其以“大國工匠”魯班為形象依托,不僅服務于技能人才培養和國際產能合作,還充分挖掘了班墨文化的當代價值,通過“中文+職業教育”的組合,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在促進中國與各國人文交流方面也作出重要貢獻。進入第二個十年,魯班工坊將以更真誠的合作和優質的資源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促進中國職業教育更高質量“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