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觯膭钇髽I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
空鐵聯運帶來低空文旅新體驗、無人機巡檢與維護助力地鐵安全運行、“無人機+無人車+地鐵”讓地鐵變身“快遞小哥”……隨著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各地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紛紛發力,探索“低空+軌道”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賽寶低空通航實驗室副主任、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濤認為,軌道交通和低空經濟結合,一方面有助于構建“地面+低空”的多維交通體系,提升城市和區域的綜合交通效率,滿足不同層次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低空經濟的無人航空器研發制造與軌道交通的工程、裝備制造可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升級。
“‘軌交+低空’可在空鐵聯運、無人機巡檢與維護、應急救援等場景廣泛應用,為城市交通體系帶來新的增長點?!标悵硎?。
無人機在網點裝載快遞包裹,隨后飛達深圳福田地鐵站,工作人員將包裹快速送達軌道物流樞紐,經站點分揀、裝籠、安檢后送往地鐵,無人車在地鐵站內進行短途接駁,地鐵則負責長距離貨物運輸。
無人機在網點裝載快遞包裹,隨后飛達深圳福田地鐵站,工作人員將包裹快速送達軌道物流樞紐,經站點分揀、裝籠、安檢后送往地鐵,無人車在地鐵站內進行短途接駁,地鐵則負責長距離貨物運輸。
這是深鐵集團聯合深圳順豐探索的軌道物流新模式——全國首個“空中無人機+地面驛站+地下無人車+地鐵”無縫銜接的空鐵軌聯運網絡。
2024年,深圳提出創新城市軌道快捷貨運。“地鐵公司打造空鐵聯運物流運輸網絡具有天然優勢?!鄙铊F集團相關負責人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在“軌道+物流”方面,軌道網點多、面廣,地鐵車站、出入口、場段、樞紐,可開發作為物流集散網點,以及全市直升機和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起降場、物流運輸起降設施網、城市治理起降設施網的重要節點。
“在‘低空+物流’方面,軌道交通運輸準點、高速、可靠、高效,具有良好的配套條件。深圳地鐵有較多的倉儲空間作為低空經濟配套設施,為低空運營商的充電補能、貨物倉儲提供必要條件。”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在復雜環境下尋找物流驛站點位成為關鍵。據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深莞區運營規劃負責人張昊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順豐和深鐵集團借助福田站規劃形成的下沉停車場,搭建全國首個軌道物流驛站。驛站內部服務福田樞紐的常規寄遞需求,驛站頂部作為無人機起降點,通過“軌道+低空”物流新模式將華強北的電子產品、福田農批市場的生鮮,以及政企和金融企業的特殊需求快件,快速送往位于寶安國際機場的順豐航空樞紐。
“結合福田樞紐站軌道場所特點,順豐聯合深鐵借助福田站規劃形成的下沉停車場和站廳預留空間,搭建了貫穿地面和地下的物流轉運間,周邊網點的貨物通過貨車短駁到地面停車場,通過順豐定制化設計的雙層自動化傳輸設備傳送到地下站廳層。在轉運間內將分揀好的貨物裝進特制的籠車,在地鐵有限的40秒鐘停車時間內,將貨物高效送到地鐵車廂?!睆堦徽f。
為確保快遞運送安全暢通,順豐定制了配備專用防雨罩和靜音輪的專用籠車,建立一人一籠或一車一籠全程護送機制,無論是上下電梯,還是進出地鐵通道,都實現了無障礙通行,也最大限度避免了與客流的沖突。
本刊記者從深圳地鐵了解到,隨著電子商務和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需求日益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的運力資源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深圳這個空鐵軌聯運網絡目前已經實現穩定運行,2024年累計貨運量約為200萬票,其中單日貨量峰值已突破3萬票,日均處理量達2萬票,相當于23輛小型貨車的日均載貨量。
深圳試點成功后,順豐將在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城市相繼開始嘗試“地鐵送快遞”的物流新模式。
此外,在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網絡越來越密集和發達的背景下,順豐未來會考慮充分利用各城市的軌道網絡執行物流運輸,打造大灣區軌道物流網絡,進一步實現深圳、東莞、佛山、中山、惠州、廣州的灣區互寄提速。
“軌道+低空”空鐵聯運不止在地下。
2024年6月28日,國內首個“低空+軌道”空鐵聯運項目在深圳北站樞紐東廣場正式開航,為旅客提供深圳空鐵交通一站式接駁服務。聯運服務分別設有城際航線和市內航線,乘客坐高鐵到達深圳北站,便能搭乘直升機飛往深圳各區,實現從高鐵到“飛的”的無縫銜接,僅需一小時便能抵達粵港澳大灣區90%以上的區域。
深圳市民韓先生是6月28日開航當天的首批乘客。他和另外三名乘客,搭乘直升機從深圳北站出發,只用了8分鐘就到了目的地深圳灣。
韓先生說:“我的體驗是非??旖莘奖?。飛機比較大,飛得很穩,機上有兩個機長,很有安全感?!?/p>
深圳北站樞紐空鐵聯運項目由深鐵集團和東部通航合作共建。東部通航戰略部總經理蔡武群說:“深圳現在的幾大核心樞紐,包括寶安機場、蛇口郵輪母港,都已植入了低空出行的能力。此前全國還沒有高鐵站有這種能力,所以我們在深圳北站植入了低空出行的能力。乘客從高鐵站出來,大概兩分鐘就可以直接上直升機,實現最有效率的無縫接駁?!?/p>
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深圳北站樞紐空鐵聯運項目運營之前,人們對“空鐵聯運”的理解更多的是以機場為主體,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還從未有過以軌道樞紐為核心,增設機場功能的先例。
深圳北站樞紐空鐵聯運項目打破了以機場為主體構建空鐵聯運綜合交通樞紐的傳統思維模式,而是以深圳北站為核心,利用東廣場314平方米場地建設直升機停機坪及配套設施設備,可以聯通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打造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15分鐘經濟生活圈?!霸擁椖恳粤Ⅲw短途運輸、城際飛行、商務出行、聯程接駁等低空經濟新業態,賦能地鐵樞紐立體融合發展新格局,增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韌性?!鄙铊F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在深圳北站樞紐空鐵聯運項目運營之前,人們對“ 空鐵聯運” 的理解更多的是以機場為主體,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還從未有過以軌道樞紐為核心,增設機場功能的先例。
發展空鐵聯運,深圳北站在區位、規模、功能、設備、客運量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
據深鐵集團介紹,深圳北站依托巨大的客流量優勢,通過科學、合理規劃深圳北站往返深圳CBD的聯程接駁航線,讓旅客可以在通勤途中,從深圳上空一覽南山、福田、龍崗、羅湖等區的著名建筑和旅游景點,引導培養市民低空出行的習慣,增強市民對空鐵聯運模式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通過各類宣傳渠道,加大城市空中交通推廣力度,向群眾普及城市空中交通的優勢和便利性,為后續eVTOL等先進航空器廣泛商用提供市場支撐。
自2024年6月28日以來,空鐵聯運項目已成功服務近200名乘客,主要聚焦機場接駁、深圳市內通勤等應用場景。
在深圳北站樞紐空鐵聯運項目中,停機坪選址是一個難題。一方面,深圳北站屬于綜合交通樞紐,周邊建筑林立,凈空條件有限、可滿足飛行需求的場地不多;另一方面,停機坪位置要兼具空鐵聯運安全、便捷、高效的要求,對航空器正常起降、安全飛行的要求較高,因此經過多次研討和充分論證后,最終決定將停機坪設置在北站東廣場C1單體處。“我們邀請專業的停機坪建設團隊,根據東廣場C1單體地面承重的情況,為北站量身打造停機坪、圍欄及配套設施,確保乘機人擁有安全飛行的環境?!鄙铊F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深圳北站空鐵聯運項目還可以面向市民提供航空應急救援服務。依托直升機航空應急優勢和深圳北站地理優勢,擴大急救服務半徑,提升地鐵樞紐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為高鐵、地鐵等突發疾病的乘客打通生命通道、提供緊急救助,為全市的應急救援提供便利。
蔡武群說:“我們把深圳北站這個點納入到東部通航原先的應急救援體系里面。現在深圳僅東部通航就有超過70個起降點。我們現在跟深圳的應急部門、衛健部門和各醫院打造了初步的空中120、空中119系統。深圳的三甲醫院基本上都有停機坪,且跟急救室是連通的。”
低空經濟與軌道交通的融合發展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軌道交通領域,通過無人機進行巡檢和維護,可確保設施的安全和正常運行。無人機能夠高效、精準地完成地鐵線路的巡檢工作,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提高地鐵運營的安全性。同時,無人機還可以用于地鐵設施的維護和保養,降低人工維護的成本和風險。
2024年7月11日,6架無人機在青島地鐵登瀛車輛基地騰空而起,青島地鐵保護區無人機智能化巡查正式啟動,標志著青島地鐵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青島地鐵運營公司120多米高的樓頂上,青島市地鐵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地保所主管魏紹軍正在查看無人機巡查情況。魏紹軍介紹,以往地鐵安全控制保護區的巡查全部依靠人力,費時費力效率還不高。
無人機智能化巡查試點項目啟動后,選擇地鐵4號線(埠西站-大河東站)作為試點線路,覆蓋地鐵里程范圍約20公里,共設置四處無人值守機場,按照每天2至4次的頻率開展巡查。人工巡查一次大概需要4小時,無人機巡查只需0.5小時。近4個月的工作中,無人機已初步實現了自動識別地鐵保護區范圍內勘察鉆機、挖掘機、樁機等機械施工作業活動累計900余次。
登瀛車輛基地是青島地鐵4號線列車的重要檢修、調試場所。過去,設備檢修更換配件的緊急運輸是個難題。
“如今,基地引入了兩臺無人機‘快遞員’,一架的起運重量為40公斤,另一架為5公斤。”青島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隋佳斌介紹說,為進一步提高巡檢與維護的工作效率,同時避免因重復進入試車線而產生時間延誤和潛在的安全風險,當檢修作業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臨時或緊急發現異常故障零部件時,檢修人員通過對講機發出指令,倉庫人員將配件掛在無人機上,無人機就可根據預設的飛行路徑將物資運送至檢修人員手中。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地鐵設備維護工作效率,降低了物資儲備數量,也提升了作業安全性。
此外,青島地鐵還通過無人值守無人機機場與智慧低空一體化調度平臺,實現了地鐵保護區的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巡查,提高了巡查效率和安全性?。
在合肥,從2024年4月開始,合肥市軌道集團與通號低空經濟(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軌道交通8號線北城車輛段、北城高鐵站,軌道4號線沿線分別開展低空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場景應用試點。據悉,試點主要聚焦三個應用場景,基于數字影像的高精度地圖建模技術,可實現快速地圖建模;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現場安全巡視技術,可實現智能識別施工現場人員作業危險因素;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鐵保護區遠程智能巡視,可實現主動識別地鐵保護區非法施工作業等安全隱患。
眼下,這三個場景試點已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后續還將根據實際效果不斷優化算法和技術,充分將低空場景與城市軌道建設深度結合。
業內人士分析,無論是青島、深圳還是合肥,各地的案例均顯示了無人機在軌道交通巡檢中的巨大潛力。通過提升巡檢效率、降低安全風險、提供數據支持,無人機技術不僅在日常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未來軌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