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將對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產生多方面影響。
2024年12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歐協議到期。烏克蘭宣布不再與俄羅斯續簽天然氣過境協議,標志著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時代的終結。
“這將對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產生多方面影響。一是歐盟將轉向北美和中東尋求天然氣,從而給東亞天然氣進口帶來壓力;二是美國將提升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中的地位;三是亞洲有利于獲得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尤其是中國。”天然氣領域資深專家徐博指出。
歷史性決裂
幾十年來,俄羅斯通過多條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包括穿越波羅的海至德國的“北溪”管道、經過白俄羅斯和波蘭的管道、烏克蘭境內的管道,以及穿越黑海的“土耳其溪”管道等。其中,俄羅斯從1991年便一直通過烏克蘭境內的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在歐盟的斡旋下,2019年12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簽署了關于經烏克蘭領土輸送天然氣的協議,協議有效期5年。但是,在2024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表示不再延長與俄方的相關協議。
1月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稱:“由于烏克蘭方面一再明確拒絕延長該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被剝奪了通過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的技術和法律可能性?!?/p>
因此,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月1日5點起,俄羅斯已停止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就算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并一直持續,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未曾中斷。有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量穩定在150億立方米。如今,“我們停止了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睘蹩颂m能源部長German Galushchenk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俄烏雙輸
對俄羅斯來說,此次“歷史性決裂”,意味著進一步失去了歐洲這一主要市場的份額。
俄羅斯曾是歐洲最大的單一天然氣供應方。2018年,俄羅斯向歐洲輸送了創紀錄的2010億立方米天然氣。2021年,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上占據的份額達到了40%。然而,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毀,亞馬爾—歐洲管道也被關閉,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幅下降,2023年降至大約8%。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稱,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終止后,俄羅斯仍將通過“土耳其溪”“巴爾干溪”管道每年向羅馬尼亞、希臘、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國供應約1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這很難與此前向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相提并論。例如,2021年,俄羅斯為德國提供了約50%的天然氣,而現在這一數字已降至零。
俄羅斯損失慘重,烏克蘭的壓力同樣不小。協議終止后,烏克蘭失去了每年從俄羅斯獲得的約8億美元過境費收入,還面臨著斯洛伐克的“索賠”。
1月2日,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表示,盡管該國不會面臨天然氣短缺問題,但將失去約5億歐元的天然氣過境費。為此,他要求烏克蘭延長過境期限或建立補償機制,以彌補斯洛伐克的財政損失。1月9日,菲佐表示,如果過境烏克蘭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斯洛伐克政府可能考慮對烏克蘭采取報復措施,包括可能停止向烏克蘭供應電力、減少對在斯洛伐克境內烏克蘭難民的支持等。
此外,因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終止,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中失去了重要的能源樞紐地位。
受害者歐洲
根據布魯蓋爾研究所的分析,斯洛伐克、奧地利、摩爾多瓦將是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最大的受害者。
2023年,這三個國家分別通過烏克蘭進口了32億、57億和2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摩爾多瓦已開始面臨能源供應困境,部分地區已停止向家庭供暖和熱水。由于天然氣短缺,該國預計電力缺口將達到600兆瓦。
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的天然氣基礎設施足夠靈活,能夠通過從卡塔爾和美國進口LNG,以及通過其他非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來彌補供應缺口。
“盡管進口LNG能夠部分緩解歐洲的能源壓力,但其價格過高、供應數量有限的問題仍難以根本解決。在長期依賴LNG的情況下,歐洲的能源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指出。
2024年12月29日,菲佐曾致信歐盟說,烏克蘭過境協議到期對歐盟的影響大于俄羅斯。他估計,歐洲消費者可能會面對每年400億~500億歐元的天然氣成本上漲,另外還有每年600億~700億歐元的額外電費。
失去俄羅斯廉價天然氣的影響已經顯現。彭博社能源分析師Stephen Stapczynski指出:“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曾是一些歐洲經濟體半個世紀以來的支柱。這一時代現在結束了。歐洲將面臨更高、更持久的天然氣價格。”
在2025年的首個交易日,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荷蘭TTF近月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漲4.3%,達到每兆瓦時51歐元,創下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政府如何應對能源危機,是否能夠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已經成為當前歐洲社會關注的核心問題。
震感傳導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與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大幅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歐洲從美國進口的LNG從2021年的2140萬噸激增至5300萬噸,占當年歐洲LNG進口總量的42.4%,同比增長了約2.5倍。
2023年,美國超越澳大利亞和卡塔爾,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歐洲是其主要買家。
2024年,美國LNG出口總量約為8830萬噸,其中55%輸往歐洲。就在俄烏天然氣協議到期之際,烏克蘭收到了從美國發出的第一批LNG,約有1億立方米。
美國一躍成為歐盟最大的LNG供應國,顯著增強了對歐洲市場的控制力。2024年12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歐盟必須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以彌補美國對歐盟的巨額貿易赤字,否則美國將對歐盟加征關稅。
失去歐洲市場后,俄羅斯被迫將天然氣出口重心轉向亞洲,特別是中國。2024年,俄羅斯對中國的管道天然氣出口量達到2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1%。2024年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年輸氣能力增至380億立方米。
此外,一條氣源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管道和一條計劃通過蒙古國向中國供氣的管道正在商談中。亞洲正逐漸成為俄羅斯能源的重點區域。
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將對全球天然氣供需平衡、價格波動和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也將促使各國重新審視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我國只有通過持續的戰略調整和國際協作,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全球能源挑戰,確保未來能源體系的安全與可持續性?!毙觳┲赋觥?/p>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