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學英語實學課堂構建的意義
(一)實學課堂的含義
實學課堂教學模式,深度融合了實學理念,其核心在于打破傳統教學的界限,倡導通過學生的直接參與和親身體驗來構建知識體系。這一模式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還重視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力求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從而深刻理解并內化所學內容。實學課堂鼓勵學生參與項目式學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它強調“做中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最終實現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提升,為未來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小學英語實學課堂構建的意義
構建小學英語實學課堂,是順應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深度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舉措。這一過程超越了傳統講授式教學的局限,將英語學習置于生動、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而非被動接受者。實學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構建,意味著語言學習不再局限于課本與詞匯的記憶,而是通過模擬日常生活、文化交流、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語言的魅力,理解語言的實際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使英語學習不再“啞巴式”,而是真正活起來、用起來。
二、小學英語實學課堂開展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中心,強化親身經歷
在小學英語實學課堂的開展中,首要原則便是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其親身經歷。這一原則深刻體現了實學理念的核心,即讓學生在“做”中學,在“體驗”中成長。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英語學習項目,如模擬購物對話、節日文化展示、英語小劇場等,我們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學習者。這些親身經歷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它們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表達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注重全面發展,融合多維目標
實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另一重要原則是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融合多維目標。這意味著,在實學課堂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提升,還要重視他們的技能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塑造。具體而言,我們需要在項目設計中融入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技能訓練,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寫作練習等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我們還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如合作中的團隊精神、挑戰中的堅持與勇氣、成功后的喜悅與分享等,這些都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項目驅動學習,促進深度學習
項目驅動學習是實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實施的關鍵原則。在小學英語實學課堂中,我們應以項目為載體,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學習目標進行探究和實踐。這些項目應具有明確的任務導向、豐富的學習資源和真實的情景模擬,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語通課堂——小學英語“I can play basketball”實學課堂教學思考
(一)教學目標、主要問題和學習目標
1.實學課堂的教學目標
實學課堂的教學目標緊密圍繞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全面發展而設定。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強化聽說,促進語言運用
在“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單元的教學設計中,實學課堂的首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聽說技能,促進語言在實際情境中的有效運用。通過模擬籃球比賽的場景、角色扮演對話,以及籃球相關的歌曲和歌謠等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與籃球運動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如“I can play basketball.”“Can you pass the ball to me?”等,還能在真實的交流環境中練習聽力和口語表達。這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學會語言知識,還要學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激發興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
實學課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在“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籃球明星的視頻、組織籃球知識競賽,以及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等方式,營造充滿活力和趣味性的課堂氛圍。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還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勇于表達自我,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這種情感態度目標的實現為學生持續學習英語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
(3)增進了解,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實學課堂還強調文化意識的培養,英語教學能讓學生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并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單元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情況,同時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籃球運動方面的特色和成就。這些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拓寬國際視野,認識到籃球作為一項全球性運動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意義。
2.主要問題
(1)教學目標設定與實現路徑的匹配度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教學設計的核心,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目標設定過于寬泛或具體實現路徑不清晰的問題。例如,如果教學目標僅設定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而沒有明確指出在哪些具體情境下、通過哪些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那么教學就可能變得盲目和低效。
(2)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實學課堂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項目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能仍然占據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可能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參與度不強,影響教學效果。
3.實學課堂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興趣激發與基礎詞匯掌握
(1)通過展示籃球運動的精彩片段或圖片,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掌握與籃球相關的基本詞匯。
(3)學習并使用簡單的句型介紹自己與籃球的關系。
第二課時:句型拓展與情景模擬
(1)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并掌握更多與籃球運動相關的句型。
(2)創設模擬籃球比賽的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扮演,進行簡單的籃球比賽對話。
(3)通過聽錄音或教師口頭指令,快速做出反應,如“Catch the ball!”或“Dribble the ball around the cone.”,以此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即時反應能力。
第三課時:綜合運用與成果展示
(1)將前兩課時所學的詞匯、句型和情景模擬技能綜合起來,進行一次完整的籃球運動主題英語展示或表演。
(2)簡要介紹籃球運動的起源、發展或一些國際知名的籃球賽事,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對多元文化的了解。
(3)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平臺,如班級展示、小劇場演出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積極反饋和建設性建議。
(二)實學課堂的教學過程分析
第一課時:興趣激發與基礎詞匯掌握
1.教學導入
活動設計:動感籃球,英語啟航
開場視頻:播放一段簡短的NBA或國際籃球賽事的精彩集錦,配以激昂的背景音樂,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視頻結束后,教師提問:“你們喜歡打籃球嗎?你們知道籃球比賽中有哪些有趣的動作嗎?”以此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感和經驗,營造積極互動的課堂氛圍。
引入主題:教師展示籃球實物,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I can play basketball”。教師通過簡單的英語句子介紹籃球,如“This is a basketball. We can play it and have fun.”
2.新課講授
活動設計:詞匯大搜索
步驟:
(1)詞匯展示:教師利用PPT或實物展示“basketball”“play”“court”“shoot”“pass”等詞匯,并配以圖片或動作演示,幫助學生形成直觀印象。
(2)跟讀練習:教師領讀每個詞匯,學生跟讀,確保發音準確。
(3)詞匯游戲:“快速反應”游戲。教師說出詞匯,學生需迅速指向對應的圖片或做出相應動作,如說“shoot”時舉手做投籃狀。
第二課時:句型拓展與情景模擬
1.教學導入
活動設計:籃球小劇場,句型大挑戰
復習回顧:通過快速問答或詞匯接龍的方式,復習上一課時所學的籃球相關詞匯。
情境導入:教師描述一個籃球比賽的常見場景,如“It’s time for a basketball game. Two teams are ready to play. What will they say to each other?” 引導學生思考并猜測可能的對話內容。
2.新課講授
活動設計一:句型接力賽
目標:學習并掌握更多與籃球運動相關的句型。
步驟:
(1)句型展示:教師板書或PPT展示新句型,如“Can you pass the ball to me?” “Let’s play a game of basketball.”等,并解釋其用法和語境。
(2)接力練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依次說出新學的句型,并嘗試將其融入一個連貫的籃球比賽對話中。每說出一個正確的句子,小組即可向前一步,最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獲勝。
活動設計二:情景模擬秀
目標:通過情景模擬,提高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句型的能力。
步驟:
(1)場景設定:教師設定幾個不同的籃球比賽場景,如“隊友間傳球”“防守與進攻”“賽后慶?!钡?。
(2)分組準備: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場景,分組準備對話內容。教師提供必要的詞匯和句型支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創造豐富的對話內容。
(3)情境展示:各組依次上臺展示他們的情景模擬,其他同學作為觀眾觀看并給出評價。教師總結點評,強調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情境的真實性。
第三課時:綜合運用與成果展示
1.教學導入
活動設計:籃球英語,創意無限
成果預告:教師簡要回顧前兩課時的學習內容,并預告本節課將進行的學習成果展示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作欲望。
創意啟發:展示一些優秀的籃球主題英語海報、短劇或歌曲作為參考,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2.新課講授
活動設計一:創意工作坊
目標:綜合運用所學詞匯、句型和情景模擬技能,創作籃球主題的英語作品。
步驟:
(1)分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并確定他們的創作主題和形式,如制作海報、編寫短劇、演唱歌曲等。
(2)創作實踐:各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創作。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團隊合作精神。
(3)中期反饋:創作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調整和完善作品。
活動設計二:成果展示與評價
目標: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步驟:
(1)成果展示:各組依次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并用英語進行簡短介紹和說明。其他同學作為觀眾認真觀看并給予掌聲鼓勵。
(2)多元評價:采用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作品進行評價。同伴評價側重于創意和團隊合作;自我評價強調個人努力和收獲;教師評價則關注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整體效果。
(3)總結反思: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成果展示情況,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就,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教師鼓勵學生繼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期待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實學課堂的教學評價設計
1.評價內容
(1)知識掌握情況
首要評價內容是學生對籃球相關英語詞匯和句型的掌握程度。這包括詞匯的正確發音、拼寫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準確運用。通過課堂測試、口頭問答和作業檢查,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評價學生能否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進行表達。這包括對話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活動中學生的語言流利度、準確性和創造性。通過觀察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的表現,教師可以評估其語言運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出的興趣、積極性、合作精神和跨文化意識。教師要評價學生是否對籃球運動及英語學習持有正面態度,能否在團隊合作中相互支持、共同進步,以及能否通過學習增進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創意與創新能力
在創意工作坊等活動中,教師要評價學生的創意表現和創新能力。這包括學生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的獨特想法、創新思路以及作品的創新性和實用性。教師的評價可以激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
2.評價方式
(1)形成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觀察、口頭問答、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形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和反饋,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2)總結性評價
在課程結束或單元結束時,教師通過測試、作業、作品展示等方式進行總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為教師提供關于教學效果的反饋,也能為學生的自我反思和進一步學習提供指導。
(3)同伴評價與自我評價
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學習表現,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自我評價有助于學生培養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多樣化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水平,這也能為教師的教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聯合中心小學)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