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熱情狂歡點燃寒冬魅力。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進入第26個年頭。
當北緯45度的第一片雪花輕吻松花江畔,哈爾濱開啟了它的冰雪時刻。市政大廳的智慧指揮系統實時調控著交通動脈,中央大街的霓虹與冰雕折射消費回暖的曲線,亞布力的雪道上躍動著文旅新業態的脈搏——這座曾經見證了中國工業輝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借力賽事文旅東風,迸發出經濟發展的新勢能。
有人曾問,哈爾濱是如何借助“冰雪”力量,助推城市發展的?又是怎樣將資源優勢持續轉化為振興發展優勢?我們不妨從哈爾濱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三張名片,領略她的發展之變。
第一張名片:打造“政通人和”魅力之城
伴隨著冰雪“現象級輿論頂流”的到來,哈爾濱接住了“潑天富貴”,吹響了東北經濟復蘇時代強音。2020年7月,哈爾濱出臺《關于鼓勵來哈就業創業落戶的若干政策》,對返鄉和留哈人才及時拋出橄欖枝,唱響了一出“冰雪搭臺,人才歡歌”的發展大戲。為推動文旅融合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全市開展多輪次從業人員培訓、高頻次發布合規指引,全過程輔導整改,引導市場主體誠信經營。政務服務熱線涉旅專線接訴即辦,重拳打擊黑心旅行社、黑心導游等情況,對頂風違紀行為進行頂格處罰,并及時向消費者、文旅行業、新聞媒體通報處罰結果。一系列高效務實、貼心暖心的舉措,贏得了市場認可、優化了發展環境,賺得了良好口碑,為釋放“冰雪”力量提供了有效保障,打造了“政通人和”魅力之城的名片。
第二張名片:打造“開放有序”活力之城
哈爾濱將冰雪經濟打造為“四大經濟發展新引擎”之一,讓冰雪主題與區域各產業融合共生、協同并進,形成了產業矩陣、消費閉環。在2024年前三季度,哈爾濱全市“住宿服務”類經營主體同比上升208%。對全市實施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堅持去行政化,剝離非文旅屬性,把冰雪大世界等文旅超級IP交由新組建的馬迭爾文旅投資集團一體化運營,實現百億級資產帶動千億級產業。哈爾濱突出國際傳播效能,擴大講好中國故事聲量,開展“第三只眼看中國”國際短視頻大賽等國際傳播活動。在政府統領下,各類市場主體更加活躍,“冰雪+文創”等新業態層出不窮,“飛馬踏冰”等新場景日新月異,亞冬會吉祥物等新產品可愛亮相,2024年前三季度,哈爾濱多項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同類城市,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位于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新登記經營主體增速躋身東北四大城市(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首位,進一步擦亮“開放有序”活力之城名片。
第三張名片:打造“友愛友善”幸福之城
“冰雪旅游熱”佳話的背后,體現了哈爾濱市“掏心窩子”款待游客的真誠之心。廣大游客也回應厚愛、表達謝意、傳遞感動。在這種熱情互動的螺旋式循環推動下,“爾濱”成功塑造了溫暖幸福的城市形象。2023年以來,哈爾濱接連發布了“遇見冰雪遇見暖 不負美景不負情”“約會哈爾濱 冰雪暖世界”等7封飽含真情的公開信,有效激發了全民主人翁意識、自豪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大家紛紛自覺行動起來,積極踴躍做城市溫度“傳遞者”、城市榮譽“守護者”、城市形象“代言人”。
與此同時,哈爾濱堅持花式寵客再升級,不論是機場工作人員在裝卸托運行李時輕拿輕放,溫柔得像在放置易碎的雞蛋,還是冰雪大世界大滑梯旁建設暖廊打造溫暖冬日,抑或是沿街及景區商戶安排熱飲,為游客提供遮風避寒場所……只要游客能夠參與的場景,這座城市都傾心提供了便利服務。



城市全民也自發擔當“代言人”“推薦官”,傳遞溫暖、善意的城市形象。從出租車司機放禮花招待香港游客,到道外區中醫院為游客提供“甘草干姜湯”,再到哈爾濱熱心網友為南方游客制定游玩攻略……這些溫暖之舉、感人瞬間不僅帶給廣大游客更多感動,也通過短視頻等形式廣泛傳播,引發海量關注和熱議,進一步擦亮了“友愛友善”幸福之城的名片。
哈爾濱冰雪游現象級“出圈”,離不開歷史機遇、城市文脈、市民素質、宣傳策劃、游客響應等眾多要素的有力支撐,也離不開宣傳工作的融合給力。哈爾濱市圍繞冰雪旅游在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總結出“五個務必”,即務必強化思想引領,在實踐篤行上做到融會貫通;務必踐行人民至上,扎實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務必塑造文化形象,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和動力;務必順應新聞規律,構建矩陣傳播新型格局;務必堅持守正創新,扛起服務大局全局擔當。
乘著第九屆亞冬會的東風,哈爾濱正以更加靚麗的美景、更加熱情的姿態、更加周到的服務,打造“冰世界 雪天下”的城市名片。當北國冰雪畫卷緩緩展開,哈爾濱誠邀國內外的游客朋友們共赴一場奇幻的冰城之旅。


責任編輯:趙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