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融媒體發展為高校思政工作帶來新的機遇,而精準思政則是適應社會發展變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融媒體與精準思政共同發展,相融相契。本文在分析二者內在關聯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融媒體賦能精準思政的價值意蘊,旨在以精準理念為引領,充分依托融媒體整合優勢,使精準思維在思政政治教育中落地生根,傾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譜寫“精準育人”的新篇章。
[關鍵詞]融媒體;精準思政;實踐路徑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5.02.03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1]。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各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融合,傳統媒體成熟的傳播渠道與新媒體的技術優勢相結合,實現了融合共通、強強聯合。為此,各高校紛紛抓住融合媒體發展帶來的機遇,探索融媒體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發展。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精準思維的重要性,在推進工作與解決問題中要“對準瓶頸和短板,精準對焦、協同發力”,以求真務實、細致嚴謹、精益求精的態度科學思考和解決問題。而精準思政則是精準思維在思政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實踐,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著力點。如何依托融媒體賦能精準思政,以提高思政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是當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融媒體與高校精準思政相融相契
進入新時代,融媒體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手段,而精準思政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融媒體和精準思政在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應用而生,并尋求突破和發展。兩者之間具有內在邏輯性,是相融相契的。
(一)融媒體是高校精準思政的時代要求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融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無疑為高校思政教育出了一份考卷,如何將融媒體與精準思政相結合,是時代賦予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要求。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生力軍,而網絡已然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和關鍵主題,“上網”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網絡生活中,海量信息的上傳、轉發、評論和傳播,無疑會對大學生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直接而嚴重的影響。而高校精準思政則需要抓住媒體融合的戰略機遇,做到因勢而新,這是時代的號召和要求。
(二)融媒體是高校精準思政的方向指引
早在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曾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2020年4月28日,教育部、中組部、中宣部等八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又明確指出,要“提升新媒體網絡平臺的服務力、吸引力和粘合度”,“發揮新媒體平臺對高校思政工作的促進作用”[3]。這些都為運用融媒體推進高校精準思政指明了方向,表明精準思政的實現亟需以融媒體的理念為指引,以此促進高校“精準育人”的實現,使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度得到提升。
(三)融媒體是高校精準思政的重要載體
融媒體具有精準性的特點,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得以廣泛應用。以抖音為例,它會根據用戶的搜索歷史、觀看記錄、所在位置等,掌握每名用戶的興趣和關注點,然后精準推送用戶所需要和關注的視頻,并且隨著用戶點擊率和停留時間的轉變而快速變更推送內容,適應用戶的新需求。之前,大部分高校就已經開通了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近些年為了趕上大學生網絡生活的節奏也紛紛開通了抖音官方平臺,更加受到大學生群體的認可;針對不同的群體和個人,可實現更精準和個性化的溝通和互動,思政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高。事實證明,融媒體已經成為高校精準思政的重要載體。
二、融媒體視閾下推進高校精準思政的價值意蘊
融媒體賦能高校精準思政,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嘗試、新挑戰、新探索,借助融媒體優勢推進高校精準思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培育時代新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新時代的好青年,是能夠適應信息化新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進步的好青年。依托融媒體平臺和技術,精準研判和分析大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征,提供符合其需求和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大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不斷滿足大學生更高層次的需求,不斷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真正實現精準育人。
我國教育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不忘初心。通過依托融媒體推動精準育人,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能夠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促進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有利于解決供需矛盾,促進供需雙方匹配融合
在高校傳統思政工作中,“大水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供需矛盾愈加明顯。而融媒體下精準思政突出“精準”,可以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實現供需平衡,并且實現融合共生。
以往,大學生搜索信息的最主要途徑就是依托傳統媒體獲取信息,耗時耗力還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所需信息。而融媒體具有信息篩選和搜索的獨特功能,只要大學生提供出自己所需信息的關鍵詞,融媒體就能為其精準提供所需要的關鍵或相近信息,省時省力還符合實際需要和需求。隨后通過有效引導,使大學生將所接受到的信息實現有效內化,實現知行合一,并進行主動傳播,這樣不僅實現了精準匹配,還進一步實現了真正的融合。
(三)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建立高效思政工作隊伍
大學生群體的需求因人而異,而特定群體的需求又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的需求是一致的,有的需求又是有差異的。通過依托融媒體,在精準掌握大學生不同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選擇與協調、引導與施策,分類育人、分層指導、適時引導,將大大提高思政工作的時效性、科學性、針對性。此外,網絡信息往往雜糅參半、良莠不齊,而融媒體自身具有一定的協調力和自洽力,可以幫助過濾掉很大一部分虛假和負面的信息,保證航道不偏離。
同時,融媒體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即時性與共享性。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僅能夠直接和大學生進行直接有效的線上互動,還不會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實現高效的互動和交流,精準解決問題。這就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進了高質量思政工作隊伍的構建。
三、融媒體視閾下推進高校精準思政的實踐路徑
在融媒體視閾下推進高校精準思政的實現,要以問題為導向,著眼于目前依托融媒體實
施精準思政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在發展理念、內容供給、素養提升、團隊構建等方面一一對應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一)守正和創新相結合,樹立融媒體發展理念
理念轉變是前提。融媒體是社會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有效結合,可以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并起到互補作用。由此,融媒體視閾下推進高校精準思政,也應該將守正和創新相結合,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堅定樹立融媒體發展的新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經驗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
“融媒體”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實體媒介進行融合,是新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融媒體”的傳播理念對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重要影響,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影響較其他更深遠更廣泛。為了推動高校精準思政的實現,迫切需要樹立融媒體發展理念,實現技術及平臺的利用、整合、共享和融通。當然,在創新的同時,也要堅守紅線底線,保持基本原則,確保立德樹人的目標不會偏離。只有首先樹立起將融媒體發展與精準思政相結合的理念,將理念內化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工作中去,才能促進精準思政的推進和深化。
(二)需求和供給相結合,加強高質量內容供給
內容精準是關鍵。新時代下,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日益豐富化、個性化,而當前思政教育內容供給與需求卻不相匹配,主要體現在對大學生的需求精準識別不足、內容供給形式相對單調、內容供給針對性不強等。因此,要以需求為導向,盡量實現所供即所需,供需相結合,實現高質量的內容供給。
“內容”是運用融媒體推進高校實現精準思政的基礎和關鍵。一方面,要以大學生的需求為導向,優先傳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內容;運用融媒體技術來甄別、篩選、重組、優化內容,內容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增強傳道授業解惑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還應采取多樣化的針對性的供給方式,促進供需平衡,提高供給效率;可以嘗試運用視頻化的、沉浸式的、共情性的表現方式,引起大學生對熱點話題或新聞的關注,通過互動和交流、分析和反饋,引導大學生提高對熱點事件的認知、思考、辨別和處理能力。
(三)引導和自律相結合,提升大學生網絡素養
素養提升是重點。作為網絡時代的“數字原住民”,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如何,關乎精準思政的推進效果,關乎自身的健康成長,關乎網絡生態文明建設。在嚴格把關、努力打造融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進行主流引導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律能力,提升網絡思辨思維,主動吸收和傳播正能量,形成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
依托“三全育人”理念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網絡素養的提升,以全員育人形成網絡素養提升的“大主體”,以全過程育人貫通網絡素養提升的“全階段”,以全方位育人浸潤網絡素養提升的“全體系”。第一,凝聚各方育人力量,深化協同育人力度,全員參與,并實現溝通暢通、信息共享,提高育人能力。第二,要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和遵循教書育人規律,貫穿全過程和各環節,提升精準育人實效。第三,要將各項資源整合起來,從網上到網下,完善課程體系,推進實踐育人,鏈接傳統文化,凈化網絡環境,提升育人氛圍。
(四)培育和協同相結合,構建融合性思政團隊
團隊構建是保障。高校推進精準思政,思政隊伍的培養與建設是重要人才支撐。一方面,要增強思政隊伍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專業性,提高實施精準思政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強化協同融合,形成相互借鑒、優勢互補的教育合力,構建高水平的融合性強的思政團隊。
學習和掌握新媒體技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必備能力素養。在融媒體背景下,可以通過加強培訓、傳幫帶、專題學習、研學交流等方式來提高思政工作者推進精準思政的能力和素質。同樣重要的是,思政隊伍能否形成協同關系,組成融合性強的團隊也很關鍵。如果各自為政,仍將是一盤散沙,沒有聚力和合力。只有彼此之間加強協作,實現同向而行、同頻共振、同步推進,才能夠為深化高校精準思政形成堅固的團隊保障和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的意見[EB/OL].2020-4-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