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老年”話題悄然成為圖書寵兒。最近我也陸續讀了幾本關于老年的新書(掌上書),包括酒井順子的《細讀老年,細寫人生》、外山滋比古的《知性的老去》及澤村香苗的《老后獨居難民》。
《細讀老年,細寫人生》出版于2024年11月,作者酒井順子是位暢銷書作家。這本書共4章,作者圍繞多個主題精選了相關書籍,例如養老資金、退休危機、獨居生活、如何面對死亡。該書可作為了解日本老年問題的入門書。
《知性的老去》作者是暢銷書作家外山滋比古。外山曾任大學教授,享年96歲,一生著書240余部。這本書是他在93歲時完成的,其中講述了他80歲后創業、投資股票和開設私塾等故事。然而,外山的生活方式對普通人而言是否現實?畢竟,大多數老年人并不具備他那樣的經濟條件和學術背景。
《老后獨居難民》出版于2024年7月。作者澤村香苗是一位公共健康學博士。她在這本書中探討了無子女獨居高齡者可能面臨的諸多問題。據2020年日本人口普查數據,日本一人家庭已達2100萬戶,占普通家庭總數的38.1%。今天日本每5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人獨居。在日本,住院也需要家屬簽字擔保,去世后遺體必須由親屬領取。但對于如此龐大的獨居老年群體,社會尚沒有做好準備。對此,這本書不僅提出這個群體面臨的困境,而且也為該群體提供了實用建議和應對之道。
對于超高齡社會的嚴峻現實,個人要盡早規劃未來。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24年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09歲,女性為87.14歲。此外,預計到2025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500萬,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正是與老年相關書籍暢銷的社會背景。盡管這一龐大群體迫切需要關于“老年學”的知識,但遺憾的是,日本并沒有專門的機構為他們提供相關教育。這導致許多普通人在退休后突然失去方向,感到迷茫,甚至產生焦慮和恐慌。
在這一龐大的老年群體中,“團塊世代”(1947年—1949年出生)的全面高齡化尤為值得關注。老齡化問題雖然是一個“慢性社會問題”,但其中某些矛盾可能在特定時間點集中爆發。日本政府將75歲以上人口劃分為“后期高齡者”,而到2025年,二戰后出生的“團塊世代”將整體邁入這一階段。
“團塊世代”是日本戰后嬰兒潮中規模最大的一代,他們的全面高齡化勢必加劇醫療資源的緊張,對已經承受巨大壓力的醫療體系造成更大負擔。然而,面對這一現實,日本社會在養老、醫療、護理等方面的準備仍顯不足。
面對養老金不足、護理短缺、老年孤獨等問題,日本社會需要的也許不只是書籍,而是更完善的養老體系。對于超高齡社會的嚴峻現實,個人要盡早規劃未來。否則,今天暢銷的“老年指南”,或將成為明天的“養老求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