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柔性管理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主張通過建立人性化和情感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推動班級建設。在小學班級工作中運用柔性管理,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向心力。本文對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工作中的運用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級;柔性管理;運用方法
管理工作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采用什么樣的管理策略,特別是班主任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柔性管理是契合小學生特點的管理模式,班主任需要認識柔性管理的必要性,基于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推進管理工作,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一、柔性管理的概述
柔性管理注重和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區別于發號施令式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始終從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人性的張揚和性靈的舒張,意在通過建立和諧、互助、共享的班級環境,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化成長。隨著新課標的落實,使用柔性管理進行小學班級管理中是大勢所趨,用非強制性的方式提升說服力,是贏得學生尊重和認可的重要途徑。
二、在小學班級工作中運用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需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小學生自尊心強,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摒棄說教式、訓誡式、強制式的管理模式,把柔性管理思想滲透其中,是尊重學生的體現,更是成就學生的重要手段。當前,一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人本理念、缺乏師生溝通、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缺乏激勵和表揚、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等。面對這些問題,急需引入柔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工作中的運用條件
將柔性管理運用到小學班級工作,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班主任需要接納柔性管理,不能排斥柔性管理,必須讓柔性管理覆蓋班級工作的各項事務和各個環節,才能有效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對學生的束縛,激發學生的發展積極性,進而順利地推行柔性管理策略。其次,柔性管理需要班主任具備較高的情感智慧和溝通技巧,班主任需要在繁重的教學和管理任務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學生的發展訴求。再次,柔性管理需要量化評價指標,改變以分數和成績評價學生的模式,只有基于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情況,科學客觀地評價柔性管理的效果,才能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此外,柔性管理是建立在對每一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精準施策,在實際進行小學班級工作的過程中,并非所有學生都適用于柔性管理。
四、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工作中的運用方法
(一)改變說教和訓誡式的管理模式
在小學班級工作中運用柔性管理,首先需要改變說教和訓誡式的管理模式,基于師生平等理念,把學生視為班級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通過激勵和鼓勵,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潛能。比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說悄悄話、搞小動作,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面對學生的問題,班主任不能一味苛責,一方面可以通過激勵措施,讓學生逐漸改變聽課習慣,比如,和學生約定,只要上課認真聽課,就能獲得一朵小紅花、一個積木玩具、盲盒等。另一方面可以委任學生為紀律委員,通過這種變相激勵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督促學生以身作則,成為一位優秀的班干部。班主任在學生的人生發展中過程具有重要的影響,一位和藹可親、認真負責、知人善任、關心和理解學生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柔性管理既是促進學生發展,也是提高班主任人格魅力的重要手段,需要班主任從自身做起,加強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接納學生的缺點,看到學生的優點,對任何學生都不放棄、不歧視。
(二)營造和諧互助的班級氛圍
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是柔性管理的重要體現。新時代的小學生,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意識、分享意識和協作意識,而一旦班主任以分數和能力評價學生的認知模式,則進一步增進了學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學生感受不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為了解決這一現實問題,班主任需要通過柔性管理,促進班級溫情,提升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比如,學生生日到了,班主任可以組織大家為該學生送上生日祝福,學生可以讀詩歌、寫賀卡、做玩具、送書籍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使過生日的學生感到溫暖,也為每一位班級成員提供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和諧互助的班級氛圍,需要每一位學生共同維護。班主任需要剔除一切影響班級團結和互助的因素,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讓每一位學生不分成績、能力、家庭,都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參與班級管理和建設,從關心和幫助他人中感受到奉獻的樂趣。
(三)強化文化育人作用
文化具有隱性的育人作用。強化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積極、純潔、多元、公平的班級文化,是柔性管理的重要體現。一方面,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加強文化建設。比如,有的學生較為自卑,缺乏主見,且上進心不足,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組織一場“自卑和自信”的主題討論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結合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事跡,說說各自對自卑和自信的認識。有學生說:“李白一生顛沛流離,但是他始終堅持‘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態度。自卑會讓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如果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哪還有誰看得起自己?”有學生說:“毛主席出身于貧苦家庭,但是他堅持‘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態度,我們應該向毛主席學習,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在談論和交流中認識到自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比如詩詞知識大賽、歌唱比賽、繪畫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搭建發展興趣、成就自我的平臺。以詩詞知識競賽為例,班主任可以基于一些主題詞,如愛國、友誼、思鄉、春節、中秋等,讓學生從《唐詩三百首》中選擇一些喜歡的詩詞進行誦讀和分享,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班級文化氛圍,并對積極參與、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
小學生想法多、心思重,班主任需要關注他們的內心感受,回應他們的心理訴求,不能在不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的情況下主觀臆斷、頤指氣使,才能贏得學生的好感,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比如,有學生經常遲到,班主任就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一味訓誡學生,應該借助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了解學生遲到的情由,通過小組長了解組員最近的表現,對癥下藥、多措并舉,促進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內心感受,需要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渠道,如班主任可以借助電子郵箱,和問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要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加強和其他學生的交流互動,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問題,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進提供支持。比如,勞動委員發現以前愛值日的學生最近不值日了,勞動委員就需要把該學生的談話情況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基于學生的情況,通過一對一的談話交流,了解其的思想動態,進而制訂富有針對性的激勵和幫扶計劃。
(五)在班級事務管理中融入民主思維
班級事務管理要始終以方便學生、呵護學生、發展學生為目標,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被善待,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提升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比如,在班干部選拔事務中,班主任不能一人獨斷,應采用投票的方法,讓學生集體選出認可的班干部。而在作業管理事務中,班主任也可以融入民主思維,組建以學習委員為組長的作業監督小組,讓學生成為作業管理的主人。在衛生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民主思維的體現更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以安全管理為例,安全管理小組可以對同學的課間活動等進行監督,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民主管理就是讓人人有發言權,人人有積極性,班主任應不斷強化民主思維,才能讓柔性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學生的內心。
(六)把握好嚴厲和寬松的界限和尺度
柔性管理不是放之任之,如果沒有明確的班級管理規則,小學生就容易養成自由散漫的習性,也會缺乏集體榮譽感,失去了柔性管理的意義。因此班主任必須平衡好嚴厲和寬松之間的關系,對于反復違反規則的學生給予必要的糾正和教育,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必要時給予相應的處罰;對于第一次違反規則或所犯錯誤并沒有給班級榮譽帶來負面影響的學生,要給學生自我改進的機會,要允許學生犯錯,給學生適當的自由空間,避免增加學生的不滿情緒。比如,有的學生因為作業多且難,沒有完成作業,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提醒;對于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自責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寬慰。而對于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班主任就必須通過批評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此外,嚴厲和寬松,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比如,對于班干部和優等生,應該嚴格要求,目的是給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對于其他學生,班主任就可以在不影響學生自主發展動力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要求,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七)把柔性管理滲透到家校合作中
班級工作的開展,不能沒有家長的參與。柔性教育要滲透家校合作。一方面,班主任要避免通過家長給學生施加壓力和負擔,特別是對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更需要引導家長基于自己孩子的學習基礎和發展潛能,對孩子寄予合理化的期望,不能對孩子要求過多過嚴。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校的優秀表現,既能提升學生的自信,也能激發家長的教育責任心,有利于打造和諧溫馨的親子關系。家校聯動的最終目的,是形成育人合力,讓學生從教師和家長兩方,都能感受到殷切的期待和柔性的目光,任何一方的缺位和模糊,都會讓家校合作陷入被動。班主任應在家校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增加和家長的溝通頻次,激發家長的互動積極性,始終以平等的態度和家長交流,多反求諸己,少求全責備,才能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而推動家校合作的長遠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新時期的小學班主任加強對柔性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從學生出發,加強文化建設,促進互動交流,注重個體差異,從學習、生活、道德、心理等方面引領學生的綜合發展,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助力學生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龍.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2023(11):35-37.
[2]沈敏娣.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教師,2022(35):21-23.
[3]燕美玲.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22(3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