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荊公編《百家詩選》,嘗從宋次道借本,中間有“暝色赴春愁”,次道改“赴”字作“起”字,荊公復(fù)定為赴字,以語次道曰:“若是起字,人誰不能到。”次道以為然。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
《西清詩話》云:“杜少陵云:‘作詩用事,要如禪家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此說詩家秘密藏也。如‘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人徒見凌轢造化之工,不知乃用事也。《禰衡傳》:‘撾《漁陽操》,聲悲壯。’《漢武故事》:‘星辰動搖,東方朔謂民勞之應(yīng)。’則善用事者,如系風(fēng)捕影,豈有跡邪?”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山谷黃魯直《詩話》曰:“‘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云卿之詩也。云卿得意于此,故屢用之。老杜‘春水船如天上坐’,祖述佺期之語也,繼之以‘老年花似霧中看’,蓋觸類而長之也。”苕溪胡元任曰:“沈云卿之詩,源于王逸少《鏡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詩云:‘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雖有所襲,語益工也。”
——[南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話》
近人好看白詩,乃學(xué)其率易之至者。試隨意舉其五律,如“尋泉上山遠(yuǎn),看筍出林遲”“松灣隨棹月,桃浦落船花”“雨埋釣舟小,風(fēng)飏酒旗斜”“早梅迎夏結(jié),殘絮送春飛”“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江暗管弦急,樓明燈火高”“近海江彌闊,迎秋夜更長”“搴簾待月出,把火看潮來”“暝色投煙鳥,秋聲帶雨荷”“山明虹半出,松暗鶴雙歸”。此例一二十句,皆靈機內(nèi)運,鍛煉自然,何等慎重落筆!專以率易為白之流派者,試參之。
——[清]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