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國博弈中的經貿橋梁國家研究

2025-03-02 00:00:00盛思鑫薛涵哲
全球化 2025年1期

摘要:隨著大國博弈加劇,集團化正在成為重要的貿易趨勢,大國間的經貿沖突更趨激烈。在此背景下,“經貿橋梁國家”因其在博弈的大國之間占據“結構洞”位置而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這使得這些國家近年來的貿易和外資增長態勢格外突出,并成為一種趨勢性的現象。通過引入社會網絡理論,本文指出經貿橋梁國家的優勢主要源自與沖突中的大國同時保持著“弱關系”,但他們可能會因情勢變化而在大國博弈中變換實施“選邊站”“平衡術”或“非等距”的策略。將理論應用到具體場景,本文識別和梳理了中美大國博弈中的經貿橋梁國家,并建議高度重視建立和維護國際經貿網絡優勢,用好用足經貿橋梁國家的多重作用,注意與經貿橋梁國家保持靈活適度的距離,謹慎應對其可能的立場變化。

關鍵詞:貿易集團化 大國博弈 結構洞 經貿橋梁國家

作者簡介:盛思鑫,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薛涵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中美大國博弈持續升級,貿易是美國對華打壓的重點領域。自2018年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兩屆政府持續通過關稅壁壘、出口管制、貿易制裁等手段,降低對華貿易依賴。從數據看,2018年美國對華貿易依賴度(中美貿易額占美國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5.7%,2024年前9個月,這一數值已降至10.7%。2025年特朗普重掌白宮后,預計將兌現其競選承諾,進一步提高對華關稅,中美在經貿領域的沖突可能繼續升級,影響中國的貿易和經濟安全。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經貿國家降低“脫鉤斷鏈”風險,對中國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具有戰略性意義。

顧名思義,經貿橋梁國家是指在沖突的大國之間發揮著“經貿橋梁”作用的國家。近年來,受大國博弈影響,跨國企業和東道國企業將貿易或投資轉移至第三方國家,以盡量減緩大國之間的高關稅、出口限制或其他制裁措施造成的貿易沖擊,也使博弈的大國雙方間接保持一定規模的經貿聯系。經貿橋梁國家的興起逐漸成為國際政治經濟中的新現象。這類國家的例子不僅包括在中美博弈之間“左右逢源”的越南、墨西哥,也包括在烏克蘭危機中同時與俄歐保持密切經貿往來的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中,經貿橋梁國家的興起與霸權國家的相對衰落及貿易集團化緊密相關,這一現象具有合理性與趨勢性。本文引入社會網絡理論,力圖厘清經貿橋梁國家興起的理論邏輯和主要特征,并推演了中美大國博弈場景下的經貿橋梁國家。在此基礎上,本文就如何穩妥處理與經貿橋梁國家的關系給出了具體對策建議。

一、經貿橋梁國家興起的主要背景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后,美國借助其超級霸權推動國際經濟自由化和多邊貿易進程,一方面通過主導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等國際機構的運轉和規則制定,不斷增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另一方面積極為美國跨國企業的全球市場擴張和過剩產能外遷謀求優越的國際政治條件。根據效益遞減規律,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從國際貿易體系中獲得的收益逐漸減少,而成本不斷增加(王正毅,2022),最終導致其維護和發展多邊貿易體制不再具有“性價比”,美國也隨之進入霸權衰退期。從現實看,當前美國相對衰落的一個突出表征是,近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出現了明顯的“東升西降”趨勢(見圖1)。隨著美國霸權不再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當前全球貿易格局呈現“北美—歐洲—亞洲”三足鼎立的特點(鞠建東等,2020)。

隨著貿易全球化式微,近年來貿易集團化正在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趨勢。這一貿易趨勢的主要表現形式為霸權國家借助盟友體系、地緣優勢、意識形態的同質性組建排他性的貿易集團,通過對貿易集團外的國家采取針對性的高關稅政策、出口限制、金融制裁、長臂管轄等措施,削弱霸權國家在區域內或全球內的戰略競爭對手(UNCTAD,2023)。經貿橋梁國家正是隨著大國博弈日趨激烈而興起,利用處于貿易集團內的經貿優勢,在霸權國家與其戰略競爭對手之間扮演著聯通雙方的角色,即與雙方均保持著較密切的經貿關系。從霸權國家的角度看,盡管舍棄了比較優勢更為顯著的貿易伙伴,最終將增加貿易成本(保羅、茅瑞斯,2011),但從實際效果來說,貿易集團化卻是其延緩自身衰落的理性選擇。這種理性既體現在能給戰略競爭對手造成更大的相對損失(戴爾,2018),從而維持和擴大霸權國家的競爭優勢,也體現在極端情況下可以保障霸權國家的供應鏈安全,從而免去被戰略競爭對手“卡脖子”的擔憂。由于貿易集團化的實質是貿易從霸權國和戰略競爭對手之間轉向集團內部,實際帶來的是貿易轉移效應。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現,2022年以來全球貿易格局沿著地緣政治分裂,各國更傾向于與政治立場一致的貿易伙伴合作。如圖2所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地緣政治立場趨同國家間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6.2%,而地緣政治立場相悖國家間的雙邊貿易額則下降了5.1%。【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Global trade expected to shrink by nearly 5% in 2023 amid geopolitical strains and shifting trade patterns, December 12, 2023, https://unctad.org/news/global-trade-expected-shrink-nearly-5-2023-amid-geopolitical-strains-and-shifting-trade.】WTO也指出,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后,地緣政治立場相近的集團內部貿易增速比集團間的貿易增速高出4~6個百分點。【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orld Trade Report 2023, Sept. 2023, pp.9, 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booksp_e/wtr23_e/wtr23_e.pdf.】

在貿易集團化趨勢中,經貿橋梁國家之所以能夠興起,主要源自霸權國家的相對衰落,以及貿易集團內部一些國家在安全和經貿利益上的獨立性。這一方面使得霸權國家很難維持貿易集團內的鐵板一塊,從而為經貿橋梁國家的興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經貿橋梁國家具備從大國博弈中漁利的主觀動機,即可以通過充當霸權國家與其戰略競爭對手之間的經貿“中介”而大獲其利。當經貿橋梁國家并未對貿易集團化帶來根本性破壞時,霸權國家便會允許和容忍貿易集團內部存在通往戰略競爭對手的“經貿橋梁”。甚至在較大程度上,經貿橋梁國家可被視為霸權國家與戰略競爭對手實現“脫鉤”的緩沖帶。

以近年來出現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貿易集團為例,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后,拜登政府試圖通過IPEF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去中國化”,將貿易轉移至IPEF國家。2021—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增速均低于其總進口增速,特別是2023年自中國進口同比下降20.3%。2020—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額占其總進口額的比重也逐年下降,由18.4%降至13.7%,年均降幅超1.5%; 同期,美國自IPEF國家進口的增速均高于其總進口增速,自IPEF國家進口的占比也由21%穩步上升至21.6%。【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 https://www.census.gov/foreign-trade/balance/index.html。】但是,IPEF國家中的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盟國家均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站在美國的角度,相較于中美之間的直接經貿往來,雙方貿易和投資部分流向這些東盟國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國的國際經貿收益,符合美國削弱中國的戰略圖謀。站在中國的角度,通過加強與這些東盟國家的經貿關系,有利于降低中美劇烈對抗帶來的貿易成本過高甚至是中斷的風險,而且有利于避免東盟國家完全倒向美國,是大國博弈約束條件下的較優選擇。

二、經貿橋梁國家的現實案例、理論邏輯及場景推演

(一)經貿橋梁國家的具體案例與歷史比較

以烏克蘭危機為例,土耳其在歐盟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扮演了經貿橋梁國家的角色。2022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歐盟與美國迅速對俄羅斯發起國際金融封鎖和技術產品禁運等制裁措施,并一直加大制裁力度。截至2023年12月,歐盟已對俄羅斯發起12輪制裁,【數據來源:European Council,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olicies/sanctions-against-russia/timeline-sanctions-against-russia/。】對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系帶來破壞性影響。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數據來源:Eurostats, https://ec.europa.eu/eurostat/databrowser/view/ds-018995__custom_10499477/default/table? lang=en。】烏克蘭危機直接打斷了2021年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從新冠疫情中快速恢復的勢頭,歐盟國家與俄羅斯的貨物進出口額占歐盟總額的比重從2021年的5.9%下降至2022年的4.6%,2023年這一比重進一步降至1.8%。從金額來看,2023年歐盟與俄羅斯的貨物貿易額同比銳減了65.4%,同烏克蘭危機爆發前的2021年相比也下降了64.8%。但與此同時,一方面歐盟與土耳其的貿易快速增長,2022年雙邊貨物貿易額同比增長26.3%,2023年較2021年貿易額增長了31.7%,土耳其占歐盟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也從2021年的3.6%提高至2023年的4.1%,達到2070億歐元。另一方面,俄羅斯與土耳其的貿易也呈迅猛發展態勢。土耳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土俄貿易額從2021年的347億美元飛速增長至2022年的682億美元,增幅高達96.3%,即便2023年回落至565億美元,但同2021年相比增幅仍有62.7%; 俄羅斯占土耳其貿易總額的比重也從2021年的7%提升至2023年的9.2%,并分別在2022年、2023年躍升和保持為土耳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數據來源:Turkish Statistical Institute, https://data.tuik.gov.tr/Bulten/Index?p=Foreign-Trade-Statistics-December-2023-49630amp;dil=2。】

在中美經貿摩擦中,東盟國家(如印尼和越南等)也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扮演著經貿橋梁國家的角色。2018年下半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鼓吹中美在經濟上“脫鉤”。2021年拜登上臺以來,不僅延續了特朗普時期對華的高關稅政策,同時還采取“小院高墻”等策略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力度,并通過促進制造業回流與友岸外包等政策手段,迫使中國部分產業鏈和供應鏈外遷。從中美的貿易數據看,盡管2018—2022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但2023年同比下降了16.8%。更為重要的是,中美貿易額在美國貿易總額中的占比近年來一直呈現較為明顯的下行趨勢,這一占比在2018年為15.7%,2020—2023年逐年遞減為14.8%、14.2%、12.9%、11.2%,中國也由2018年的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降為2023年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數據來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https://www.bea.gov/data/intl-trade-investment/international-trade-goods-and-services。】但與此同時,中國與東盟以及美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自2018以來一直都呈增長趨勢,2021年中國和美國對東盟的貿易額分別增長了29.2%、18.3%。在高基數下,2022年中美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仍舊分別繼續增長了7.7%、15%。【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3, March 2024, pp.182~186, 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3/12/ASEAN-Statistical-Yearbook-2023.pdf.】從貿易比重看,2018年中國和美國作為貿易伙伴分別占東盟貿易總額的17%、9.3%,2023年這一占比分別提高到19.8%、11.2%。【 數據來源:ASEAN Stats, https://data.aseanstats.org/trade-quarterly。】此外,不同于烏克蘭危機這一極端情況,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了較長時間且烈度相對緩和,因此中美兩國在雙邊貿易部分轉向東盟這一“橋梁”的同時,有關跨國企業也積極向東盟地區進行產業投資以規避中美之間的高關稅和貿易限制。這在數據上的一大表現即是中美之間的雙向投資近年來一直呈明顯下降趨勢,【榮鼎集團:《雙行道:中美雙邊直接投資25年全景圖》,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網站,2016年11月,https://www.ncuscr.org/wp-content/uploads/2008/02/page_attachments_Two-Way-Street-2016_Exec-Summary_Chinese.pdf; Thilo Hanemann, Daniel H. Rosen, Mark Witzke, Steve Bennion, and Emma Smith. Two-Way Street: 2021 Update US-China Investment Trends,May 2021,https://rhg.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RHG_TWS-2021_Full-Report_Final.pdf。】但是中美兩國對東盟國家的投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且有同頻共振的發展趨勢。從數據看,2019—2023年美國一直是東盟地區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其中2021和2023年對東盟國家投資流量的增幅高達49%、148.2%,同期中國對東盟國家投資流量的增幅也高達126.7%、18.9%。與2019年相比,2023年美國對東盟國家的投資額增長了65.7%,同期中國對東盟國家的投資額也增長了91.6%。與此同時,中國對東盟國家的投資流量從2019年占東盟外資總額的5.5%提升至2023年的7.5%。【 數據來源:ASEAN Stats, https://data.aseanstats.org/fdi-by-hosts-and-sources。】從行業看,中國近年來對東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金融業、信息和軟件業等,【 中國商務部:《202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商務部網站,2023年10月,http://images.mofcom.gov.cn/hzs/202310/20231007152406593.pdf。】而同期美國對東盟的關注重點在金融業和制造業等【 數據來源:《東盟發布2023年投資報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網站,2024年2月19日,http://www.cafta.org.cn/index.php?c=showamp;id=107548。】。

從歷史視角看,上述經貿橋梁國家的例子容易讓人聯想到20世紀的美蘇爭霸與美日貿易摩擦,但當前的貿易集團化與以往的情形存在顯著差異。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相互依賴程度很低,國際貿易流向主要受大國權力政治驅動,依據軍事同盟劃分為兩大貿易集團,集團內部貿易顯著增長,對立集團間的貿易則幾乎中斷,在全球貿易中的占比由10%~15%暴跌至不足5%。【 吉塔·戈皮納特:《第二次冷戰?在地緣經濟割裂下維護經濟合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2023年12月11日,https://www.imf.org/zh/News/Articles/2023/12/11/sp121123-cold-war-ii-preserving-economic-cooperation-amid-geoeconomic-fragmentation。】有學者指出這是由于貿易會產生安全外部性,即貿易帶來的經濟收益可能轉化為參與國潛在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因此在兩極對抗的格局下,擴大同盟內部貿易才能保障同盟內國家的經濟與安全利益(Joanne amp; Edward,1993)。這一時期,夾在美蘇兩大集團間的是一系列不結盟國家,其貿易與經濟體量較小,未能發揮“經貿橋梁”作用。就20世紀中后期的美日貿易摩擦而言,當時日本面對美國要求扭轉貿易逆差的壓力,被迫將部分貿易和投資轉向東亞新興經濟體,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亞洲四小龍”的發展(保羅、行天豐雄,2016),但這和當前經貿橋梁國家的興起有著明顯不同。從性質上看,美日貿易摩擦并未導致兩國經貿關系急劇降溫并分裂為不同貿易集團,日本通過加大對美直接投資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同時加大對東亞地區的投資與出口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這一時期的東亞國家并非連接美日經貿的橋梁; 從規模上看,當時日本的貿易與投資轉移主要針對的是東亞國家,和當前經貿橋梁國家興起的區域范圍和經貿規模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美日貿易摩擦最終并未形成貿易集團化的發展趨勢。究其原因,冷戰后美國確立了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使得貿易增減變化的國際經濟屬性更為突出。而隨著中美兩國綜合國力的差距逐漸縮小,當今世界格局正在演變為“兩個緊密陣營”和一個巨大的“中間區”,貿易問題的國際政治屬性日益凸顯。此外,不同于日本在安全上需要依靠美日軍事同盟,不得不在經貿領域對美國妥協,中國和俄羅斯不僅在安全上獨立于美國,而且還要應對來自美國的安全威脅,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與美國在經貿領域的對抗性。和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時雙方相互依存度很低的情況相比較,當前中美博弈的一大特性是如何在經濟高度相互依存的情況下開展全球性的競爭(Jake,2023)。當大國間的經濟全面“脫鉤”并非一個現實的選項時,經貿橋梁國家可以為大國降低相互依存度提供較安全的戰略緩沖。于是大國與重要經貿伙伴的貿易和投資在較短時間內就出現了較大的波動或轉移,但這種較大范圍的急劇變化在以往很少發生。綜合來看,探究經貿橋梁國家何以興起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二)經貿橋梁國家的理論邏輯:社會網絡理論視角

對于經貿橋梁國家這樣一個較新的現象,本文主要引入社會網絡理論分析其形成邏輯,重點探討經貿橋梁國家的結構特性、行為策略與主要特征。根據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國際體系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作為行動個體的國家,另一部分是國家之間的關系所形成的結構。國家作為個體的行動對結構產生影響,同時結構也對國家的行為形成制約(亞歷山大,2014)。這揭示了國際關系的社會結構屬性,因此使得社會學的網絡理論可以用來分析國際關系。當前,社會網絡理論改造后已經被用于有效描述國際關系網絡的特性,并用網絡權力(network power)這一概念豐富了國際政治中的權力理論(Emilie等,2009)。此外,近來也有文獻開始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研究國家間的貿易網絡(彭羽等,2022)。但是,國際關系領域中的社會網絡理論偏重于分析網絡權力,對經貿橋梁國家何以興起的解釋力不足。綜上,本文主張重新回到社會學中的網絡理論直接借用其理論解釋力,并部分結合國際關系領域有關網絡理論的研究成果,從而力圖為經貿橋梁國家的興起提供較為完整和準確的理論解釋。

1.從結構特性看,經貿橋梁國家在大國之間占據了社會網絡理論所說的“結構洞”(structural hole)位置。具體而言,在大國博弈加劇的情況下,大國之間的激烈沖突會導致兩國經貿往來急劇減少,這樣便會在大國之間產生結構洞,而經貿橋梁國家正好占據了這個結構洞的位置。為了較簡便的分析經貿橋梁國家,圖3根據世界格局變化趨勢而將國際體系簡化為“兩個緊密陣營”和一個“中間區”,國家間連接的實線表示兩國的經貿關系較為暢通。假設在這一國際體系中只有A和B兩個大國,當他們互相采取加征關稅、出口禁運和投資限制等措施時,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將會中斷。在此情況下,大國A和B的經貿往來只有兩種形式的間接通路,一種形式是通過同時可與大國A和B直接展開經貿交往的國家e,另一種形式是第三國(如國家f)通過大國盟友體系內的安全伙伴(如國家c)來連接兩個大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在這兩種情況中,國家e和國家f便占據了大國A和B之間的結構洞。根據社會網絡理論,占據結構洞位置的國家必須維持與兩個大國之間的弱關系(weak ties),而不能與兩個大國之間的任意一方建立強關系(strong ties),例如加入某一大國的盟友體系或成為其安全伙伴(Mark,1973; Mark,1985)。換言之,經貿橋梁國家的優勢主要源自他們與大國同時保持著弱關系。

國際關系領域在網絡分析時指出有一種退出連接(de-link)的網絡權力(Emilie等,2009),即依賴較少的一方擁有更大的退出權力。通常來說,經貿橋梁國家從大國之間的結構洞位置獲利較多,這種相對獲益更多的情況使得他們對大國的依賴性較大而退出權力較小,大國的退出權力則較大,這一點正是經貿橋梁國家的脆弱性所在。假設大國A和B的發展水平與優勢產業存在顯著差異,如果和國家f相比,國家e與兩個大國簽訂的雙多邊經貿協定要更為優惠和廣泛,那么根據社會學中的結構洞理論(羅納德,2021),國家e從該結構洞位置獲取的信息利益與控制利益會更大。這是指國家e獲得的與兩個大國進行經貿往來的信息更多更全面,同時在那些門檻和標準較高的經貿領域中,國家e比國家f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即國家e在這些經貿領域的中介位置具有更強的壟斷性,但更多的獲利也意味著國家e被大國威脅退出連接的壓力會更大。就大國而言,圖3顯示,大國A占據了一個結構洞位置(國家e與c之間),而大國B占據了三個結構洞位置(國家e與d之間、國家f與d之間、國家e與f之間),這意味著大國B的“結構自主性”(羅納德,2021)更強、對單個網絡節點的依賴程度更低,因此它比大國A的退出權力更大,對經貿橋梁國家威脅退出的能力也更強。

2.從行為策略看,盡管現有文獻對大國博弈背景下的中小國家策略已有不少研究(孫通、劉昌明,2021; 漆海霞,2024),但大多數研究的關注焦點是這些國家為什么會采取或放棄對沖戰略(俗稱“兩邊下注”),均沒有將大國的安全盟友或安全伙伴當作一個關鍵變量,也沒有考慮大國博弈在戰爭極端情況下(如烏克蘭危機)其他國家的策略選擇。此外,這些研究缺乏從動態的互動視角理解中小國家的行為,而且主要基于近年來中美博弈的經驗證據,本質上是對現象的靜態解釋,因此缺乏預測性。在本文看來,經貿橋梁國家處在兩個大國之間,通常只有三種行為策略選項:選邊站、平衡術、非等距。

第一種策略“選邊站”,是指經貿橋梁國家選擇追隨某一大國的戰略行為,特別是在安全和外交領域完全倒向某一大國。在圖3中,即是指國家e或f選擇加入大國A或B的盟友體系或成為其安全伙伴。不難想見,選邊站的經貿橋梁國家將不易保持在大國之間的結構洞位置,未被選擇的另一大國很可能會行使或威脅行使退出連接的權力。因此,選邊站的經貿橋梁國家必須權衡退出連接后帶來的損失與倒向某一大國后的收益,只有收益足夠覆蓋損失時經貿橋梁國家才有可能采取選邊站策略。在圖3的簡化模型中,大國A比較理性的策略是拉攏國家f向其靠攏,因為一旦國家f斷開與大國B的連接同時增加與大國A的直接連接,將可以使大國A占據的結構洞位置的數量變為2個(即國家f和e之間、e和c之間),從而反超大國B擁有的結構洞位置數量,此時大國B僅有1個結構洞(即國家e和d之間),大國A于是獲得了更強的結構自主性(見圖4)。從大國B的角度看,比較理性的策略是拉攏國家e,因為一旦國家e斷開與大國A的連接,將會使大國A的結構洞數量歸零,大國B的結構洞優勢于是進一步擴大(見圖5)。

第二種策略“平衡術”,是指經貿橋梁國家秉持等距外交的立場,努力在大國博弈之間保持中立,避免過度依賴大國中的任何一方,同時與兩個大國發展經貿關系。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即經貿橋梁國家容易保持在大國之間的結構洞優勢,其基本行為邏輯是平衡外交,可從激烈的大國博弈中兩邊獲益,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卷入大國沖突的風險也較小。在圖3的簡化模型中,對于國家f而言,由于其與大國B的關系更直接,因此采取“平衡術”策略則意味著要與大國A建立直接的經貿聯系并增加與國家d的連接,以此平衡與大國B的關系,并強化國家f自身的結構洞位置優勢(見圖6)。如果國家e采取“平衡術”策略,那么一方面可以繼續維持與大國A和B的連接,另一方面也可考慮增加與國家d的經貿聯系,從而增加國家e的結構洞位置優勢。

第三種策略“非等距”,是指經貿橋梁國家選擇與大國中的一方保持相對更密切的連接,但密切的程度又不足以完全倒向該大國。在圖3中,國家f如果維持現狀,就是較典型的“非等距”策略,因為其與大國B的關系較大國A更為直接。“非等距”策略的邏輯是由于經貿橋梁國家對某一大國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利益也較大),或是地緣位置距離該大國也較近,但為了避免卷入激烈的大國沖突,該經貿橋梁國家仍試圖在高敏感領域之外與另一大國保持連接以維持較友好關系。從大國的視角看,之所以容忍對其依賴程度較高的經貿橋梁國家采取“非等距”策略,是因為該國一定程度上可在大國博弈中充當戰略緩沖地帶的角色。與此同時,受經貿橋梁國家“非等距”策略的啟發,如果大國博弈中相對弱勢的一方也采取“非等距”策略以應對經貿橋梁國家的“平衡術”行為,將可以有效減少后者的漁利空間。這具體是指相對弱勢的大國一方面需要積極拓展新的經貿橋梁國家及合作領域,努力降低現有經貿橋梁國家的不可替代性,從而在加強自身結構洞位置優勢的同時,削弱經貿橋梁國家的結構洞位置優勢; 另一方面通過親疏遠近的距離變化對實施“平衡術”的經貿橋梁國家形成利益誘導或戰略威懾,從而誘使或迫使其采取“非等距”策略,在大國博弈中更加貼靠自己。

3.根據上述分析,在大國博弈中能夠充當經貿橋梁角色的國家,需要在兩個大國交叉的引力場中擁有“不選邊”的能力,從而才可能被大國雙方認定為可被利用的中立“第三方”。但是經貿橋梁國家并非一個純粹的國際政治問題,其興起和發展也離不開跨國企業的青睞。相較于大國對經貿橋梁國家政治立場的關注,跨國企業在選擇經貿橋梁國家時既要考慮該國外交立場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影響,更要考慮該國的綜合成本是否具有比較優勢。這一經濟邏輯是經貿橋梁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其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跨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成本變化趨勢。當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日益普及,使各國間的勞動力成本差異呈現日益收窄的趨勢,因此靠近原材料供應地和目標消費市場所帶來的物流成本優勢在跨國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決策中日益占據重要分量(芬巴爾,2018)。在這一成本趨勢和大國博弈的綜合作用下,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開始選擇“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生產,即在全球布局多個生產中心,這些生產中心的所在國往往是重要的目標市場,或在地理上非常靠近這些目標市場。

綜合來看,經貿橋梁國家確實是一個典型的國際政治經濟現象,理想的經貿橋梁國家通常同時具備如下四個特征:一是該國國內政治較為穩定,并且外交政策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與較大的獨立性,沒有加入大國的安全同盟或成為大國的安全伙伴,這便使得該國在大國博弈中擁有采取“平衡術”或“非等距”策略的回旋空間。二是該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理位置優越,如靠近原材料供應地與大國消費市場,這便使得該國在發展與大國的貿易方面具有顯著的運輸和物流成本優勢。三是該國與大國的貿易壁壘要明顯低于大國之間的水平,這便使得該國有條件在大國之間大力發展中間品貿易、加工貿易、轉口貿易等。四是該國具有一定規模的人口基數與發展制造業的生產要素及良好條件,這便使得該國具有較大的國內市場潛力,同時能夠承接來自有關國家和跨國企業的產業投資。在這四個特征中,第一個是成為經貿橋梁國家的前提條件;后面三個特征是加成條件,一般至少需具備兩個才能算是經貿橋梁國家。(三)中美大國博弈場景下的經貿橋梁國家

結合上述對經貿橋梁國家的理論分析,本節以中美大國博弈為場景推演具體的經貿橋梁國家。2018年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后,中美大國博弈雖偶有緩和,但總體呈現持續加劇態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發生后,美國通過“小多邊”外交、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形式,加速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去中國化”,不斷加強對華“脫鉤斷鏈”與封鎖打壓。受此影響,中美雙邊貿易和投資持續下滑,但是在中美之間占據結構洞位置的一些經貿橋梁國家卻從中受益。從美國視角看,將貿易和投資從中國轉移至經貿橋梁國家雖然短期內或將提高進口成本,但卻可以給中國造成更大的貿易和經濟損失,同時提升美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有利于美國繼續保持和擴大對華經濟優勢。從中國視角看,充分利用經貿橋梁國家發展對外經貿,有利于緩和美國作為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的外需收縮沖擊,為中國促進產業和貿易高質量發展及構建雙循環格局爭取戰略轉圜空間。

根據前述經貿橋梁國家的四大特征,本文共識別出22個中美博弈中的經貿橋梁國家(見表1)。其中,13個典型國家符合全部四大特征,9個較典型國家符合成為經貿橋梁國家的前提條件,并在此基礎上還具備另外三項特征中的任意兩項。從區域分布看,22個經貿橋梁國家中,亞洲國家有6個,歐洲國家有4個,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國家有8個,非洲國家有4個。從人口規模看,目前22國的人口總和約為13億人,【 數據來源:World Bank,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較接近中國或印度的人口數,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從經濟體量看,2023年22國的GDP總量為13.1萬億美元,比中國的GDP總量要低,約為美國的50%,是全球GDP總量第三、四、五名(即德國、日本和印度)的總和。【 數據來源:World Bank,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從發展水平看, 22國均屬于中等收入及以上國家,其中高收入國家有7個,包括新加坡、阿聯酋、沙特、瑞士、奧地利、愛爾蘭、智利。【數據來源:World Bank, https://blogs.worldbank.org/en/opendata/world-bank-country-classifications-by-income-level-for-2024-2025。】從對華貿易看,22個國家對華貿易占其貿易總額的比重平均達到18.4%,其中比重超過30%的國家有越南、馬來西亞、巴西、智利、秘魯、肯尼亞。【數據來源:筆者根據WTO與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計算而得。】從經貿協定看,在22個國家中,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智利、秘魯等典型國家與中國或美歐均簽訂了高于WTO標準的雙邊或區域性經貿協定。巴西、沙特、阿聯酋等較典型國家雖未與中國或美歐簽訂雙邊自貿協定,但仍與中美雙方保持了較密切的貿易往來。此外,2021—2022年的貿易數據也可部分佐證上述國家的經貿橋梁地位。新冠疫情后,上述經貿橋梁國家的貨物貿易增速普遍高于全球貨物貿易增速。2021—2022年,這22個國家的進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9.4%、17.7%; 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6.4%、16.3%; 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7.8%、17%,【數據來源:2022年沙特進出口數據來自WTO,其余數據來自UN Comtrade。】高于同期全球貨物貿易額26.5%和11.4%的增速【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22/2023-International merchandise trade, Dec. 2022, pp. 1, 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tdstat47_FS01_en.pdf.】。

從具體國家看,墨西哥是近年來中美博弈中非常典型的經貿橋梁國家。一是墨西哥沒有加入美國的安全同盟,近年來一直與美國保持“政冷經熱”狀態,外交政策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二是墨西哥擁有緊鄰美國這一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地緣優勢,并且具備較好的海運條件。三是2020年“美墨加協定”(USMCA)生效后,墨西哥享有對美國出口“零關稅”的優惠貿易條件。四是墨西哥人口超1億人,國內市場潛力較大,而且具備較好的工業基礎。在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的背景下,近年來墨西哥與中國、美國的雙邊貿易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墨西哥的經貿橋梁國家地位凸顯。從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來看,2021—2023年增速分別為49.3%、15.2%、5.7%,年均增速23.4%,是同期中國年均出口增速10.2%的兩倍以上;中國對墨西哥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1.9%上升至2023年的2.4%,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http://stats.customs.gov.cn/。】從美國自墨西哥的進口看,2021—2023年增速分別為18.2%、19.2%、4.7%,年均增速14.0%,同樣高于同期美國進口10.5%的年均增速;美國自墨西哥進口占其進口總額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14.5%上升至2023年的15.6%,是近年來的新高。【 數據來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https://www.bea.gov/data/intl-trade-investment/international-trade-goods-and-services。】從2021—2023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以及中國自墨西哥的進口看,大體也保持著類似的增長態勢。在對外直接投資(FDI)方面,2013—2017年中國對墨西哥的FDI總額為4.37億美元,2018—2023年這一數值達16.23億美元,較2013—2017年增長了278%。盡管近年來墨西哥作為中美之間的經貿橋梁國家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獲益較大,但是其橋梁地位一定程度上面臨著美國退出連接的威脅。例如,特朗普2024年表示,如果當選美國總統,將對中國企業在墨西哥生產的電動汽車征收100%關稅。【 資料來源:《特朗普稱將對中企在墨西哥生產汽車征收100%關稅》,《聯合早報》,2024年3月17日,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40317-3166619。】特別是2020年生效的USMCA將在2026年面臨更新的壓力,屆時美國有可能要求墨西哥至少部分斷開與中國的經貿連接。作為經貿橋梁國家,墨西哥在面對中美大國博弈時的表現有很強的代表性。一方面,橋梁國家為保持其結構洞優勢、兩邊獲益,將盡量避免“選邊站”;另一方面,如果被迫選邊,也將權衡得失,選擇倒向能使自身相對獲益更大或相對受損較小的一方。三、穩妥處理與經貿橋梁國家關系的實踐路徑

(一)高度重視建立和維護國際經貿網絡優勢

在大國博弈中,要細致評估對手的結構洞位置優勢。占據更多結構洞位置優勢的大國,其網絡優勢更強。這意味著該大國不僅在大國博弈中可從國際網絡中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而且也可對經貿橋梁國家施加更大的威脅退出壓力,從而逼迫經貿橋梁國家“選邊站”,以進一步削弱對手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在烏克蘭危機中,美歐的結構洞位置優勢相對于俄羅斯十分明顯,因此俄羅斯在沖突相持階段的壓力較大。就中美戰略博弈而言,中國必須看到美國的結構洞位置優勢,并通過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縮小與美國這一優勢的差距。具體來說,一是堅定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在此基礎上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特別是不斷加強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等平臺的貿易和投資屬性,從而增強中國在國際經貿中的網絡優勢。二是繼續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高標準經貿協定,同時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RCEP等國際平臺,大力發展中國與重點經貿橋梁國家之間的雙多邊經貿協定,加強和深化與更多經貿橋梁國家的經貿合作,注重減少對單個經貿橋梁國家的依賴。三是積極研究擴大對重點經貿橋梁國家的單邊開放措施,不斷增加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經貿吸引力。四是汲取美歐發達國家制造業向外轉移的經驗教訓,充分利用中國強大國內市場保持制造業領域的產能優勢、技術優勢與成本優勢等,同時積極與經貿橋梁國家合作建立安全、高效、較低成本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二)用好用足經貿橋梁國家的三重作用

對于大國博弈而言,經貿橋梁國家不僅是第三方市場,也是聯通兩個大國市場的“橋梁”。在兩個大國之間,由于經貿關系中斷而受損失更大的一方,更應該充分利用經貿橋梁國家的“橋梁”作用減少損失,特別是要為受影響的本國企業創造與經貿橋梁國家的合作機會。針對當前的中美博弈,中國充分利用經貿橋梁國家的綜合作用可從三方面入手。第一,促進中國企業與美西方企業在經貿橋梁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共同開拓經貿橋梁國家市場。第二,在經貿橋梁國家與美西方企業開展針對發達國家出口市場的新型“第三方市場合作”,即充分利用中國在產業領域的科技、成本和供應鏈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推動中國企業與美西方國家企業在經貿橋梁國家開展經貿合作,打破美國、歐盟及部分歐洲國家對華市場封鎖。例如,可探索推動美國車企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墨西哥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針對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并與美企特斯拉競爭美國市場,從而規避美國對中國造電動車的歧視政策。第三,促進與經貿橋梁國家的投資和貿易便利化。例如,加強雙邊金融合作,推動與更多經貿橋梁國家商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放寬雙方人員往來限制; 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大力推動雙方的經認證經營者(AEO)制度互認并提高認證含金量; 鼓勵和支持中國跨境電商在重點經貿橋梁國家布局海外倉和供應鏈等。

(三)謹慎應對經貿橋梁國家立場變化的挑戰

在理論分析部分,本文已經指出經貿橋梁國家相對于大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在大國博弈中可能會喪失其“橋梁”地位,通常這一變化主要源自經貿橋梁國家放棄秉持“不選邊”的中間立場。就中美戰略博弈來說,這一立場變化可能有三種情況。第一,當中方與經貿橋梁國家的經貿合作過深或外交關系過密時,容易引起美國對經貿橋梁國家中立性的懷疑,從而行使退出連接的權力,導致經貿橋梁國家“橋梁”地位喪失。對此,中國在發展與經貿橋梁國家的關系時,必須克制將其拉入己方陣營的沖動,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其在大國博弈之間的“不選邊”立場,與之保持較合適的交往距離,確保和維持經貿橋梁國家的“橋梁”地位。第二,當經貿橋梁國家由于領導人更替或社情民意出現變化時,有可能導致外交政策也隨之出現變化,由“不選邊”轉為“選邊站”,從而導致“橋梁”地位喪失。對此,必須持續跟蹤研究經貿橋梁國家的安全、外交、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做好趨利避害的政策預案。第三,當美國積極拉攏經貿橋梁國家時,也有可能出現經貿橋梁國家由“非等距”的貼靠美國轉變為“選邊站”。對此,必須穩住和拉住對中國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經貿橋梁國家,特別是爭取中國周邊以及墨西哥和南美等鄰近美國的經貿橋梁國家。因此,中國對待經貿橋梁國家的政策在保持穩定性和一致性的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靈活性。這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和正確理解采用“非等距”策略的經貿橋梁國家,不能簡單的因其更貼近美國便持消極對待的態度。另一方面中國也要靈活運用“非等距”外交在不同的經貿橋梁國家中分出親疏遠近,或是對同一經貿橋梁國家不同領域的合作保持差異化的熱度,從而使立場松動的經貿橋梁國家回正立場,謹防這類國家徹底倒向美國。

參考文獻:

1.王正毅:《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2.鞠建東、余心玎、盧冰、李昕:《全球價值鏈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經濟學報》,2020年第7卷第4期。

3.[美]保羅·R·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黃衛平、胡玫、宋曉恒、王洪斌等譯:《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八版)》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4.[美]戴爾·科普蘭著,金寶譯:《經濟相互依賴與戰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5.[美]保羅·沃爾克、 [日]行天豐雄著,于杰譯:《時運變遷:世界貨幣、美元地位與人民幣的未來》,中信出版社,2016年。

6.[美]亞歷山大·溫特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4年。

7.彭羽、鄭楓、沈玉良:《“一帶一路”FTA網絡國家地位測度及出口效應研究》,《亞太經濟》,2022年第1期。

8.[美]羅納德·S.伯特:《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格致出版社,2021年。

9.孫通、劉昌明:《中等強國在中美戰略競爭中的行為邏輯:基于競爭烈度、依賴結構與利益偏好的解釋》,《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21年第4期。

10.漆海霞:《中美競爭下的對沖及其風險》,《國際政治研究》,2024年第2期。

11.[英]芬巴爾·利夫西著,王吉美、房博博譯:《后全球化時代:世界制造與全球化的未來》,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

12.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23,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23.

13.Joanne Gowa, Edward D. Mansfield.Power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7, No. 2, June 1993.

14.Jake Sullivan.The Sources of American Power, Foreign Affairs, October 24, 2023.

15.Emilie M. Hafner-Burton, Miles Kahler, Alexander H. Montgomery.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3, Summer 2009.

16.Mark S.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78, No. 6,May, 1973.

17.Mark S. 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No. 3,Nov, 1985.

責任編輯:李 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一级毛片高清| 日韩123欧美字幕|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99免费视频观看| a毛片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9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欧美另类|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欧美天堂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欧美综合成人|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成人国产免费|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成人| 美女毛片在线| 毛片卡一卡二|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日本久久免费| 欧美天天干|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网2014|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久久a毛片| 国产精品9|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站|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成年人片|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欧美中日韩在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99热精品久久|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色婷婷|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亚洲欧洲综合| 综合色婷婷|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