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身處迪拜的高層建筑中,也許會在清晨看到這樣的景象:波光粼粼的阿拉伯灣上,游艇輕盈搖曳;寂靜無垠的沙漠中,牧豆樹散落其間,在天穹下安然佇立。然而,當印度設計師、藝術家和策展人安比卡·辛杜賈·馬克爾(Ambika Hinduja Macker)第一次走進她在迪拜的這處新居時,迎接她的卻是更加超乎想象的景象。“我們走進去時,眼前是一片云海。”她回憶道。“那一刻,我們感覺好像懸浮在無盡的寧靜中,時空暫時停駐。我感到,眼前的景象似乎在呼喚我,讓我緩慢地深呼吸,釋放一切,簡單地活在此刻。”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區摩天大樓Index Tower的頂層公寓,并非Ambika最初設想的家。當她和先生、企業家拉曼·馬克爾(Raman Macker)在2017年搬到迪拜時,他們原本夢想著住在海邊。然而,這間云端居所卻為他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在這座摩登城市的核心地帶,既能靠近他們向往的“動態能量”,又能擁有一處遠離塵囂的安寧港灣。如果還有疑慮的話,這座由英國建筑事務所Foster+Partners設計的塔樓具備諸多環保認證,例如東西朝向的布局旨在充分利用早晚的自然光照,調節日間的熱量積聚,降低塔樓的整體能耗,注重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屋主夫婦最終選擇在此安家。
住進這套頂層公寓對Ambika和Raman來說意味著開啟新生活。自2009年結婚以來,他們一直居住在Raman家族位于孟買的祖宅,后來在迪拜尋找房產期間則在高級酒店暫住。“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真正從零開始,按照我們的構想設計自己的家。”Ambika說道。在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學習室內設計之前,她曾有過另一種生活,制作了多部廣受好評的印度電影,如《成為居魯士》(BeingCyrus ),以及邀請寶萊塢巨星阿米達普·巴強(Amitabh Bachchan)參演的《青少年帕蒂》(Teen Patti )。“2010年,《青少年帕蒂》這部電影上映后,我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也終于有了更多的空間可以擴充我的私人收藏,去追尋我心底的藝術夢想。”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Ambika有機會接觸到一些令她深感欽佩的創意人,結識了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并在日后邀請他們為她的客戶以及她自己的收藏和藝術展覽創作新作品。
其中一位是愛爾蘭設計師兼工藝師約瑟夫·沃爾什(Joseph Walsh)。走進這間頂層公寓時,首先吸引目光的是他設計的那張異形石桌。猶如奇特雕塑的石桌臨窗而設,從形狀如波紋般玄妙的木屏風后面若隱若現;視線隨即被引向窗外那座令人屏息的現代建筑奇跡:傲然聳立的哈利法塔。當初,正是這幕無可比擬的城市天際線讓這對夫婦心動“。這張石桌是我為新家定制的第一件作品。”Ambika解釋道“。我們喜歡在家舉辦晚宴,大家圍坐在桌旁。在這個圍繞交流而設計的空間里,我希望餐桌成為一個開啟話題的視覺焦點。”這張石桌是全屋最大的一件家具,由重達1.8噸的愛爾蘭康尼馬拉(Connemara)大理石雕刻而成,制作和安裝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我們做了詳盡的準備,不僅仔細核算建筑結構,確保能承受桌子的重量,還精確測量了服務電梯的尺寸,確保桌子能順利運輸,不料最后還是出現了意外狀況。”她回憶道“,我們對電梯內部艙體的測量有幾毫米的偏差,導致電梯門無法完全關閉。”但他們靈活應對,臨時拆除桌子周圍的加固外殼,最終成功地將它運送進來。石桌兩側環繞著同樣由Joseph Walsh設計的雕塑木椅,法國藝術家馬 修 雷漢尼爾(Mathieu Lehanneur)設計的吊燈灑落柔和的光影,而淡雅的白墻上,英國雕塑家羅文 默什(Rowan Mersh)運用菲律賓卡佩茲貝殼拼貼的馬賽克壁畫添加了自然的詩意,與桌椅和燈具構成了非同尋常的極簡之美。而且,厚重的桌體呈現青綠紋理,令空間顯得沉穩,而無輕飄不定的感覺。吸睛的餐桌區,也與夢幻的冥想角形成有趣的反差,這個安靜的角落以法國設計師讓-弗朗索瓦·萊西奇(Jean-Fran?ois Lesage)設計的織物墻紙為背景,上面繡著神秘的花園美景,成為冥想、祈禱與“白日夢”的理想空間。
“我總是從自然中找到靈感。”Ambika說道。她的設計追求整體的平衡,這種視角滲透于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她曾將“地球”作為藝術展覽的核心主題,而她最近的展覽《存在的崇高本質》(The Sublime Nature of Being)也在迪拜的ICD Brookfield Place向公眾開放。Ambika將這種重視整體的觀點,運用于她的設計工作室Impeccable Imagination接手的每個項目中,她自己的家更是完美的示范。“我和Raman本質上都是極簡主義者,我們的家也是在實踐這種理念。”她解釋道。“在探尋自然主義和極簡主義的過程中,我從日本和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哲學中汲取了靈感,這兩者都尊崇大自然的簡潔與和諧。”
設計一個家,終究是一種“趨近平衡”的藝術,需要在現有建筑結構的限制內構思,重新想象,發掘潛在的可能性。因此,現有的建筑本身成為創意表達的基礎,引導Ambika將空間重塑得更具流動感,也更有意境。“我打通了原有的布局,移除不必要的隔斷,這樣更有一種自由流動的感覺,讓各個房間有呼吸的空間,相互連通又彼此獨立。”如今,每個空間都顯得既開闊又各具功能性,只擺置那些真正能引起共鳴、啟發靈感的物件。從客廳里以叢林為靈感定制的德國Jan Kath地毯,到沙發背后那幅由藝術家雅各布·橋本(Jacob Hashimoto)用紙、丙烯酸、竹子和木材創作的拼貼壁畫,再到客房內由Jean" Cloutier和Robert Cloutier設計的陶瓷屏風,這套俯瞰全城的頂層公寓里其實貫穿著一種回歸自然的深意。Ambika分享道:“對我來說,極簡主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精簡,更重要的是通過恰當的取舍,引導能量的流動,營造一種平衡的空間感,一種靜默而恒久的美感。”這種禪意般的氛圍,在這座“空中圣所”的每個角落都清晰可感。
對頁 主臥浴室如同舒緩的水療空間,開闊的觀景窗俯瞰著迪拜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