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基于數據挖掘分析總結具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的配伍特點,以期為降血脂相關產品的研發提供參考。方法:收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保健組方,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及IBM SPSS Modeler 18.0進行頻數統計、中藥基本信息統計及關聯規則分析等。結果:納入的695項保健食品組方以膠囊、軟膠囊為主,較為重要的原料有銀杏葉、山楂、絞股藍、決明子、丹參等。性味歸經分析表明,保健組方所涉及的中藥多屬補虛類、消食類、清熱類、活血化瘀類且以性溫,味甘入肝經或性溫,味甘入脾經為主。結論:保健食品組方原料的選擇基本符合中醫藥基本理論,根據所得的組方規律可為相關產品的研發提供思路。同時,在開發和應用上應立足中醫藥基本理論且注重辨證,并以市場為導向,以發揮中醫藥降血脂的優勢。
關鍵詞 "高脂血癥;降血脂;保健食品;配伍規律;關聯規則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5.01.022
高脂血癥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以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降低等為主。高脂血癥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1];高脂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脂肪肝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2]。常用的含中藥成分的降血脂產品除了中成藥處方外,也包括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組方。研究表明,在輔助降血脂方面,保健食品組方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的特色[3]。本研究擬通過檢索收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https://www.samr.gov.cn/,SAMR)公布的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組方,分析探討其配伍特點及組方規律,以期為高脂血癥的治療和相關產品的開發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以“輔助降血脂”為關鍵詞摘錄SAMR網站食品板塊中收錄的相關保健食品組方,并將組方的名稱、原料組成、保健功能、功效成分等重要信息錄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表格。
1.2 數據規范
去除無藥理活性的成分,如藥用輔料、水、食品添加劑等;并保留具有降血脂功能的非中藥成分,如藤茶、魚油、亞油酸等,以及營養補充劑,如維生素、鈣劑等。根據SAMR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申請范圍規范所涉組方的保健功能,如“增強免疫力”“本品經動物實驗評價,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功能”統一為“增強免疫力”。根據2020版《中國藥典》及《中藥學》規范涉及的中藥原料,如“絞股藍”“絞股藍提取物”“絞股蘭”統一為“絞股藍”等。性味歸經統計時,若某味中藥涉及多種性味歸經,則全部統計在內。
1.3 數據分析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表統計所涉組方的劑型、原料使用頻數、中藥屬性等基本信息。借助Cytoscape 3.7.2軟件中的CytoNCA插件依據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介度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BC)、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CC)篩選符合標準的核心中藥。第1次篩選大于網絡節點DC值中位數2倍的重要節點;第2次篩選DC、BC、CC均大于網絡節點中位數的核心節點。以上述篩選為基礎,基于互信息熵(MIE)評價指標,探討原料之間的相關性。其計算公式如下:
, ,
, 。
式中,P(x,y)表示原料x和原料y在處方中同時出現的概率;P(x)為原料x在處方中的出現概率;P(y)為原料y在處方中的出現概率,m為總處方數。MIE(x,y)的值越大,表明原料x和原料y間的關聯性越強[4]。最后借助IBM SPSS Modeler 18.0軟件展示核心原料間的配伍關聯,連線粗細代表關聯程度。
2 結果
2.1 保健組方一般情況
2.1.1 配方組成
截至2022年10月,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國產保健組方共有1 637項,進口保健組方有134項。篩選后最終納入695項保健組方,其中687項含中藥原料,占比98.85%。統計表明,695項研究組方涉及原料237種(包含178味中藥),累計使用2 931次。
2.1.2 劑型
統計顯示,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組方共涉及膠囊、軟膠囊、茶劑、片劑等11種劑型,其中以膠囊劑(338次,48.63%)占比最多,其次是軟膠囊(113次,16.26%)。詳見圖1。
2.1.3 保健功能
統計顯示695項保健組方中,申報僅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組方有460項,申報兩種保健功能的組方有232項,另有3項組方申報了3種保健功能。各保健功能的頻次見表1,可見輔助降血糖、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等所對應的機體亞健康狀態與高脂血癥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2.1.4 功效成分
統計顯示僅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組方涉及的成分主要有總黃酮(270次)、洛伐他汀(83次)、總皂苷(74次)、茶多酚(45次)、粗多糖(31次)、亞麻酸(31次)等。而總黃酮(130次)、粗多糖(40次)、茶多酚(29次)、總皂苷(26次)、洛伐他汀(18次)等活性成分在多種保健功能中出現頻次較多。由此可見,總黃酮、洛伐他汀、總皂苷、茶多酚、粗多糖等活性成分在輔助降血脂及與之相關的保健功能方面較為常用。
2.2 組方規律
2.2.1 功效類別
根據2020版《中國藥典》及《中藥學》規范研究中涉及的中藥名稱,并依據《中藥學》統計分析涉及中藥的功效類別。結果顯示,保健組方中涉及的中藥類別以補虛藥(674次)、消食藥(338次)、化痰止咳平喘藥(262次)、清熱藥(194次)等在輔助降血脂保健組方中較為常用。詳見表2。
2.2.2 性味歸經
本研究以中藥性味為橫坐標,歸經為縱坐標繪制中藥性味歸經分布圖,以顏色變化表示性味歸經屬性分布,以期更直觀形象地展示降血脂保健組方的配伍特征。保健食品組方性味歸經分布見圖2,可見在保健食品組方中,配伍中藥以性溫,味甘入肝經或性溫、味甘入脾經為主。
2.3 核心中藥篩選
基于各組方間原料的配伍聯系,利用Cytoscap 3.7.2軟件并根據BC、CC、DC等節點屬性值篩選核心原料。經兩次拓撲學篩選得到了由27個節點和304條邊組成的核心原料網絡。詳見圖3。核心原料及其使用頻次見表3,可見銀杏葉、山楂、絞股藍、決明子、丹參等在輔助降血脂保健食品配方中使用頻次較高。
及1 118條配伍關系;C為27個中藥節點及304條配伍關系)
2.4 關聯分析
在核心篩選的基礎上,基于MIE算法并以組合MIE得分值量化各核心中藥間的關聯強弱。關聯規則中MIE排名前10位的組合見表4;其關聯可視化見圖4。可知山楂-決明子、決明子-荷葉、銀杏葉-山楂、丹參-葛根等組合間具有較強關聯。
3 討論
中醫雖無高脂血癥的病名,但中藥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由來已久,其多成分多靶點的作用機制在降血脂方面優勢明顯。既往研究及臨床應用發揮重要作用表明,包括藥食同源在內的中藥在降血脂方面發揮了 重要作用,科學合理地配伍使用這些中藥能有效地控制病人血脂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質量[5-8]。隨著科技的發展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在中醫藥基本理論的指導下,以中藥成分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地保健需求。本研究基于中醫藥基本理論,運用頻數統計、核心篩選、關聯規則分析等數據挖掘方法系統分析了輔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組方,以期總結降血脂保健組方的配伍特點及組方規律,服務臨床。
本研究統計顯示,保健組方涉及的劑型類型廣泛,且多為傳統劑型;同時以膠囊為通用劑型,這或是從制作成本、儲存運輸、攜帶服用等角度考慮;研究發現,納入的695項保健食品組方有687項含有中藥原料,主要活性成分以總黃酮、洛伐他汀、總皂苷、茶多酚、粗多糖等為主;同時這些保健組方兼有輔助降血糖、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等功能。山楂[9]、枸杞[10]、菊花[11]等中藥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具有顯著的調脂功能,其機制可能是通過參與脂類代謝酶、調控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抗脂質過氧化等多種途徑實現[12]。作為中藥的活性成分,皂苷、多糖亦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壓、降血糖、增強免疫力等多種生理功能。如人參皂苷可通過控制血管舒縮、調節離子通道信號轉導等對心臟和血管疾病產生有益作用[13]。茶多酚作為茶葉的主要成分,抗氧化、調血脂、降血糖等功能已得到證實[14]。這些活性成分凸顯了輔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具有配方組成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配伍的非中藥原料如綠茶、藤茶、葡萄籽、魚油等也多具有降血脂功效。
本研究功效類別及性味歸經分析表明,補虛類、清熱類、消食類、活血化瘀類等中藥在保健品組方中的使用頻次最高。這些中藥以性溫味甘入肝經、性溫味甘入脾經為主。中醫認為高脂血癥屬“膏粱之疾”“血濁”“膏脂”等范疇,其基本病因多為病人嗜食肥甘、情志不舒或久病體虛致臟腑氣化失司、水谷輸布失常,繼成血濁[15-16]。臟腑虧虛是高脂血癥發生的始動因素,且痰濁阻遏貫穿始終并兼有瘀、熱、濕等病機[17]。因此,組方中配伍補虛類、清熱類、活血化瘀類等中藥可謂藥證相符。本病的發生與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關,因此中醫治療高脂血癥強調從肝論治、調肝降脂,兼顧脾腎。可見性溫味甘入肝經、脾經中藥在保健食品中的運用符合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疏肝理脾、化瘀泄濁等高脂血癥中醫治則治法[18]。
經篩選保健組方得出27種核心原料,尤以銀杏葉、山楂、絞股藍、決明子、丹參等最為關鍵。山楂、決明子為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品種[19],銀杏葉、絞股藍、丹參、何首烏等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銀杏葉性平味苦,可活血化瘀、化濁降脂;Cho等[20]研究發現,其所含的銀杏黃酮可通過調節轉錄激活因子5(STAT5)介導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PARγ)及CCAAT-增強子結合蛋白(C/EBP)α抑制脂肪生成。山楂微溫不熱、走脾達胃,《本草便讀》謂其“有消磨克化之功”。研究表明,山楂是高脂血癥治療的核心配伍[21];代謝組學分析表明,其可通過調節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氧化應激等發揮改善高脂血癥的作用[22]。絞股藍味甘入脾、苦寒生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絞股藍含有多糖、皂苷、黃酮等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多種藥理活性[23-24];同時,絞股藍對高脂血癥的改善或與其可調節腸道菌群有關[25]。丹參性寒而緩,能通行血脈、活血祛瘀;研究證實,丹參具有與其他藥物聯合配伍治療高脂血癥的潛力,同時在高脂血癥的治療中也較為常用[26]。
本研究關聯分析顯示由上述核心中藥組成的關聯配伍具有較高的MIE,這些中藥是降血脂功能發揮的關鍵配伍。保健食品組方中常用藥物組合包括山楂-決明子、決明子-荷葉、銀杏葉-山楂、丹參-葛根等。由核心原料使用頻次高低、常用組合及組合關聯強弱可知,保健食品在中藥原料的選擇上基本遵循了中醫藥治療高脂血癥的治則治法,其所體現的配伍特點和組方規律符合中醫藥基本理論。保健食品較中成藥處方原料的來源更為多元,其市場化導向更為顯著。其原料可以是藥食兩用的中藥,亦可包括具有特定功能的非中藥物質、營養劑、維生素、鈣劑等,這樣可更好地達到多重保健的目的。
保健食品在滿足特定人群養生保健、調節機體功能、改善亞健康狀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契合了大健康和治未病的發展理念。雖然保健組方涉及的保健功能多是針對相關體質人群,但本研究納入的輔助降血脂保健方劑多數并未標注高脂血癥的適應證型,這可能會造成保健食品中的藥物特性與使用者的體質或證型不符,這種缺乏中醫藥理論指導的保健食品使用情況應引起重視。因此,在輔助降血脂保健組方的開發和應用上應注重引入辨證思維,立足中醫藥基本理論并以市場為導向,以期實現方證相符、藥證相關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GUIJARRO C,CAMAFORT M.PCSK9 inhibitors:rat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LDL cholesterol in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Towards a convergence of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prevention guidelines?[J].Revista Clinica Espanola,2020,220(6):374-382.
[2]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21,36(6):521-545.
[3] 丁金龍,周修騰,郭姣,等.我國已注冊輔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現狀分析[J].食品科技,2011,36(7):67-72.
[4] 安曉玲,王順剛,秦琳,等.2020年版《中國藥典》肝病相關中藥成方制劑的MIE配伍網絡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2,28(2):199-207.
[5] SONG D X,JIANG J G.Hypolipidemic components from medicine food homology species used in China:pharmacological and health effects[J].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2017,48(7):569-581.
[6] 劉學云,于新,何嘉敏,等.藥食同源降血脂食品原料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2(1):65-70.
[7] 葛肖波.基于痰瘀互結探討藥食同源類中藥對血脂及血管內皮的影響[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
[8] 龐晴,楊亞男,吳倩,等.口服中成藥治療高脂血癥臨床研究證據的概況性綜述[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2,28(8):214-221.
[9] 李久長,馬挺軍,劉誠.復方山楂黃酮的提取及調脂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3):216-218.
[10] 王偉,尚佳,廖國玲,等.枸杞總黃酮提取物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響[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37(1):17-20.
[11] SUN J H,WANG Z D,CHEN L,et al.Hypolipidemic effects and preliminary mechanism of Chrysanthemum flavonoids,its main components luteolin and luteoloside in hyperlipidemia rats[J].Antioxidants,2021,10(8):1309.
[12] 尤翠蘭,蘇佩清.黃酮類化合物調血脂作用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12):93-94.
[13] KIM J H.Pharmac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Panax ginseng and ginsenosides:a review for us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2018,42(3):264-269.
[14] 葉晴,劉毅,陳金鵬,等.綠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21,44(12):2711-2719.
[15] 祝晶晶,王守富.高脂血癥的中醫藥研究概述[J].中醫研究,2022,35(1):83-87.
[16] 逄冰,趙林華,何麗莎,等.中醫對高脂血癥的認識和展望[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5):1107-1109.
[17] 林巧云.周仲瑛教授從“痰瘀” 辨治高脂血癥的臨床經驗及學術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
[18] 綦向軍,周潤吉,劉惠平,等.中成藥治療高脂血癥的成方規律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19):4277-4284.
[19]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2013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EB/OL].[2023-04-29].http://www.nhc.gov.cn/wjw/yjzj/201307/d5865a4304684d6caf418afba0e6527a.shtml,2013-07-03/2022-04-29.
[20] CHO Y L,PARK J G,KANG H J,et al.Ginkgetin,a biflavone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prevents adipogenesis through STAT5-mediated PPARγ and C/EBPα regulation[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19,139:325-336.
[21] 耿秀超,張雨豪,王梓,等.基于數據挖掘和網絡藥理學的高脂血癥用藥規律和作用機制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4):1096-1107.
[22] ZENG L,LUO L,XUE Q,et al.LC-MS based plasma metabolomics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polar parts of Hawthorn on hyperlipidemia rats[J].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21,44(5):963-972.
[23] 王紹輝,陳道金,劉同祥.絞股藍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其體內代謝的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11):2389-2393.
[24] JI X L,SHEN Y B,GUO X D.Isolation,structures,and bio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a review[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8,2018:6285134.
[25] 黃菊青,林斌,徐慶賢,等.絞股藍茶飲對高脂血癥大鼠脂質代謝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食品學報,2018,18(6):27-32.
[26] DAI L,LU A P,ZHONG L L D,et al.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yperlipidaemia:a review based on data mining from 1990 to 2016[J].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2017,15(6):520-531.
(收稿日期:2023-06-02)
(本文編輯 鄒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