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為《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的文章。
那天,我從當時微軟的辦公地美羅大廈出發,打車去浦東機場。結果,這位司機師傅給我上了一堂無比生動的MBA課。
他說,你知道嗎?做出租車司機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他說,你知道嗎?開出租車,也要有成本思維。他每天要給出租車公司交380元,油費大概210元。一天17小時,平均每小時固定成本22元,油費12.5元。這樣算下來,他每小時的時間成本就是34.5元。如果他拉一單25元,卻在市內堵了一小時,看似賺了,實際卻是賠了。他說,開出租車一定要能快速對客人分類。比如,醫院門口站著兩個人打車,一個拿著藥,一個拿著臉盆,你帶哪一個?一定要帶那個拿臉盆的。拿藥,一般都是發燒感冒,家住的不會太遠。而拿臉盆,那是出院的,在住院部見慣了生死離別,他絕對不會打車到地鐵口,而是會直接打車回幾十公里外的家,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次打車對我影響極大,這位司機師傅讓我認識到了自己認知的局限,更認識到了勞動人民那近乎無限的智慧。
我一直和這位司機師傅保持著聯系,他叫臧勤。如今,18年過去,他已經從一位出租車司機變身為一位網約車司機。去年5月,我終于有機會和臧勤師傅再聚首,我特別想問他一個問題:如今是網約車時代了,你開出租車時的那些招式是不是無效了?沒想到,他竟然特別激動地和我說,他已經迭代出了一套網約車時代的新打法,叫“決勝于千里之外”,因為在你接單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見到這個人。那怎么辦?臧勤師傅說,靠“戰略規劃”。
比如,時間的戰略選擇。他說,大部分司機都是要么早出晚歸,要么晚出早歸。但他每天早上5點出門,下午2點就下班回家。為什么要這樣?因為上海最賺錢的單子是去浦東機場,特別是清晨去浦東機場,不僅路程遠,更是不堵車。而這種單子什么時候會出來?通常是下午4-6點,第二天要出差的白領,會集中預定第二天早上的送機。因此下午2點下班回家的他,可以洗個澡、午睡一會兒,然后舒舒服服地搶第二天早上的大單。為什么他總能搶到?因為同行都在路上,而他在家里啊。
再比如,客戶的戰略選擇。猜猜看,對網約車司機而言,最有價值的客戶是哪一類?答案和收入無關,只和一件事有關——報銷,最有價值的客戶是打車能報銷的客戶。因此,每天中午12點左右,他會準時來到前灘這樣的商業中心。為什么?因為來出差談生意的白領們上午談完事了,會集中打車去機場和高鐵站。但如果你早上8點來,那全是起步價。
還有,路線的戰略選擇。網約車平臺有一種機制叫“順路單”,這種單的成本高,因為平臺抽成會高5%—10%,但好處是可以設定目的地的大致方向。因此,司機師傅們大都會用它在回家的路上順便接單。但臧勤師傅說,他從不用順路單回家,他用順路單“戰略轉移”。什么意思?原來,他自己繪制了一張地圖,圖上是上海一些易拉客、不易堵車的黃金地帶,他把這些地方稱為“戰略攻擊點”。他一旦發現自己進入到堵車的市區,就會立刻啟用順路單,把自己轉移到設定好的“戰略攻擊點”,而不在密集的車流里浪費時間。
我聽得真是嘆為觀止。
真正的高手,不是一套方法論吃天下,而是能在變革的時代中不斷學習、不斷進化。
(摘自微信公眾號“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