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心的文學世界里,大海和母親是支持這個文學世界全部豐富性的兩個基本意象。在冰心的詩中,我、母親、大海是三位一體的。她曾在詩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極樂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清明月夜下的萬頃碧波,蕩漾著一葉扁舟,舟中是母親,母親懷中是我。她一生都在用愛心關愛著眾生。人類各式各樣的愛中,母愛最純真,也最偉大。這是排斥了一切勢利考慮之后的無私、無邪、無欲的高貴情感。冰心從母愛出發,推己及人一片可婉轉女兒心,傳達的是人間的萬種柔情。大海的博大涵容,它的寬廣胸襟以裝下世間萬有,一切的苦厄、歡愉和憂思。它靜如明鏡,動有狂瀾。在它萬頃碧波、一覽無際的寧靜中,包蘊著震天撼地的偉力。它的激情也是內蘊的,卻是夜以繼日、無日無時不在起伏涌動著,若人的生命之樹在常青!誠然,這位昔日的南國閨秀,有著一顆晶瑩柔婉的女兒心,對母親、對兄弟、對友人、對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卻從另一面托出了這位世紀老人的高遠和偉大。
冰心說過,是五四運動那“強烈的時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中的種種問題。這里面有血有淚,有凌辱和呻吟,壓迫和呼喚”。(《從“五四”到“四五”》)冰心的整個創作活動無疑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一個縮影。她也是五四精神的集中體現者。五四運動出現了一批狂飆突進的猛將,如陳獨秀、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李大釗、魯迅和周作人等。這些人站在時代的前列,高舉文化批判的旗幟,面對中國系統而頑固的舊文化和舊禮教,指出它阻礙時代前進的保守性,以驚電迅雷的氣勢進行掃蕩,從而開辟出一條通往光明的新路。
這個讓人景仰的隊伍中,走著我們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覺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她接受了中國傳統的熏陶,又接受了教會的和美國式的教育,中西、古今文化的交匯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跡。她起步于“問題小說”的寫作,成為“文學研究會”的中堅,她的創作服膺于“為人生”的理想;她受泰戈爾的啟發,首創“隨感式”的無題小詩,發起和倡導了中國新詩史的“小詩運動”;她用通訊的方式寫散文,她的《寄小讀者》開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還是新文學中的兒童文學的元老式的人物,是兒童文學的熱情的支持者和實踐者。斗轉星移,歲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長途,離我們去了。但她在我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顆不倦地燃燒著的星,這顆星已燃燒了一百年!她留給我們而的是一種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的精神財富。
(選自《依依柳岸》,有刪節)
思考
1.文中說,“大海和母親是支持這個文學世界全部豐富性的兩個基本意象”。結合文本,分析這兩個意象的內涵以及它們與冰心作品風格的關系。
2.文中提到“中西、古今文化的交匯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跡”,試舉例說明這種交匯融合在冰心創作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