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是將具有明顯差異或矛盾對立的人、事、物等安排在一起進行比較,以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如何運用對比手法凸顯人物特征?同學們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同一人物之間的對比。同一人物之間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即同一人物在不同方面產生差異或矛盾后形成的對比。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便寫了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出他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先生是“說了就做”,表現出他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學者和革命家這兩種不同身份在“說”和“做”上形成了鮮明對比,使人物呈現出多面性。
同一人物之間也可以進行縱向對比,即同一人物的同一方面在不同時空下產生差異或矛盾,凸顯性格特征的差異變化,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如《故鄉》中閏土的外貌、言行舉止、精神面貌在少年與中年兩個不同時期內便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凸顯了中年閏土痛苦麻木的形象特質。
2.不同人物之間的對比。即將不同人物集中在同一情境下,從外貌、言談、行為、態度等方面展開對比,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如《鄧稼先》一文就將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進行了對比,凸顯出鄧稼先“純”的品質。
文題亮相
運用對比手法完成一篇記敘文,講述你身邊的故事。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