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地處黑龍江省西部。1959 年9 月26 日,黑龍江省肇州縣大同鎮的松遼盆地第三口基準油井,噴射出了具有工業價值的原油。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之際,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提議將這座油田命名為“大慶油田”。從此,大慶這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處處可見抽油機
浣溪沙
百里油城景萬千,磕頭機影遍街田。不分晝夜問坤乾。 黃赤藍顏功各異,不同能性任驅牽。黑金涌冒譜新篇。
大慶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和石化工業基地之一,是一個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20 世紀60年代,為了徹底摘掉中國“貧油”的帽子,大慶的石油工人秉持著“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
走進大慶, 人們見到最多的就是抽油機。因不分晝夜地向大地“鞠躬叩頭”,把埋藏在地下的石油源源不斷地舉升到地面, 抽油機又稱“叩頭機”。整個大慶市就是一個巨大的油田,每一口油井上面都有一臺抽油機。據悉,在大慶6000 多平方千米的油田里,分布有65000 多臺抽油機。
這種游梁式抽油機主要有黃、紅、藍三種顏色,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型號和功能:通常黃色代表高功率抽油機,適用于深井或高壓油藏開采;紅色代表特殊功率或特殊型號的抽油機;藍色代表中等功率抽油機,適用于一般情況下的油田開采。
鐵人精神代代傳
青玉案
油城土水選材就,烈火煉、油熏透。獨特風姿神韻秀。鐵人容貌,鉆頭井胄,大慶精神鏤。 琳瑯文創新奇構,藝術滋養意深厚。艱苦情懷千載壽。匠心長在,傳承樂奏,功業鐵人佑。
如果說抽油機是大慶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鐵人王進喜則是大慶永遠不過時的精神名片。
王進喜是大慶油田的一名石油工人,1960 年4 月, 他率領1205鉆井隊打出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并在后續工作中創造了年進尺10 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大慶博物館、鐵人一口井遺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在大慶,處處可見王進喜的事跡,時時能感受鐵人精神。
李方海教授大膽創新,以大慶千米巖心土為原料,用大慶的石油熏制,創作出了油黑透亮、深沉厚重、獨具特色的大慶油陶雕塑。大慶油陶由此入選大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黑土地的禮品,石油城的情人”。
每件油陶作品都蘊含大慶元素,尤以鐵人王進喜的形象為多,另有油井鉆頭等藝術作品,彰顯鐵人精神和大慶精神。李方海教授的心愿是:“希望通過油陶藝術,把鐵人精神和大慶精神傳遍神州大地,讓世界各國人民知曉!”
龍鳳濕地享清涼
清平樂
云遮天際,風攏蒲蘆密。水戀油田親綠地,百鳥歡翔嬉戲。 逃離酷暑京城,避聞市儈喧聲。沉醉自然清靜,欣享詩意人生。
大慶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地勢平坦,水系豐富,擁有大小湖泊297個。黎明河、蘭德湖、龍鳳濕地、當奈濕地等“一河五湖三濕地”構成了“百湖之城”的美麗風景。
龍鳳濕地占地面積50.5 平方千米,是除香港外,我國唯一一個位于城市中心的濕地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最大的城區濕地。
龍鳳濕地是各種鳥類繁衍、棲息的天堂,也是全國各地觀鳥者的勝地,同時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享受自然風光的佳境。夏季來到這里,我們不僅能享受到涼爽和清靜,還可以感受到愜意和悠閑。站在岸邊,但見蘆蒲搖曳,波光粼粼,魚翔淺底,百鳥翔鳴,令人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