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資源服務,在高校的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想得到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其服務效能。文章梳理了制約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困難瓶頸,從讀者和館員層面分析人本理念引入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必要性,并從強化管理理念、拓展采訪渠道、發展智能化手段、人才隊伍建設、閱讀推廣創新以及打造新型文化空間等角度提出了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效能;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以人為本是一切教育的出發點。人本理念作為一種管理理念,著重強調人的利益和幸福應該放在首位,在管理活動中堅持一切以人為核心,以人的權利為根本。在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的全民閱讀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場所,在整個教育階段占至關重要的地位,對提升高校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成長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與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相融合,將一切管理與服務從以人為本角度出發,可以有力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和讀者滿意度,為加快圖書館轉型發展、保障教學和科研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因此,怎樣以人為中心加強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提高讀者滿意度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制約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困難瓶頸
隨著圖書館事業的飛速發展,諸多高校圖書館也在謀求變革和創新。從整體層面而言,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在改進服務、提升效能的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發展瓶頸。
1.空間布局單一,信息技術應用不全面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為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通過館舍新建、空間再造以及改擴建等形式完成館舍優化升級,基本已告別高校圖書館基礎設施薄弱、設備陳舊老化的時代。但在空間功能布局上還比較單一,分區主要圍繞傳統的藏書和借閱設置,沒有順應讀者閱讀需求呈越來越個性化的趨勢。
在服務手段方面,信息技術應用不夠全面,數字化服務還未貫穿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全過程。自助借還系統、圖書定位系統等電子設備未及時更新換代,讀者用戶注冊、檢索及借書等一系列借閱流程還不夠便捷,在讀者閱讀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管理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2.資源建設不力,典藏管理混亂
在紙質資源建設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在紙質圖書采購的過程中,主要依托圖書供應商提供的書目來篩選采買,而圖書供應商提供的書目往往雷同,不能及時更新、與時俱進。不少高校未設置學科館員制度,也缺乏必要的采訪工作,對于一些具有學科專業特色的資源文獻書目,不能及時補充。
不少高校對圖書文獻的管理還停留在流程化的管理階段,缺乏從人的角度轉化,紙質圖書的典藏管理較為混亂。由于智能技術未普及,在圖書上架、分類及定位中主要依靠人力。因此,還存在圖書未完全按照中圖法分類排序、RFID定位不準以及讀者在借閱時存在“找書難”的問題。
3.管理觀念落后,館員素質參差不齊
很多高校管理層對圖書館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圖書館內部管理懈怠,管理思維老舊、固化,對管理不夠深入,很多時候得過且過,缺少健全的管理規章和制度,很多工作由主要領導直接指派,各部門工作分配不合理。在工作的過程中。各部門缺少應有的溝通協作,導致工作效能低下。
高校圖書館在人才隊伍上有斷層現象,高層次人才稀少,專精特人才匱乏。在專業能力培訓方面做得不夠,部分館員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固有思維較重,接受新事物較慢,而年輕館員普遍缺乏工作經驗及服務意識。
二、 高校圖書館人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以人才培養為基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從重視科學技術為主發展到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各方面優秀人才,自然應當全面體現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
圖書館作為高校教書育人的重要教輔單位,應當以人才培養為基礎,以學生需求、學科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為導向,為高校學生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源和信息資源,做好當代大學生的引路石,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與前進的方向。
2.以讀者滿意度為本
高校圖書館要想提高管理和服務,首要原則就是做到一切以人為本,以師生的需求為中心,以讀者滿意度為本。在為讀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服務的同時,在各個管理和服務環節中要站在讀者角度為讀者考慮,滿足讀者需求,提升讀者滿意度,幫助師生實現自身價值。
要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質量,必須以人為本,永遠將“人”作為管理圖書館的首要服務核心位置。服務于“人”,要使傳統的以收集、藏書等為核心轉向以“人”為核心,提高讀者滿意度是當下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圖書館界面臨的重要挑戰。
三、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如何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將其作為圖書館的核心思想貫徹到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當中,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亟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只有以人為本,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管理與服務,才能提升服務的品質和質量,提高廣大讀者的滿意度。
1.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圖書館不論是從服務還是管理的角度來看,其主體始終是人,要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與管理,必須將原有的以書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圖書館的一切服務其根源在服務于人、方便于人。因此,高校圖書館要謀求高質量發展,應當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轉變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品質。
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關心人和發展人。從讀者角度講,就是要以師生讀者為主體,在借閱環境、服務手段和閱讀活動等方面優化更新,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閱讀服務;從館員角度講,就是要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發揮館員的個性和能力,轉變館員的工作思路,改善其發展環境。
2.優化拓展采訪渠道
資源建設是圖書館服務的源頭,資源采訪的質量關系到館藏資源價值的發揮。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除了傳統的紙質資源,圖書資源數字化也越來越普遍,發揮紙質資源獨有的優勢與特色、體現數字資源的高效與便捷特征以及做好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的互補成為擺在高校圖書館面前的重要課題。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原則,堅持圖書館是圍繞人提供服務的宗旨,把讀者的閱讀需求放在首位,把保障師生的教學科研需求作為重點,在資源建設時與學校的教學主題和發展理念相契合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前提。
避免劣質資源采購入庫,防止資源的重復采買造成浪費,合理分配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占比,既順應圖書館大形勢的發展需求,又順應高校教育學科發展的需求,就必須優化和拓展采訪渠道。首先,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應加強學習、統籌規劃,了解本館現有資源分布情況,并清楚地掌握本校學科專業設置和學科發展方向,圍繞高校辦學特色,按標準與規范執行采訪計劃;其次,通過實地走訪、線上線下調查問卷、官方網站或某信公眾號讀者互動等形式,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聯系,以便了解讀者意向,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提升采訪工作實效;最后,統籌規劃類目,將征集的讀者薦購書單與高校專業設置、學科發展方向以及教學評價相關剛性指標等方面的要求綜合分析,優化圖書采訪類目及各類占比,全面提升采訪工作的科學性。
3.加快紙質文獻流通效率
當前圖書館的發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不論如何發展,紙質圖書管理仍將是圖書館工作的基礎,提高館內圖書、期刊等紙質資源的管理水平,讓讀者實現便捷借還仍是圖書館的中心業務。
不少高校紙質文獻在管理上仍較為混亂,各類書庫交叉雜亂,過于依靠圖書定位系統文獻查找,但定位系統老舊或圖書磁條存在問題,導致紙質文獻經常出現找不到的情況,給讀者找書、借書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圖書館應將書架的架標按中圖法更細、更深地分類索引,在圖書展示陳列時將新書、熱銷書及黨政類推薦書目放在顯眼位置,并在書架側面設置圖書回收筐,方便收納讀者將翻閱后忘記歸位的圖書等,在眾多圖書流通細節為讀者優化考量,正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也提高了文獻流通效率,提升了讀者的滿意度。
4.發展智能化服務手段
加快圖書館的智慧化建設,提高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獻借閱和信息查詢服務,發展智能化服務手段已經成為體現圖書館服務的重要衡量標準,也是圖書館行業的共識。
當前大多高校圖書館采用數字管理平臺,大部分已開通數字資源,啟用融紙質媒介與數字化閱讀于一體的移動圖書館服務,部分館緊跟新媒體運營風尚,開通某音、小程序等新媒體服務。有不少高校圖書館以館舍新建或者改造為契機而實現智能化技術全方面全流程升級,如人臉識別刷臉入館、手機App借還書、人臉識別借還、VR沉浸式體驗等創新型服務和智慧應用越來越普及,各類線上平臺和智能終端也在開展線上閱讀推廣活動、微視頻宣傳及電子文獻資源獲取等方面大顯身手。積極推動信息化設備設施與技術更新,完善信息化管理規范和流程,打破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壁壘,運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滿足用戶多樣性和智慧化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圖書館作為保障教學科研的重要服務單位,要提升服務質量和效能,館員綜合素質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點,是影響服務質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應提升培訓的針對性。館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直接影響讀者滿意度,人力部門應當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來保證館員培訓計劃的落地,在執行過程中,針對每個館員在知識結構、崗位需求和培訓要求方面存在的差異制訂個性化培訓計劃;其次,優化人才隊伍。建立層次豐富的人才梯隊,解決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館員年齡偏大、高層次人才稀少、新鮮血液不足及專精人才匱乏的現象,于內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于外吸納優質年經人才。
6.創新閱讀推廣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是拉近圖書館與讀者距離的最佳方式,也是推廣圖書館業務,提升圖書館服務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全民讀書熱情的日益高漲,組織策劃閱讀推廣活動成了提升圖書館與讀者黏性、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紐帶。
一是創新閱讀推廣活動。應當充分尊重并考慮各群體讀者的需求,同時結合館內的資源優勢,打造屬于自己的閱讀活動品牌。例如,圖書館信息化體驗區配備朗讀亭設備,以“朗讀者”為主題開展原文經典誦讀、紅色歌曲傳唱或英文原著朗誦等系列活動。基于思政閱覽室紅色圖書資源優勢,開展“弘揚紅船精神”“紀念鄧小平120周年誕辰”“七一”入黨宣誓等活動。利用多功能廳的空間優勢,開展小型演講、紅色電影展播和讀書分享交流等活動。
二是開展形式新穎的閱讀活動。在增加閱讀趣味性的同時,宣傳圖書館的資源優勢,提高師生讀者的參與熱情,也為圖書館鑄就閱讀活動品牌、打造閱讀活動名片和建立好閱讀活動口碑打下堅實基礎。
7.打造新型文化空間
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空間設置也成為帶動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高校圖書館不僅是提供閱讀環境單一的物理空間,還應是集文獻保存、借閱學習、信息交流及文化休閑于一體的精神空間。調查發現,較多高校師生反映本校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簡單、支撐能力薄弱,并在空間設置方面欠缺人文關懷。為提升服務效能,圖書館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考慮多元化空間布局設計,打造主題鮮明、風格突出的新型“閱讀+”文化空間。
在設計謀劃上,要在科學性的同時兼具人文性,在傳統庫室之外規劃思政閱覽室、文學閱覽室及歷史文化閱覽室等個性鮮明的主題閱覽室,通過空間優化打造呈現不同的閱讀特色。在功能拓展上,以滿足閱讀需求為基本功能,增設茶水休閑、咖啡品位等淺層文化體驗功能區,設置研討室、共享空間和讀者沙龍等深層文化交流功能區。具體到館內環境氛圍布置上,要站在人本的角度去考慮設計細節,如入口是否合理、光線是否有利于閱讀、功能室如何設置更便于讀者找到想要獲取的書等,多元化設計的文化空間可以將視覺美感、人性關懷融入閱讀體驗中,在體現藝術美感的同時提升服務效能。
四、結語
與公共圖書館相比,高校圖書館讀者的閱讀需求快速提升而閱讀獲得感偏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多角度地站在讀者立場,才能緊貼讀者需求,從而全方位地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完善各項服務舉措,提高服務水平,在服務效能提升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 冰.以人為本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手段[J].文化產業,2024(03):88-90.
[2]馬春霞.以人為本理念下圖書館管理工作對策探討[J].采寫編,2023(10):175-177.
[3]周聲宇.以人為本: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01):103-105.
[4]王金磊.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策略探討[J].中國報業,2023(14):220-221.
[5]李玉瓏.“以人為本”讓高校圖書館空間設計更加“智慧”[J].文化產業,2023(15):144-146.
[6]楊 忠.關于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06):66-67.
作者單位:武警海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