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經濟發展時期,隨著企業規模擴大,企業在管理過程中許多新問題逐步產生,如管理成本加大、信息傳遞失真、財務業務脫節、財務工作效率質量下降等。為了解決這些財務管理問題,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出現。這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給企業財務工作帶來極大幫助,促進財務工作有序開展。但作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企業在建設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對此,本文就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目前市場經濟狀況,提出針對性建議,希望能進一步推動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財務工作中的運用。
關鍵詞:財務共享中心;問題;對策;激勵制度;信息安全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有效運用,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及跨國公司采用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模式開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對集團總部、分子公司的財務工作及數據進行分析整合,以滿足企業戰略發展需求。但在具體執行中,財務共享中心管理面臨許多問題,這種新財務管理模式不僅涉及企業內部跨部門、跨地區間的數據整合,也與內部管理架構、人員思維、信息技術等方面息息相關。當前,企業在建設及實施財務共享中心時,面臨許多復雜多樣的挑戰,大大增加了財務共享中心工作的開展難度,致使財務共享中心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對此,本文將對這些挑戰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希望對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完善和執行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財務共享中心相關闡述
(一)財務共享中心概念
簡單而言,財務共享中心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職能部門,對整個集團企業進行統一的財務管理。集團下屬辦事處、分子公司只需要負責業務,不負責復雜的財務核算。這種財務模式能極大提高大型企業財務效率低下和財務工作重復的弊端,降低企業財務管理成本。
(二)財務共享中心對企業的重要性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在集團企業中,最容易被外界刻板印象的是流程復雜、財務處理效率極低。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也確實如此。其內部業務單元獨立開展工作或財務操作,常常使財務工作重復,降低工作效率。而在財務共享中心下,集中處理財務流程,統一對發票、賬款等數據進行操作,達到快速處理。同時,通過信息技術,對于一些重復性財務工作,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利用系統進行自動計算,如發票自動匹配。從而極大提高財務管理質量[1]。
其次,財務共享中心能降低企業成本。在財務共享中心下,企業不需要在各個業務和分公司設置獨立完整的財務部門,只需要少數財務人員進行管理,極大地減少人員成本及相關辦公成本。而且在集中化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信息系統及大數據技術支撐下,人為失誤也會大大減少,降低風險成本。在財務共享中心下,其財務數據不僅僅被運用在財務工作中,更多為業務工作做支撐,進而降低業務成本。
最后,財務共享中心統一企業內部財務流程及標準。在集團企業中,跨地區、跨業務、跨公司是常態經營模式。在這種環境下,集團內部各項財務流程和標準很難統一,導致信息傳遞失誤和處理不及時。但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財務工作統一管理,集中處理,為整個集團企業制定統一的流程標準,確保財務數據一致性和安全性,也大大降低新員工熟悉流程時間,提高財務工作質量。
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信息整合難度高
財務共享中心有利于提高企業信息整合能力,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何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管理是共享中心建設面臨的難點。首先,企業內部不同業務部門、不同經營地區所采用的財務信息軟件或平臺不是統一的,各類財務標準也不一致,企業在處理財務信息時,需要對各類數據進行轉化清理,極大地增加了處理難度。其次,財務流程和報銷審批制度不一致。財務共享中心在處理財務工作時,面臨財務流程的多樣性,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判斷這些財務數據是否科學合理。而建立統一的財務流程和標準,又需要考慮不同業務之間,該標準是否合理。最后,在財務數據質量管理和存儲上,也存在難點。由于跨部門、跨地區經營,很多財務數據出現丟失、錯誤現象,財務共享中心對數據判斷不是短時間能確定的,嚴重制約了財務信息整合速度和質量,降低了財務共享中心作用的發揮。
(二)系統信息技術亟須完善
信息技術是財務共享中心運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大部分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信息系統建設中,存在兩方面難點。首先,跨系統和跨平臺整合難點。對于每個系統而言,其系統編程和底層邏輯不一致,各個下屬部門對系統運用習慣和掌握技能也不一樣。企業信息部門在處理這些平臺系統時,需要深入研究,使各個系統之間端口互通,數據共享。但在系統兼容上,大部分企業當前尚無法做到有效對接,財務共享中心工作的開展,依然處于人工數據轉化和傳遞的過程,沒有實現統一平臺管控。其次,在數據安全保護上,沒有完整的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權限管理不明確。另外企業數據也屬于核心資產,對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但對于數據加密、數據保護、隱私權限、內容審計、訪問控制等內容,部分企業沒有足夠重視[2]。
(三)組織架構及財務流程調整不及時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組織架構設計不清晰。盡管大部分企業采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但由于認識不清、定位不明確,使大部分企業在定位財務共享中心時,不夠精準。如有的企業認為它是一個財務服務提供部門,與財務部門平級;而有的企業則將財務共享中心定位于財務部門下屬部門。定位的差異并沒有通過制度和權責體現出來,定位方式無所謂對錯,但在部門職能設置上,必須明確,是獨立或是分散,且是否集財務共享、財務業務、財務戰略等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很多企業當前是沒有明確這一目的,導致財務共享中心職能權責不清晰。其次,財務業務流程統籌性差。在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管理制度建設中,沒有明確對財務、業務之間流程關系進行整合,財務共享中心無法和業務進行有效對接,同時下屬分支機構流程依然循規,集團沒有做到統一管理。在新舊流程和制度交接過程中,問責不清晰,這便為后續工作埋下禍根。最后,財務數據傳遞緩慢。企業數據從多部門或地區流入財務共享中心時,可能因某一部門的延遲,導致整個財務數據延誤。甚至一個部門數據錯誤造成整個數據差異,財務共享中心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對數據信息進行核對,增加管理難度。
(四)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及激勵
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時期,由于崗位、權責變動,部分員工可能存在思想矛盾,部分企業忽視內部管理和員工激勵。首先,員工自身工作內容的變化。職位的消失重組讓員工內心缺乏安全感,工作方式和內容的變化,也會讓部分員工認為技能跟不上企業需求,存在抵觸,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其次,財務共享中心的實施不僅涉及財務人員,也涉及業務人員。但激勵機制并沒有隨結構調整而合理變化,如執行標準和執行主體不明確,激勵制度不健全等等,導致很多企業在開展財務共享中心時,員工跳槽離職。或者在共享中心建設時,集團或分支機構人員提出相應建議被忽視,導致員工對財務共享中心工作缺乏熱情,不利于工作的后續開展。
三、關于完善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議
(一)加強信息整合
隨著財務共享中心工作的開展,信息系統平臺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集團整合所有財務、業務信息數據的關鍵。如何快速地建立一套高效信息運轉平臺,跨部門、跨地區、跨業務整合財務信息資源,需要企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討。首先,整理分析企業內部財務及業務需求。信息平臺的建立及運轉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發揮作用,對此企業要和各部門及分支機構進行溝通,了解各部門之間的需求和日常財務工作開展所運用的流程,從而對數據來源、數據構成等做一個判斷分析,確保信息平臺的建立能滿足企業所有機構日常經營需求,同時,對于一些能對管理層戰略決策進行賦能的財務數據,要設置子模塊,重點處理。其次,在信息系統和共享平臺建設中,對一些技術架構的選擇,需要考慮企業內部數據量和數據分析需求,選擇一些易使用的軟件和云計算,如Hadoop及Spark等。最后,要保證信息系統的統一標準及數據格式,方便財務共享中心有效開展工作,如數據分類、存儲、命名、分析等[3]。
(二)增強內部信息技術,保護信息安全
信息系統和共享平臺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實際業務不斷調整。對于大型企業而言,設置信息安全部,維護更新企業內部系統,保護信息數據安全十分必要。一些系統外包,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對此,企業要構建共享平臺時,首先要明確選擇底層技術支撐,在信息部門篩選下,和軟件供應商溝通,保證信息系統的良好運轉[4]。其次,制定定期更新維護原則。企業應定期統計財務共享中心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點,了解其是否需要信息系統優化支撐。特別是財務人員及業務人員反饋意見,一方是數據產生者,一方是數據統計者。需求統計后,經公司審批,告知信息安全部,進行更新維護。最后,企業應和第三方組織溝通合作,定期對內部信息系統進行安全審計,避免一些系統漏洞和潛在風險出現。同時,對一些管理流程、標準、制度、權限等進行科學審計。此外,加強數據云備份,一旦發生系統崩潰的重大安全事件,能及時有效恢復數據。
(三)明確組織架構,統一財務流程
首先,企業要對財務共享中心及相關部門合理劃分權責,明確崗位。在崗位及職能設置上,財務共享中心核算財務及管理財務一定要分開。在共享中心內部,不僅一些傳統財務職能如會計、核算等撥付到財務共享中心,新的管理財務職能和部分業務流程也集中到財務共享中心。因此在下屬機構財務管理中,一些相同職位可以不再設立。其次,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結合自身業務發布財務共享中心工作指引制度,細化各項工作流程、標準、分工,使各部門員工對財務共享工作有足夠了解[5]。一般而言,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實施后,需要對現有的資產管理機制、資產登記管理機制、折舊機制、應收賬款機制、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預算機制等財務制度做全面優化更新。最后,科學推進財務和業務之間的流程融合。對于集團企業而言,流程設計原則應是統一原則。如核算原則統一、會計科目統一、集團業務處理流程統一等。此外,企業應對流程制度進行動態化管理,及時更新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制度發揮應有作用,支撐財務共享中心工作的開展。
(四)加強員工內部管理,優化員工激勵制度
首先,對于財務人員而言,不僅僅需要具備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掌握財務數據分析方法和財務信息化管理技能,還需要對企業業務流程及行業信息有一定了解,積極學習企業業務前端。因此,企業應加強人員培養,在財務共享中心不同階段進行合理培訓管理,提高財務人員綜合能力素質。其次,建立輪崗制度。財務共享中心內容較多,但大致分為基礎交易類、財務專業類和決策支持類。對于一些重復單一的工作如基礎交易類,可以定期輪崗,防止員工因工作枯燥而懈怠,失去進取心。同時建立人才儲備中心,對于一些輪崗的優秀人才進行著重培養,特別是決策支持類人員,通過崗位晉升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最后,優化員工激勵制度。一方面是對培訓結果進行獎懲,將培訓考核結果納入績效獎勵。另一方面提高激勵內容,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避免因財務共享中心新模式的實施影響員工工作質量和效率。此外,企業要做好反饋管理工作,認真傾聽員工對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議和意見,只有基層員工,才能真正了解財務共享中心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細小問題,并做出調整。同時,對于一些合理建議,企業在采納后,可以給予獎勵,增強員工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自覺維護財務共享中心相關制度要求。
結束語
總之,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隨著企業規模化、跨區域化發展,財務模式向財務共享中心轉型成為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投入資源和資金,建立共享中心信息平臺,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合理制定相應管理辦法,確保企業財務工作順利有序開展,保障企業健康長久經營,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以取得更好的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盧欣藝.業財融合視角下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J].中國信息化,2024(06):27-29.
[2]曹婉婷.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優化思路探究[J].中國產經,2024(11):173-175.
[3]劉蕓.財務共享中心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中的作用[J].今日財富,2024(06):164-166.
[4]蘇婷.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研究[J].金融文壇,2023(12):97-99.
[5]魯佳佳.財務共享中心構建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3(10):149-151.
作者簡介:吳曉萍(1990—),女,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