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界定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概念認為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科學內涵應該包括理論學習、理論創新、理論宣傳、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的建設質量評價五個要素。其中理論學習是基礎、理論創新是關鍵、理論宣傳是應有之義、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必由之路、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前進動力,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理論強黨的內在邏輯。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科學內涵;內在邏輯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5)01-0051-04
黨的十九大之前,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論強黨”的重大概念,這標志著我們黨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此后,學界就理論強黨的內涵和內在邏輯進行了探討,主要有以下觀點:一是“兩要素論”,即認為理論強黨主要包括理論創新和理論武裝兩個部分[1][2][3]。二是“四要素論”,即認為理論強黨從根本上說就是通過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充分發揮科學理論在黨的思想建設以及其他方面建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從而使我們黨更加堅強有力。主要包括理論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能力四個方面[4]。有學者認為理論強黨根基是理論創新,本質是理論武裝,目的是理論踐行,追求是理論自信[5]。三是“五要素論”,有學者認為理論學習是實現理論強黨的首要條件,理論研究是實現理論強黨的重要基礎,理論創新是實現理論強黨的根本舉措,理論武裝是實現理論強黨的根本標志,理論運用是實現理論強黨的最終目的。五個方面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共同統一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之中[6]。
一、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概念
筆者認為,目前學界之所以對于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科學內涵存在不同的概括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對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概念做出科學準確的界定。為了界定清楚理論強黨的概念,我們先要界定黨的理論建設的概念。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建設主要是指:第一,將作為我們黨根本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新的理論形態,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第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研究、闡釋及專業翻譯等實踐[7]24。即是說,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建設不僅包括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文獻的編譯、學習、研究、闡釋和宣傳,還包括對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學習、研究、闡釋和宣傳。而從中國共產黨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歷史階段性目標而奮斗的實踐來看,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并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不僅僅是為了更好認識和解釋中國與世界,更是為了更好改造中國和世界。因此,黨的理論建設只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和起點,黨在改造中國和世界的實踐過程中還必須運用理論建設成果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等多方面建設,不斷推動共產主義事業發展。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概括為: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緊緊圍繞歷史階段性的中心任務,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成果加強自身建設的過程及其結果。
二、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科學內涵
如前文所述,筆者認為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科學內涵應該包括理論學習、理論創新、理論宣傳、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的建設質量評價五個方面。
(一)理論學習
其實在建黨以后的很長時間里,我們黨推進理論建設的主要內容都是進行馬列主義的理論學習和運用。質言之,在舊中國民族和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的理論建設呈現出邊運用邊學習的顯著特點。為了更好學習馬列主義,建黨伊始黨中央就成立了人民出版社進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為全黨學習理論提供最基礎的中文版本。但是,因為黨一成立就投入到轟轟烈烈的中國革命斗爭中,繁重的革命斗爭任務使得黨的理論學習很多依靠于革命斗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積累。抗戰后期,為了解決黨內學習馬克思主義存在的嚴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問題,黨中央發動了延安整風運動,提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經過四年延安整風運動的洗禮,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有了顯著提升,黨的建設也實現了第一次質的飛躍。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隨著中心任務的轉移,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進行關于經濟建設方面知識的學習。黨中央不僅建立中央編譯局翻譯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而且成立了各級黨校加強黨員干部的理論培訓。這段時期全黨保持了良好的理論學習習慣,不僅能進行許多必要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還能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走出“左”的深淵。
改革開放新時期,面對加快經濟建設的艱巨任務,鄧小平同志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重新學習,高級干部要帶頭鉆研現代化經濟建設,提出選拔領導干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標準。黨的十四大以后,為了提升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江澤民同志強調全黨“要努力用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知識來豐富和提高自己”[8]284。黨的十六大后,為了順利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9]39的黨建目標,進一步強調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在理論學習的體制機制方面,黨中央恢復和重建各層級的黨校和行政學院,定期培訓和輪訓各級干部;開展一系列黨內集中性學習教育活動。以上措施極大提升了全黨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黨的理論修養實現又一次質的躍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中國大踏步趕上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習近平同志強調:“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10]404。黨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以上率下堅持和完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充分發揮黨校的理論學習培訓基地作用,注重發揮黨的理論建設“四大平臺”的基礎作用,把經常性學習和集中性學習緊密結合,改進和完善理論學習的體制機制,大力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習效果,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國內外歷史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把向書本學習同向實踐、向人民、向專家、向國外學習緊密聯系起來,推動全黨興起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因為全黨保持永不自滿的努力學習精神,黨的理論修養再次實現質的躍升,黨的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二)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給中國共產黨提供認識和改變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與此同時,它不可能給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現成路徑和答案。中國共產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不斷保持黨的生機與活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黨的理論創新第一次飛躍,黨的指導思想獲得第一次質的提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一系列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思想,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黨獲得了領導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條件下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新時期,黨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后領導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相結合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實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又一次飛躍,黨的指導思想再次獲得質的提升。此后,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上的理論創新,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使黨的建設進一步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進入新時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黨的理論創新再一次歷史性飛躍,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獲得質的提升。
(三)理論宣傳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匯聚了人民中的先進分子。為了使黨不斷發展壯大,變得更加堅強有力,黨需要時時刻刻向人民宣傳黨的理論,使人民真心擁護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領導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推翻自己頭上的“三座大山”。在此過程中,黨實現了把自己建成“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11]602的目標,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建立新中國,成為全國范圍的執政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積累了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豐富經驗。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領導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不斷加強自身執政能力、領導水平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把黨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領導人民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得到質的提升。
(四)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
作為產生于歐洲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共產黨有著天然的語言和文化障礙,加之近代以來中國特殊而又復雜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更給黨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帶來極大困難。質言之,黨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誤解和誤用都是難以避免的。但即使如此,黨每次都能夠直面錯誤并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靠的就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基礎上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正是靠著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通過了第一個歷史決議,正確評價了建黨以來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高度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使黨走向成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正是靠著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徹底否定“左”的錯誤指導理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改革開放新時期,正是靠著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通過了第二個歷史決議,正確評價了建黨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黨成功領導和推進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正是靠著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黨既充分肯定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清醒認識到新的時代條件下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了第三個歷史決議,正確評價了建黨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黨成功領導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黨的建設質量評價
理論強黨的成效好不好要靠黨的建設質量來檢驗。建黨初期,幼年的黨曾認為只要照搬蘇聯共產黨的經驗就可以建設一個強大的黨,結果因為教條運用馬列主義而遭受兩次慘痛失敗。遵義會議后,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指導下,黨把自身建設、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緊密結合起來,逐漸找到一條通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指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正確道路,使黨成長為一個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成熟的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以為只要照搬蘇聯模式就可以成功領導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強國,但又因為“左”的錯誤使黨和國家建設遭遇嚴重挫折。改革開放新時期,黨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社會主義正反兩方面經驗,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題,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創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徹底擺脫了蘇聯模式的羈絆,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在此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理論建設,把黨鍛造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強核心。進入新時代,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針對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采取一系列新舉措新辦法,黨的建設質量在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中躍上新臺階。
三、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的內在邏輯
理論學習是基礎。理論學習是理論創新的基礎。百年來,黨能夠順應國情特點和時代發展不斷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靠的就是我們黨重視學習、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優良傳統,靠的就是我們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礎上實現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理論學習是理論宣傳的基礎。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理論宣傳的實效。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說服人,百年來,黨的理論宣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能夠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靠的也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卓越學習能力。理論學習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礎。黨的理論學習水平決定黨的理論修養和黨性水平,而黨的理論修養和黨性水平又決定了黨內開展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深度和廣度。理論學習是黨的建設質量評價的基礎。黨的理論學習和修養水平決定了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水平。百年來,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水平之所以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從根本上來說靠的就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學習和運用。
理論創新是關鍵。理論創新是理論學習的關鍵。馬克思主義必須實現中國化時代化才能正確指導中國社會革命的偉大實踐。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在于以中國化的創新理論更好指導實踐。理論創新是理論宣傳的關鍵。時代在變,黨的理論宣傳的內容、形態、方式、方法都要變。理論宣傳要增強實效性,離不開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關鍵。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有著不同的重點,沒有創新理論的引導,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會因為抓不住重點而起不到應有效果。理論創新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評價的關鍵。黨的建設質量評價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密相關,因此,理論創新既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的關鍵,也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評價的關鍵,百年來,黨的建設質量評價能夠日益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無疑是黨的理論不斷守正創新發展的結果。
理論宣傳是應有之義。理論宣傳是理論學習的應有之義。黨的理論學習既是為了實現理論創新以利于更好指導實踐,也是為了使理論宣傳更加徹底以利于教育動員廣大人民。理論宣傳是理論創新的應有之義。黨的理論創新既是為了實現更好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也是為了更好宣傳教育動員人民,使人民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自覺奮斗。理論宣傳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應有之義。黨的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離不開人民的幫助,人民的理論素養越高對于黨的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幫助越大,而不斷提升人民的理論素養離不開黨堅持不懈地理論宣傳。理論宣傳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水平的應有之義。黨的建設質量好不好歸根結底要靠人民的評價,而人民評價黨的建設質量的標準只能來自于黨的理論,而理論宣傳是讓人民了解黨的理論的主要渠道。
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必由之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理論學習的必由之路。黨的理論學習必須首先解決學風問題。百年來,以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為表現的主觀主義學風曾對黨的理論學習造成過嚴重負面影響。目前,主觀主義學風仍將在黨內長期存在,而要降低其負面影響就要靠經常性的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理論創新的必由之路。理論創新由于其高度的復雜性必然會經歷諸多的試錯過程,而經常在全黨廣泛發揚民主基礎上的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無疑能使試錯的成本降到最低。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理論宣傳的必由之路。在黨的歷史上,理論宣傳既有諸多成功經驗,也有許多失敗的教訓,經常性地批評與自我批評無疑能夠使理論宣傳更好地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評價的必由之路。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水平要想持續提高一刻也離不開黨內外的意見和建議,而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則是對待這些意見和建議的正確方法。
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前進動力。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理論學習的前進動力。從黨的歷史來看,每當黨的建設質量效果不佳時,全黨其實已經到了需要進行深刻的理論反省和大學習的時候;而即使在黨的建設和事業比較順利時,也并不代表黨內就不存在突出問題可以放松理論學習。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理論創新的前進動力。黨的理論創新和黨的建設質量評價緊密相關,每當黨的理論創新出現挫折,黨的建設質量評價往往也會出現偏差。而黨在發現自身建設質量評價出現問題并進行糾正的過程中,往往會觸發對黨的理論建設問題的深入思考,從而促進理論創新。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理論宣傳的前進動力。黨的理論宣傳效果好不好,重要的在于人民對于黨的建設質量評價,而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水平無疑會促進理論宣傳不斷向前發展。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前進動力。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是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要內容,即是如果黨的建設質量評價不正確不科學不規范,黨的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也存在問題而亟須改進優化。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科學內涵的五個方面要素都在理論強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它們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于理論強黨有機整體中。
參考文獻:
[1]丁俊萍,李雅麗.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百年歷程與基本經驗[J].黨史研究與教學,2021(1).
[2]陳曉輝.中國共產黨理論強黨:理論緣起、實踐探索與現實進路[J].學習與探索,2021(11).
[3]祝靈君.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要旨辨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3(10).
[4]邸乘光.理論強黨:百年黨建的一條重要經驗[J].前線,2021(2).
[5]曹洪滔,左海緯.新時代理論強黨的內涵、動力與維度[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
[6]魏繼昆.習近平關于理論強黨的重要論述和要求[J].黨的文獻,2018(4).
[7]丁晉清,張造群,等.中國共產黨百年理論武裝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8]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24-11-27
基金項目:2022年南充市市??萍紤鹇院献鲗m椪n題“理論強黨研究”(22SXQT0278)
作者簡介:李卓成,副教授,博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研究;(通訊作者)陶姍,講師,博士,從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