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在整本書閱讀中,作為文學類型之一的小說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由此,整本書閱讀之小說人物專題探究顯得格外重要。
整本書閱讀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新課標中指出:“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由此,圍繞特定學習主題,設計學習任務,學生在教師幫助下、在學習任務驅動下進行探究學習,最終通過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在達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本文以七年級下冊《駱駝祥子》為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展開分析,旨在以任務驅動為方法,為學生深入開展整本書閱讀之小說人物專題探究提供有效策略。
一、層進任務,驅動人物個體重構
《駱駝祥子》是現代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著力刻畫了祥子這樣一個底層小人物形象。祥子剛到北京時像一棵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樹,朝氣蓬勃,充滿希望,唯一的夢想是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過上屬于自己的生活,并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可是經過“三起三落”,一個體面的、要強的祥子最終淪落為“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小說在刻畫以祥子為中心的人物形象時,一幅老北京的社會風情畫緩緩展開,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底層人民的同情與憐憫之心也躍然紙上。
祥子是整本書的中心人物,如何就中心人物展開專題探究呢?教材上涉及兩大探究專題,即“給祥子寫小傳”和“探尋悲劇原因”。筆者嘗試就這兩大探究專題進行了如下任務驅動改編:
班級開展“我為祥子立傳”專題探究活動,為整合寫作素材,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任務一:溫故——梳理情節
結合文本,請你以“三起三落”概括祥子的人生軌跡,具體如下(見圖1)。
任務二:知新——概括形象
讀完《駱駝祥子》后,結合文本,你如何為祥子設計人生軌跡?
要求:
1.祥子的經歷與性格轉變雙線并行。
2.以文為主,圖文并茂。
任務三:溯源——探究命運
祥子一直與命運抗爭,最終卻墮落為“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其悲劇命運令人唏噓感慨。祥子的悲劇,誰之過?請結合文本,多角度探究原因,整合探究結果。
(1)信息重組,梳理人物形象
整本書閱讀強調學生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閱讀,把握全書的主要環節。長篇小說篇幅長、內容多、信息量大,要讀懂主要人物,完成人物小傳,需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溫故知新,跳讀重要章節,篩選重要信息,并加以重組,實現對主要人物的內容重構。
任務一借圖式驅動學生回歸文本,篩選并概括出人物不同階段的經歷,獲取對祥子形象的初步認知。筆者設計了“魚骨圖”,一方面便于學生更好地梳理人物“三起三落”的經歷;另一方面同一人物的“起”和“落”在圖中脈絡分明,便于縱向比較,為人物性格與命運的轉變張本。借助“魚骨圖”這一支架,學生很好地勾勒出了祥子一生的主要經歷。
在了解祥子人生經歷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對人物進行信息重組,由情節到形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概括人物形象。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信息圖表,完成人物經歷與性格雙線并行的任務。有學生設計了“駝背上的人生圖”,有學生設計了“車輪滾滾命運圖”,既忠于原文又彰顯個性,很好地詮釋了對祥子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信息整合,溯源人物命運
祥子從農村來到城市,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幸福生活,他一直與命運抗爭,經過“三起三落”,最終墮落,走向覆滅。這樣的悲劇,誰之過?學生由悲劇結果溯源成因。
有學生認為是自身原因造成的,祥子懦弱、無遠見,有小農思想,成不了大器;有學生認為是周圍人的影響造成的,如虎妞對祥子的誘騙造成畸形的婚姻關系,虎妞難產而死使得祥子不得不賣車葬妻等;有學生認為是冷酷無情的社會造成的;還有學生認為是自身、他人、社會等綜合因素造成的。教師引導學生整合信息,辨析個人命運和復雜的社會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理解多重因素造成了祥子的墮落與悲劇命運,以此促進學生多元解讀成因,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
用圖式進行內容重構,梳理整本書主要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梳理概括的能力;多角度探究悲劇命運成因,培養學生信息整合與多元探究的能力。由此圍繞一個核心任務,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果溯因地設計若干內在關聯的子任務,建構因果思維模型,形成層進式任務群,驅動任務達成,以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發展。
二、情境任務,驅動人物群像對照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中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這是作者對當時不公世道的血淚控訴。是誰讓祥子墮落成了走獸?除了祥子自身因素,與周圍人的影響也密不可分。狡詐貪婪的孫偵探、自私專橫的劉四爺、大膽潑辣的虎妞、善良要強的小福子、孤苦無依的老馬祖孫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烘云托月般圍繞在祥子周圍,共同密織成一個讓人墮落的環境場,即使像孔圣人般的曹先生也成不了祥子的救世主。
如何更好地解讀祥子周圍的人物群像,多元又客觀地理解祥子的墮落,進而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呢?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由此,教師設計情境任務來將人物群像對照解讀,引領學生沉浸到語言文字中,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一)多點串聯,把脈人物走向
祥子的悲劇命運由諸多因素造成,除了分析祥子自身的因素,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尋找其他關聯人物,由若干關聯點串成人物群像,通過多點解讀,以期對影響祥子命運因素形成更完整的認識鏈。為更高效地探究,筆者可先以一定標準給人物分類,按類別設計情境任務驅動目標達成。筆者就人物性別分類設計了如下任務:
如果你是一位插畫師,讀完《駱駝祥子》后,文中一群女性(或男性)形象赫然映入眼簾。請選擇作品中的兩位女性(或男性),為人物設計插圖。
要求:1.結合故事情節和性格特點闡述設計緣由。
2.結合人物對祥子產生的影響分析設計意圖。
劉同學將高媽的插圖設計為向日葵。設計緣由:她在曹家當女仆,她勸祥子去放高利貸積累財富,祥子拒絕了;她像向日葵一樣熱情,她做事麻利、有頭腦、有心眼。設計意圖:她熱心開導祥子、幫助祥子,是祥子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祥子很佩服她。但來自小人物的溫暖和幫助抵御不了吃人的社會,改變不了祥子的命運。
方同學將小福子的插圖設計為籠中之鳥。設計緣由:她被父親賣給一個軍官后遭遺棄,回到家后被迫為娼養家,后去白房子,忍受不了屈辱,上吊自殺;她勤勞善良、自尊要強,可黑暗、冷漠的社會掌控了她的命運,她就像籠中之鳥一樣,不管怎么努力,都逃不出命運的掌控。設計意圖:她上吊自殺泯滅了祥子心中最后一絲希望,使祥子徹底淪為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在情境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化身為插畫師,回歸文本,從祥子周圍人物入手,基于對作品和人物的理解,設計獨具個性的插畫,并多角度闡述理由。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以一個關注點為依托,能夠梳理出由關鍵人物串聯而成的主人公的精神成長備忘錄”,獲得了角色認同感,提升了獨創性思維品質。
(二)定點并聯,體貼人物內心
祥子的悲劇命運離不開周圍人的影響。給人物群像分類時,注意分類標準的多樣化,除了按性別分類探究,還可按照祥子與其他人的關系來分類,如主顧關系、同行關系、婚姻關系、情感關系等。在此基礎上選擇一種關系定點設計情境任務來深入探究人物命運。筆者就主顧關系設計了如下任務:
根據以下情境,完成“表達與交流”任務。
墮落的祥子為了生存,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有一次,在送殯途中,祥子依次見到了雇主曹先生和楊先生,回看行尸走肉般的自己,他會想些什么呢?請任選一個人物,結合與該人物的過往經歷,為祥子設計一段100字左右的內心獨白。
張同學:曹先生,你是我心中的孔圣人,你的家是我生命中的小綠洲,你對我非常和氣,在我拉車撞到石頭導致你摔跤時,你還關心著我,讓我感受到了從事拉車這種職業也是體面的。可是后來,我居然騙錢騙到了你的頭上,我要生存沒辦法啊,要怪就怪這吃人的社會!
王同學:楊先生,我在你家拉包月時,又要送你去衙門,又要送太太去買菜,還要接送孩子上學,你們不把我當人看,楊太太甚至想用一毛錢侮辱我,太欺負人了。四天工錢到手,立馬走人,我不后悔。你們的小氣、刻薄造成了我現在生活的困苦,我恨你們!
圍繞主顧關系,并聯選擇兩個與祥子有交集的雇主創設情境,做到既從文本視角出發,創設送殯相見情境,又從學生視角出發,體會祥子內心,將人物經歷與祥子命運進行融合,打通了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課程學段目標,激發學生想象與探究的欲望,鍛煉學生的文本鑒賞與寫作表達能力。
三、拓展任務,驅動人物多態延讀
新課標整本書閱讀強調“獨立閱讀古今中外詩歌集、中長篇小說、散文等文學名著”。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兼顧多種文學樣態,做到博覽群書,拓寬閱讀視野,豐富精神世界。整本書閱讀中的小說閱讀也如此,若能做到設計拓展任務,由多種媒介驅動閱讀《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由閱讀祥子及周圍人物群像推而廣之閱讀古今中外多種樣態的人物形象,則實現了小說閱讀領域的多態研讀。
(一)多元跨界,感受人物魅力
經典小說流傳方式多樣,藝術家往往會將其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和藝術思考。跨界閱讀,顧名思義就是跨越不同藝術門類邊界的閱讀,是突破學科邊界、紙質媒介進行的綜合閱讀。
首先,打通學科邊界,助力人物背景理解。在讀《駱駝祥子》第一章時,學生就質疑:北平車夫為什么稱為“洋車夫”?祥子“洋”嗎?出生地為鄉間,不洋;長相高大如樹,不洋;拉車講價嘴慢氣盛,不洋;穿衣打扮更是不洋。這不是矛盾了嗎?基于學情,筆者設計了如下“梳理與探究”任務:
20世紀20年代末期,祥子靠拉車生活,是北平典型的洋車夫,但此“洋”非彼“洋”,請結合歷史背景進行探究。
有學生向家中長輩請教,老人說到以前的很多物品名稱前都冠以“洋”字,如洋火。說明當時中國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后。
有學生查閱到北京晚報上的文章《舊京記憶中的“洋車”》,了解到洋車來源于日本,日本在近代被視為東洋,所以稱東洋車。
此項任務,既實現了文學與歷史學科的跨界,又聯結課堂內外,實現了跨學科學習,助力學生明白“洋車夫”不僅是祥子的一份賴以生存的職業,背后彰顯的更是當時國力不強,為探究祥子的悲劇命運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背景。
其次,打通藝術形式邊界,感受人物別樣魅力。《駱駝祥子》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也被改編成話劇搬上舞臺。為此,筆者設計了以下任務:
請學生利用暑假時間,觀看一部《駱駝祥子》電影或舞臺劇,感受祥子別樣的藝術魅力。
暑假,學生在北京旅游期間,特意來到國家大劇院觀看方旭版“全男班”的舞臺劇,并做了分享:舞臺右側的老年祥子時不時對青年祥子和中年祥子發出勸誡,營造了時空穿越的感覺,特別是祥子那句“要臉還是要強”的靈魂發問直抵人心,引發對祥子命運的深思,真是掙不到的車,逃不開的宿命啊!
新課標指出:“領略數字時代精彩的文學世界,欣賞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藝術魅力。”對祥子這一人物的理解,從老舍先生的文字里走進方旭版的舞臺中,人物相同,表現形式不同,卻都彰顯獨特的藝術魅力。多元跨界閱讀能夠促進文本精讀,實現書里書外的閱讀閉環。
(二)多本聯讀,領略人物百態
新課標指出:“根據開展讀書活動的實際需要,合理推薦和利用適宜的學習資源,如拓展閱讀的書目,參考資料,以及相關音頻、視頻作品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體驗,拓寬閱讀視野。”在整本書小說閱讀任務驅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讀一本到讀一類,由單本精讀到多本聯讀,進而領略中外人物百態,感受文學魅力。
教育家朱永新曾說過,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這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整本書閱讀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書中鮮活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為驅動學生走進名著,領略人物百態,筆者設計了如下任務: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七年級開展了以《駱駝祥子》為起點的小說閱讀馬拉松活動(見圖2),請你參與。
要求:1.寫出推薦小說名稱。
2.仿照示例,選擇推薦小說與《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相關聯的勾連點進行比較閱讀,并寫出推薦理由。
示例:
推薦篇目:《簡·愛》
推薦理由:勾連點——女性形象。《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雖出生貧窮,但美麗善良、自尊要強、有同情心。《簡·愛》中的簡雖父母雙亡,寄養在舅媽家,但自尊自愛,追求人格平等。
張同學推薦篇目:《悲慘世界》
推薦理由:勾連點——苦難人生。《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歷經“三起三落”,最終淪為“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部小說是老舍最鐘愛的作品。《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一生坎坷,但一直在黑暗的社會中奮斗與掙扎,這部小說堪稱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在整本小說閱讀中,教師用勾連閱讀比較法設計任務,驅動學生學會遷移,將讀一本書的閱讀經驗推廣到閱讀與之關聯的其他名著中,實現多本聯讀,拓寬閱讀視野,提升核心素養。
新課標把整本書閱讀單列出來,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說人物專題探究作為整本書閱讀的一個子課題,入口小,意義大。教師設計的任務如同一道道充滿前瞻性與挑戰性的關卡,教學時以任務驅動人物專題探究,尋找多重教學策略。學生帶著任務深入文本,咀嚼文字,進行系列語文學習實踐活動,跨越一道道關卡,邂逅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引發多重思考與感悟,真是風景這邊獨好。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