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又稱新春、新歲、歲旦等,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寄托著人們的希望、團聚與祈愿。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殊榮不僅是對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文化價值的國際認可,更是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一種肯定。春節是一個充滿祈福和希望的節日,在辭舊迎新之際,人們會進行各種祭祀和祈?;顒?,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順利。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活動和寓意。中國畫中關于春節的描繪豐富多彩,不僅呈現了春節的熱鬧場景,還深刻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其中自宋代興起的“歲朝圖”主題延續至今,成為祈福納祥、表達新年美好祝福的代表題材。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畫家們的藝術才華,還寄托了他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 張燈結彩過新年,爺爺奶奶堂上坐,媽媽嬸嬸做佳肴。庭前娃娃嬉戲忙,敲敲鑼鼓來吹吹笙,玩玩傀儡點爆竹,歡歡喜喜慶團圓。本幅畫描繪過年時的情景,小孩們在前庭游戲,老人們高興地在廳堂上聊天,婦女們在廚房里忙碌著調理酒食,家中的童仆也攀高下低地忙著張燈結彩,全家人歡樂團聚,同來慶賀佳節。
——臺北“故宮博物院”